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32分)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材料二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材料二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采取十条措施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一、建立考核问责机制。二、实行更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三、严格限制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四、通过税收政策调节住房消费和房地产。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的监管。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材料三: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什么道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国家是如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14分)
(3)试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12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10年前四个月房价涨幅逐月扩大,4月份以后房价同比增幅逐步回落。(2分)这说明了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说明了房地产市场存在自发性的弊端。(2分)
(2)①供求影响价格。国家一方面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另一方面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平衡房产供求关系,调控房价。(4分)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面对飞涨的房价,国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中低收入人民住房需求。(4分)③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材料中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通过税收政策调节住房消费和房地产、实行更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房价。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的监管、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6分)
(3)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且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家国伦理”使中国人把家、房看成最终的情感归宿地,在住房消费上有着强烈的愿望。(4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国人独有的“家国伦理”对家更加看重,更愿意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不愿意租房。(4分)③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当代中国人对于“家国伦理”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在住房问题上要做到理性消费,避免成为“房奴”。(4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32分)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材料二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一 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建议》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材料二 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包含“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深意的时代新概念。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协调发展。
(1)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理由。(12分)
(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回答党为什么要坚持包容性增长的价值取向?(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七后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至1 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不仅说到了广大农民的心坎上,更感动了正走在求学报国之路上的莘莘学子们。为此,某校“三农问题”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与调查,搜集到以下信息:
  2001年~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年份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8年
2009
城市
6 860元
8 500元
10 493元
15 781元
17 175元
农村
2 366元
2 622元
3 255元
4 761元
5 153元
  注:2008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材料二 同学们了解到,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为此,200 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1)材料一及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与问题?(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当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卫报》于2011年3月6日在其网站刊登一项研究成果。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吉尔伯特近日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万能’流感疫苗,适用于预防所有已知流感病毒感染。” 然而,在针对流感病毒的有效免疫反应中,除了T细胞免疫,中和性抗体对阻止病毒感染更加重要,它可以中和病毒,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这种只针对内部蛋白的疫苗,不能诱导中和性抗体产生。因此,此文作者也提出,新疫苗的效果仍然有待考证。
  应该说,这项研究的确在通用流感疫苗领域做出了出色且重要的工作,但由于目前的科学条件和流感病毒的变异,如果就此说“万能”流感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为时尚早。吉尔伯特团队下一步将对通用流感疫苗展开多轮大范围临床试验,每轮最少需要数千名志愿者进行比对接种试验,而后由药物监管部门分析疫苗安全性,预计至少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获准投产。但随着这一研究成果的出现,人们有信心相信终有一天会攻克流感这一医学难题。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美两国元首于2011年1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谈举世瞩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回顾历史,中美两国关系犹如风浪中前行的航船。21世纪以来,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中国和美国,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只有求同存异,尊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尊重彼此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核心利益、尊重彼此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才能保证双边关系长期健康稳定 。
  发展中美关系应放眼未来。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唯有互利共赢的关系才是国与国之间“可持续”的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如何促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因“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我国从2011年3月14日开始出现抢盐苗头。东部沿海的绍兴、上海,成为此次我国抢盐风潮的始发地。之后,随着网络信息的扩展传播,顿时流“盐”蜚语频传,数天之内抢盐风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通过此次抢盐风潮,大家都知道中国并不缺盐。
  据商务部的数据,我国盐的产能达到8000多万吨,食盐一年销量只有800多万吨,目前全国食盐储备非常充足,盐业公司一般都会有3个月的库存量,食盐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卫生部也强调,碘盐有利于防辐射并不科学,而且提醒大家碘盐食用过量有害身体健康,会引发一些身体疾病。政府警告民众不要扰乱社会秩序,理性购买食盐。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抢盐风潮的不合理性。 (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