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20分)材料一:继2007年12月起在河南、海南、四川三个省份启动“家电下乡”试点,最近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下乡的家电产品是...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材料一:继2007年12月起在河南、海南、四川三个省份启动“家电下乡”试点,最近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下乡的家电产品是“彩电、电冰箱(含冷柜)、手机和洗衣机”。在这些地区,农民凡在指定网点购买上述家电均按照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
图一:河南农村居民家电购买计划

注:2010 年,河南经济逆势而进,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7 300 元,同比增长11.3%。
材料二: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2009 年 2 月,河南省政府下发 《河南省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意见 》,明确指出河南省家电下乡产品品种、节能要求及单价最高限价等。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以下2个小题
(1)运用经济生活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国家推行“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政策的积极意义?(10分)
(2)某家电下乡中标企业为更好拓展农村市场,请你贡献智慧,运用《经济生活》 知识,为该企业设计家电下乡行动出谋划策。(10分)
答案
(本题共20分)
(1)对农民来说:“家电下乡”有利于丰富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3分)
对企业来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家电下乡”有利于带动家电产业和上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家电下乡”有利于企业消化过剩生产能力。(3分)
对国家来说:①“家电下乡”有利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实现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家电下乡”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保证改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③国家财政补贴农民购买家电,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④国家财政补贴农民购买家电,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4分)
(2)行动方案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回答:
①市场调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了解农村市场需求状况及农民对相关产品的要求,以做到适销对路,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4分)
②重视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的物美价廉。(3分)
③搞好售后服务。健全农村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树立诚信意识,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3分)
(从其它方面来答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0分)材料一:继2007年12月起在河南、海南、四川三个省份启动“家电下乡”试点,最近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下乡的家电产品是】;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节约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二:低碳经济时代下,中国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产业,国内一些企业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一味削减治污成本。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另一方面,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在一定时期还是以煤为主。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加剧了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
材料三:本世纪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在2020年达到几个目标,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核能,提高工业科技水平等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也被置于重要位置。胡锦涛也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材料一、二、三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2分)
(2)请从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白色污染的危害有侵蚀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体、火灾隐患等,由于其很难降解,易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对白色污染问题开始重视,并逐步加强管理,但是由于法规不明确,宣传不到位,管理不严等问题,白色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塑料包装食品满足了学生追求方便卫生的需求,全面进入学生的生活,校园已成为白色污染的聚集地之一。
(1)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塑料包装食品?(2分)
(2)崇尚绿色消费已成为国家提倡的消费观念,为什么要崇尚绿色消费?(6分)
(3)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出建议。(6分)
(1)从长期趋势看,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上升。
(2)这说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下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提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消费质量提高。33.(14分)(2009年全国Ⅱ)表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统计
年份
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
(1978年=100)
食品
支出%
交通通
讯支出%
文教娱乐
用品及服
务支出%
1985
268.9
57.79
1.8
3.9
1990
311.2
58.80
1.44
5.37
1995
383.6
58.62
2.58
7.81
2000
483.4
49.13
5.58
11.18
2005
624.5
45.48
9.59
11.56

根据上表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2006年~2009年重庆市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图

注:2009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200元和20000元,西方国家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为l.5:1。
材料二:重庆市开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重庆农业结构表现为粮猪型结构,但种粮养猪业长期处于微利状态。农产品中优质产品、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少。二是低学劳动力多,初中文化以下占95%。三是重庆财政支农支出的占比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质量不高。四是农产品销售难。
材料三:下面是重庆市某领导在建筑工地与农民工的一段对话。
“这里生活条件怎么样?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民工答:“吃的、住的都不错,一个月有一、两千决钱。”
“签劳动合同了吗?期限是多少?”民工答:“签了,是按工期来签的。”
“公司给你们办保险了吗?”民工答:“有医疗险和失业险,都是统一办的。”
看到这里的民工劳动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大家十分高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运用经济常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应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12分)
(3)分析材料三体现的经济学道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来到这里,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每天又有数十万人离开这里,带走人类智慧文明的火花。上海世博会,将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带到了我们身边,许多过去只在地图上存在的地方原汁原味地还原到我们眼前,许多过去只在新闻报道中耳闻的案例生动地在展馆中再现。在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世界东西方各具特色的文明争相绽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文明的绚烂多彩。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上海世博会所展现的各国不同特色的文化?(1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8月16日公布的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员中,九江再添20项“新丁”,共达到38项。我市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瑞昌剪纸、武宁打鼓歌、湖口青阳腔等分别走进九江部分高校,将一些传统的技艺与现代音乐模式相结合,增加现代气息。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请分析政府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8分)
(2)“让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