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所见 古诗...
题目
所见 古诗

提问时间:2020-07-31

答案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题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思考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