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百舸争流的思想 > 材料一: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工程,导致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的产生,产生了大约3000种...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工程,导致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的产生,产生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的专利成果,这些专利成果应用到当时美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探月工程,人类还可以在地球以外空间发展产品和工业。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需求的日益加大,如许多空间微重力科学研究条件、特殊生物制品的大量生产等都需要在一个像月球那样庞大的“太空实验室”进行与完成。另外,月球被称为“人类未来能源的仓库”等等这些是人类探月计划的动力和目的所在。
材料二:中国的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样返回。一期“绕”,其主要目标是开展月球表面的全球性和综合性环绕探测;二期“落”,主要进行探测器月面软着陆,实现月面就位探测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主要由“嫦娥二号”卫星和“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三期“回”,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样品的无人采样返回地球,在地面开展科学研究。这三期工程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前一期工程是后一期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
(2)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10分)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阿波罗计划”工程的实践产生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的专利成果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阿波罗计划”工程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探月实践证明了人类航天科学和技术的正确性。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类未来生存发展和能源发展等实践是人类探月计划的动力和目的所在体现了这一点(2分)
2)( 10分)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这三期工程是相互关联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因此,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每一期贯彻的成败都影响整个工程计划的实施等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③系统和要素的联系有有序性和结构优化特征,三期工程循序渐进的,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后一期工程是前一期工程发展。(2分)
⑤量变是质变的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三期工程循序渐进的,前一期工程是后一期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体现了这一点(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工程,导致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的产生,产生了大约3000种】;主要考察你对百舸争流的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的观点(  )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③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④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精辟的阐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运用所学有关哲学常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8分)
(2)、材料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道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12 分)苍茫广袤得青藏高原,神秘辽阔得东亚腹地,唐蕃古道,历史上一直在尝试打通高原与内陆得道路。然而,进藏却是一条无比艰险得天路,它的路标就是荒野中连绵延伸的白骨。今天,数万名铁路建设者开进雪域高原,毅然建造起了“可与长城媲美”的人类历史上得伟大工程-------青藏铁路。
材料二  2009年12跃15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将率先动工。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得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 港珠澳大桥建成厚,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抗击八级地震。
请用唯物论和辩证法得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材料一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11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190多个国家超过1.5万名的各界代表,在此后12天的时间里就各国在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在这一轮全球瞩目得气候变化大会临近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远远高于美国宣布的减排17%、欧盟提出的最高减排30%的目标。材料二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认为,中国提出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得减排目标,并不是出于外部压力,而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得内在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加速淘汰国内低技术能级、“三高”的低端制造产能。因而,减排的目标对于中国国家和企业来说,是实现中国经济、科技以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向低碳型转型得一场深刻革命。
请从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两个角度,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C.古代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的对立D.辩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对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