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①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②“...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①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②“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③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闩,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④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  
  ⑤“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   
  ⑥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1.文中画线句用了七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这个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③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表现出她们怎样的心态?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
                                                                                              
4.人们把其中一个女工称作“芦柴棒”,仅从这个名字上你能联想到这位女工有怎样的处境?
                                                                                             
答案
1.答案:按起床时动作的先后顺序排列.这一连申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包身工起床时的混乱情况。
2.答案: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来的短语放到前面,突出了她们的狼狈相,更深刻地表现了他们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
3.答案:表现了包身工长期受到非人的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态。
4.答案:这是一个十分瘦削的女孩,长期的非人的折磨使她皮包骨头,她没有名字,不被人尊重,被当做牲口一样使用,被当做泥土一样践踏。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①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②“】;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智障人沦为奴隶是社会耻辱的记录
刘洪波
  再次看到奴役劳动,虽然媒体报道说的是“做工”。
  新疆托克逊县,佳尔思绿色建材化工厂有十余名工人被奴役:工人们逃跑就遭毒打、干活如牛如马、吃饭与狗同锅、没有工钱…
  近代以来,人们对血腥的非人道劳动最强烈的控诉,不过是“工人是有人身自由的,靠出卖劳动实现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而不能实现作为人的自我发展”。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做工的人没有人身自由,所获只够“体力再生产”,完全沦为劳役的工具。
  这些奴隶多数智障.他们被四川省渠县乞丐收养所组织成“残疾人自强队”,通过“劳务协议”输送到新疆,除了一次性费用,他们还为乞丐收养所赚取每人每月300元工资,同时“劳务协议”还规定每丢失一人赔偿1 000元。
  奴隶出租协议使用了“劳务协议”这个体面的名称,如同奴隶工厂挂上“绿色”的招牌。
  现代社会,肢体和智力残障的人应当得到救助。如果救助缺乏,国家需要表示自己有心无力,这是文明与人道价值对国家责任作出的要求。
  然而,我们再次看到残障者变身奴隶。此前,山西、河北、安徽曾有过“黑砖窑”奴役智障者,所谓的“严厉查处”,不足以使残障者沦为奴隶并被出卖的现象绝迹。益有进者,这次我们还看到拥有并出租奴隶的主子被表彰文件称为“十多年来先后收留社会流浪者、聋哑残疾人、弱智乞丐150人”,并担任县工商联的执委。
  这样的奴役劳动,与其说使我感到愤怒,不如说使我感到耻辱。
  愤怒总是有对象的,这里当然提供了很多愤怒的对象。那个工厂,那个收养所,那些长期以来未能发现奴隶工厂光天化日的秘密的政府部门,那些对陷残障人于奴隶境地的人进行表彰的机构……愤怒是完全有处可去的。
  然而,我想奴隶与奴役劳动,更应当是一个耻辱的记录。
  这个耻辱属于每个人。不仅是园为每个人都会被奴役劳动加以外在的标记,更在于这样的耻辱使人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利润、发展对一些人已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伦、人性、不忍之心、怜恤之道都已失陷,以至于能够让人类最古老的悲悯和现代世界的基本价值一锅端掉、齐根拔除。
  耻辱,不仅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奴役劳动时有出现的环境之中,而且我们自己也未必不是那环境的一部分。那些奴隶,不过是因为极端的手法引人震惊,但这种震惊可能就像重刑主义者震惊于凌迟的残酷。只要人仍然被视为工具和手段,而不是价值和目的,程序不同的奴隶化与被奴隶化就不会绝迹。(摘自2010年12月15日《齐鲁晚报》)
1.文章开头第一段似乎是一个不完整的语句,作者为什么要以此句作为开头?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新闻评论中智障者沦为奴隶被强迫劳动的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这样的奴役劳动,与其说使我感到愤怒,不如说使我感到耻辱”?
                                                                                             
4.面对智障人员沦为奴隶,过着猪狗一样的生活的现状,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感到震惊和愤怒,但震惊和愤怒并不是勰决问题的方法。请你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几条解决问题的方法。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莆,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茭量豁嚣秽万户的魄在航天时代琳一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在中共八二l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文章第一段,除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外,还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文章描写火箭发射时的情景用了一连串动词,找出这些动词,简要说明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4.请以节选部分的文字为例,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人类首次“登陆”
  火星人类终于“踏上”了火星。名为“火星500”的首个火星登陆模拟计划目前正在成为世人的关注焦点。目前,已分批送出了两批宇航员“去火星”,其中包括中国志愿者王跃。这个模拟项目庞大而细腻,模拟了人类登陆火星后的各种活动和迹象,主要关注宇航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上周,这些“远征勇士”终于“抵达”了火星,并进行了模拟火星活动。 模拟30年后的工作   
  莫斯科时间14日下午1时,第一批两名宇航员成功“登陆”火星。这算是今后人类真正在火星上留下脚印之前,尝试迈出的“一小步”。
  经过8个月“与世隔离”的“航行”,俄罗斯和意大利的两名宇航员终于穿上了沉重的白色宇航服和笨拙的宇航靴,离开太空舱,小心翼翼地踩上火星红色的土地。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位处莫斯科的研究中心肉。
  与此同时,在相隔不远的太空控制中心,俄罗斯和欧洲最项尖的太空专家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发来的同期视频,他们眼见着两位宇航员走起了太空步,耳边传来类似走在火星表面上时才发出的“咔嚓”声。
  “我们今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达维多夫( Vitaly Davydov)说,“宇航员们感觉良好。”不过,他也说,他们身着重达32千克的太空服,还得背着硕大的氧气管,摇摇晃晃地走在坑坑洼洼的沙地中并不容易。
  两人试验性地走了几步,然后将俄罗斯和中国的国旗,以及欧洲航天局(ESA)的旗帜插在了“火星”地面上,随后又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目前,人类的计划是,在2040年之前,能够在真正的火星上做这些事情。
  此次“火星登陆”原计划要行走93分钟,但是最后缩减为8分钟。目前,没有人对这一变动作出解释。宇航员面临多重压力 
  “火星500”计划总共将持续520天,模拟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着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过程。
  2月1日,模拟飞行器“到达”火星。2月14日,试验登陆舱与主舱“分离”,第一小组“登陆”火星,其他人则留在“轨道”上。2月18日,小组人员进行更换。
  这是一个多国合作项目,实验实体是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科擎院的生物医学问题研究中心进行的,实验则由欧盟航天局设计组织。参加“火星500”项目的六名志愿者宇航员分别来自俄罗斯、中国、法国和意大利。中国志愿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教员王跃作为第二批“登陆”人员在当地时间18日替换已登陆的意大利志愿者。
  这是人类第一次模拟登陆火星,实验主要集中模拟长途太空旅行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在历时500天的模拟飞行中,这六名20到30岁的宇航员们都身处模拟太空舱内,与外部的联系都十分有限。实验甚至特意设计了一段长达20分钟的登陆延误。因此,宇航员们必须体验长时间的隔离、长途跋涉及机械故障等多重压力。
  成功“登陆”火星之后,除了提取样品之外,小组还将测量模拟火星的磁极,以及用当年俄罗斯人登陆月球时所设计的测量工具来做一些地面实验。
  目前,俄罗斯已经表示将可能和美国宇航局合作,在20到30年内向火星发射真正的飞行器,不过经过这次模拟登陆测试,一些宇航官员认为,这个时间可能会缩短一些。“20年将会是准备这一太空旅行的合适的时间。”达维多夫说,“我觉得这很可能实现。”(摘自2011年2月20日《新京报》,记者:金煜)
1.这篇新闻的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在“模拟30年后的工作”一部分中,作者先说这是“一小步”,后来又引用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达维多夫的话,说“我们今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样说是不是矛盾?为什么? 
                                                                                      
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人类登陆火星所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勃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史学与新闻
  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与史家的基本工作。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新闻”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起居注”一类的东西称作“新闻”,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本报记者”“本刊记者”等。顾名思义,“记者”就是记录之人也。《礼记·王制》说:“大史典礼,执简记。”《左传·僖公七年》云:“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新闻记者”。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来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京报”。不过,它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秉笔直书。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先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年仅24岁的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笔后,发挥了报纸宣传的巨大作用,发表了一批根据事实写成的文章和评论,把检察官先生们弄得“一筹莫展”。反之,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合理想象”逻辑推理”“艺术加工”“故意拔高”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这是正直的记者所不取的。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其国君齐庄公后,“太史书日:‘崔杼弑其君。’崔子***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古代如此,近代亦然。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害。在“文革”中,不少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他们虽然遭到“四人帮”的种种迫害,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的尊严。即便在今天,说真话的记者,也会受到某些人的责难和打击,但这样的记者,人民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
  前人认为是“新闻”的,今天已被视为历史资料;今天认为是“新闻”的,后人也将视其为历史。这就是新闻与历史的辩证法。今天的史家著述往古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考证、辨别、分析、综合当时的“新闻”;今天的记者撰写现实的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后人书写当代的历史。(节选自马宝珠《史学与新闻:“报纸为现代史记”》,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关于“史学与新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他们所做的记录,我们称作历史,而不是新闻。
B.人们把中国古代史官所记载的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叫做“起居注”。   
C.今天我们称“起居注”为历史;今天的记者撰写的现实的新闻,后人也将视其为历史。 
D.今天,记者采访重大事情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2.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   
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   
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最早记录古时重大典礼、会盟及最早出现“史官”一职的历史典籍。   
B.新闻记者脱离了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
C.“京报”是古时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是由古代官府的邸抄发展而成的。   
D.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