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名句名篇默写 > 【题文】文化经典阅读(6分)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①成;十二月,舆梁②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文化经典阅读(6分)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①成;十二月,舆梁②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解】①徒杠:可供人行走的小桥。②舆梁,能够行车马的桥。
【小题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产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帮助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在孟子看来,这只是小恩小惠,不知道为政之道,不值得过分称赞。
B.孟子认为,为政者要用手中的权力把桥修好,使百姓没有过河的烦恼,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否则就属于治标不治本。
C.如果十一月份修好走人的桥,十二月份修好行车的桥,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因此为政者要有前瞻性,事先考虑好问题的解决方法。
D.孟子认为子产那样治理国家,虽然仁惠,却不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也会应接不暇、顾此失彼,不值得提倡。
【小题2】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孟子“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的理解。(3分)
                                                                                      
                                                                                        
                                                                                    
答案
【答案】
【小题1】选C项。“因此为政者要有前瞻性,事先考虑好问题的解决方法”理解有误,属强加因果。
【小题1】参考答案:孟子认为,治理政事的人,一个个地帮别人渡河,让每个人都喜欢他,时间远远不够用;治理国家,施小恩小惠,却不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也会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因此当以大局为重,应注重行大德,施仁政。
解析
【解析】
【小题1】略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文化经典阅读(6分)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①成;十二月,舆梁②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主要考察你对名句名篇默写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分)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⑴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待人的什么原则?(1分)
                                                                      
⑵请简要分析“孔子相师”一事所反映出的“仁”和“礼”的关系。(3分)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培养人的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成为“君子”。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对“君子”的精神追求,对“君子”的道德水准,对“君子”的修养,都有具体的阐述,提出了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的标准。如此多的标准,如此高的要求,显然不现实,从这可以看出孔子属于一个理想主义者。
上面的语段对孔子的评价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⑴联系以上两段文字,你觉得孔子和颜回因何而“乐”?(1分)
答:                                                                        
⑵如今社会盛传“‘神马’(什么)都是浮云”,如果从孔子的角度看,他老人家会赞同人们的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50字左右,3分)
答: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小题1】
子贡的话反映了一些学习者的通病,请作简要说明。(2分)
                                                                                         
【小题2】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可见他并不忽视“述”,但这里却说“欲无言”,你怎么理解?请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小题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体现了孔子为人的基准是(1分)
孔子为人的基准是:                                                       
【小题2】孔子的言行对后人坚守这一为人基准有何启示(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6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小题1】①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每空不超过5个字)
孔子:                                     韩非子:              
【小题2】②请简要分析两种为政观的提出原因。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