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阅读题《爱国诗人陆游》阅读及答案...
题目
阅读题《爱国诗人陆游》阅读及答案

提问时间:2020-08-07

答案
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县)任通判.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廷,幕府也被撤散.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伟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他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成为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示儿》是陆游的绝笔,从这首诗中能看出陆游那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死了都还想着收复失地,而没说些分家产之类的话语.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