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要内容...
题目
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要内容

提问时间:2020-10-09

答案
  作者简介
  魏巍
  作者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毕业于延安抗大,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代表作: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北京部队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政治部顾问,中国文联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编辑本段背景介绍
  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 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士
  合国部队,直扑我鸭绿江边.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作者那时刚刚调到总政,上级派了一个小组去朝鲜了解美军战俘的思想情况,以便开展对敌政治斗争.在战俘营,魏巍接触了许多美军官兵.他说,这些美国兵多数表现出极大的厌战情绪,不少人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他们打了德国打日本,本想歇歇了,可又跑来打朝鲜,挺不情愿.但也有很反动的.但不管立场如何,却都令他们感到遇到了世界上最难对付、最不怕死的军队.我们的志愿军就是凭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凭着勇敢,不要命地与武器装备、军事实力、综合国力远远高于我们的侵略者干了起来,是他们的鲜血把猖狂一时的铁老虎打成了纸老虎. 完成调查任务后,给总政写了一个详尽的调查报告,本可以回国了,但魏巍没有回,而是上了前线. 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我们多少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他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前线这3个月,他终生难忘. 从朝鲜回来是1951年的2月了,此时已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我们眼前这平平常常的一切,都是他们鲜血的代价,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 在朝鲜时,他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20多个他认为最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最后只选取了这三个事例来写.
  编辑本段文章全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他穿着小短褂儿,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