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藏在大海深处的秘密  由一个细胞构成的长达六七厘米的原生动物,尾巴细长如老鼠的鼠尾鱼,浑身晶莹剔透的龙虾,含30多种金属元...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藏在大海深处的秘密
  由一个细胞构成的长达六七厘米的原生动物,尾巴细长如老鼠的鼠尾鱼,浑身晶莹剔透的龙虾,含30多种金属元素的锰结核……比1956年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的深海题材纪录片《静谧的世界》更逼真独特的画面让世界为之惊叹,2011年8月18日,中国首个自主设计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凯旋,再现了5000米深海海底的神奇。
  “每一个寂静的夜晚,我都能在梦里看见你,触摸你,因而确信你仍在守候……”每当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那婉转凄美的旋律缓缓流淌,总会有人想起1985年美国“阿尔文”载人深潜器在大西洋海底和她的一面之缘。然而,除了这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大海深处还有什么?海洋还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惊喜?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大海深处,去一探究竟……
  众所周知,地球是个名副其实的“水球”,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8%。从专业角度讲,1000米以下才叫深海。深海虽多奇观,但并非五光十色,相反,海平面200米以下,光和声音就几乎匿迹,到处漫延着黑暗与寂静。海底环境恶劣,高压低温,地震频发,火山活动频繁,深海潜水探测器在海底失踪的事时有发生。
  那么,除了好奇心,人类为何热衷深海探险?
  矿产资源——这恐怕是最重要的答案!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国际海底及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这块“区域”总面积约为2.517亿平方千米,占海洋面积的69.7%,主要海洋资源有油气、可燃冰、金属矿产等。有些资源只有深海才富有,比如分布在水深4000~6000米海底的富含铜、镍、钴、锰等金属的多金属结核,这些多金属结核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就达700亿吨;还有在海底山表面的富钴结壳、分布在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带的海底热液硫化物。
  海底生物资源也极其丰富。据2010年全球海洋生物普查公布的数据,海洋生物估计有百万种,大量未知的生物集中在深海。海底热液区的温度可以达到400摄氏度,压力可以在50兆帕斯卡以上,生活在这里的生物,其基因和活性酶有特殊价值,目前已经形成数十亿美元的开发规模。
  海底丰富的资源,让面临资源危机的人类看到了希望。围绕大洋,世界已形成深海采矿、深海生物基因技术、深海技术装备制造等产业群。因为深海海洋经济前景广阔,以占有更多资源为目的的“蓝色圈地”在科技强国间悄然展开,“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正为实践所证实。
  进入二十一世纪,发展深海经济成为各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相继出台了国家战略计划,加大了对深海科技的投入。我国撒向深海的巨网也已全面铺开,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重点研究海底“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金属矿产资源海底集输技术等。
  尽管现在多个国家的潜水器可以到达99%的海底,然而,人类对海底的认知可能还不到1%。深海,依然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那里还有几十万种不知名的深海生物,很多生物还上演着和陆地上完全不同的生存故事,它们能悠然呼吸二氧化硫等剧毒气体。那里还可能隐藏着解开地球起源奥秘的钥匙。
  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秘密被解开,人类迈向深海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二段开头引用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歌词,便于引发人们对大洋的恐惧。
B.光和声音在海平面200米以下就无法传播,因此大洋深处到处漫延着黑暗与寂静,海底环境极其恶劣。
C.第六段介绍海底矿产资源,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侧重说明海底矿产资源的丰富,以回答“人类为何热衷深海探险”这个问题。
D.第七段介绍海底生物,主要介绍了深海生物,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其具有特殊价值。
E.“很多生物还上演着和陆地上完全不同的生存故事”,是指陆地上的生物需要阳光和空气才能生存,而海底生物则不需要。
(2)文本第一段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思路清晰,请简述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自主设计的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5000米试验成功,这有哪些意义?试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D
(2)开篇列举深海神奇的生物与资源,引人入胜。神秘的生物和矿藏,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制造悬念;然后,与深海题材纪录片作比较,加强印象,延长悬念;最后点明生物和矿藏的来源,揭开谜底,引出下文的描写。(意对即可)
(3)开篇两段通过实物和相关事件写海底的神秘;接着介绍深海的险恶情景及海底丰富的矿藏资源和生物资源;然后介绍海底资源对于缓解人类能源危机的意义;接着介绍沿海各国发展深海经济的战略计划;最后写人类对海底认知甚少,认识海洋任重道远。(意对即可)
(4)探索大海深处的秘密,翻开人类迈向深海历史的新的一页;显示了我国科技强国的地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我国积极参与海洋竞争,为发展深海海洋经济奠定了基础。(意对)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藏在大海深处的秘密  由一个细胞构成的长达六七厘米的原生动物,尾巴细长如老鼠的鼠尾鱼,浑身晶莹剔透的龙虾,含30多种金属元】;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创作经过盛唐的高潮,进入中唐以后,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此后,诗人们便各自探索自己的路。元稹、白居易的通俗,韩愈、孟郊的拗拙,韦应物、柳宗元的恬静,都各有特色。李贺也在苦闷的探索中走出了自己的路,他的方法就是转向内心世界,将自己的感觉分解开来,经过移位和变形,重新拼合在一起。元白、韩孟、韦柳都不过是从风格上作了局部的调整,李贺则进行了全新的创造,杜牧曾认为李贺的诗歌风格“虚荒诞幻”。
  李贺的虚荒诞幻表现在哪里呢?
  首先表现在他所捕捉的意象上。韩愈曾说:“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借用这几句诗说明李贺捕捉诗歌意象的过程是很恰当的。李贺曾称赞韩愈的创作“笔补造化天无功”,笔补造化也是他自己的创作准则。他不甘心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样式加以模仿和描写,而是要写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所以他的诗歌意象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的成分。他的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的声音(“羲和敲日玻璃声”),马骨会发出铜声(“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次,李贺的虚荒诞幻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李贺诗歌的意象之间很少用虚词连接,常常超越时间和空间自由跳跃,不受拘束,不拘常法。如《长歌续短歌》: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古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等,大多感叹人生不常。李贺连首诗歌也是感叹人生不常,却又寄寓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前四句是说英主不可见,中间四句说青春不可驻,后六句说明月不可寻。三组意象跳跃很大,忽此忽彼,迷离惝恍。意象之间的跳跃,恰好表现了诗人那不能平静的灵魂和种种复杂的感情。
  因为李贺的诗歌往往连缀着印象和感觉的片断,所以局部可以达到细致入微的真实,而整体则是不可思议的荒诞。李贺仿佛是透过显微镜看世界,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却看不到一般人都能看到的。“鬼灯如漆点松花”“忆君清泪如铅水”等诗句就是典型的例子。
  再次,李贺的虚荒诞幻还表现在用词上。他极力避免平淡,追求峭奇,好像是用韩愈写古文的方法来写诗,即所谓“词必己出”。王思任说他喜用“鬼、泣、死、血”等字,用这些字可以造成刺激性的效果,好像菜肴之辣椒粉一样。为了传达细腻的感觉,李贺极力渲染对象的色彩和情态。写绿,有“寒绿”“颓绿”“凝绿”“静绿”;写红,有“笑红”“冷红”“愁红”“老红”。风有“酸风”,雨有“香雨”,泪有“红泪”,春有“古春”。
  李贺的诗歌就是这样超越了生活的真实而达到了艺术的真实。他的语言乍看似乎是不可理解的,细细琢磨却又是可理解的。
  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苦心孤诣地追求着,探索着,终于走出了一条不凡之路。李贺的确写了许多别开生面的好诗,但他在艺术上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有的诗缺乏完整的构思,有的诗流于晦涩。(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李贺“虚荒诞幻”的诗歌风格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虚荒诞幻是李贺在诗歌创作中形成的不同于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韦应物、柳宗元等人的独特的创作风格。
B.虚荒诞幻这种创作风格是李贺把自己的感觉分解开来,通过移位和变形,重新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C.李贺虚荒诞幻的风格体现在捕捉的意象、意象的组合、用词三个方面,《长歌续短歌》最能体现李贺的这种创作风格。
D.虚荒诞幻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李贺全新的创造,是李贺在苦闷的探索中走出的不同于其他诗人的不凡之路。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贺诗歌中的意象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成分,因为李贺喜欢将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作为意象。
B.李贺诗歌中的意象常常超越时间和空间自由跳跃,而这有时恰好表现了诗人不能平静的灵魂和种种复杂的感情。
C.李贺在用词上极力避免平淡,追求峭奇,如“寒绿”“颓绿”“笑红”“冷红”“酸风”“红泪”等就给人这种感觉。
D.为了达到艺术的真实,李贺忽略了生活的真实,这使他的诗歌创作带有明显的缺陷,如缺乏整体构思、晦涩难懂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捕捉的意象方面,李贺和韩愈有相似之处,如都喜欢以太阳为意象,而且太阳会发出玻璃的声音等。
B.《长歌续短歌》不仅和《长歌行》《短歌行》一样抒发了对人生不常的感慨,而且还寄寓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C.李贺的诗歌,从局部看,细致入微;从整体看,荒诞而不可思议。这和李贺观察生活的方法有关。
D.“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鬼灯如漆点松花”“忆君清泪如铅水”等诗句能够体现李贺诗歌创作的风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迟子建访谈录
  记者:评论家认为你的小说是“本色写作”,你是一个人如其文和文如其人的“本色作家”。你认同评论家对你所做的这个归类吗?
  迟子建:不太认同。小说是用文字搭建的想象世界,而作家是会思想的人,内心世界可以说是既复杂又单纯的,用文字反映出来的世界是既客观又离奇的,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作家的性情,却不可能完全浸透作家所有的情感。所以说,一个作家不可能做到完全“本色写作”。每个作家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不可能通过作品完全展现出来。
  记者:还有评论家说,你的小说都是在向后追寻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在追忆中怀想的“逆行的精灵”。你觉得这种评判恰当吗?
  迟子建:应该说,评论家作这样的评判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也是有根据的。但可能每个人对历史的理解有偏差。我的小说是写到历史,但并不是向后看。其实,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断逝去,不断地成为当下的历史。昨天的事是历史,即便我的作品在关注当下,完成时也变成了关注历史。只不过,我对远的历史比对近的历史更感兴趣,因为我认为有距离的历史可以看得更客观;而在写近的当下时,历史的客观性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记者:其实,你很多的中短篇都是在关注当下。
  迟子建:是的,我的中短篇几乎都是当下题材的。评论家说我在向后回溯,是因为大家对历史出发点的判断不一样,在理解上有偏差。
  记者:你的小说多以故乡东北为故事背景,你也曾经说过,故乡是你最大的创作源泉。不知道在你以后的创作中,是否还会固守在故乡的土地上?
  迟子建:一个作家,如果能把自己熟悉的地方写深写透,写到八十岁能写完就很不错了。很多作家在评论家的影响之下,总想求大求全,多方突围,到头来可能反而没有一样能做得好。而评论家也常担心作家以某个固定的地方为写作背景,题材会枯竭。我觉得,完全不必有这种担心。就像挖一口深井,当井水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之后,就永远都不会枯竭。
  我有一部分作品并非写故乡,但如果评论家把我的所有作品都归入与故土有关的写作,我也不否认。我的写作会有渐变,不同的作品会呈现不同的风貌,但不会刻意求变,更不会脱离我的故土去写作。
  记者:在你的小说中,可以看到你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独特的感受力,这种感觉的敏锐性非一般人能比。这是不是你一直保持高产写作的原因?
  迟子建:有一定的关系吧。文学写作是一种安慰心灵的方式,也是一种对内心感受力的推动。这种感受力我想是与生俱来的。我从小就对万事万物的变化特别敏感。这种能力,应该是无法拷贝的。
  记者:你的小说,总是由小人物的具体生活构成,即便是《伪满洲国》这样以一段历史为题材的长篇,也坚持“以日常生活去展现历史”。但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你并未放弃过去的风格,却讲述了鄂温克民族上百年的兴衰史。它触及的是民族文化的题材,可以说是宏大题材,你是有意向宏大题材靠拢吗?这是否是你今后写作的一个转向?
  迟子建:我个人认为,《伪满洲国》才是宏大题材,而《额尔古纳河右岸》写的是一个弱小民族。但不管如何,坚持“以日常生活去展现历史”的风格没有改变。我之所以选择了这个题材,是因为我熟悉这个民族的一切。在我亲眼看到的事实中,我深切感受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文化在丧失,一些文化被人以文明的名义扼***掉。因此,我特别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在一百年的历史中,我感受到苍凉和悲凉。历史不是断裂的,一百年前的生活,依然还在延续着。虽然它在现实中退缩,但历史和现实并没有严格的分割。评论家把它看做是一个宏大题材,或许是站在静止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了。其实,一百年并不一定就宏大,而一天也可能是宏大的。正如我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所说,我讲述的是这支部落式微的过程,是一首挽歌。(选自《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评论家认为迟子建是个“本色作家”,但迟子建认为,客观世界既客观又离奇,她不可能做到完全“本色写作”。
B.“逆行的精灵”的意思是,迟子建的小说以追忆历史为主要内容,写得精彩,犹如精灵一般令人喜爱。
C.迟子建认为,写近的历史时,历史的客观性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写有距离的历史则可以避免这种弊端。
D.迟子建以挖井为喻,说明自己在今后的小说创作中,将挖掘新题材,扩大写作范围,让自己的写作源泉永不枯竭。
E.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具有独特的感受力是迟子建能够保持高产写作的重要原因,而且这种感受力是天生的。
(2)从文中看,迟子建认为自己的小说具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记者和迟子建本人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其实,一百年并不一定就宏大,而一天也可能是宏大的”,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
魏饴
  素质教育发端于古希腊自由教育和中国孔子的“做人”“成人”人本教育。古希腊文明能达到古代世界巅峰,并非因为它强大富足,而是因为它教育培养了使人自由的精神。它强调人在本质和目的上是理性、道德和精神的存在体,人的教育应该是为知识而探讨知识,为真理而追求真理,并由此实现心灵的培养。这种教育为了人,而不为人以外的其他任何目的。孔子教育追求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人”或成为“君子”,而“君子”的核心就是“仁”。与自由教育相比,两者目标都指向人,不过自由教育重在人本心灵的培养,孔子教育在提倡人本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人伦教化的关注。中国教育强调调和持中、反求诸己的群体伦理和社本主义。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人,“成人”兼顾群体伦理也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究竟把人本放在什么位置。中国教育的发展,开始就没有真正突出人本,往后一直是社本主义或功利主义占上风,这值得我们深刻反省。
  素质教育内容不仅要通过传统的显性课程形式来传授,而且还应特别注意通过耳濡目染的隐性课程的形式实施,这几乎是古今中外所有学校的一致做法。知识可从彼到此教出来和学出来,不教不学当然不会了解和掌握知识,但人的素质却不能仅通过课堂教学得来,需要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
  “二战”以来,发达国家首先表现出的科学综合和行业综合的趋势已愈来愈突出。在高等教育方面表现为减少专业数量、提倡学科交叉、增强课程间的融合等,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已逐步成为我国大学发展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人的素质如何自然成为关注的热点,它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然而,在人的所有素质因素中,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则又是“做人”的灵魂,是蕴藏在国民心中推动国家和民族前进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西方大学,他们把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称之为“德育投资”,认为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德育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学校要开设的必修课程。
  认识素质教育还要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问题。通识教育是一种哲学观,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两者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事实上,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的提出相对较晚,通识教育的很多做法可直接用之于素质教育,譬如国外普遍采用的“2+2修读模式”等。甚至有著名学者指出,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全面素质的教育”。这里,将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完全等同虽不准确,但应看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近年来二者有互相接近的趋势。虽然,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思想和观念,但素质教育并不排除通过一定形式加以强化;虽然,素质教育不重在开设多少门课程,它关注得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能力、思维形式或情志倾向等,而素质的种种表现又是以人扎实的知识素质为基础的,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仍需进行传统的课程讲授。虽然,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但美国高校现在也注意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同样可适用于专业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来加以认识。(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素质教育”,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素质教育发端于古希腊文明巅峰的自由教育和中国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人本教育。
B.素质教育在古今中外所有学校中不仅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传授,还通过隐性课程的形式实施。
C.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是一种思想和观念,不是一种模式,不能够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加以强化。
D.素质教育,以人扎实的知识素质为基础,可能更关注能力、思维形式或情志倾向等。
2.下列对文中有关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希腊自由教育与孔子的人本教育,两者的目标都指向人,前者强调理性、道德和精神共融,后者在提倡人本的同时更关注入伦教化。
B.古希腊自由教育强调人的教育应在探讨知识、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实现心灵培养;孔子的人本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人”或成为“君子”。
C.通识教育是一种哲学观,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两者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但相互借鉴融合,完全可以等同视之。
D.现在的素质教育不重在开设了多少门课程,已经有融合古希腊自由教育、孔子的人本教育、通识教育各自优点的趋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教育强调调和持中、反求诸己的群体伦理和社本主义,但由于重视社本主义或功利主义,没能真正突出人本。
B.人的素质需要在生活和实践中学来,不能像教出来的和学出来的知识那样通过课堂教学得来。
C.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素质,因而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已逐步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主旋律。
D.通识教育的很多做法可直接用之于素质教育,甚至有著名学者指出,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全面素质的教育”。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徐悲鸿拒发声明
苑梅华
  1945年2月5日上午,郭沫若从重庆市区来远郊探望正在养病的徐悲鸿。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谈文艺创作,谈解放区的情况……当话题转到急需建立一个有中国共产党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才能有利于抗战之时,郭沫若从衣袋里掏出《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的文稿,放在徐悲鸿面前的桌子上。徐悲鸿一眼就认出,这是由郭沫若亲自起草、亲笔书写的一份宣言书。徐悲鸿读罢,当即拿起笔,在文稿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徐悲鸿对郭沫若恳切地说:“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吩咐,我一定竭尽全力。”郭沫若紧紧握着徐悲鸿的手说:“有您的积极参与,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1945年2月22日,重庆的《新华日报》刊登了《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全文和三百多各界名人的签名。此事像一颗重磅炸弹,使国民党政府惊恐不已。
  一天下午,徐悲鸿正在寓所画画,忽然,一个瘦高个年轻人走进他屋里,腋下夹着一份《新华日报》。
  “徐先生,”瘦高个深深鞠了一躬说,“蒋委员长看了《新华日报》登载的《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后,非常生气,命令马上消除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现在已经有人在《中央日报》上发表声明,揭露那上面的签名是盗用的。今日,特派我送您一份。”
  徐悲鸿接过报纸,看了一眼,随手扔在了地上。
  瘦高个嘿嘿一笑,说:“徐先生是个聪明人,既然别人的签名是被盗用的,您的签名也就不用说了。请您登一个同样的声明吧!”
  徐悲鸿冷冷地看了瘦高个一眼,十分严肃地说:“我在《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确确实实签了名,不存在签名被盗用之事。我的签名是正义的,是光明正大的,我对此负责到底!”
  瘦高个眨了眨小眼睛说:“我这人说话办事喜欢直来直去,不管怎样,您必须尽快刊登一个声明,这是蒋委员长之意。否则,我回去不好交代呀!”他把最后一句说得又慢又重。
  “是谁的意思,和我毫不相干。”徐悲鸿坚定地说,“我不会收回我的签名,更不会发表声明!”
  瘦高个狠狠瞪了徐悲鸿一眼,无可奈何地拾起地上的报纸,悻悻地走了。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一个中年人又走进了徐悲鸿的住处。他对徐悲鸿说:“徐先生,我奉上峰的命令而来,请您不要固执己见了,您要看清当前的形势,蒋委员长等着您撤回签名的消息呢!”
  徐悲鸿冷笑了一声说:“你说得倒简单,这签名的事,说签就签,说撤就撤啊?告诉你吧,想叫我撤回我的签名,那是白日做梦!”
  来人向前探了探身子,用威胁的口气说:“如果您真的不撤回签名,您的一切就保不住了。”
  徐悲鸿从座位上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我签的名,我永不反悔!至于你说的‘一切’,我毫不在乎!”
  来人碰了一鼻子灰,无奈地退了出去。
  十多天后,由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张道藩起草的所谓《文化界宣言》出笼了,内容与《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完全相反。
  一天上午,徐悲鸿正在屋里专心作画,一个小个子男人悄悄地站在他面前,开始是假惺惺地劝说,一会儿凶神恶煞般强迫徐悲鸿在《文化界宣言》上签名。
  徐悲鸿毫无惧色,大声说道:“签与不签是我的权利,你有什么资格强迫我?你马上给我出去,别弄脏了我的屋子!”
  小个子气急败坏地走了出去。
  三天后,徐悲鸿收到不少信件,有对他侮辱谩骂的,有对他威胁恐吓的,一封信里甚至夹着子弹……对此,徐悲鸿没有丝毫胆怯,他把这些信撕成碎片,丢到了垃圾桶中。(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描写郭沫若与徐悲鸿亲切交谈的目的是交代二人关系融洽,并以郭沫若为衬托,表现徐悲鸿是积极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人。
B.《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是一篇积极要求中国共产党参加民主联合政府的宣言,所以文章刊登后蒋介石十分生气。
C.“此事像一颗重磅炸弹,使国民党政府惊恐不已”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表明了《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一文产生的作用。
D.“所谓《文化界宣言》出笼了”一句中的“所谓”“出笼”等词语准确表达了作者对这篇文章的态度,也表现了徐悲鸿对这篇文章的厌恶之情。
E.最后一段是略写,通过徐悲鸿收到的侮辱、谩骂、威胁、恐吓以及夹着子弹的信侧面表现国民党的失败以及徐悲鸿毫无胆怯的品格。
(2)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解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描述了徐悲鸿的三次拒绝,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拒绝事件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刻画人物上,你认为文章使用的哪种描写方法最能体现徐悲鸿的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神”: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中国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从现实而不是非现实,从人文而不是鬼神的角度,即从无神的立场彰显他们的价值取向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尽管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多种内涵,但强调“天人合德”是其共同的旨趣。“天人合一”思想所指向的是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落实到“人性上”,落实到“心性处”,落实到“生命中”。因此,中国古人所称赞的学问是关乎人的“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为己的学问”、“真学问”、“大学问”。这些学问都是与鬼神无关的j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是以“无神”为重要特征的。无神论明确主张“两无论”,即无神论和无鬼论。无神论否定一切超自然、超社会的主宰者、决定者、驾驭者,包括实体性存在和非实体性存在,如“命”(专指神秘性的存在)。无鬼论否定人死以后存在于某个地方,并能以特殊的方式作用于现实中的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儒家、道家思想也都明确坚持“两无”立场。
  长期以来,儒家的“人本”思想和道家的“自然为本”思想作为中国无神论研究的两条主线,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在人和神的地位上,谁为本;宇宙天地、大道自然与神相比,谁为本。应当承认,从这样的角度进行研究也能反映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无神论特色,但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其思想的实质。
  实际上,儒、道两家所主张的“人本”、“自然为本”,最终要表达的是现实的人性和生命问题,要解决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问题。儒家认为,人的根性即在于人的“几希”,即“良心”、“明德”,要呈现它,必须在现实的境域中,在真实的生命中。所以,才有了儒家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发明本心”和“存心养性”的现实价值取向。
  道家认为,人的根性表现为人的自然性。道家所谓“自然”,不是与文化世界相对的那个纯粹物理化的自然界,而是一种原始的、未经人为污染的状态。道家自然观的高明之处在于,指出了造成外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秩序混乱的真正原因是人的本性的丧失,是人类受到了物之役、情之累、心之滞、意之染,即人欲的横流、私意的泛滥。所以,只有摒弃和破除它们,方可显现真性、复归素朴,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这是道家对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反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然万物能否按其本性存在,决定因素是人类能否按其本性生活;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着自然万物的生存方式。所以,才有了道家的“心斋坐忘”、“回真返朴”的现实价值取向。道家“自然为本”思想的落脚点还是“人文”。儒家的“本心”和道家的“自然”所凸显的本质特征就是“无神”。(选自《人民日报》)
1.关于“无神沦”,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无神论能够从现实和人文的角度来彰显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价值取向。
B.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所指向的是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这种思想是以“无神”为重要特征的。
C.无神论主张无神论与无鬼论,它与儒家、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D.无神沦与儒家、道家思想一样,最终要表达的都是现实的人性和生命问题,要解决的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问题。
2.对道家“自然为本”思想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的“自然”是指一种原始的、未经人为污染的状态,是一种高明的自然观。
B.道家认为,人欲的横流、私意的泛滥是造成外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秩序混乱的真正原因。
C.道家的“心斋坐忘”、“回真返朴”的现实价值取向,是其“自然为本”思想的体现。
D.“自然为本”思想的本质特征就是“无神”,始终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其价值取向是现实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的无神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是以“无神”为重要特征的。
B.儒家的“人本”思想和道家的“自然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长期以来受到中国无神论研究者较多的关注。
C.儒家的“人本”思想重视现实的境域,重视人的真实的生命,其价值取向也是现实的。
D.道家对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反思,主要表现在道家认为的人的根性表现为人的自然性这一观点中。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