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14分)材料一: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材料一: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并明确提出了把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事业作为推进的重点。
材料二: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是社会事业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切实改变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积极出台新举措,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踏实,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和使命。
材料三:2008年,政府投入农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开支大大增加,其中“三农”是2008年民生中投入最大的一笔,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各项支出增长30%,增幅创历史新高;教育增幅最大为45.1%;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6684.33亿元,主要花在提高低保标准、养老金水平和促进就业三个方面。
(1)结合材料,说明发展教育、社保、医疗、文化事业的经济学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三,说明政府打造民生工程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4分)
(3)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采取多项措施解决民生问题。(6分)
答案
(1)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分)
(2)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分)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决定了政府必须正确行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解决好民生问题。
我国政府的守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解决民生问题是政策的职责所在。
政府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有利于切实解决群众生活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材料一: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上海卷)36.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即全力为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去年下半年以来,外交部门协同国内有关方面大力加强经济金融外交工作,积极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和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会等国际会议,全面介绍中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诚意与决心,也表达了中国为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诚意与决心。
(l)运用“我国的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全国39Ⅰ〈5〉〈6〉)阅读分析资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
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维护国家独立的正义战争。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
(6)“驼峰航线”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宁夏文综3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
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二 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
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材料三 气候变化与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加大对工业
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表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
 年份
投资总额    国家预算内  企业自筹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其他
(亿元)     资金(%)     (%)          (%)        (%)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74.48         20.83           4.29          38.46         4.14        —
188.37        22.28           4.25          23.12         3.85        —
221.79         8.45            64.00         11.32         3.06        —
308.11         4.50            73.81          9.42         1.49        —
458.19         1.70            78.93         8.51         1.55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
(1)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2)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3)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成因。
(4)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提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上海单科共同部分32)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外交理念。
(1)这个新的外交理念被称为                   。
(2)2006年以来,我国外交成果斐然,试举三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安徽无为模拟试题〈四〉)2008年6月14日,第二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在东京举行。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日本外相高村正彦、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柳明桓出席会议。三国外长一致认为,中日韩在维护亚洲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筑和谐亚洲方面,有共同的利益、需要、责任和目标。三国应从战略高度把握中日、中韩、韩日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机遇,扩大交流与合作,通过对话妥善解决彼此分歧,成为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未来的伙伴,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和谐的伙伴。中日韩是亚洲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加强三国间的对话与合作,对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国将致力于把握友好合作的大方向,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在推进东亚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调,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中日韩应怎样建设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携手振兴亚洲未来;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和谐的伙伴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