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
题目
题型:江西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要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厉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亻叔真训》高诱柱:“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免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1.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
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铜奔马”一名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
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3.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答案
1.B
2.C
3.D
4.C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也许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博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膊的中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1.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答:“开门”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门”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笔下的门,有的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人体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胳、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而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用来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实验室用病毒感染老鼠的脊髓神经,使之瘫痪,然后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到瘫痪老鼠的脊髓中。三个月后经过治疗的老鼠能蹒跚走路,而未经治疗的老鼠依然故我。解剖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已经布满了老鼠的脊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细胞的特征。
  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组织是否会在人体内无限度地增殖,甚至形成肿瘤,科学家必须小心提防,以免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而分离干细胞必须“***死”胚胎,这是否属于谋***,也正在成为媒体和饭桌上争吵不休的话题。
1.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胳、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
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2.文中生物学家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下列不属于生物学家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
A.成年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
B.成年于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
C.成年干细胞并不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
D.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到三四百代。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都属于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B.成年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方向是确定的,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则是不确定的。
C.所谓“细胞治疗的时代”,主要是指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时代。
D.利用胚胎干细胞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以治疗糖尿病,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人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B.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可以培养成为其他动物的多种组织细胞。
C.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度增殖的危险,所以目前还没有条件在人体上进行移植。
D.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医学上有令人鼓舞的前景,但在社会伦理上却遇到了很大麻烦。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解答第1~5题。
  ①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乱石堆叠起来,高高低低,凹凹凸凸,________说天下决没有这样的山,________说阳光照在上面,明一块,暗一块,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玄墓山下有一景,叫做“真假山”,是山脚露出一些石块,有洞穴,有皱襞,宛如用湖石堆成的一般。然而合着玄墓山一起看,这反而成为一个破绽,跟全山的调子不协调。可观的“真假山”,依我的浅见,要算太湖中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了。那里全山是湖石,洞穴和皱襞俯拾即是,可是浑然一气。又有几十丈高的嶂壁,比虎丘“千人石”大得多的石滩,真当得上“雄奇”二字。看了石公山再来看花园里的假山,只觉得是不知哪一个石匠把他的石料寄存在这里罢了。
  ②假山上大都种树木,盖亭子,往往整个假山都在树木的荫蔽之下,而株数并不多,少的简直只有一株。亭子里总得摆一张石桌,可以围坐几个人,一座亭子镇压着整个所谓“山峰”也是常有的事。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你着眼在山一方面,树木和亭子未免太大了,如果着眼在树木和亭子一方面,山又未免小得可笑了。《浮生六记》里的《闲情记趣》开头说:“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不失为很好的幻想。作者所以能“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在乎比拟得相称。假若在蚊帐中“徐喷以烟”而捕一只麻雀来让它逃来逃去,或者以丛草为树林,而让一只猫蹲在丛草之上,这就凝不成“青云白鹤”和“林壑幽深”的幻想,也就无从“怡然”了。假山上长着大树,盖着亭子,情形正跟上面所说的相类。不相称的东西硬凑在一起,只使人觉得是大树长在乱石堆上,亭子盖在乱石堆上而已。
  ③依传统说法,假山并不重在真有山林之趣,假山本来是假山。路径的盘曲,层次的繁复,凡是山上所有的景物,如绝壁,危梁,岩洞,石屋,应有尽有,正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谚语,在这等地方,显出设计的人的匠心。有名的狮子林,大家都说它了不起,就为那假山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条件。我小时候还没到过狮子林,长辈告诉我说,那里的假山曲折得厉害,两个人同在山上,看也看得见,手也握得着,但是他们要走到一条路上,还得待小半天呢。后来我去了,虽然不至于小半天,走走的确要好些时间。总之是________,________。就从这个决窍,产生了两个人看得见而不能立刻碰头的效果。要堆这样一座假山当然不是容易事,然而不容易的事不一定做成功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就像假山,当你爬到“绝顶”的时候,且不说一览宇宙之大,你总要想来一下宽广的眺望吧。但是糟得很,什么堂什么轩的屋顶就挤在你眼前,你可以辨认那遗留在瓦楞上的雀粪。真山真水若是自然手创的艺术品,假山便是人类的难能而不可贵的“匠”制。凡是可以从真山真水得到的趣味,假山完全没有
1.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且不 单
B.不仅 就
C.并非 而
D.就算 只
2.第①段“可观的真假山”中“真假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引用了《闲情记趣》并加以分析阐发,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入第③空格处最贴切的一项是(     )
A.景物美 阻隔多
B.层次多 阻隔多
C.山势美 层次多
D.山势美 景物美
5.从全文看,文末画线句中所说的真山真水的“趣味”有数处,写出其中的两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解答第1~5题。
  科学工作的核心是创造,要敢于创造,善于创造。在科学工作中要有一番真正的作为,就必须解决一个“敢”字的问题。197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温伯格教授曾说过一番很精辟的话。他说,理论物理学家“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对自然的‘进攻性’。所谓“进攻性”,就是说要敢于向自然界索取知识,敢于面对重大科学研究课题。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科学上的真正的创造性。
  但是,科学上的这种创造性又不同于那种李逵式的匹夫之勇。《水浒传》描写的李逵,不分青红皂白,不计效果、后果,只是抡起板斧迎头斫上去。这科学上的“莽人”,决不是这里所讲的“进攻性”。在科学工作中,胆和识是联系在一起的,智和勇是不可缺少的。要做出第一流的成绩,必须有第一流的真知卓识,有解决实际困难的第一流的聪明才智。这就是说,在科学工作里,除了要敢于创造以外,还要善于创造。科学工作就如行军打仗,不仅要敢拼敢打,还要善战能战,这就要讲究调查研究,讲究战略、战术。
  为什么说科学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很像行军打仗?因为这同样是向未知的事物进军,只不过那是敌人的军队,这里是自然界。然而,天下未知的事物,不懂得的问题,是“何其多也”!这就有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行军打仗,要根据“敌、友、我”三方面的情况来确定战略和战术。在科学工作中也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价值”的评价,可借鉴的前人的经验和技巧,自己的经验、能力、长处和短处等等,这三方面的情况来作出正确的决策。这里既有战略上的决策,也有战术上的决策。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不仅要具备指挥某一战役取得胜利的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要有通观全局的眼界。所谓“运用之妙,集于一心”,就是指的这种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结合。科学研究战略的核心是确定要研究的科学问题,所谓战役是将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分拆成一个个可以具体着手做的科学研究题目。战略是由一系列的战役所组成的,而战役又是由一系列的战术运作来完成的。
  把科学工作分拆成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这两个侧面来加以研究,是科学工作中经常需要加心讨论和研究的事情。有些科学问题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无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或研讨基本理论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必须加心回答的。但是,仅仅问题“重要”,并不一定构成必须加以研究的理由,因为重要却未必“可行”,需要进一步问一下在现有科学发展的水准上,研讨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是否成熟。世界上重要的科学问题很多,但未必都能在当今的条件下加以研究,尤其重要的是,未必都能找到研究它的着手点。反过来,有许多科学问题是很容易着手研究的,既有现成的办法,也有充足的实验条件,但是却未必值得去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这里有一个“价值观”或“价值评估”的问题。有些科学问题很有价值,由某某人来进行研究,是很合适的,但是对于“我”就不一定合适;有些题目从“明天的角度”来看是很有价值的研究,但在当前条件下却未必是恰当的选择。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科学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站在一定的战略的高度,才能妥善地加以解决。
1.第二自然段所说的李逵式的“莽人”是指的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工作者。
2.科学研究“战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战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科学工作者要有进攻性,才谈得上真正的创造性
B.科学工作者应和作战指挥员一样,智勇双全,胆识过人
C.科学工作者要善于选择,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D.科学工作者应依靠自己的经验、能力等优势作出决策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那些很有科学价值的问题,都是可以着手研究的问题
B.只有那些既重要,又“可行”的问题,才是值得进行研究的问题
C.有实验条件又有具体办法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才值得研究
D.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并不断努力,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合适人选
E.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待于条件的成熟
F.“运用之妙,集于一心”就是说科学研究好比打仗,更须重视战术运作
G.“价值评估”评研究的不单是科学问题的价值,还包括经费的合理使用
5.本文议论的着重点是“善于创造”。从文中看,“善于创造”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1)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路。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的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在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是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 这也不是平空可以想象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2)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舞”,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1941年8月19日。
  注(1)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2)《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独生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1.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