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似是故人来”这句出自什么诗词?...
题目
“似是故人来”这句出自什么诗词?
梅艳芳的《似是故人来》这首歌很好听.标题总觉得好像是出自某首古诗词,或许不是那么确切相同的字,但是大意应该是有出处的.请古典文学大虾们帮忙.

提问时间:2020-11-28

答案
是他自己写的
这是林夕自己撰文谈歌词创作过程
诗是自主 歌词要配合架构 --《似是故人来》
《似是故人来》是电影《双镯》的主题曲,要电影内容涉及XXX恋的问题,...听过这首歌后,我发觉可以适合小调的需要.这首歌是很齐整的,但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每句都很长.这首歌的每一段都有四句,每句有十三个字,每十三个字又可以很整齐地分为三个小节,而每小节又可以一个四四五的结构(56i6 56i6 56365)这种四言和五言的结构,给一人一种颇为 "文言"的感觉,很易於诱人填出套句,但我警愓著自己不要填文言,但事实上我是需要用文字言去填,因此填词的整体语言策就是要用一些浅近的文言.
开始填写歌词的时候,我曾经徘徊於老套文和浅近文言之间,花了一些时间,但现在已经易於控制了.检读过去所填的歌词,我明白到自己在过去填词的时候,有些字是故意用的,目的是让人感到那些是浅近的文言,但有些句式是刻意将旧文言句式翻新,使人不会产生老套的感觉,歌词中某些词语,如"终老" "苦短""执子之手""恨台上卿卿或台上我我"一类,如果填普通的歌曲或其他旋律的歌曲,一定是不会用的,但在这首歌中却一定要用.由於句子太长,若真的用文言,句子的密度会很高,也就会很复杂,而这首歌的 tempo(节奏)是较快的,一点也不慢.即使现在的所谓慢歌,已不再是顾家辉时代慢歌,每个bar(小节)都有很多音,非常紧密的.填上复杂的文言,若是当作诗来听还可以,但当作歌词来听的话,听的人可能不易消化,没法感受.
歌词配合著旋律,目的是要感动听众,并非要给听众灌输什么深的道理,因此不能不让听众有一些舒徐的空间.四四五的句式,易於将文言句式翻新和运用叠句,例如"同时过路,同做过梦","何日再在,何地再聚","留下你或留下我在世间上终老","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都是将文言句式翻新的.这四句是完全没有浪费.刚才谈到要避用那些比较深的文言,其实" 留下你或留下我在世间上终老" 句中的"或 "和"在 "是十分白话化的,前面 "同是过路,同做个梦"是比较传统的两两相对,但这却用"或 "和"在 "将上一句跟下一句扣上,使十三个字连在一起也不会使人感到堆砌."台上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一句,其实都是相当白话的,只不过是用上文言句式.如果没有这首歌的结构,没有旋律,将这个句子当作诗来处理,看的人一定不会感到它的好处,这个句子一定要嵌入这个旋律,唱出来,才会感到歌词结构是有道理和有效的.如果我们是读诗的话,歌词的某些部份也许会是太过平铺直.
我绝不喜欢那些可以用读散文方法来读的诗,因为那些诗的思路如流水账,由第一行至最后都不用停,思想不须有任何跳跃,然而,这种情形在歌词中是自然的而且必须的.歌词当中是须要有些像"金句 "之类的东西,指出什么什么道理.这些道理在诗中写出来,读者不会感到特别,只会感到过於直接,但在歌词中却可以是配合著旋律唱出来的最重要的部份,它可能成为重复,也可能成为整首歌的高潮.一般而言,我们称这些重句为hook link.
这首歌其中有一段是属於变奏的,它是从前面四段脱离出来.在未填词以前,要预先计划好在哪个置上写些什么东西,比如歌名.这首歌最明显的是最后一句,"似是故人来,断肠是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 ",若果在此处还不填上句可以使人上口的句子,给听众一个concept(意念)的话,这首歌就会太过复杂了.因此,先清晰地build up (建立)好,然后才用其他东西与之配合此外,这首歌是十分长的,差不多像是作文那般,整张原稿纸填得满满的,梅艳芳也曾投诉这首歌太长,难於记忆.假如要写一首这样长的诗,句子当中是需要运用一些比喻或意象之类的技巧.在这首歌当中,我不能在歌词中制造一些画面的效果,因为我没有看过这套电影,若果制造出来的画面跟电影内容不配合的话就会有问题,.....
原作者:林夕
来 源:流行歌词文化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