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28分)在2010年的中国官方表达中,“调整收入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各种场合。实际上,“调整收入分配”已是20l0年官方语境中的共识性语汇。围...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在2010年的中国官方表达中,“调整收入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各种场合。实际上,“调整收入分配”已是20l0年官方语境中的共识性语汇。围绕“收入分配与社会发展”,某校高三(1)班同学积极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 收入分配与经济结构
当前,分配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偏低”: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都与经济结构有关。比如,由于投资、出口、消费比例不协调,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已从最低时的21.6%升到40%以上,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大量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被挤进第二产业,造成第二产业劳动力供过于求;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财富增长相对缓慢等。
信息二 收入分配与政府责任
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根据改革发展的进程和实际情况,不断对收入分配制度做出调整,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收入分配这个政策杠杆,保持社会整体利益格局的大体平衡,防止由于政策失误、或者政策反映迟缓,激化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只有这样,政府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政府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信息三 收入分配问题的认识历程
对于公平和效率的理解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正确的,我们曾经历了历史的曲折。改革开放前,在理论上,把公平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实行的是绝对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体制,使效率大受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开展了在理论上以强调“按劳分配”,在实践上以实行“包干”为标志的分配制度改革。关于公平的错误认识开始扭转,从农村到城市,我国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人们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作为完善分配制度、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重要政策取向。根据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重新思考并探讨这一理论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你参与探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信息一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2)结合信息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政府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12分)
(3)信息三蕴涵了哪些认识论道理?(8分)
答案
(28分)
(1)总的要求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分)
具体建议为:①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分)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减轻第二产业人力资源市场过度竞争,强化产业工人协商工资增长的地位,提高劳动者收入。(2分)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推动产品由低端进人中高端、压缩过剩产能等来提高生产效率。(2分)
(2)①政府应该认真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为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提供有效管理和服务。
②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要求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信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要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④健全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行政监督体系,防止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每点3分,共12分)
(3)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人们对社会公平问题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根据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重新思考并探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与时俱进地调整两者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每点4分,共8分。从认识的反复性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8分)在2010年的中国官方表达中,“调整收入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各种场合。实际上,“调整收入分配”已是20l0年官方语境中的共识性语汇。围】;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6分)截至2009年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对市县依法行政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行政决策新机制逐步完善,公民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依法决策相结合的模式开始形成,越来越多的公民有序参与政府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各地各部门不断探索,把行政决策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轨道。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政治意义?(12分)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材料一2009年11月,我国自北向南多个省区遭遇暴雪和突然来袭的寒冷,出现严重灾害,给生产、运输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特别是民航、铁路、公路已经出现了误点和旅客滞留的现象。受此影响,许多城市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浮,居民的农产品消费也有了下降。材料二  2009年11月12日,石家庄遭遇了54年不遇的大暴雪,路面积雪几近半米之厚,市内交通基本瘫疾,学校停课,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彻底被暴雪打乱。面对灾害,相关部门启动应急机制,强力应对。1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暴雪地区指导工作,并看望滞留人员,察看雪情。
(1)材料一反映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6分)
(2)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了什么?(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对此,中央要求各部门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才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条件下,继续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6分)
材料二: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部分企业订单减少,效益下滑,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把裁员作为应对困境的手段。但山东省济南、青岛、济宁、临沂等地的许多企业不把责任推给社会,做出“不裁员”甚至“不减薪”承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劳资齐心协力抵御金融危机,赢得了职工和社会的赞誉。
(2)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部分企业面对危机坚持“不裁员”。对此应如何认识?(8分)
材料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09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纪律,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经受住“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考验?(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通知》精神,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兼任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的国家***是:
A.***B.温家宝C.李***D.王岐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月1日,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它的名称是
A.亚洲自由贸易区B.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中国—泰国自由贸易区D.中国—西亚自由贸易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