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文化创新 > 2010年1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网络热词成为日常用语,并进入主流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体现了人们对网络文化的尊...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1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网络热词成为日常用语,并进入主流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体现了人们对网络文化的尊重,这一材料说明
①文化来自于人民大众,服务于人民大众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人民大众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网络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③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故④项错误。本题选B项。
点评:本题以人们对网络文化的尊重为背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读懂题意,注意关键词。
核心考点
试题【2010年1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网络热词成为日常用语,并进入主流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体现了人们对网络文化的尊】;主要考察你对文化创新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是
①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的过程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④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晚上到成都吃火锅”。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手段                 ②扩宽人们的文化视野
③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④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6分)
(2)联系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进文化创新的作用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化先驱们“既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这表明               
A.他们的叛逆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B.他们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继承
C.他们的叛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D.他们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剔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②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于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新来源于灵感                ④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