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综合实践探究(12分。要求依据题目素材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例清楚,逻辑严密。)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很早就关注文化的传播。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综合实践探究(12分。要求依据题目素材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例清楚,逻辑严密。)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很早就关注文化的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文化的壮举,至今为人称道。他所讲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终日思之,不如学之”,“朝闻道,夕死可矣”等,已经涉及到文化传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在谈到中国文化传播时说:“我们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的人,看到中国常青的文化和她悠久的‘传’的艺术传统,总免不了肃然起敬……许多人已注意到现代中国人在‘传’的学问上认识的深刻与独特,不但反映了悠长的历史传统,且常能推陈出新。”
(1)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列举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3分)
(2)生活在现代社会,你了解的文化传播方式或途径有哪些?选取自己熟悉的传播方式并说明其特点。(3分)
(3)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如何为传播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6分)
答案

(1)(3分)列举例如:丝绸之路;《马可·波罗行纪》;张骞出塞、玄奘西行等。
(2)(3分)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人际传播、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短信等。选取与说明(略)。
(3)(6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价值,尊重文化多样性;学习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髓,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如:经贸往来、人才输出、留学、旅游、体育比赛等,促使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
(1)可从丝绸之路、《马可·波罗行纪》、张骞出塞、玄奘西行等方面列举。
(2)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人际传播、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短信等。可说明大众传媒的特点,如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等。
(3)一是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二是人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三是利用一切机会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核心考点
试题【综合实践探究(12分。要求依据题目素材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例清楚,逻辑严密。)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很早就关注文化的传播。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主要考察你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生前曾强调:一个国家应该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要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因为
①本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文化也就不能丰富发展 
③传统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 年为双闰年,长达384天的农历龙年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十三立春(2012年2月4日)和腊月二十四再次立春(2013年2月4日),民间素有“两头春,宜嫁娶”的习俗,选择在今年结婚的新人特别多,从而带旺了各地的婚庆市场。由此可见
A.传统习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B.对待传统习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D.传统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被誉为传世国宝。该画于明末清初被烧成两部分,其中八分之一“剩山图”由浙江博物馆收藏,另外八分之七“无用师卷”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11年6月举行“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这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响,这表明
A.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被本民族普遍认同
B.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C.传统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