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在某校高三1班的主题辩论会上,同学们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双方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甲方:大众传媒为低俗化的文化推波助澜,助长了中学生狂...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某校高三1班的主题辩论会上,同学们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双方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
甲方:大众传媒为低俗化的文化推波助澜,助长了中学生狂热的追星现象,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
乙方: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媒,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看看电视,读读报刊,玩玩电脑游戏,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
(1)请你根据《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观点,对甲乙的观点加以评析。(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政府如何应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所产生有负面影响。(6分)
答案
(1)①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所以对大众传媒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4分)②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大众传媒出现的负面问题,是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分)   
(2)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职能。(2分)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分)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在某校高三1班的主题辩论会上,同学们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双方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甲方:大众传媒为低俗化的文化推波助澜,助长了中学生狂】;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是否顺民心、重民生,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胡锦涛***曾强调说,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万事民为先、群众利益无小事、利为民所谋,这些民生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得了共识。民之生计,国之大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央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举措。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下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二: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2月10日,国务院分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从稳定就业、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等6个方面规定了26项应对失业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规范企业裁员行为,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需提前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延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对扶《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等等。
材料三: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放缓及失业率上升的影响,2009年毕业生将比往年更难找工作了。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国内市场容量大,就业潜力巨大,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好工作。专家建议,针对当前经济增长并未带动就业同步增长的现实,要实行就业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另外,我们在看到“许多人无事干”的同时,“许多事无人干”也是现实,一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给再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运用政治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民生问题?(6分)
(2)从哲学道理上说明,为什么“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8分)
(3)请运用“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加以分析说明。(8分)
(4)根据材料三,谈谈应该如何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的地位是什么?我国应该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如何?(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中国农历新年,大河报深入我省各地开展了“寻访多彩民俗ž体验别样新年”的专题采访活动。
俗话说:“五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中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有着各不相同、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风民俗,过年的风俗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安阳的吕村战鼓舞、驻马店的给车贴全联、漯河的剪纸过年、信阳的过年唱灶戏祭灶、开封的麒麟舞、三门峡地坑院里过大年……这些习俗积淀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态,在浸润一方百姓心灵的同时,也演绎着古老中原的文化魅力。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是如何体现的?(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作为呈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化盛宴,以及2010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开幕庆典项目,由中国国家文 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共同主办的“秦汉—罗马文明展”于2009年7月30日至10月7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
材料一:此次展览表明:现代西方文明的很多方面,在罗马时就已经存在,人们能够追溯东方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展览本身是彰显差异的。人类的差异过去就有,将来还会继续存在,人类应该学习容忍这些差异,这样,我们才有和平的未来。”
材料二:针对此次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李延声认为:“东方造型艺术的写意创造,是独特而经典的,其磅礴而雄强之势,令观者胸中激动与振奋不已。西方充满理想主义的写实手法与展现技巧高超美妙,无以伦比,令人惊叹。尽管东西方文明很多地方很难比较,此展将秦汉与罗马两个不同的文明放在一起展览,很是难得而且也很有意思。其“和而不同”的主旨将启发人们,以开放和兼容的文明观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共存中前行,在交流融汇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进程,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
(1)材料一所说 “东方与西方文明的差异”中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 “东西方文明”如何才能在“和而不同”中共存并前行?(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