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求索真理的历程 >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答案
B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9分)《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如果问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对这一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是不可能的,应该给出确定的条件。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价值判断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②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回答25—28题。
小题1: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小题2: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小题3:“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小题4:***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材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据此回答29-30题。
小题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美国天文学家汤博1930年发现了被认为是太阳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但到了1951年,美国人柯伊伯提出太阳系外围可能有一大群小天体绕太阳运行的假说。2005年,不断被发现的小天体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行星定义和冥王星地位。2006年8月24日,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被人们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从而使太阳系行星数目降为8颗。这说明
A.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永远不会过时
B.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C.人们不断制造矛盾,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D.在实践中推翻真理,是我们永恒的使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革命的批判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人民群众的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