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名句名篇默写 >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学而》)“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学而》)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
【小题1】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所体现的儒、道两家在对待物欲方面的不同态度。(4分)   
【小题2】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当今社会注重物质利益这一现象的看法。140字左右。(8分)
答案
【答案】
【小题1】儒家肯定物质利益是可以追求的,但是要以正当的手段来追求。道家则认为人应该没有物质欲望,否则就丧失本性,迷失自我。(4分)
【小题2】答案提示:可以从赞同的角度谈,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也可以从反对的角度谈,如摒弃物欲,无欲则刚等。(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8分)
解析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孔子主张人们在追求私欲满足的时候,要坚持“义” 对于欲望的导向,将社会道义作为社会行为的准绳,提倡“见利思义”。 这说明要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就必须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欲望的节制在物欲方面的表现就是节俭。道教讲求顺乎天道,崇尚自然,不压抑自身的欲望,注重自身的修炼,主张人与自然和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重在考察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探究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是对语文学习的较高要求。此题为探究题,答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谈对当今社会注重物质利益这一现象的看法,只要符合内容,观点鲜明,赞同与否均可,一定言之成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就按我的爱好去做事。”
“大家都无欲无求,这叫做返璞归真。返璞归真,则人民得以存养天性。”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学而》)“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主要考察你对名句名篇默写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庄子·让王》中有一则寓言:
随珠弹雀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注: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对于用随珠弹雀者的行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从“人生的目标和价值”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劝学》(节选),完成后面题。(10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下》)
【小题1】孟子以“手足”、“腹心”为喻阐明了什么道理?(3分)
【小题2】在孔子和孟子看来,君臣应该以怎样的关系相处?请做简要分析。(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倡导并实践诗歌的“三美”理论,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B.巴金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创作的小说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等,散文代表作有五卷本《随想录》。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因为《左传》和《公羊传》、《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_______ 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 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2)_________ 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  _____   ,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   ____,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___ ___________ 。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  __,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  _____ ,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劝学》)
(6)句读之不知,____  ___,或师焉,或不焉,___ 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