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经验表明,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材料一:我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经验表明,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材料一:我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材料二:自2000年以来,受市场需求拉动,我国高耗能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年均增长在10%以上,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成倍高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材料三:某市曾以贫穷落后而远近闻名,近年来,该市政府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微笑服务活动,优化全方位的服务环境;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做法使该市的经济得以又好又快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由。(4分)
(2)结合材料二,请谈谈你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认识。(6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道理?(10分)
(4)“科学发展观是对旧的发展观的全盘否定”,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7分)
答案
(共27分)答案要点:
(1)①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2分)。
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改善政府形象,树立政府权威;有利于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
(若考生答“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便民利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等”均可酌情给分)
(2)①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3分)
②是我国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还是我国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承担国际责任的需要。(3分)
(3)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将不断丰富其内涵。(4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过程,文化创新既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要体现时代精神。科学发展观是***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4分)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该市的经济得以又好又快发展,说明了这一点。(2分)
(4)①旧的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发展导致资源短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以,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否定旧的发展观。(2分)
②科学发展观对旧的发展观的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既要克服其消极的内容,又要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科学发展观不是不要经济发展速度,而是强调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4分)
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经验表明,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材料一:我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6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2008年春,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在这场罕见的冰雪灾害中,总有一些画面震撼人心,总有一些画面难以忘怀。

结合材料和图片,回答:
(1)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4分)
(2)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复耐心的工作和多次严正交涉,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lai喇嘛见面,激起中国舆论强烈不满。
材料二:因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要见达lai,中国做出了推迟中欧峰会的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欧关系能否回到正常轨道取决于萨科齐能否创造正确条件。欧洲舆论也担心因为萨科齐的决定,整个欧洲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政府的态度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3分)
(2)谈谈你对萨科齐的行为的看法。(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峻。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发表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表明“中国愿继续积极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主张“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政治学依据。(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联合国人居组织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而城市面临的种种挑战的发端,不论是拥挤、污染、犯罪还是冲突,根源都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不和谐,长期的不和谐,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为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综合材料,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分析怎样实现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0年以来,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先后向7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维和警察1500多人次,他们不怕牺牲、恪尽职守、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展现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受到了联合国和驻在国民众的高度赞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了强烈地震,朱晓平等8位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底地震灾害中遇难。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决定追授朱晓平等“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命令追授李钦等“维和英雄”荣誉称号。胡锦涛主席在同首都各界群众一道送别遇难的8位维和警察时,称赞他们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
(1)请运用政治常识中的联合国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6分)
(2)请运用哲学常识人生价值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