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数字海洋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数字海洋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景的预测、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
  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作平台等智能终端组成海底观测网,对海洋深处的各种海洋要素数据进行精确而持续的采集。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使得这种立体观测能够长时间持续进行。二是信息网格集成。数字海洋通过网格技术协同数据采集、集成信息处理、统一运行计算,使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合力工作,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建立功能强大的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实现对海洋的深入精确认识。三是知识综合应用。不同用户对海洋信息的需求和应用不尽相同。建设完整的数字海洋体系,必须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公共性强、综合性广、功能齐全的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按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统一开发、各家共用的理想目标。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
  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首先,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解。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其次,现代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政管理。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维护海洋权益上,数字海洋的实时立体观测体系,能够对我国沿海200海里内的经济专属区海域进行全天候无遗漏的实时监测,任何违反我国法律的海洋活动,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被反映到我国海监指挥中心,以便及时形成维权决策,确保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犯。最后,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以获取和控制资源为目标的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这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1.下列对“数字海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海洋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持续地观测海洋,从而采集到的有关海洋世界的各种数据。
B.数字海洋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对海洋信息综合处理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一个虚拟海洋世界。
C.数字海洋拥有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有关海洋世界的多种信息,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
D.数字海洋不仅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的海洋世界,还可以根据有关需求预测未来海洋世界的状况
2.下列有关数字海洋建设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建立海面观测、海底观测的完整的立体观测体系,进行数据采集。
B.通过信息网格集成来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各种复杂计算。
C.建设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二次开发。
D.建设数字海洋要注意完整性,以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统一开发和各家共用
3.下列对“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建设数字海洋使人类以全新的方式观测海洋、获取信息,为人类深入地认识海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通过数字海洋建设,采用信息网格集成来处理观测数据,科学家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就能成为现实。
C.建设数字海洋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
D.通过数字海洋建设所提供的有效手段,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更趋合理,从而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海洋之所以能对未来海洋场景进行预测、预现,与它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有关系。
B.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
C.海洋资源受海洋权益保护,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我们应当具有这种意识。
D.只有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也才会有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1.A
2.D
3.C
4.B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数字海洋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气破桑
刘心武
  我农村书房温榆斋附近,还有些“田野碎片”。不去看那些渐次推进的楼盘,专去造访“田野碎片”,一时还颇能享受野趣。
  在小河湾岸上,有三株古树。一株是桑。一株是杨。一株是樗。樗是文雅的称谓,村里人叫它樗的只剩几个比我还老的老头儿,一般人就叫作臭椿。那臭椿已经高达三十多米,因为离机场近,已有在它冠顶安装示高闪烁灯的计划。
  桑树尽管比臭椿矮一半,但是树身十分粗壮。桑树的树皮布满大大小小的鼓瘤,而且,在树身中央,明显地裂开好大一个口子,那口子边缘鼓起打褶子的厚唇,仿佛在哑声呼叫。但这些鼓瘤裂口并不妨碍桑树的继续发育。每到春末,树上多男孩,树下多女孩,个个嘴巴乌紫,他们也曾拿些桑葚孝敬我这个爷爷,确实甜得醉心。
  杨树不知从什么时候长歪了,因此整体高度不如臭椿。据说原来杨树是一大排,后来说品种不好,春天要扬好几十天的绒毛,都伐了另种白蜡杆,但是这棵被村里几代人唤作“大傻杨”的却特意保留了下来。因为这樗、桑、杨构成一个流传古远的典故,即使“大傻杨”入春还散绒毛,而且笔直地歪着显得有些邪行,缺一不可嘛,也就任它那么与臭椿、古桑为邻。
  四十多岁以上的村友,不止一个人跟我侃过那个“臭椿封王,气破桑,笑傻杨”的典故。话说当年朱元璋跟元兵作战,也曾一败涂地过。有回甚至只剩几个随从,饭都没得吃。勉勉强强摸到这三株树下,东倒西歪且苟延残喘一时。忽然一阵风过,熟透的桑葚落到他们身上,搁到嘴里一吃,赛过佳肴!于是起身采集桑葚,饱餐一顿,补充到能量,体力大得恢复。又忽然见地平线上烟尘滚滚,想是追兵来了,于是赶快撤离。后来朱元璋又反败为胜,率领大军路过昔日桑葚救命之地,但季节却是秋天,朱元璋哪有什么植物学知识,见那臭椿树花落后结出的东西仿佛就是当年赖以活命的果实,马上指着它封为树王,然后又见地平线烟尘滚滚,知是元兵溃逃,立刻指挥部下追杀,匆匆离去。臭椿无功受封,桑树当即气破肚皮,而杨树只知看笑话,叶子仿佛千百巴掌,噼噼啪啪响成一片,傻乎乎不知停息。
  朱元璋何尝领兵到过我们这个村子。但天下之树同种皆类。记得曾在江南蚕乡参观过桑林,细细一想,也怪,那些桑树都很年轻,却几乎株株都有“气破肚”的痕迹。
  桑树气性虽大,破肚却并非“剖腹自尽”,它生气归生气,成长归成长。也许,反倒是被那不公道的待遇,激励出了更多的创造力,它把桑叶光舍得更能肥蚕,把桑葚孕育得更加香甜。
  其实所谓“树王”完全是个虚妄的名分。桑树完全不必为虚妄的名分动气。“大傻杨”面对不公道的局面,无法扶助公道本可原谅,却“站在于岸儿上看笑话”,不气无功受禄,却嘲劳而无功,是最无聊也最猥琐的一种态度。
  臭椿固然不堪“树王”封号之重,其材质虽不堪打造家具,却可用来制造胶合板、造纸;叶可养樗蚕;种子可榨油;根皮供药用;特别是,可作为黄土高原及石灰岩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在工矿区作为绿化树有利吸敛烟尘。
  这样看来,世界本多样,“天生我材必有用”,连傻笑的杨树也自有其堪用之处。我徘徊在三株古树下,悟出许多妙谛。
1.文章结尾写“天生我材必有用”,文中的桑树、臭椿和大傻杨分别有什么用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朱元璋封臭椿为“树王”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树对待臭椿被封“树王”一事前后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曲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来逼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地上铺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法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髯了。
  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是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是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唱到哪个字,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着。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平剧与汉调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角色的各种姿势,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祖传来表演,那就跟木偶戏差不多。(取材于叶圣陶1934年所作《昆曲》,有删改)
  [注]①平剧:即京剧,当时亦称国剧。②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典故。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昆曲的内容有的诲淫诲盗,有的也教忠教孝,劝贞劝节。
B.昆曲里好的戏文词藻故实颇丰,而且文言白话兼而有之。
C.昆曲的舞注重手脚之间的协调,是为了准确地表现唱词。
D.昆曲人物舞台站位互相对称,因其舞台布景讲究对称性。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昆曲的爱好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经济条件。
B.昆曲演出的效果与观众事先对曲目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C.昆曲演出原是厅堂里的事,因此不太适应新式舞台的要求。
D.昆曲演出要求演员注重动作姿势,致使有些演出如木偶戏一般。
3.简要概括本文谈到的昆曲的长处与局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感觉
冯骥才
  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暮色浓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帘,搅乱头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至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绝对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灌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子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一堆分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橘色的夕照。
  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溢我的心,一股潜流似的婉转回旋。于是我被感动起来,随之而来,便是动心的感觉渐渐加强,心里的潜流形成一个疾转的漩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已。好像有根无形的搅捧,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全部翻腾起来。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觉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子竟然自个儿夺眶而出,滚过脸颊,啪啪掉在地上。我倚着门框,仰起头,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样的、令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平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地撞击我的心扉。
  然而我不明白,这感觉是怎样来的,是那琴音招引来的?到底是哪个旋律、哪个和声打动的我?为什么以前听这支曲子从无这般感受?更奇怪的是,以后,多少次,黄昏时,我设法支开家里的人,依旧在这光线晦暗,阴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独自倚门倾听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现那种忍俊不禁、苦乐交加的感觉了。琴音像一阵微弱的风,难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头。怎么回事?
  感觉是找不到的,只有它来找你。
  两年后,我早已忘掉寻觅这感觉的念头,却意外碰到了它。
  那是个深秋时节,刚刚下过一场濛濛小雨,天色将暮,人在户外,脸颊和双手都感到微微凉意。我才办完一件事回家,走在一条沿河的小道上。小河在左边,蜿蜒又清亮,缓斜的泥坡三三五五坐着一些垂柳;右边是一面石砌的高墙,不知当年是哪家豪门显贵的宅院。这石墙很长,向前延长很远。院内一些老杨树把它巨大的伞状的树冠伸出墙来。树上的叶子正在脱落,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枝上挂的不多。虽然无风,不时有一片巴掌大的褐色叶子,自个儿脱开枝头,从半空中打着各式各样的旋儿忽悠悠落下来,落到地上的叶子中间,立时混在一起,分不出来。大树也就立刻显得轻松一些似的。我踏着这落叶走,忽然发现一片叶子,异常显眼,它比一般叶子稍小,崭新油亮,分明是一片新叶,可惜它生不逢时,没有长足,胀满它每一个生命的细胞,散尽它的汗液与幽香,就早早随同老叶一同飘落。可是,大自然已经不可逆地到了落叶时节,谁又管它这一片无足轻重的叶子呢!我看见,这涂了一层蜡似的翠绿的叶面上汪着几滴晶亮的水珠,兴许是刚才的雨滴,却正像它无以言传的伤心的泪。它多么热爱这树上的生活——风里的喧哗,雨里的喧闹,阳光里闪动的光华,它多么渴望在这树上多留连一刻。生活,尽管给生命许许多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谁愿意丢弃它?甚至依旧甘心把一切奉献给它。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永远是希望么?
  我怜惜地拾起这片绿叶,抬眼一望,蓦然发现高高的、被雨淋湿而发暗的墙头上,趴着一只雪白的猫,正呆呆瞧着我;杨树深处,有两扇玻璃窗反映着雨后如洗的蓝天,好像躲在暗处的一双美丽的眼睛……突然,就是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动起来。那次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异样的感觉,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地搅动起来,视线又一次被止不住的大股热泪遮挡住了。我站在满地褐黄斑驳的落叶中间,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任使这情感尽情发泄和延长,多留它一些时候。谁知它只是这一小阵子,转眼竟然雾一般渐渐消散。好似一下子都拥聚与凝结起来的事物,又一下子分散开来,抓都抓不着。咦,这是怎么回事?
  我手里拈着这片闪光而早落的叶子,痴呆呆地站着。
1.文章开头写“黄昏时听音乐”的情景有何特点?有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倒数第二段中写“这片绿叶”“蓝天”有什么寓意?作者想借此表达对生活的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写到了两次不同寻常的感觉,联系全文说说作者的两次感觉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泻”“浮”“洗”这几个动词的使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问题。荷塘夕照
方瑜
  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晖月色映照下,玉立亭亭,青盖田田,倍添丽色。不过,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
  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的句子“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水佩风裳无数”“冷香飞上诗句”,“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似乎凉意顿生,溽署已消。
  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以刚下过一场雨,一点荷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到已迟,“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再放眼一望,池塘中间居然有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上患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奇景”,正感动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说“花花开啦”“蜻蜓来啦!”两条小腿绕池急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池边树下,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对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立晴,夕阳灿烂如金,荷风阵阵,拂面生凉,老树浓荫,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宛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如染;荷叶上圆珠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顿觉心中阴霾顿消,也想和着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
  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巨细无遗之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中的“风情”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文中词语稍加组织概括回答)
3.第二段引用姜白石的词句,意在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回答,不要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