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8年,弗莱明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如今,...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弗莱明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如今,抗生素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近日透露:2009年全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而“输液量最大的就是抗生素”。我国人均消费抗生素为美国的l0倍!令人触目惊心的还有如下数据:中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死亡占40%。大输液导致的另一大恶果,那就是新抗生素研发速度赶不上耐药性细菌出现的速度。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超级细菌”,已经给人类敲响警钟,“将来人类无抗生素可用”也许不是危言耸听。专家呼吁:不要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要慎重使用抗生素。
材料二“滥用药、看病贵”刺痛了人们的敏感神经,这在治疗感冒发烧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统计显示,每年中国感冒药市场容量高达150亿~200亿元,一边是药商斥重金大做医药广告,吹嘘他们的药品治疗感冒有“奇效”;另一边是一些医生治疗感冒经常是“导弹打蚊子”,一上来就开一大堆好药、贵药,甚至挂上吊瓶输几天液,通过开单提成获取经济利益。目前中国有1000多家药厂在生产大同小异的感冒药,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强劲的“感冒经济”。
材料三 医生应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天职,医生误导、引诱感冒患者为感冒支付高额的诊疗费,是严重违反医学诚信的行为。药商大肆渲染“感冒药有奇效”的虚假广告,也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
(1)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6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感冒经济”这一经济现象(8分)
(3)面对“感冒经济”,医生、药商应如何做,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提出建议。(12分)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及使用方法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对抗生素的认识也是这样。③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6分)
(2)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生产经营者为了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导致出现这种开大药方,甚至进行虚假宣传的现象。②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我们的市场规则还不完善,生产经营者违背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而导致出现这一经济现象。(8分)
(3)①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要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②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爱国守法,明礼诚信。(1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8年,弗莱明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如今,】;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6分)科学发展重民意,转变作风听民声。南昌市党委、政府自2010年11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市民可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重大决策、政策措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突出问题,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各部门逐条分解、梳理和落实,一项项改进好、一件件落实好,直至群众满意。
某校高三(15)班同学围绕“三问”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行调查探究和论证,就“进一步广开言路,建立‘三问’活动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一份建议书,并决定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该建议书发送给南昌市有关部门。
(1)如果你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三问”活动重民意促和谐”为题写一篇时政评论,请根据以上材料列出评论要点。(10分)
(2)你认为可以将建议书发送给本市的哪些机关?请分别说明发送给这些机关的理由。(8分)
(3)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分析该市开展落实“三问”活动的合理性。(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温家宝总理指出;提出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请运用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包含的哲学道理。(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浙江东阳蔡卢村的水稻不是成行整齐插栽的,而是成片散播。这种播种方式的变革源于一位妇女 “懒惰之举”。50多岁的农妇卢法素因家中缺乏劳动力,,就开始把种子撒播在田里。没想到,这种播法不但节约了劳动力,还使早稻大幅增长。党支部决定推广这种方法,可许多村民认为这是“懒方法”,不足以效仿。口号喊千遍,不及一个具体行动,党支部带领党员家庭进行直播实验,结果75亩直播水稻平均亩产从原来300多千克增加到477千克,党支部书记的4.7亩早稻平均亩产556.7千克。这一示范,全村震动,“直播法”第二年不令而行,使全村粮食大幅度增产,种粮效益大幅度提高。
试分析蔡卢村“直播法”的产生和推广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4月1日,成都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在这次成都市的“两会”中,市委书记李春城指出: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哲学依据。(12分)
(2)作为一位成都市公民,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怎样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针对当时的国情我们党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策略的实施,打破了绝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制,为国家积累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突破3000美元。在这一关键阶段,为防止出现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实现,将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l0年l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全党认识、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国务院将据此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颁布实施。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指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实现“两个同步”?(14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要根据《建议》编制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原因。(8分)
(3) 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大学生应如何实现就业?(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