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 > 材料一:或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睁眼忙到天黑”,不存在作风问题;或是态度犹豫观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听不到真意见、查不准真“病灶”……查摆问题,一些领导干...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或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睁眼忙到天黑”,不存在作风问题;或是态度犹豫观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听不到真意见、查不准真“病灶”……查摆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却苦于“找不出问题”。2013年8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传递出这样一个判断: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材料二:老子《道德经》里说,“夫谓无病,实则病矣”,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温水里煮青蛙”,到病入膏肓,恐怕就悔之晚矣。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中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的合理性。(11分)
答案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找不出问题,就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造成危害,说明在工作中已经出现了脱离实际的问题。(3分)
(2)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不存在作风问题,其实是否认矛盾,或者没有揭露矛盾的勇气,从而也不能解决矛盾。所以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4分)
(3)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查不准真“病灶”,找不出问题,其实是无视小问题,无视事物的量变,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变成大问题。所以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材料一与材料二中通过三个例子来说明,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查不准真“病灶”,找不出问题,其实是无视小问题,无视事物的量变,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变成大问题。二是“夫谓无病,实则病矣”体现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三是“温水里煮青蛙”,到病入膏肓,恐怕就悔之晚矣。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或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睁眼忙到天黑”,不存在作风问题;或是态度犹豫观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听不到真意见、查不准真“病灶”……查摆问题,一些领导干】;主要考察你对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客观现实的问题,为此,国家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但实际情况是,“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走过去”。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对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忽略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一味地抛弃过去人们创业中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或者一味地信赖于人们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因而出现创业不创新,创业难成功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大学生创业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藏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这说明
A.一切事物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上升的
B.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D.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活的惯性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坚持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该定律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量变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
C.矛盾双方必然相互依存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其哲学依据是
① 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重视最的积累
④ 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医指中药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毫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木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恩: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
①“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创造或改变条件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
③“未病”与”、‘‘已病”不存在严格界限,治“未病”与治“已病”不应有所区别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历代中医都很重视忌口,“忌口”就是饮食禁忌,这一原则主要来源予《内经》。《内绳》讲“忌口”,是按照食物的性味而定。凡体质偏热者,尤其是发烧,急性炎症者,应忌食热性食物,以免“火上浇油”,宜吃寒性食物,成为热症寒治;凡体质虚寒,特别是患胃;寒哮喘等癌者;密忌食寒性食物,可进食热性食物,以温朴寒。忽视食物的性味,不但食之于身体无益,而且会引起“上火”或“旧瘸复发”,导致并发症等不良后果。具体的说,忌口分为:“因病忌口”、“因药忌口”、“因时忌口”和“因体型忌口”。对中医“忌口”的正确认识是
①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思想  
②是古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③中医药及共诊疗方法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④这是封建迷信思想,毫无科学依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