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秦淮河上寻桨声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题目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秦淮河上寻桨声
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摞下来是不是可以摞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溶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有溶了商女的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的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秦准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扉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娟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韵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有些变形。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粘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无了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扬柳、冰霜残梅,也早就听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选自2006年第9期《散文选刊》)
1.结合原文,回答问题。
(1)第二段中“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一句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作解释。
                                                                                                
(2)文章最后说“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引用了杜牧的诗句,这有什么作用?
                                                                                                
3.本文容量大,但思路清晰,结构分明。请说出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的特点,并分点概括作者对秦淮河的感受。
                                                                                                
4.文章题为“秦淮河上寻桨声”,从全文看,“桨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1)自古及今,涉及秦淮河的诗歌很多,人们可以从诗中了解秦淮河;秦淮河就如同诗歌一样曼妙无比。(注意上文的“秦准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
  (2)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静谧的、自然的。
2.引出文章所要描定的对象——秦淮河;说明秦淮河自古以来就是个热闹繁华之所;增添了文章诗意。(答出两点即可。)
3.以时间为序,纵向比较。少年时期的感受:秦淮河热闹喧嚣,风流曼妙。读大学时的感受:秦淮河古韵消散,寂静无声。2005年的一天:秦淮河商业味浓,艳俗无比。
4.“桨声”指代远离奢侈与繁华、远离浮躁与金钱的人生理想。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生理想的肯定和追求,对现实生活中浮躁、一味追求金钱的人生态度的否定与抨击。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秦淮河上寻桨声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全球史观”——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中心论”在学术界有相当市场,它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流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西方经济不断爆发危机,世界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不断深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也日渐深刻。“全球史观”正是这种反思潮流的一个代表。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明确提出了“全球史观”。他认为,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历史已经不够了,史学家应该“从欧洲和西方跳出,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此后,欧美多位历史学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
  “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洋教条”崇拜的破除在当代中国具有更重要和更深远的意义。当然,“全球史观”尤其是其中的“中国中心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无须讳言,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甚至是个人因素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弱小国家。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正因为如此,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提出研究中国历史应该“走向以中国为中心”,亦即“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而由于中华复兴导致的自信心的回复(有些表现为过度膨胀),也使一些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并推动了这个潮流。
  自“后现代”思潮兴起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危机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一些西方学者对西方文明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因而认为“西方的没落”如同其他文明的衰落一样都是历史的“宿命”。《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斯宾格勒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对未来世界的构建和想象只能指向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崇中华文明,并不是现代西方学者的专利,甚至也不完全是对西方文明丧失信心后的偶然现象,而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些西方学者的传统。17-18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从神秘的哲学、严肃的政治、精致的艺术到社会的经济和生活风格,中国形象在欧洲社会面前展现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这种泛中国崇拜既建立在当时西方与东方实力的对比上,也建立在东方文化的神秘以及历史文化失衡的心理上,因此并不完全以物质实力为限。“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解释范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这种心理。
  以史鉴今,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与批判多半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这反映出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两方面都受到西方压制与影响的事实。物质落后,并不是挨打的充分条件,缺乏历史文化自信,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阻碍。(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曾经在中国流行,它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就是“西方中心论”。
B.“西方中心论”关注的只是西方的现实和历史,而“全球史观”则侧重于关注东方尤其是中国的现实和历史。
C.“全球史观”认为,“西方中心论”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历史成就。
D.“全球史观”有助于破除中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痼疾,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全球史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因为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B.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文明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以“全球史观”的视角重新观察和审视中国就代表着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和批判。
C.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30年的发展令西方人刮目相看,所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以中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的现实和历史。
D.西方人普遍认为西方文明走向没落是历史的宿命,只有依托中华文明才能构建和想象未来的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客观公正地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时代的历史,应聚焦这一国家或地区本身,考察它的哪些历史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
B.以斯宾格勒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文明已走向没落,因此,应该去关注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
C.早在17—18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因为那时中国非常繁盛。如今中国崛起,中华文明再次为世人所推崇。可见,经济实力决定文化地位。
D.中国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更要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力。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的题。冬  至
  ⑴日照渐渐地短了,便觉着午后的楼影变得很长。风迎面而来,让我想起北极圈里的人爱患的一种叫做“冬季忧郁症”的病。我所置身的这个城市冬日尚暖,对此我该感到幸运。
  ⑵然而日照毕竟是短了。太阳仿佛在远去,远去,万物零落,瑟缩着禁闭起生长的跫音。此时远离了太阳,人们便开始用火去追寻太阳。冬日尚暖,到底还是冬日。
  ⑶这天的黄昏来得太早,仿佛午时刚过,四下里就响起夜饭的爆竹了。芥末似的几点雨粉稀疏地飘过,极简短的,却使这爆竹带上了一种阴雨的滋味。——冬节来了。
  ⑷于是,我们回家。
  ⑸蚂蚁回家;蜜蜂回家;青蛙钻入泥穴,把体温降到冰点,回家;蝴蝶闭锁翅膀,囚禁起所有色彩,回家;益母草遗下种子,而后成片倒下,以灭亡的形式回家;忍冬藤乱纷纷脱落了叶子,让所望沉入根茎,以枯槁的姿容回家……
  ⑹冬是家的节日。冬是回归的节日。无论以何种形式,如同成年的鲑鱼,无论漂游得多么遥远,去到哪一片海域,最终都会回到它们降生以及出发的那一条河里。于是,在距离太阳最遥远的日子里,那团圆的烛火之下,就响起夜饭的爆竹了。
  ⑺在冬的日子里,想着“家”这个字,常常觉得是个很困惑的事情,乱乱地,总也理不出头绪。
  ⑻西人沿着教堂的尖顶走向上帝的路程,和我们沿着根须走回家族的路程,是一样的吧?一样地难以言表,一样地不容亵渎,一样地足以耗尽一生,一样地为着最终的归宿。却何以是一个向上向着无穷,一个向下向着唯一?
  ⑼在我看来,“叶落归根”说的不仅是过冬的事情,更是回家的事情。其实,叶落何以就一定归根呢?有风,有流水,有兽的足踪,有鸟的羽翎……它们都会将叶子带到很远的地方使之永不回归。西山的木石不就被精卫衔去了东海么?三叶树的籽实不就随洋流从另一片大陆漂到了这一片大陆么?地球载着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漫无边际地浮游,从这个区域漂到那个区域,每一天都面对陌生,永远不会返回初始的道路。然而,我们信仰家,信仰我们的出处,又何以如此恒定?
  ⑽年轻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盛大的春的节日,那个野外的节日,那个青春的节日,那个风一样自由奔驰的节日,那个春草一样生机勃发的节日,那个敞开的敞开的节日!但总有一天我们将不再完全拥有这些——我们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增加,我们的年轮一圈一圈地增长,我们的史籍一页一页地增厚。终有一日,我们闭门拥裘,合家团坐,为先祖而举杯,热切地传承着属于我们这个家庭的冬的节日。春是芽的,是枝叶的,而冬是根的。我们从年轻时憧憬四海为家到年老时信奉同族同根,无论我们置身何处,无论我们的身体曾经多么自由,无论我们的精神曾经多么狂野,都无法斩断那一脉恒定的根须。有哪一种信仰、哪一个民族、哪一种文化比我们更深切地懂得什么叫做“根本”呢?
  ⑾太阳走到了冬至点上。日子很冷。万物休眠。人心沉静。
  ⑿此后,日照该一日一日长了,春日该一天一天近了。(取材于筱敏同名散文,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以“冬至”为题,既指向文中所写的具体节气,又关联着文中念家思归的情感。
B.作者感慨“日照毕竟是短了”,缘于冬日远离了太阳、万物零落而造成的内心空虚。
C.第六段中夜饭的爆竹以团圆的烛火为背景,则有冬日里聚拢人气、共度冬节的意味。
D.第九段中写风、流水、足踪、羽翎等,意在表明它们与“叶”一样,最终未必归根。
E.作者在敏锐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同时,更深入挖掘了民族文化心理,其感悟引人深思。
2.从全文来看,第⑸段写“各种生物回家”有何作用? 
                                                                                                  
3.第⑺自然段作者说“想着‘家’这个字,常常觉得是个很困惑的事情”,这里“很困惑的事情”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作者说:“叶落归根”,说的“更是回家的事情”。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叶落归根”的认识。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玛雅文明衰落之谜
  ①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大约从公元300年起,玛雅文明进入了被称为古典的鼎盛时期。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随后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在此后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场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地震、瘟疫造成了玛雅人口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了混乱;还有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分开垦所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导致了文明的消亡。在这些假说中,气候巨变——具体说,就是大旱——导致玛雅文明的衰落是引人注目的假说之一。里查德森·吉尔是最早提出这个假说的人。
  ②2001年,一份直接证据终于出现了。霍德尔等人挖出了尤卡坦半岛中央一个湖泊底部的沉积物作为分析对象,他们发现,这个地区每隔若干年就会发生干旱。考察玛雅人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一些“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例如停止建造纪念碑,城市被遗弃等等。这表明气候的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在测量了另一块沉积物样品之后,霍德尔还发现,公元750至800年,这个地区发生了7000年中最严重的干旱。从公元9世纪(亦即玛雅文明的顶峰)开始,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干旱主宰了加勒比海地区。
  ③玛雅人的社会结构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他们的农业——主要是种植玉米——依赖水资源,而他们能获得的水资源有限。更详细的研究表明,在这干旱的100多年中,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发生了三次最严重的旱灾,持续时间分别是九年、三年和六年。这三次最严重旱灾的发生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玛雅人聚集的城市规模越大,英才对水资源的依赖也就越大,于是大城市首先被玛雅人放弃了,随后是中小城市。持续100多年的干旱,加上公元810年、860年的大旱,把整个玛雅文明推向了危机的边缘,而公元910年的大旱则可能给玛雅文明以致命的一击。
  ④在某种意义上,气候变化可以被看成是玛雅文明衰退的“主要因素”。玛雅人已经酿成的环境问题(环境退化、土壤侵蚀等),使得过度繁衍的人口极易受到气候和干旱的威胁,气候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但正如一些考古学家所指出的,气候变化并不是造成玛雅文化衰落的唯一因素。在他们看来,玛雅文明的衰落或许更为复杂。
1.从原文看,下列说法不属于“干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观点的有力证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发现,一些非常严重的干旱每隔若干年就会降临玛雅人生活的地区,并引发玛雅文明的衰退。
B.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他们的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使他们越来越依赖水资源,这使玛雅人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C.玛雅文明在进入了鼎盛时期后,农业的高度发达和人口的严重膨胀导致了文明的消亡。
D.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三次最严重的旱灾发生的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生态危机,也有人认为是人为因素,还有人从自然灾害对玛雅人的侵害入手进行假说。
B.里查德森·吉尔最早提出了大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但是,这一假说直到2001年霍德尔等人找到了直接证据后,才得到了确认。
C.在玛雅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气候的变化对其一直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促使玛雅文明一步步地走向衰落,并有可能导致了它在公元10世纪的崩溃。
D.玛雅文明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目前有关其衰落的各种说法均属假说,但科学家们并不否认包括干旱在内的气候变化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玛雅文明从开始到鼎盛再到最后衰亡,经历了7000多年历史。
B.公元8世纪,既是玛雅文明达到顶峰的时期,也是玛雅文明衰落之时。
C.城市规模扩大和神庙、纪念碑的建造标志着玛雅文明的兴盛。
D.玛雅地区如果不发生干旱,玛雅文明就永远不会衰落。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题。   
题型:辽宁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如果对苦难冷漠,你就不配当记者”
——王克勤访谈录
  南方周末:你可能是中国调查记者中年龄最大、最有激情、干劲最足的一个。我看过你的一些言论,你做新闻不仅仅是为了职责,你是把新闻当做信仰。
  王克勤:有人问我,一个人掉进水里,你是先救人还是先拍照?我说我的选择很简单,先救人。他说,你不是记者吗?我说对不起,我娘生我时,首先是人,是这个社会的一名公民,之后才是记者。
  南方周末:你不是为了报道而报道。
  王克勤:对。说到为了报道而报道,我可以举出很多案例。吉林一家媒体报道农民工从楼上摔下,摔死了,它的标题叫“昨夜上演高空飞人”。江苏一家媒体报道农运车从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头部轧过去,轧死了,它的标题叫“骑车人中头彩:惨死”。可见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何其冷酷。所以,我经常跟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做新闻到底是为了什么?初级目标是传递信息,中级目标是报道真相。但新闻还有一个终极目标,那是什么?就是守护个人权利。作为一个人,我看到别人痛苦我也会跟着痛苦,想要自己不痛苦就要去行动。而如果别人受难时你反而有快感,说明你的人性已经异化了。
  南方周末:这就超出报道的技术范畴了,而属于道的层面。
  王克勤:相对于“新闻之术”来说,这可以称为“新闻之道”。技术层面,任何人经过训练都可以做到,并且都可以做得很专业。但是要做到遵循“新闻之道”,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在采访的时候,见到老大爷向我们求助。当然出于职业规范你要保持跟他的距离,包括对他陈述的情况要质疑、警惕,但同时要对他保持应有的尊重,这并不矛盾。
  南方周末:这既是做人,职业素养也在其中。王克勤:对。概括起来无非六个字:说人话,做人事。南方周末:你作揭黑报道差不多20年了,你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王克勤:我觉得要有基本的判断:只要我们努力了,社会将有所改变。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努力了不一定会改变,但不努力就永远不会改变”。 说实在话,我一直苦苦坚持,主要是因为我的内心太柔软,我看到别人求助的眼神,会很痛苦。要减少自己的痛苦,我就得行动,在职业范围内给他们一些帮助,换得内心的宁静和宽慰。从职业层面讲,作为记者更需要有激情,应该容易被那些事情打动。如果你对苦难冷漠,你就不配当记者。记者应以激情之心关注,用冷静之笔记录。就拿我这近20年的职业生涯来讲,我当年作了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的报道,马上引来甘肃全省范围的回收市场的整治。我后期的很多调查,包括艾滋病调查,山西疫苗黑幕调查,就公共舆论的影响力来讲,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山西疫苗报道已经对全中国的公共卫生工作者起到了警示作用。我掌握的大量信息显示,他们对疫苗管理的态度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最重要的还是对全民的启蒙作用,它已经提醒了全中国所有的家长,要冷静地看待现阶段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盲从和盲信。
  南方周末:你认为舆论监督社会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王克勤:十年前,我对舆论监督能起的作用就有一些思考,现在的思考和当时的思考变化不大。我认为舆论监督有以下三个层面的作用:第一,从微观上讲,舆论监督往往都是捍卫具体的公民权利,对特定的受害者直接起到救助作用。第二,从中观上讲,我们的努力可能影响某地乃至中央的公共政策,不仅使报道中的当事人受益,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国家的制度建构起到点滴的改变作用。第三,从宏观上讲,我们每天的报道大多是真相的呈现,只要不断把真相公之于众,就有累加效应。这个作用是渐进的,常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这个作用往往是最大的。
  南方周末:但是记者的能量、媒体的能量不能高估。媒体不是救世主,不可能包打天下。
  王克勤:是的。不过只要一直坚持那样去做,那样尽职尽责,就能够有所成就。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对方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南方周末》高度评价了王克勤的行为,认为他做新闻不是为了报道而报道,即不是为了职责,而是把新闻当做信仰。
B.一个新闻记者看到有人落水,先拍照而不是先救人,那说明他的人性已经异化,他已经偏离了新闻报道的目标。
C.出于职业规范,新闻记者要保持和求助者的距离,包括对他陈述的情况要质疑、警惕,但应该对求助者保持应有的尊重。
D.王克勤对山西疫苗黑幕的调查,不仅促使公共卫生工作者对疫苗管理的态度发生重大变化,而且对全民起到了启蒙作用。
E.王克勤认为不能高估记者和媒体的能量,但记者和媒体只要尽职尽责地坚持,就能够有所成就,并且能使社会产生突变。
(2)王克勤列举了《昨夜上演高空飞人》和《骑车人中头彩:惨死》的报道事例,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访谈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请你就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克勤认为:“如果你对苦难冷漠,你就不配当记者。”请结合本文,联系现实谈谈这篇人物访谈的社会价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