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8分)材料:“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材料:“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答案
在解答时,要结合设问,首先进行理论链接:联系的观点,主要指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联系的客观性的关系等。然后分析材料中的每一小点,理论联系材料展开论述,组织答案: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组成的系统工程,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一链条就体现了因果联系和事物各部分有序、合理地组合形成整体时,会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最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解析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核心考点
试题【(8分)材料:“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0分)辨析: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尽是不动没有,尽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发菜,是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野生植物。因为“发菜”与“发财”谐音,便
在城市的餐桌上大盛,价格随之猛涨。挖发菜的农牧民潮水般地涌进草地,使内蒙古19亿
亩草地遭到严重破坏,其中6 000多万亩重度沙化,失去利用价值。
(1)把“发菜”当作“发财”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观点,简评挖发菜的农牧民的行为。
(3)上述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江苏省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表决;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无锡市民展开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大讨论……某市市委书记在参加城市精神的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强做大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联系材料,结合政治常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1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上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并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交汇点,也是落脚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材料二: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下图是社保网络覆盖状况(单位:万人)

注: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请分析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学依据。(8分)
(2)利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党领导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并分析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古代文学家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环境优美、宁静祥和、富足平等、人们和睦相处,与当时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桃源关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给我们提供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图景,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
材料三: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1)运用价值观的判断标准,比较“桃源”理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异同。(9分)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10分)
(3)简要说明培育新农民的经济意义。(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