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求索真理的历程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流入城市,缓解城市中粮食供求矛盾和城镇住房、交通、就医的压力,中国在1958年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流入城市,缓解城市中粮食供求矛盾和城镇住房、交通、就医的压力,中国在1958年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 伴随着户籍不同带来的城乡“同命不同价”、“同工不同酬”,不同地区户籍附带的教育、医疗、就业福利等户籍歧视现象的出现,人们认识到原有的户籍制度设计存在许多不足。有些专家提出应取消农业户口,统一登记城市户口,但福建、广东地区等试点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只改变“户籍标签”而不改变户口背后附带的利益差别,户籍改革将是一纸空谈。为了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人们对户籍改革的思考在不断深入。
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我国户籍制度的认识过程。(12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对户籍制度的认识来源于生活实践(3分)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行户籍制度带来的户籍歧视等问题推动着人们对原有户籍制度认识的深化(3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广东、福建的实践证明,只改变户籍标签而不改变户籍附带利益的理论是行不通的。(3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加深对户籍制度改革的认识,目的是为了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3分)(四点,共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我国户籍制度的认识过程。本题的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基础的表现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学生要通过分析材料中人们对我国户籍制度的认识来阐明实践决定认识。题中材料“人们对户籍制度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题中材料“实行户籍制度带来的户籍歧视等问题推动着人们对原有户籍制度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题中材料“广东、福建的实践证明,只改变户籍标签而不改变户籍附带利益的理论是行不通的”,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题中材料“人们加深对户籍制度改革的认识,目的是为了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流入城市,缓解城市中粮食供求矛盾和城镇住房、交通、就医的压力,中国在1958年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至2013年4月,丁肇中团队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已发现40万个正电子,使人类在寻找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这项新成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阿尔法磁谱仪有着一颗强大的“中国心”——一块中国制造的巨大永磁铁。这一新进展再次佐证了
①立足于实践,可以实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②矛盾有特殊性,不是所有运动都有规律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认识工具和科学思维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因此,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2012年3月,中澳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马鹿洞人”。专家认为,“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目前正在进行确认。这说明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④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唯一两获老舍文学奖的作家宁肯为了写《蒙面之城》,在西藏生活了2年。他原以为到了西藏肯定能写出不同凡响的作品,但事实却相反。后来经过15年的生活磨砺,才完成了这种超越。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与上升性B.真理都有条件和范围
C.人的认识水平是无限的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漫画《总是环顾四周,你一定原地踏步》启示我们,人的一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
A.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B.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
C.敢于挑战已有的经验D.向既定目标积极行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针对目前我国交通秩序现状,为了保证人民生命安全,2013年伊始公安部出台新的交通规则,闯黄灯扣6分,由此也引发了诸多新的交通问题。公安部在积极调研,多次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闯黄灯作出了新的规定: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对闯黄灯进行处罚的交通规定。(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