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诗宗白华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仿照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荷蕾上,立一只红蜻蜓;
②在夕阳里,点点鸦的影儿;
③在母亲眼角,挂一滴照见游子的泪。
核心考点
试题【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诗宗白华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偶成
1945年5月31日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联系写作时间,想想“古旧的凝冰”喻指什么?诗人的梦表现诗人怎样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请对“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句话的表现手法和含义作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对全篇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阐述“运用脑髓,放出目光,自己来拿”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文字是《拿来主义》的前几段,《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主旨是阐述“拿来主义”,但这里却先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样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晨昏诺日朗(节选)
赵丽宏
  ①落日的余辉淡淡地从薄云中流出来,洒在起伏的山脊上。在金红色的光芒中,山脊上那些松树的轮廓晶莹剔透,仿佛是宝石和珊瑚的雕塑。眼帘中的这种画面,幽远宁静,像一幅辉煌静止的油画。
  ②汽车在无人的公路上疾驶,我的目标是诺日朗瀑布。路旁的树林里突然飘出流水的声音。开始声音不大,如同一种气韵悠长的叹息,从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声音渐渐响起来,先是如急雨打在树叶上,嘈杂而清脆;既而如狂风卷过树林时发出的呼啸;很快,这响声便发展成震天撼地的轰鸣,在空气中扩散、弥漫,笼罩了暮色中的天空和山林……绿荫中白光一闪,看见了大瀑布!瀑布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也许是想象中的诺日朗太雄伟.眼前这瀑布,宽则宽矣,然而那些飘然而下的水帘显得有些单薄,有些柔美,似乎缺乏了一些壮阔的气势。只有那水的轰鸣,和我的想象吻合。那震撼天地的声响,是水流在峭壁和岩石上撞击出的音乐,这音乐雄浑、粗犷、带有奔放不羁的野性,无拘无束的在山林里荡漾回旋。
  ③诺日朗,在藏语中是雄性的意思。当地藏民把这瀑布称之为诺日朗,大概是以此来象征男子汉的雄健和激情。人世间有倾泻不尽的激情么?
  ④第二天清早,天刚微亮,群山和林海还在晨雾的笼罩之中,我便匆匆起床,一个人徒步诺日朗。路上出奇地静,只有轻纱似的雾气,若有若无地在飘。忽听背后得得有声,回头一看,是两匹马,一匹雪白,一匹乌黑,正悠然自得地向我走来。两匹马行走的方向也是往诺日朗,我和它们并肩而行时,相距不过一米。两匹马并没有因为遇见生人而慌乱,目不斜视,依然沉静而平稳地踱步,姿态是那么优雅,仿佛是飘游在晨雾中的一片白云和一片黑云。到诺日朗瀑布时,两匹马没有停步,也没有侧目,仍旧走它们的路,我在轰鸣的水声中目送两匹马飘然远去,视野中的感觉奇妙如梦幻。
  ⑤诺日朗又一次袒露在我的眼前。和夕照中瀑布相比,晨雾中的诺日朗显得更加阔大,更加雄浑神奇。奔泻的瀑布中,闪射出千万道金红色的光芒,这是从对面山上射过来的早霞。飘忽的水雾又把这些光芒糅合在一起,缤纷迷眩地飞扬、升腾,形成一种神话般的气氛……沿着湿漉漉的林间小道,我一步一步走近诺日朗。随着和大瀑布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那轰鸣的水声也越来越大。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是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此时诺日朗的形象和声音,吻合成一个气势磅礴的整体。站在这样的大瀑布面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此时,群龙飞舞,自由的水之精灵在宁静的山谷中合唱出一曲震撼天地的壮歌,使人的灵魂为之颤栗。面对这雄浑博大、激情横溢的自然奇景,人是多么渺小,多么驯顺!
  ⑥上午坐车上山时,绕过诺日朗背后的山坡,只见三面青山环抱着一大片碧绿的湖水,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绿得透明而深邃,使人怀疑这究竟是不是水。当地的藏民把这样的高山湖泊称为“海子”。陪我来的朋友指着一湖碧水,不动声色地告诉我:“这就是诺日朗。”
  ⑦这就是诺日朗?实在难以把这一片止水和奔腾咆哮的大瀑布联系在一起。朋友说的却是事实。三面环山的海子有一面是长长的缺口,这正是大瀑布跌落深谷的跳台,也就是我在谷底仰望诺日朗时看到的那道云雾天外的豁口。走近海子,我发现清澈见底的湖水正在缓缓流动,方向当然是那一道巨大的豁口。这汇集自千峰万壑的高山流水,虽然沉静于一时,却终究难改奔腾活泼的性格,诺日朗瀑布,正是压抑后的一次爆发和喷泻。只要这看似沉静的压抑还在,诺日郎的激情便永远不会消退。 
1.作者对诺日朗进行了三次描写,具体分析每次描写什么不同?各突出诺日朗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四段中对一白一黑两匹马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并分析所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教授看门
何休
  王教授评上教授两年后,学院专业设置走向市场,采煤专业撤消,他又不愿转型,成了闲置的教学资源。学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把王教授作为一个专门的议题来讨论,讨论的结果是:要么内退,要么到保卫处挂个号,守大门。
  王教授才四十五岁,不到内退年龄,分管保卫工作的陈副院长找王教授谈话,王教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王教授上岗的那天,大家开玩笑说,这是学院有史以来职称和工资最高的守门员。
  看门人一直都是聘请临时工,活儿也轻松,不外乎是为进出车辆开门,登记来访者,为晚归者开门等。上班第一天,王教授就捅了一个不小的娄子:中午,一老乞丐在学生食堂乞讨,被学生食堂管理人员撵了出来后,七弯八拐的跑到学院小餐厅里去了。此时小餐厅里,陈副院长正陪客人吃饭。
  保卫处长向陈副院长深刻检讨后,打电话到值班室。王教授却一本正经地说,人是我放进去的,我没有违反工作细则。
  保卫处长气咻咻地说,细则上写得很明白,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乞丐来要饭,他不是闲人。至于他是不是杂人,你没提供判断标准,凭我的主观理解,他不是杂人。
  保卫处长是转业军人,王教授咬文嚼字,令他一时语塞,便气急败坏地挂了电话,火烧火燎地跑到大门值班室,对王教授说:现在我把工作细则的第五款改掉,凡是非本学院的师生,原则上不得进入校园,来办事的,必须有介绍信,来找人的,必须和相关责任人电话联系上,否则一律不放行。
  保卫处长话音刚落,一份“值班人员工作细则补充说明”伸到保卫处长的鼻子底下:处长,请签字。保卫处长哭笑不得,他一边签字一边想,别人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兵遇到秀才,也难缠啊,这还是个开头,往后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事来。
  果然不出所料,半月后,陈副院长接到市政府一位领导的电话,说是建议学院换掉看门人。
  陈副院长派保卫处长去调查,很快,保卫处长哭丧着脸来见陈副院长。原来,头天晚上,市委宣传部长吃请后回家,车行驶至学院门前时,内急了,司机跟他出主意,学院里面厕所多。王教授当班,死活不开门。宣传部长摇下车窗,借着酒疯指着王教授的鼻子骂:你一个看门狗,神气个鸟,老子有公干,快开门。
  王教授从来没挨过这样的骂,气得脸发紫。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来公干,拿出介绍信来。
  宣传部长急了,一手捂着裤裆,一手掏出手机。把你们保卫处长的电话报来,我给他打电话。不巧的是,保卫处长手机关机,家里座机没人接。僵了几分钟,宣传部长内急难忍,只得喊司机开车,到大街上找一个角落方便。
  了解情况后,保卫处长敢怒不敢言,因为王教授把自己签了字的那份“补充说明”放大五倍贴在值班室最显眼的地方。
  一个学期下来,保卫处长想在开中层干部会议时,提议把王教授换掉。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教务处长与学工处长先发言,保卫处长的发言放最后,所以,保卫处长还未来得及开口,学工处长发言时对王教授大加赞扬,还建议给予王教授“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本不是学工处的事,学工处长哪根神经搭错了吗?当然不是。
  近几年,学生通宵上网现象非常严重,自从王教授看门之后,本院学生通宵上网现象锐减。
  晚上十点后,王教授不放学生出门;清晨或上午,只要有面容憔悴的学生进校门,王教授就要验他们的学生证,如果没带学生证,王教授就用数码相机给他们拍照,再叫他们留下班级姓名学号,一丝不苟。有一次,有两个学生捂着肚子诈称生病,要去医院。王教授关切地问,钱带够了没有啊?我这里有五百块钱,你们先拿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俩学生拿着王教授的钱,在网吧门前徘徊了半小时,最后还是跑到药店买了一瓶感冒药,乖乖地回学校,把钱还给王教授。
  会后,王教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教授看门,本身就是新闻,加上学工处长的渲染,本地报纸与电视台均对王教授作了专题报道。
  再后来,省里下发一份文件,要求至少有一位五十岁以下、正高职称的党外人士充实学院领导班子。在所有教授中,只有王教授两个条件都符合。
  王教授只看了一年大门,就成为院长助理,一年后,提为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王教授,也就是王副院长,在就职演说中慷慨激昂地说,学院的门,是学院的窗口,我们不能小视它的存在。
  此后,学院再也没有聘过临时工看大门,据说,这个岗位有很多人明争暗夺着呢。(选自《当代人》,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王教授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情节如果存在读者意料之外的因素无疑会大大增强小说的可读性。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教授看门》的艺术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教授最后被提拔为副院长,作品的结局安排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
      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
      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
      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1.周朴园说“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和鲁侍萍说“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这两处的“忽然”,在表情达意上是否一样?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样,都是表示对事情的发生事前还没有觉察,以致都感到意外。
B.一样,都是用来掩盖自己了解事件底细这一真相,把自己装扮成局外人。
C.不大一样,虽然两个都是为表示不了解事件的底细,但前者是有意推脱自己的罪责,后者为了掩饰自己。
D.不一样,前者是有意推脱自己的罪责;后者指周朴园改变初衷,仍用这个词,具有讽刺意味。
2.周朴园为什么把当年的侍萍说成是“年轻的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侍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表达了她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苦痛”“汗涔涔地”属于戏剧语言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朴园“苦痛”是因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汗涔涔地”又是因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