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伞 汤学春  1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2师父送至山门。   3风雨凄迷,山色空濛。   4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0 期末题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
汤学春
  1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2师父送至山门。
  3风雨凄迷,山色空濛。
  4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徒儿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5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6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7师父一怔。
  8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9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10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11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12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13却是扶不起。  
  14师父愕然。
  15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16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17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18“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19“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20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21“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22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23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24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25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26“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27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28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29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30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31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1.“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伞”在文中的具体内涵,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意对即可)
2.(1)“真的没有学到家。”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得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刀法乃精、气、神所致”的武术真谛。
  (2)“担心”(语言中表现的心理活动)因为徒儿重艺轻德,这样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所以担心。因而师傅已在心中决定要惩治徒儿,师父说这句话,也是为把伞变成武器作准备。小说也正是以此引出“削伞”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悲剧结局的。这句话一语双关,一石三鸟。(意对即可)
3.①伞是一把普通的伞,师父用它为徒儿挡雨;它又能轻易化作一招毙命的利器,师父用它击毙了徒儿。
  ②伞,凝结了师徒之情,又终结了师徒之义。在师傅手中,体现了师傅所说的“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变化随心的刀法真谛。
  作用:③以伞为线索;
     ④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⑤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在结尾处的这场较量,其实已是人格武品的较量,高下已分。(意对即可)
4.①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
 ②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③ 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
 ④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伞 汤学春  1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2师父送至山门。   3风雨凄迷,山色空濛。   4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注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注: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1.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死地(节选)〔1〕
鲁迅
  从一般人,尤其是久受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的中国人看来,***人者常是胜利者,被***者常是劣败者。而眼前的事实也确是这样。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言语道断〔2〕,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但北京的所谓言论界,总算还有评论,虽然纸笔喉舌,不能使洒满府前的青年的热血逆流入体,仍复苏生转来。无非空口的呼号,和被***的事实一同逐渐冷落。
  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当自蹈死地〔3〕,前去送死的。倘以为徒手请愿是送死,本国的政府门前是死地,那就中国人真将死无葬身之所,除非是心悦诚服地充当奴子,“没齿而无怨言”〔4〕。不过我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究竟如何。假使也这样,则岂但执政府前,便是全中国,也无一处不是死地了。
  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人者便以***人为唯一要道,甚至于还当作快乐。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通,所以***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历史上所记的关于改革的事,总是先仆后继者,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义,但人们的未经“死之恐怖”,即不容易为“死之恐怖”所慑,我以为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倘用了这许多血,竟换得一个这样的觉悟和决心,而且永远纪念着,则似乎还不算是很大的折本。
  【注解】〔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三十日《国民新报副刊》。〔2〕言语道断 佛家语。《璎珞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原意是不可言说,这里表示悲愤到无话可说。〔3〕死地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研究系的机关报《晨报》在三月二十日的“时论”栏发表了林学衡的《为青年流血问题敬告全国国民》一文,诬蔑爱国青年“激于意气,挺(铤)而走险,乃陷入奸人居间利用之彀中”,指责徐谦等“驱千百珍贵青年为孤注一掷……必欲置千百珍贵青年于死地”,同时该文还恶毒攻击“共产派诸君故***青年,希图利己”。三月二十二日,《晨报》又发表陈渊泉写的题为《群众领袖安在》的社论,胡说“纯洁爱国之百数十青年即间接死于若辈(按即他所谓“群众领袖””)之手”。〔4〕“没齿而无怨言” 语见《论语·宪问》。没齿,终身之意。
1.“一般人”为什么会认为“***人者常是胜利者,被***者常是劣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三段看,作者认为“几个论客”的评论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态度又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两个角度分析“死地”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正义的人们的经验看,有什么教训值得吸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2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窗前明月枕边书
  一支笔一卷书,一杯茶一盏灯。今年来,夜读《鲁迅全集》成为我的习惯。
  当漏尽人息,万籁俱寂之时,挣脱一天的束缚,抖落一身的尘埃,跳出烦琐的事务圈子,翻开喜爱的《鲁迅全集》,马上就会沉浸到另一个世界中。
  读到酣畅淋漓处,若披惠风,若遇甘霖,若饮琼浆,齿颊留馨,宠辱皆忘。羁于尘嚣的心似乎便与鲁迅先生于冥冥中构成一种感应。于是心胸为之澄澈,耳目为之清明。躁狂的血液赢得了理性的关注,沉郁的脉管汲纳着激情的奔涌,生命的苦涩化为情感的升华。此刻,我感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飘飘然进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大境界。
  当我断断续续把一套厚厚的《鲁迅全集》读完一遍时,我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我到底读出了些什么,留在记忆中最鲜活的又是哪些东西。然而,“伟大”一词渐渐清晰起来。是的,伟大!
  我知道,伟大,用于评价一个人是十分庄严、厚重,甚至奢华的词汇,但鲁迅先生当之无愧。鲁迅先生的伟大,不在于他有多少传世典章,也不在于他能否收揽遗续,开一代之风气;而在于他的真实,在于他时时生活在危险中,却挣扎着为世人找寻通向希望的道路,在于“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的伟大,集中体现为他的思想、情操和风骨。
  百年以来,中国人文思想领域零落凋敝,渐趋喑颓,民国时期虽略有学者振聩,但终究属遗缕,不复起沉疴,不足开新局。历数百年来堪称宗师者,唯鲁迅先生一人而已。
  风雨如晦的岁月,鲁迅先生的身边是狰狞的魑魅魍魉;他的眼前是血腥的刀光剑影;他的身后是如磐的黑暗势力。虽然先生的心境是悲凉的,情感是沉郁的,但是他的思想是深刻的。不仅穿透了数千年的历史迷障,而且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跨越了时空,在无边的寒夜燃起了一片灯火。鲁迅先生用如椽的巨笔,洞穿了人类文明史的薄薄外壳,将社会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将人性的弱点剖析得入骨三分。在先生去世70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思想闪电仍将辉映人类文明的星空。
  从肖像上看起来相当冷峻的鲁迅先生,内心里却燃着一团火。对国家和民族有着火一般的理想和热情。他没有埋首故纸堆中考据辨赏,春呻清寒秋吟薄凉,也没有选择独善其身故作从容,而是“折骨为笔,刺血为墨”,流着泪挥起刀,于责骂、血污中一寸一寸地向前拼***。他悲天悯人,为民鼓与呼。他由学医转而从文,始终怀着拯救中国、拯救百姓的赤子之心。
  在他的作品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无情揭露和批判,震撼并唤醒了一个古老的民族。用回春妙笔医治祖国母亲的伤痛,激活国人麻木的神经,净化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的高贵血统。用毕生的精力践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神圣使命。
  鲁迅先生总是于刀山剑林中挺身而出,总是冒着生命危险高举反封建的大旗,旗上挂满了一篇篇极其深刻的小说。他的杂文似匕首、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他傲骨铮铮,从不阿谀奉承,奴颜婢膝,更不趋炎附势。“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正是鲁迅先生作为战士的自画像。
  英国人以莎士比亚为荣,印度人以泰戈尔为荣,俄国人以托尔斯泰为荣,我们更应该以拥有伟大的鲁迅为荣。有了鲁迅这样的文化巨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便多了一份厚重与阳刚;有了鲁迅这样的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便在世界民族之林多了一份自信和奋起
  在这个呼唤信仰的年代,鲁迅先生这位“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语)的文化巨人,仍将引领我们走好前行的道路。
  《鲁迅全集》不仅影响了我已走过的那段人生历程,而且还将继续影响我未来的路程。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诗人戴望舒的一句话:“问我欢乐何处在?——窗前明月枕边书。”
1.综观全文,谈谈标题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第8自然段中“不仅穿透了数千年的历史迷障,而且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跨越了时空,在无边的寒夜燃起了一片灯火”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有了鲁迅这样的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便在世界民族之林多了一份自信和奋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反躬自省是对巴金最好的缅怀
  巴金走了。这位深深自责几十年忏悔几十年的世纪老人,终得大解脱。
  正如巴金的活着,已经是超出个体生命意义的符号象征,他的逝去,也同样超越一般的生死,成为一场蕴涵丰富的公共事件——从人们纷纷的缅怀语辞中不难看出,此时的巴金,如同一块无所不包、人人可挤的思想海绵,诸多人借巴金争相阐述“社会责任”、“文学良知”、“忏悔勇气”等概念;更有许多人在借着肯定巴金的机会,对自己作着或直白或曲尽其意的肯定。
  巴金得到了无上的赞誉。在一个忏悔了几十年,对自己始终不愿意宽恕的老人灵前,这样众口一词,令人微微感觉到一种郁闷——这样的赞颂,难道真是巴金老人愿意听到的吗?所谓“盖棺论定”,对巴金这样的智者、勇者来说,我想,倘其在天有灵,他愿意听到的肯定是更为中肯的评价,而不是有溢美之嫌的谀词。当然,在以“逝者为大”、“为逝者讳”的社会传统中,这样的赞颂是符合常情的。但具体到巴金老人身上,却未免是对其度量和智慧的小觑。
  一个真诚的忏悔者,他决不是为了表演而忏悔的。对一个真诚的忏悔者,他所需要的也不仅是赞颂。忏悔不只是为了告慰自己的心灵,更希望更多人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的反思——不是以中庸姿态作“适可而止”的安慰,更不需太多赞颂。对忏悔行为的过度赞颂,势必将忏悔轻佻化、戏剧化、庸俗化,冲淡忏悔中所包含的那些真诚。
  我们必须注意这么一种滥俗的倾向:就是将赞颂巴金,当做一种“表态”,当做一种标榜。赞颂巴金与否,不是、也不该是区分所谓“文学良心”的试纸。赞颂别人的忏悔,决不能等同于自身的忏悔。
  文学的良心和勇气,决定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标高。真正的文学家,最应该的姿态只能是批判、揭示和自省。巴金是中国那段特殊动荡时期文人生活的典型标本之一。勇敢地对巴金一生的悲喜剧进行反省,其实也是对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反省。从巴金老人后半生的心路历程看,这样做非但没有丝毫对巴老的不敬,甚至还是对其的大敬。
  所以,自觉是以文学为使命者,都应该以巴老为鉴,对自己的作品和良心进行一番回视内省。比如,在当前这个商业文化泛滥的时代,自己是否坚守住了文学的贞操?是否如巴金一样务求“蘸着自己的心血写作”?对世人世事,是否抱着一种大悲悯的态度观察,像巴金一样“以人类之悲为自己之悲”,勇做“人类苦难的歌人”?
  这样的充满理性色彩的反躬自省,才是对巴金老人最好的缅怀。(有删改)
1.巴金逝世之后,得到了不少人无上的赞誉,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试整合文中信息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金的活着,已经是超出个体生命意义的符号象征”有着怎样的深刻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些自省才是“充满理性色彩的反躬自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概述当代社会中,作家应该怎样做才能坚守住自己的良心和勇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需要独处
  照实说来,世人从众易行,而独处则难能。特别是在大商业消费形势支配人心,信息洪流影响着价值趋向的情况之下,人们更容易为实利所诱导,左顾右盼,匆忙奔波,追逐热点,风随影从,荡起阵阵浮躁之气。
  的确,盲目从众的现象几乎随处可见,即使在文人圈子里,像李白、苏轼那样静对山水、体悟人生,像乔治·吉辛那样,在四季更替中深虑现实与艺术种种细微之处的人,已是吉光片羽。人们兴冲冲大开门户向大街上跑,往市场里、人堆中挤,似乎都很投入,也很容易推波助澜,造成一种声势。可恰恰就在这同时,会丢掉属于每个个体的许多生趣,也使得生活中少了许多东西,如,少了遐思,少了幻想,少了诗意,少了趣话,少了静坐窗下的细读,少了迎向阡陌的独行,甚至连同有情有境的梦也少了!
  人生的内容一旦变得太讲求实惠和太追逐时尚,那么,往往会伤害理想与浪漫的精灵,以至连同做梦也在奔忙,也在得失中周旋;人心如果总是在潮流中移动,则很难营构出静观默察的情境,也难以伸展想象的翅膀。譬如,面对大山即要去成群结伙地开采,面对池鱼便想到市场上行情看好的鱼价及鱼贩子的利润,那便绝不可能引山水为友,获得精神畅游、融情托志的意趣。李白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一种物我融通、相适相谐的境界,非于独处中宁和晤对而不可得。
  在这十数亿人欢腾不已的有限的空间里,本来即不乏拥挤和喧嚣,若再总是赶集似的随着人潮涌来涌去,更容易使心灵透不过气来,以至失却自我。为了让心灵畅快地跳动,让思想自由地驰骋,很有必要适当地将纷繁杂乱的世界关到窗外,归回到属于自己的那块清凉的绿茵地。由此,或可以进入一种凝神入定的反观内视与自我对话,抑或可以进入最具主体情怀意绪的创作状态。
  独处有多种方式,多种机缘。将喧闹和纷扰丢在背后,只身漫步于郊野是一种独处;静夜关闭掉五彩缤纷、颇为诱人的电视,独步户外晤对星月是一种独处;忙里偷闲静坐窗下,沉思渺虑或翻检历史人生的存档是一种独处;穿越古今,于人类永存裨益的时空间独处:一书案,一盏灯,或开卷细读,或伏案书写,于自然感应间领受奇文佳作中的时雨春风,于诚挚的投入中把一己生命体验付诸字里行间。无论读得闲适,还是读得悲怆,无论写得儿女情长,还是写得正气浩然,真正的读与写,都是一种境界,一种交流,一种养料充沛的情思滋润,一种由有限通往无限的精神世界的开垦
  我们的生活、工作、事业、创造等方方面面,几乎都需要应有的独处。特别是作为文艺家,更需要在甘于寂寞的独处、独行中,把对自我生命天性的返观,发展到对自我生命的艺术体现中,把自我的现实体验,质化为艺术中的丰神姿仪。
  独处是一种合于人生要义和心灵健康的选择,绝非要遗世独立,或逃离现实。愈是在浮躁的时代,愈需要必要的独处,否则,许多人生的妙趣和智慧会为追逐浮泛躁热的时尚而耗去。(有删改)
1.文中引用李白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些独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独处是一种合于人生要义和心灵健康的选择,绝非要遗世独立,或逃离现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