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求索真理的历程 > 背景材料:2007年11月5日,某网站载文指出,福建延平区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的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背景材料:2007年11月5日,某网站载文指出,福建延平区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的新思路,新经验,新办法,找到了一条工业在园区、居住在镇区、生活在社区的现代农村发展新模式。
辨题:经验源于实践,创造来自基层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在变革对象中产生的,新的实践产生新的认识,人们在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中解决新问题,从而产生新办法和新经验,因而认为经验源于实践的观点是正确的。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创造的源泉,没有基层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地方、行业、部门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3)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征程中,各地方、各行业、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基层群众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解析
解答本辨析题,首先要结合材料弄清楚经验和基层分别指的是认识和人民群众。然后对经验源于实践、创造来自基层这两个辨析点分别分析。前者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后者强调群众在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地位。最后,结合材料把群众在实践中和实践在认识中这两个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总结。
核心考点
试题【背景材料:2007年11月5日,某网站载文指出,福建延平区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的新】;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嫦娥一号10月24日成功从四川西昌升空后,飞行了近200万公里到达月球,并于11月7日按设定进入了最终的工作轨道,在200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中国人正在把蟾宫折桂的梦想一步一步地转化为现实。

(1)有人说,人类只要有一定的愿望,就一定能按照这个目的、想法去征服自然。请你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2)“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11月5日,我国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抵达月球捕获点。从万户的飞天豪情到“嫦娥”38万公里的奔月之路,中国人正在把蟾宫折桂的梦想一步一步地转化为现实。发射“嫦娥一号”这一“活动”属于
A.生产实践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C.科学实验
D.物质生产活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11月5日,我国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抵达月球捕获点。从万户的飞天豪情到“嫦娥”38万公里的奔月之路,中国人正在把蟾宫折桂的梦想一步一步地转化为现实。科技人员查阅整理了大量资料,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近,东北三省提出了拒绝“黑色GDP”的响声口号,浙江也开始从“成长的烦恼”中猛醒,探索出一条低耗、高效的发展路径。这体现了
①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
A.①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从2007年11月9日起,这一方案向社会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高二年级同学表现了极大关注,并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1)探究一:如果你是探究小组的成员,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收集意见?(至少写两种)
(2)探究二:经过探究同学们发现:黄金周设置8年来,使公民的休息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为公民外出旅游、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但黄金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破坏、不利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正常运转等等。
对黄金周的看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什么看问题的工作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3)探究三: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并增设了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假日,这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请从认识论的角度探究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的必要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