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还来就菊花的现代文阅读答案...
题目
还来就菊花的现代文阅读答案
《还来就菊花》(王清铭)(有删改),完成后面题目.(18分)
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最早的意思是穷尽.菊花凋谢后绽放的大概只有飞扬的雪花了.
菊花的品种繁多,累计已超过三百种,花色丰富,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或“茎疏叶且微”,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菊花首先是平民化的.孟浩然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赏菊,代代相续.同时中国百姓还将菊花晒干,泡制清凉解毒的菊花茶,用菊花泡酒,制成“菊花酒”.更直接的是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不是高人隐士的专利,而是雅俗共赏的.“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无论亭榭还是茅舍,我们都可以看到菊的身影,“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也是老百姓所共享的.至于“人比黄花瘦”的感伤自有特定背景,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是老百姓所共享的.
菊花什么时候开始“归隐”,我不甚了了.“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成为隐士身份的象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成为爱菊的始祖.后来有很多读书人在官场失意,或不甘束缚,纷纷效仿他隐逸山林,与菊相伴,过自由闲散的生活.菊的纤瘦身影变为隐逸者的写照,菊的幽香成为独立精神的营养,至今我们翻读史书,还能嗅出菊一般的芬芳.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宋遗民郑思肖称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也赞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将菊花卓尔不群的品性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
菊花在这里虽然被文人赋予阳春白雪般高雅的身份,但仍然是老百姓的“下里巴人”,就如很多的力量从民间孕育一样.菊花自有其不畏严寒、不萎尘泥的刚烈品性.平民诗人白居易赞叹:“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唐代起义军首领黄巢,这是一位从民间走出的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提问时间:2020-10-19

答案
精锐教育提醒你:1.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对菊花进行了说明?(3分)菊花的造型→ → → 2.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菊花?(至少写出三种)(3分) 3.细...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