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名句名篇默写 > 【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也叫“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单纯的文学体裁。词有词牌,有的还有题目,题目与所写的内容有关,而词牌则基本上与词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目的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史记》不但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D.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家 》《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短篇小说集《随想录》等文学作品。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题中,D项,内容颠倒,应是“《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主要考察你对名句名篇默写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中写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其中,“新娘”的比喻充满新意,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一见钟情。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极具历史价值。
C.《战国策》是一部继《国语》之后记载战国时期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荆轲刺秦王》选自其中。
D.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称为“长短句”。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有关常识或课文分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十六日,阴历每月十五叫望,阴历每月初一叫朔,阴历每月末的一天则叫晦。
C.柳宗元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心情压抑,故《始得西山宴游记》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他描写山水的秀美,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和高尚情操。
D.《劝学》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例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这三个比喻就有力论证了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填空(文学常识与默写。每空一分,共6分)
①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苏轼誉为“_________________,而道济天下之溺”。
②食指,与舒婷、顾城、北岛等同为 “___________诗”的代表诗人。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⑤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B.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籍作家赫尔曼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各句中,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此句唱词化用李清照的词句,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化,表现了痛苦的深重。
B.“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是《兰亭集序》的基本观点,作者引用古人的话,表明他对人生的认识——生命无论长短,最终归于沉寂,体现了他思想的消沉。
C.“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作者在这里指出了民族的两种前途,只有在沉默中爆发,民族才有希望,实际上是号召人们起来斗争。
D.“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对于伽西莫多来说,这滴眼泪弥足珍贵,是感激之泪,自责之泪,同时表明伽西莫多沉睡在黑夜中的善良被唤醒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