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常见题型 >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有成功心理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
精彩范文1 
神奇的力量
在人云亦云的氛围中,敢于大声说“不”是一种勇气;在片片绿丛中,敢于展现自己的鲜红是一种勇气;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敢于弯下腰拾起那一片纸屑是一种勇气。勇气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试问,你连闯的勇气都没有,怎可妄想好运降临到你的头上?
生活中,在关键处,往往就需要那么点勇气。
课堂上,老师行云流水般地讲着课,时而大家优美地朗诵,时而展开激烈的辩论。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可知《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这首苏轼所写的诗我很喜欢,诗中是这样描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认为是春季,有的认为是夏季。
“我认为是春季,因为春季的山和雨都是很美的。”“我也认为是春季。”“我也是!”“我也是!”
一时,班上的“拥春派”以绝对优势压倒了“拥夏派”。我凝思着,诗中的“雨亦奇”可否理解成夏天的雨一会下,一会停,很是奇妙呢?可面对高呼的“春季”,我犹豫了。心中有个想法在说:算喽!还是支持春季得了,就算错,这么多人大家一起错,脸上好歹也有些面子啊!
可是,这并不是我的初衷啊!为什么不勇敢亮出自己的观点?错了怎么办,很丢人的。丢人?我顿时给自己脑海中冒出的这个词惊住了。什么时候开始,我竟有了这样的想法呢?不,我一定要坚信自己的选择。可……
老师让大家举手表决,“认为是春季的请举手!”“呼啦啦”地,一片片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像一片小树林。我的手在课桌上欲举又降,悬而未决,心里很矛盾。好友回头见我还没举手,一脸惊讶,用眼神示意我快举。我摇了摇头。
在摇头的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原本摇摆不定的心平定下来了,有股神奇的力量悄悄钻入我的心房,坚定了我的信念。我明白,即使迈出的这一步是错误的,也是值得的。
我坦然地选择了夏天,当老师问我理由时,我回答得很平静。
事情总是这样。当你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当你有勇气坚持时,总会有份意外的好运降临。结果是:我是正确的。
我想,这股神奇的力量就是勇气,它是很奇妙的东西,让你在紧要关头多了一份镇定。
亮点点评
题目能引发阅读兴趣,把勇气比作“神奇的力量”,亏你想得出。开头用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感。你通过典型事例来揭示中心。从小事写起,以小见大,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在课堂上“我”勇敢地选择了“夏天”,因为“我”的这份勇气,所以才会在最后得到了那份意外的好运。
通过这件事情,告诉读者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勇气坚持,总会有意外的好运。得出“这股神奇的力量就是勇气,它是很奇妙的东西,让你在紧要关头多了一份镇定。”的独特感悟。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可信,笔调舒缓,充满童真。
精彩范文2
“删除”自卑
说来也怪,这次期末考试,我竟破天荒的考进了前五名,实在是令人出乎意料,当我接到考试卷时,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同学们的簇拥和鼓掌声中,我已忘乎所以,还真以为这是一场梦呢!毋庸质疑,还是老师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激励了我。
那是前几个月的期中考试。也许是不用心,也许是我的懒惰,我考的并不理想,或者根本就不能用“不理想”来形容,简直就是一塌糊涂,亲人们得知后对我是冷眼相对,邻居们也不和我说话了,同学们也不理睬我了,只有几个难得的好朋友偶尔安慰我一下而已,这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悲伤,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下课了,同学们之中,考得好的,各自聊起了父母的奖赏,考得差的,也没什么心情玩了,只得呆在一旁,互诉自己的苦衷,的确,这次考试给同学们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连我也是头一次考得这么差!
班会上,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退步了很多,让他很失望,并且还让我下午把家长请来,他要和我的家长好好的谈一谈。旁边几个同学听了,偷偷的发出窃笑,这可把我气得火冒三丈,见老师还在盯着我,我只好按奈住心中的怒火,心想:下课看我怎么收拾你们!哼!
一下课,老师刚走出教室门口,我就卷起袖子,走到那几人面前,抬手就要打,那几人见了,并不慌张,只是冷笑了几番:“吆!邓老弟呀!我真是同情你哎,下午要请家长,晚上你老爸老妈又不知该如何收拾你了!你的命真苦啊!”说完,几人幸灾乐祸地大笑起来。“真不知道是谁收拾谁!”我气愤到了极点,一拳狠狠地打在他脸上,他被我打倒在地,脸上一块浮肿,他捂着脸,哭出声来,这可惊动了正在班里巡逻的纪律委员,“怎么了?”她跑来扶起那人,“被谁打的,我去告诉老师!”
“是他!”旁边几位同学一起指向我,纪律委员向我投来憎恶的目光,还告诉了老师。老师让我去他的办公室一趟,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相继过了几天,我仍然还处在无尽的痛苦之中。
直到有一天,老师神秘地把我叫进办公室,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和不解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只见老师让我坐下,然后问道:
“这几天你的父母责怪你了吗?”
我摇摇头。“那么,你和你的邻居说话了没有?”他又问。
我仍摇头,不争气的泪水哗哗地流淌出来。
老师笑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知道这几天你很难过,一是你考得不理想,二是周围的人都不理你了,对吗?其实啊,你和同学打闹的事,我早就知道了,你也是出于无奈。你是不是每次同成绩好的同学碰面时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你是不是一直在怀疑自己?
其实,否认自己,这是一种极其自卑的表现,只要你坚信自己,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你都一定能去克服它!删除掉自卑吧!你会有更灿烂的明天!”
“是!”我变得格外爽朗起来。
亮点点评
拟题简洁新颖,一目了然,年少的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学会将自卑拒之门外。
删除自卑。选材并不新颖。你以第一人称,通过一次考试失利,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叙述了克服自卑的心理过程。行文起伏有波澜,心理描写真实,富有感染力。真实可信。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给文章增色不少。
解析
审读材料提示语,不难归纳材料隐含的以下观点: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同心理素质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应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敢于面对困难;要用智慧战胜困难等等。材料的中心句是“有成功心理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依据材料中的不同观点,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命题写作,可以看作是给材料自定话题作文。我们可以可以围绕“勇气”这一话题来写,如果当时那个年轻人畏惧困难,而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可想而知,他绝难成功。
人生就是如此,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有勇气,因此,成功需要勇气,人生需要勇气,甚至做人也需要勇气。还可以分割以下话题来命题写作。如“成长需要智慧”“遭遇挫折”“遭遇困难”“面对磨难”“享受挫折”“成长历练”等为话题。但都要突出心理素质的重要。那么如何把握好材料,写出新意呢?
(1)以小见大是写好此类文章的关键。可以选取学习上、日常生活上的挫折、困难等种种经历,也可以选取生理上,心理、思想上的种种历练。由此带给你的感悟、体验认识均可入笔。从平凡的小事中挖出大的主题,写出你的深刻独特的情感体验。
(2)你从生活中获得材料中未提及的启示能出新,因为这正是你的个性体验、感受,也是你与众不同的观点。由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现象引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启迪。景、物、人、事、情、理结合。当然,我们所写的内容必须紧扣材料的观点,不是不着边际的想写啥就写啥。
(3)文体上可记叙经历见闻写记叙文;可旁征博引谈你的人生态度写议论文;还可编故事写小说、童话、寓言……无论哪种文体都要紧扣观点或启示,都要写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写自己的感悟认识,否则就偏题或离题了。
文题没有设置审题障碍是审题没什么难度,并非不要审题。认真审读材料和提示语,这正是每位考生在动笔前要特别注意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主要考察你对常见题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做最醒目的那一棵树
师大毕业,我被分到一个林区小镇的中学当老师。语文组共有八个老师,我是其中惟一的名牌院校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我颇有激情地搞了一点儿教学改革,校长在教工大会上表扬了几句,加上我平素喜欢舞文弄墨,偶尔在报刊上发表一两篇“豆腐块”,很自然便成了办公室里的“出头椽子”,惹来别人的嫉妒。有的当面阴阳怪气地冷嘲热讽,有的私下里散布我的种种子虚乌有,让我烦恼而又无奈。
以前只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小知识分子的穷酸气和小肚鸡肠,这回我算是真的领教了。尽管我在同事们面前十分谦虚,从不显示自己那一点点的“与众不同”,努力用言行表白自己与大家一样平凡,可我还是受到了同事们的孤立,他们对我猜忌、躲避、挑剔……,很少有人跟我谈知心的话。
一天,我把心中的苦恼向谢老师倾诉。谢老师给我看一幅风景画,那上面画了许许多多
几乎一般高的杨树,在画面的左上角,有一棵参天挺拔的杨树特别醒目,虽然只画了不足一半,但它那超凡脱俗的壮美却是显而易见。“小伙子,这回你该明白,‘出类拔萃’这个成语的含意了吧?嫉妒,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嫉妒的往往是略微比自己强的人,你见到谁嫉妒那些成就非凡的伟人?人们对远远超出自己的人只有敬佩。就像这株醒目的大树,别的树对它只有仰慕,只有学习和努力地追赶……
哦,我懂了——面对嫉妒和误解,没必要抱怨、消沉、妥协,没必要为适应别人而改变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努力争取出类拔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成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因为身为环卫工人的母亲生病,只能替母亲去扫大街,结果小女孩被誉为“成都最美环卫工人”!这一现象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议论文,加以评论。字数不少于800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得太痛苦。大师吩咐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吐了口唾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抓一把盐放进湖里,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你尝到成味了吗?”大师问。“没有。”年轻人答道。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弟子答道:“很鲜。”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幢办公楼的电梯门口,有个人很耐心的等候电梯,电梯门打开时,他看见电梯内的人都面朝内,于是他踏进电梯,也是面朝内。
有一个交叉路口,人行道正亮着“禁止通行”的红色信号灯,但路上并无车辆行驶。此时,有一个人不顾红灯快速横穿马路,接着另一位紧跟其后,最后其他人鱼贯而过。所有的人都违反了交通规则。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这就是典型的“从众效应”。
对于“从众效应”,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可以直接阐明自己的高见,也可以通过一件生动的生活小事,一个富有启迪意义的故事,一次历久仍记忆犹新的经历来诠释你的观点。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多变的图案
叠翠的波浪冲上沙滩
岸边留下条条迷人的曲线
每次潮水总要变换美丽的图案
涨潮退潮永不会有相同的瞬间
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