当前位置: > 管宁割席中的管宁和华歆两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从中得到的体会...
题目
管宁割席中的管宁和华歆两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从中得到的体会

提问时间:2021-03-20

答案
东汉末年,管宁、华歆同为学子.某天,两人在园中锄菜,不经意间地里现出一小块金子.管宁见了,挥锄依旧,视之与瓦石无异,华歆则将金子捡起来扔到远处.后来,两人在一个屋子里读书.窗外传来车马喧嚣声,管宁读书如故,华歆没沉住气,跑到门外看热闹.转身回来,管宁以刀割席,同时还说:你,不是我的朋友.管宁恪守学子独善其身的传统,不敢与世俗同流,乃至视之若无物;华歆则不然.从此,两人走上截然相反的两条道路.我们可以再极端一些,认为管宁走得是讲求“独善其身”的出世之道;而华歆恰恰相反,走了一条“兼济天下”的入世之路.读书人有两个极端:一种比如管宁,书读的多了,心会慢慢的冷漠下来,对众生百态视若无物.对他而言,黄金一片,抑或是车马喧嚣都入不了他的眼.管宁读的是经典诗书,维护的是大汉正统,生逢乱世,法度礼仪之颓丧,让他愤怒,所以他宁愿出世.公元223年,眼看中原法度之不存,管宁干脆远赴辽东,觅一片荒郊野谷去做他的土人,也不愿意出世为官.终其一生,管宁留给世界的是推辞: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华歆恰恰相反,汉灵帝时举孝廉,做了国家公务员.有意思的是,虽然《世说新语》上专门记载了华歆两件糗事,但他后来为官,却以廉洁自奉.当初,曹操假天子之命征华歆回朝.孙权意图将华歆留在江南.华歆道:“将军当奉天子之命,同时可与曹操结好.”孙权遂遣华歆北上.数千人为华歆送行,共赠送数百金.华歆收下礼金,临行前又将所收之礼一一奉还.到了魏文帝时,华歆已经官拜相国,却依旧清贫,家中没有“担石之储”.在《三国志》中,陈寿评价其为:“清纯德素”,可谓恰如其分.更为难得之处,华歆作为曹魏重臣,主张“重农非战”,以为“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应当先留心于本国的治理,“以征伐为后事”.管宁割席,分出的处世态度,却未分出境界高下.想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独善其身,很难!要拒绝太多的诱惑;而要在同样令人抓狂的乱世成就一番作为,更难.站在今人的角度,华歆的积极有为,较之管宁的默然自守,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当代知识分子乃至大学生当中心忧国事者不在少数,是否独善其身抑或兼济天下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徘徊,欲知世事而不能却又难解心中之忧,我们可以把管宁的“独善其身”理解为一种性情,把华歆的“兼济天下”理解为一种志向,这两种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只有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兼采二者之长才更具现实意义.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