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傻牛然  牛然是我初中时的同学,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谦和的笑。他长着一个大脑袋,一双大耳朵,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
题目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傻牛然
  牛然是我初中时的同学,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谦和的笑。他长着一个大脑袋,一双大耳朵,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学,他总是背一个他姥姥去菜市场买菜时用的大提兜。牛然的样子笨笨的,傻傻的。我们都说牛然有点傻。
  “牛然,擦黑板去!”牛然听到我们的叫声,便会把黑板擦得一尘不染。他不知道擦黑板,根本不必那么使劲,把自己弄得一头一脸都是粉笔末。
  “牛然,明天替我值日!”次日下午,牛然便连玻璃也给擦了,连楼道也给拖了。他不知道,那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值日,只要扫扫地就行。他卖了力气,还被我们骂得要死。
  有时候,我们会心血来潮,想法气气老师,在老师的教科书里夹个小虫子,或在她的座位上画个小乌龟。老师发现后,总会气鼓鼓地站在我们面前,把锐利的目光扫向我们,然后大声发问:“谁搞的?”全班举手,异口同声:“牛然!”然后哄堂大笑。
  牛然也笑着,像是为我们担负着。老师自然不信:“牛然你说,是谁***?你说是谁,那肯定就是谁。”老师望着牛然,满眼鼓励的目光。
  牛然站起来,目光同样扫向大家。这时他说谁都行,说谁就是谁,不必太认真。平日班上,整他耍他,拿他开心的人多了,可他没有找出谁。“不知道。”牛然老实地回答。
  我们就知道牛然肯定会这样回答,他肯定会这么老实,这么蠢笨。牛然不会错怪任何人,不会抱怨任何人。“牛然,你怎么这么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然。
  一次下大雨,好大好大的雨,学校前面的路全被淹没了,白茫茫的一片。老师说,谁在前边带路?我们把牛然推到了前头。他好几次摔在沟里,一身的泥水,却微笑着,把我们一直带到家。一次班上野炊,要从家里带各种用具。老师给我们分配了谁该带什么,下课了,大家蜂拥至牛然的面前,再把任务一一分配给他。
  第二天,牛然背着锅、碗、米、面、油、醋……把他家的东西几乎都背来了。东西重重地压在他的身上,似小山一样,牛然一头一脸的汗水。老师惊得瞪大了眼睛,接着把目光扫向我们,我们全都两手空空。牛然的样子,第一次让我们感到惭愧。
  中学快毕业时,我们又长大了一些,多少懂得了一点为人处世的道理。一次选班长,大家不知为什么,举手选的竟然全都是牛然,特别一致。老师看着我们齐刷刷的手臂,眼里含着泪花。
  我们也为自己所感动。我们知道,牛然不是班上学习最好的,更不是班上最聪明的,他甚至什么都不能胜任。他是班里最笨,学习最差,做人最傻的,但我们却诚恳地愿意选他。
  老师说,今后你们谁愿意帮助牛然做事?大家的手又都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我们都愿意帮助牛然。牛然是个班长,但班长的事,却由我们去做。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还是会时常想起牛然。想起他的微笑,想起他背着一身的锅碗瓢勺的样子,想我们为什么要选他当班长……
  其实,无论是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有时我们都爱选牛然这样的人做我们的上司。聪明的人,有能力的人,出类拔萃的人,我们的身边并不缺,甚至有的是。可我们不是担心,就是害怕,并不完全信任他们。在我们的生活里,都曾出现过与牛然相似的人。在许多领域里,当我们面对某个关键人选时,有意无意的,我们会寻找像牛然这样盼人去担当。至少我们希望能从某个人的身上,看到与牛然相似的影子,我们喜欢牛然。
  我们看中的自然不是牛然的傻,而是他的善良和对生活的那种真诚与待人的厚道。无独有偶,在世界许多重要的领域里,大名鼎鼎的董事长、总经理、掌管大印的人,不一定都是出类拔萃的,不少人反而更像我们的傻牛然。为此,很多人大为惊奇,深感疑惑。总是发问,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当家掌权?甚至背后要去悄悄地了解他的阅历,问他曾经几何,做过何等的伟业。其实不必问了,因为人们从小到大,都会喜欢像牛然这样的人。不必担心,牛然的事,大家都会帮着去做。(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牛然“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学,他总是“背一个他姥姥去菜市场买菜时用的大提兜”。这些都说明牛然家境贫寒。
B.“牛然,你怎么这么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然是因为他认为牛然明明知道,却故意包庇做坏事的学生,这样的老好人将来是会吃亏的。
C.牛然什么也不能胜任,而我们却齐刷刷地举手选他当班长,这是因为我们大家都觉得愧对牛然。
D.文中作者反复提到牛然的“笑”,表现出牛然是一个不计得失的真诚的人。
E.“在许多领域里,当我们面对某个关键人选时,有意无意的,我们会寻找像牛然这样的人去担当。” 这说明人都有嫉妒心,更愿意选比自己差的人去担当重任。
(2)小说中的牛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结构上看,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牛然这个人物形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以“傻牛然”为题,赞美了牛然这样的“傻”人,有人认为小说主题深刻,包含了生活的辩证法;有人认为,小说主题虚假、平庸,不利于弘扬正气。请选择一个方面,联系实际,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牛然是一个敦厚善良、俭朴诚实、乐于助人、不计得失、能力平常的人。
(3)①从结构上看,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先通过具体事件写牛然的傻,同学们对他的捉弄,老师的责怪,最后再写大家对他的认可和拥戴。②这样写使人物前后境遇形成鲜明的反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情节上,更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4)示例一:牛然貌似很傻,其实忠厚善良,他身上体现着大智慧。这种人虽然表面上并不出众,但是他们不计得失、勇于担当的品质和胸怀本身就是一种素质优秀的体现,他们的责任心和吃苦精神更是成就大事所必备的。
   示例二:牛然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老好人,他的忍辱负重并不会使蓄意捉弄他的人感到惭愧,他的吃苦精神也不能弥补他实际能力的欠缺,生活中这种人也不应该得到重用,他们即使得到重用,也无助于团队的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傻牛然  牛然是我初中时的同学,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谦和的笑。他长着一个大脑袋,一双大耳朵,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更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缘,也许是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比我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探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明净的文字,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做作,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中,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的书被更多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欣赏自己,欣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的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过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向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蹦蹦跳跳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敢面对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都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的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
(2)根据作者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方面的命题。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定风珠
魏继新
  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十分有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有人来往。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着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唯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
  小镇上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里去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于是,他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当然,担子里顺便捎了些镇上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纸包好,作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的人把自己喂的猪,都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也过得十分滋润。
  屠夫有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说,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的人看病。不知何故,他却对屠夫***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忘返。屠夫为赶生活,***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屠夫是个直爽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看你***猪的。
  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
  老者说:我是看你的案桌呢。
  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掏钱给你买一新案桌。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猪吧。
  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已置新案桌,并说: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老者大惊,急问旧案。屠夫曰:我已劈矣。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
  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曰:民风淳朴如此,我复何言?!
  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于案内,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逾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病。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济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迭,艺不精矣!
  言罢,大笑而归。
  倒是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竟被自己弄丢了。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曰: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
  屠夫依然每日***猪卖肉,乐此不疲。倒是老者,听到此言后,仰天叹曰: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
  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镇屠夫每日里***一头肥猪到城里去卖,因为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这充分表现了城里人对小镇人人品的信任。
B.老者看屠夫***猪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这一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宝珠被毁的悲惨结局。
C.老者说将给屠夫买一新案桌,隔七日后来取***猪旧案,且要求屠夫这七日“仍在此桌上***猪”,这主要是怕屠夫看出破绽,取走定风珠,足见其老谋深算。
D.小镇屠夫是小说的主人公,受小镇淳朴民风的熏染,他为人实诚热情,谦逊爽直,古道热肠,淡泊名利,是小镇人物的优秀代表。
E.这篇小说语言古雅,状景描物,言简意赅,富有地域文化特色;注重虚实结合,即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含意,结尾令人回味。
(2)小说第一段所写“小镇”有什么特点?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老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以“定风珠”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赤子真情刘文典
  刘文典,1889年生,安徽合肥人,原名文聪,字叔雅。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安徽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因学问高深,为人狂、傲、怪,但不失赤子之情,闻名学界。
  1927年,刘文典任安徽大学校长兼文学院院长。掌握大权不久的蒋介石,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安徽大学视察。刘文典则冷冷地掷出一句“大学不是衙门”。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责难”刘立典纵容学生闹事,“责令”他交出肇事学生,并“传唤”他到南京悔过。刘文典一肚子怨气:“我刘叔雅并非贩夫走卒,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就去!我师承章太炎、刘师培、陈独秀,参加同盟会,曾任孙先生秘书,声讨过袁世凯,蒋介石一武夫罢了,能奈我何!”面见蒋介石时,他顶撞道:“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蒋介石说:“你这校长是怎么当的?不把你这学阀撤掉,就对不起总理的在天之灵!”刘文典毫不相让:“提起总理,我跟他在东京闹革命时,还不晓得你的名字哩!”最终蒋介石以“治校不严”为由将刘文典当场羁押。章太炎听说他面斥蒋介石的始末,想起三国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大为振奋,抱病提笔,送给学生一副对联:“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
  九一八事变后,广东军阀陈济棠准备反蒋,借刘文典骂蒋之名,重金聘他去广东。刘文典识破陈济棠的用心,感叹道:“日寇侵华,山河破碎,国难深重,理应团结抗日,怎能置大敌不顾,搞什么军阀混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坚决退还礼金。
  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日本人多次延请滞留北平的刘文典出任伪职,他均严词拒绝,为此惹怒日本当局,其住宅连遭日军搜查。在日寇面前,日语流利的他以“发夷声”为耻,他说:“国家民族是大节,马虎不得,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之后,他不再讲日语。
  刘文典学贯中西,其学识博大精深,但他恃才傲物,狷介无比。在北大,刘文典讲《庄子》,第一句都是:“《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学生问他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刘文典感慨:“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刘文典国学功底深厚,对国学大师也十分崇拜、爱戴。抗战时期,日军轰炸机来袭,昆明城内拉响了紧急警报,西南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赢弱,视力不佳,行动更为不便,便匆匆率领几个学生折回来赶赴陈的寓所,一同搀扶陈往城外躲避。学生要搀扶刘文典,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寅恪先走。
  刘文典深谙教学之道,授课有方,风格独特。他上课从不理会下课铃声,有一次,教《文选》只讲了半小时,他突然宣布:“今天的课到此为止。”学生们都以为他又受了什么刺激,要将哪位名人大肆品评一番,正欲洗耳恭听。刘文典接着说:“余下的课改到下星期三的晚上再讲。”在学生们疑惑的眼神注视下,刘文典扬长而去。等到了下星期三的晚上,他通知学生都到校园里的一块空地上集合。等大家都坐定后,刘文典出现了:“今天晚上我们上《月赋》。”这时候,满脸疑惑的学生们豁然开朗,原来当天是农历五月十五,一轮皓月当空,确是上《月赋》的最佳时间。学生们围坐一圈,静听刘文典论讲《月赋》。他时而仰头问月,时而高声吟诵,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将充满新奇感与求知欲的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
  从刘文典身上,我们依稀看到了魏晋人物的风采,无虚饰、不矫情,不失赤子之真,这种率真和坦荡在今天尤显得可爱与可贵。(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由于对蒋介石掌握大权不满,刘文典直言反击蒋介石对学潮事件的指责。章太炎先生对其行为大为赞赏,提笔送联“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
B.刘文典位卑未敢忘忧国,多次严词拒绝日本人的延清,以“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告诫读书人要时刻心系祖国,发扬民族文化,杜绝外来文化侵略。
C.抗战时期,刘文典带领学生搀扶陈寅恪躲避日军轰炸,体现了他对真正博学之士的爱戴之情,“保存国粹要紧”的话语突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D.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校园给学生讲授《月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体现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投身革命的事迹以及在安徽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等地生活片段的记述,勾勒了一个个性鲜明、博学多才、率真可爱的学者形象。
(2)刘文典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章太炎为什么把刘文典比作三国时期的祢衡?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无虚饰、不矫情,不失赤子之真,这种率真和坦荡在今天尤显得可爱与可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人之狂”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母语文化及其他
陈先义
  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拟标题。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
  “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已经到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中,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300-400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
  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但是融合并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用意译有了汉语的“电话”,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这些文字,都是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教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政府”、“党”、“政策”等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第三次高潮是近些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外来语似大潮汹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举。其实,在面对外来语强势到来时,汉语言的应对办法还是很多的,改造也罢,融合也罢,有先辈经验可资借鉴,关键是重视不够。
  “洋泾浜”的拥趸者,有一种悖论,认为中国方块字字义多,太难学,不如26个拼音字母易懂易记,随便几个字母组合就是词组,含义深广。其实,这大大误读了中国汉字。根据中西方文字学家共同研究考察的结果,以独立单字为单位的中国汉字,无论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他文字。特别是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成为书写艺术的文字。它在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上,堪称世界一绝。曾有人为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表示过担心,认为方块字束缚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手脚。岂料,随着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对输入法的研究开掘,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中国文字昂首进入计算机时代,现在汉字已经成为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了。有例为证,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文字之争说穿了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在这场文化角逐中,中国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万世基业。(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母语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母语文化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纯洁的文化,但随着近年来“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它的安全已经受到了影响。
B.母语文化是民族主义精神的载体,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实质就是捍卫母语文化,延续民族主义精神。
C.母语文化是具有强大的融合力的文化,它能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汉语的文化表达。
D.母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当外来语强势入侵时,必须坚决捍卫汉语言文化的纯洁和历史传统。
2.下列对于“母语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母语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如近些年汉英文字混杂使用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而且我们的母语文化有可能被外来文化完全取代。
B.外来文化已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母语文化的安全,而我们的母语文化还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反而对外来文化采取了盲目崇拜的态度。
C.我们的母语文化历来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善于融合、改造、照搬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发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中都有照搬的内容。
D.吸收外来文化,使我们的母语文化变得更加丰富,但也不能因吸收外来文化而损害母语文化的纯洁和历史传统。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前,汉英文字混杂使用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行文中都出现较多,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已遭到侵害。
B.汉字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通过改造、融合等途径,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
C.“咖啡”、“电话”都是通过音译而进入汉语的,并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使用,如今已没有人知道它们是外来词语了。
D.汉字具有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绝妙结合的特点,而且是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这些都是它优于西方其他文字之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麻鞋之歌
叶梓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日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玉米、洋芋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穿着一双双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发出响亮声音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还有按摩之功效,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的图案还有审美效果。
  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浸染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证了一双麻鞋诞生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为了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着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后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主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主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灵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他的额角流下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等。每种样式,各有寓意,甚至有的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偏僻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上的。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到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
  我想,古人既有“草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我们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大自然移动的展览。
  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清水清清的河水造就了上好的麻,这麻的种植可以上溯到久远的“诗经年代”,十分诗意。
B.那些所谓爱美的女子,宁愿抛弃精致的麻鞋,而去穿一双走起来发出响亮的声音的高跟鞋。作者对这些人充满了鄙夷,认为她们背弃了传统。
C.文中写清水县草川乡一位老人编麻鞋的情景,既描写了一双麻鞋诞生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也表达了作者对老人深深的敬意。
D.文中插入杜甫的故事,让小小的麻鞋带上了传奇色彩,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色彩,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E.文章赞颂麻,赞颂编麻鞋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尊重与留恋,对现代文明的唾弃。
(2)作者说麻鞋“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请简要分析麻鞋显现出了哪些“文化情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品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探究“麻鞋之歌”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