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名家散文欣赏...
题目
名家散文欣赏

提问时间:2020-07-18

答案
1、朱自清《荷塘月色》片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旳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旳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旳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旳舞女旳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3、陈从周《说园》片段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象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极妙),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4、梁实秋《雅舍》片段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下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浓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傍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惧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5、冰心《图画》
信步走下山门去,何曾想寻幽访胜?
转过山坳来,一片青草地,参天的树影无际.树后弯弯的石桥,桥后两个俯蹲在残照里的狮子.回过头来,只一道的断瓦颓垣,剥落的红门,却深深掩闭.原来是故家陵阙!何用来感慨兴亡,且印下一幅图画.
半山里,凭高下视,千百的燕子,绕着殿儿飞.城垛般的围墙,白石的甬道,黄绿琉璃瓦的门楼,玲珑剔透.楼前是山上的晚霞鲜红,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深蓝浓紫.暮霭里,融合在一起.难道是玉宇琼楼?难道是瑶宫贝阙?何用来搜索诗肠,且印下一幅图画.
低头走着,—首诗的断句,忽然浮上脑海来.“四月江南无矮树,人家都在绿阴中.”何用苦忆是谁的著作,何用苦忆这诗的全文.只此已描画尽了山下的人家!
6、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的名字是葛兰大(Granta),也有叫康河(Kiver Cam)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Byron’s Pool”——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7、周作人《乌篷船》片段
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殇,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筋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薛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能够用半小时而不是一分钟来思考的人,棋力总是更高一些.马克思每年都会读一遍《荷马史诗》,毛姆也会定期阅读莎士比亚,难道我们可以嘲笑他们的阅读效率低下?正是这种享受日光浴似的阅读,恰到好处地成全了他们的优秀.面对美妙的文学作品,读得快不是本事,读得慢才是能耐.
这是一个资讯时代,信息强权派生出一种风卷残云的阅读倾向,结果,越来越多的读者,竟至越来越习以为常地用对待信息的态度面对文学.这种态度的表象之一,就是一种“关键词”狂潮.我说的不是学术论文中的关键词——虽然我对这类通常抹在文首的“关键词”从无好感——而是比喻性地暗指一种寻觅文本关键词的阅读倾向,类似律师从卷宗中找到核心内容.
再来几段古文,你也没说不要古文
1、王勃《滕王阁序》片段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仙)人之旧馆.层台(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2、苏轼《前赤壁赋》片段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