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雪野无尘勾长吉  ⑴雪落下来,雪落在鱼儿山,雪落在草原。先是一片一片地落,后来就是一群一群的了。那么多的雪落在地上,像密密麻麻的鸟。我...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雪野无尘
勾长吉
  ⑴雪落下来,雪落在鱼儿山,雪落在草原。先是一片一片地落,后来就是一群一群的了。那么多的雪落在地上,像密密麻麻的鸟。我不敢弄出动静,我怕它们会轰的一声起飞,再无踪影。
  ⑵多么轻盈,仿佛舞蹈着的少女。雪花有着色彩和飞翔的记忆。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依次点燃炉火、灯盏,隐去冰河、麦场,把每一条路都收进草原的梦里。
  ⑶草原的雪是累积的,一场雪落了,不化,又一场雪落了,还是不化,雪上加雪,就像一个人内心的爱,越积越深。
  ⑷其实,草原的降水量并不大,一冬也没有几场雪,但风领着雪到处乱跑,给人的感觉好像天天都在下雪。风是“白毛风”。白毛风刮起的时候,天地间一片混沌。它尖利地呼啸着,甩出大量的雪粉,打得草原晕头转向,打得人睁不开眼睛,打得小鸟惊慌逃窜。
  ⑸没风的时候,统治草原的是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一切都被冻僵,一切都趋向简洁。天地间只有两种颜色,小小的黑是一片树,以及树上的乌鸦,无边的白是茫茫的雪野。
  ⑹阳光明亮的日子,我喜欢一个人去远离村路的雪野游荡。雪野空廓,除了偶尔遇到那个牧羊的老人,几乎看不见人影。草原上已经没有草可吃了,羊群整天被关进羊圈,只在晴好的天气才出来遛一遛。老人没有家,亦无儿女。在草原放羊几十年。他还是穿着那件一成不变的羊皮袄,狐狸皮帽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和秋天时相比,他唯一的变化是胡子更白了,不知是哈气结的霜,还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羊群基本不需要管理,老人拄着羊铲一动不动地站着,像谁随手堆的一个雪人,又像一棵了无牵挂的树。
  ⑺在草原,谁活着都不容易,特别是冬天。旱獭躲在洞里冬眠,田鼠靠秋天储存的一点儿食物过冬。最苦的还是那些不会冬眠、又没有积蓄的小鸟和野兔们。雪地上找不到一片可以觅食的泥土,成群的麻雀聚在草垛树梢,饿得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而野兔只有扒开厚厚的雪层,才能刨到充饥的草根儿。
  ⑻和我一起走过雪野的,还有学校的几位同事,我曾经多次去他们家作客。他们是当地的“土著”,家就在附近的村庄,近的五六里,远的一二十里。家里有妻儿老小和牲畜需要照料,所以他们几乎天天回去。他们大都是民办教师出身,许多年后终于转正,家里种着地,又有一份固定的工资收入,让乡邻们羡慕不已。他们也很满足,凭一辆自行车,在“白毛风”中躬身前行,似乎他们从来不觉得冷,每天一个往返,乐此不疲。
  ⑼外界的寒冷算不了什么,一个心中生火的人,寒冷是奈何不了他的,可怕的是内心的寒冷。我终于明白了,牧羊老人之所以一年四季裹着一件羊皮袄,是因为他的心已经结冰了,岁月的风寒堆积在骨头里,夏天的太阳,冬天的炉火,都不能驱散他心里的冷。
  ⑽吱吱呀呀穿过雪野的是卖粮的牛车。“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笸箩熬一锅。”农民们广种薄收,卖粮标志着又一年辛劳的结束,也是对辛劳的年终结算。但真是奇怪了,粮食值钱时,一定是歉收的年头,终于盼来了一个丰年,则粮食一准掉价。雪野茫然无边,一辆辆牛车缓缓前行,拉走的是麦子和胡麻,拉回的是苦涩与无奈。
  ⑾于是,农闲时,年轻力壮的纷纷外出打工。待几场大雪下过之后,打工的便开始陆续返回。他们在小镇下车,然后换乘前来接站的自家的牛车,一路把欢声笑语撒在冷寂的雪野。虽然工钱总被拖欠、克扣,但老老少少能换上一身崭新的衣裳,明年开春的化肥也有了着落,不用算,肯定比在家猫冬强。
  ⑿脚踩着这久别的雪地,心里就觉得踏实。守着几麻袋种子,总得把牛粪火生得旺旺的。就快过年了,家家户户***猪宰羊,大红的灯笼挂起来,滚热的酒杯端起来,冰天雪地的草原就有了热腾腾的气氛,这日子也就得以红红火火地持续下去。
  ⒀雪夜无尘,喧嚣归于宁静,草原上只有雪落的声音。我们是雪的一部分,卑微而干净,风命令我们变轻,再变轻。
  ⒁艰辛不是屈辱,艰辛不过是岁月的灰烬。这酒杯已举过了生活的高度,该去的终会离去,该来的必将到来。在雪花温暖大地的午夜,我失散多年的好妹妹,将打马而归。雪 愈合了一切伤痕,雪一停,我们的日子就完美得不露一丝缝隙。
  ⒂广大的草原,如果我的苦难不及你的疼痛,那就算不上苦难;如果我的爱超过了你的宽度,那一定不仅仅是我的一己私情。对于我,一片雪花和一个春天具有同等的分量。雪落下来,雪加厚了夜晚,像你的女儿,我的新娘,美得俗气,美得纯洁,她已经高于屋顶,却难以上升到天堂。(选自《散文中国》,有删改)
1.揣摩词语或语句在语境中的含意。
(1)结尾说:“雪落下来,雪加厚了夜晚,像你的女儿,我的新娘,美得俗气,美得纯洁,她已经高于屋顶,却难以上升到天堂。”句中“俗气”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我们是雪的一部分,卑微而干净,风命令我们变轻,再变轻。”作者运用修辞,表意含蓄。换用明快的语言表达,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语句。
(1)我不敢弄出动静,我怕它们会轰的一声起飞,再无踪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拄着羊铲一动不动地站着,像谁随手堆的一个雪人,又像一棵了无牵挂的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①~⑤自然段详细描写雪野,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有现实生活的气息。
  (2)我们像雪花一样卑微而纯洁,命运掌控着我们,我们经历艰辛,适应着环境。(或答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我们身份卑微,也使我们品性纯净。)
2.(1)作者运用比拟(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自己的奇特感受。他把原野上的雪当作群鸟来写(或比做群鸟),既形象再现了大朵大朵的雪花纷纷飘落原野的情景;又刻画出自己面对大雪屏声静气、小心翼翼的神态,抒发满心的珍爱和欣喜。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老 人静立雪野的身姿,既形象地再现了老人长时间的呆立和孤独,又暗示出他内心的落寞和了无生趣。
3.展现雪野独特之美,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展现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下文写草原生命的生活,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张本。
4.(1)热爱生活,笑对艰辛。草原有严寒也有温暖,农民有生计的艰难也有红火的日子,“我”的亲人有离散也有归来……作者感悟到:我们要像草原忍受“疼痛”一样,用无私的爱去包容生活的苦难,享受尘世的幸福。
  (2)爱雪花雪野。辽阔的雪野既丰美简洁,又风卷雪飞,寒冬漫漫。它既养育了草原儿女,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艰辛。作者爱雪花雪野,不是爱一处风景,而是爱一方土地。像爱自己的亲人,爱得世俗而自然,别无选择。(答案不唯一)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雪野无尘勾长吉  ⑴雪落下来,雪落在鱼儿山,雪落在草原。先是一片一片地落,后来就是一群一群的了。那么多的雪落在地上,像密密麻麻的鸟。我】;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马君武
  ⑴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⑵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捺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⑶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 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⑷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⑸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的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⑹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 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⑺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⑻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学生振奋不已。”
  ⑼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 活费用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 日三餐 ,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⑽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⑾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⑿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有为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⒀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⒁1940年,马君武逝世。
1.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39年马君武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在居所门前撰写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表明他有怎样的变化?试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君武经历了从“从政”到“从教”的转变,你同意他的转变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0月15日凌晨2时,杨利伟被工作人员从睡梦中推醒。这一晚他睡得特别香。厨师怕他吃不进过硬的食物,就叮嘱他吃点面条,他说:“我还是得吃点肉。” 身旁的专家看到大战当前,杨利伟能保持这样好的心态,都为他高兴,而杨利伟想的是,多增加些热量,保持充沛的体力,去迎接艰巨的使命。
  这是一个永远留在历史底片上的画面,这不是既定程序中的动作:“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6秒时,杨利伟轻松自然地向地面的人们行了一个军礼。
  出人意料的军礼,使得地面测控大厅里爆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个特别军礼,是杨利伟走向太空的宣言,也是一个民族向千年等待的历史告别。
1.“这个特别军礼”中的指示代词“这”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有个冒号,这个标点符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利伟行军礼的行为明明违反了既定程序,为什么反而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选文段从哪些方面写了杨利伟的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在布热津卡,不知怎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这里,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     
  这真像是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津卡,本来不该有太阳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____________在布热津卡,从来就见不到阳光,青草都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____________这里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恐怖地方。
  但是,每天 都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津卡,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儿,有的是想看一看这里的情况是否像传说中所描绘的那样,有的 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悲剧,有的是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意。     
  材料二: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报道。这里天气晴朗,树木青青,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
1.材料一中第二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关联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开头说的这种幸福、祥和的场景为什么被作者称为“最令人毛骨悚然”,并且接下来作者又说“这真像是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
                                                                                                                                                     
                                                                                                                                                     
 
3.材料一中提到“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来?
                                                                                                                                                     
                                                                                                                                                     
 
4.材料二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切梦刀
李健吾
  不知道什么一个机会,也许由于沦陷期间闷居无聊,一个人在街上踽踽而行,忽然来到一个旧书摊头,在靠外的角落,随时有被人踩的可能,赫然露出一部旧书,题签上印着《增广切梦刀》。
  梦而可切,这把刀可谓锋利无比了。
  一个白天黑夜全不做梦的人,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勇士。能够做到这步田地的,勇士两个字当之无愧,我们常人没有福分妄想这种称谓,因为一方面必须达观如哲学家,一方面又必须浑浑噩噩如二愣子。
  当然,这部小书是为我们常人做的,作者是一位有心人,愿意将他那把得心应手的快刀送给我们这些太多了梦的可怜虫。我怀着一种欣喜的心情,用我的如获至宝的手轻轻翻开它的皱卷的薄纸。
  原来这是一部详梦的伟著,民国六年问世,才不过二十几个年头,便和秋叶一样凋落在这无人过问的闹市,成为梦的笑柄。这美丽的引人遐想的书名,采取的是《晋书》关于王浚的一个典故。
  “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监益州乎?及贼张弘***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
  在这小小得意的故事之中,有刀也在梦里,我抱着一腔的奢望惘然如有所失了。
  梦和生命一同存在。它停在记忆的暖室,有情感加以育养:理智旺盛的时候,我以为我可以像如来那样摆脱一切挂恋,把无情的超自然的智慧磨成其快无比的利刃,然而当我这个凡人硬起 心肠照准了往下切的时候,它就如诗人所咏的东流水,初是奋然,竟是徒然:
  “抽刀断水水更流。”
  有的时候,那就糟透了,受伤的是我自己,不是水: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于是,我学了一个乖,不再从笨拙的截击上下工夫,因为那样做的结果,固然梦可以不存在了,犹如一切苦行僧,生命本身也就不复在人世存在了,我把自然还给我的梦,梦拿亲切送我做报答。我活着的勇气,一半从理想里提取,一半却从人情里得到。而理想和人情是我梦的弼辅。说到这里,严酷的父亲,在我十三岁上就为人***害了的父亲,可怜的辛劳的父亲,在我的梦里永远拿一个笑脸给他永远没有出息的孩子。我可怜的姐姐,我就那么一位姐姐,小时候我曾拿剪刀戳破她的手,叫她哭,还不许她告诉父亲,但是为了爱护,她永远不要别人有一点点伤害我,就是这样一位母亲一样的姐姐,终于很早就丢下我去向父亲诉苦,一个孤女的流落的忧苦。他们活着……全都活着,活在我的梦里… …还有我那苦难的祖国,人民甘愿为她吃苦,然而胜利来了,就没有一天幸福还给人民……也成了梦。
  先生,你有一把切梦刀吗?
  把噩梦给我切掉,那些把希望变成失望的事实,那些从小到大的折磨的痕迹,那些让爱情成为仇恨的种子,先生,你好不好送我一把刀全切了下去?你摇头。你的意思是说,没有痛苦,幸福永远不会完整。梦是奋斗的最深的动力。
  那么,卖旧书的人,这部《切梦刀》真就有什么用处,你为什么不留着,留着给自己使用?你把它扔在街头,夹杂在其他旧书之中,由人翻拣,听人踩压,是不是因为你已经学会了所有的窍门,用不着它随时指点?
  那边来了一个买主。
  “几钿?”
  “五百。”
  “贵来!”他惘惘然而去。 
  可怜的老头,《切梦刀》帮不了你的忙,我听见你的沙哑的喉咙在吼号,还在叹息:“五百,两套烧饼啊!” (文章有删节)
1.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
                                                                                                                                                            
                                                                                                                                                            
2.作者赋予了“切梦刀”怎样的含义?请根据文意加以阐释。
                                                                                                                                                            
                                                                                                                                                            

3.文中写到“姐姐”的死,没有直接用“去世”等字眼儿描述,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4.如果将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盲人居住区
  在那灾难的日子里,有一段时间唐山瞎了,唐山聋了。可是,无边的废墟上,却有一支奇异的盲人队伍走来。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肩上背着破旧的胡琴、三弦,面部显得那样沉静、冷峻。他们来自何处?他们走向何方?
  有人从中认出了鼓书艺人资希圣。
  盲人在废墟上要救人是极其困难的。资希圣带领着他们,循着呼救声,一家家地扒开厚重的胶质板,用手一遍遍摸着,摸到那些受伤者的躯体,把他们抬出倒塌的房屋。在这支盲人救险队伍中,惟一的一个明眼人是一位女盲人的丈夫,一个跛子,他不停地大声喊叫,给资希圣那群人指着方位。他们越扒越觉得情况严重:那么多血漉漉的伤员,那么多已经发凉的尸体!他们摸着、找着,从盲人宿舍摸到健全人住处,把受伤的健全人也一个一个抬下废墟……
  盲人用他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感受着那些灾难的日子。
  当他们要搬运尸体的时候,他们循着风中飘来的窒息人的气息找到了遗体集结点。当他们要生火的时候,他们嗅着空气里的烟味找到煤和劈柴。喧闹嘈杂的人声把他们引到街心,引到领取救济水、救济米的长长队伍中。空中隆隆的飞机引擎声使他们知道在洒药,于是不再扬着头张嘴说话。他们极其敏感,甚至在救灾部队中吃饭,那汤多米少的稀粥都能使他们立刻意识到救援部队也很困难。
  “不不,我们不吃了!”资希圣放下饭碗,对一个军官说,“你们缺粮了!”
  “嗨!我们就是不吃,也不能让你们饿着!”
  资希圣在废墟上走着,似乎在找他的什么。忽然,他踩到了什么。“嘣……”一声悠长的、回音袅袅的琴弦的音响。那声音立刻使废墟上的空气都发颤了。
  啊,就是它,那是他心爱的三弦,他的生命。
  一根古老的弦首先在废墟中昂扬地颤响了。
  八月的骄阳下,盲人们的足迹布满一座废墟又一座废墟。肩上,是那些从废墟里扒出来的被砸断、砸裂了的乐器,缠着绳子,贴着胶布,就像他们头上、胳膊上还缠着的渗血的绷带。他们穿着短裤、背心,有人甚至赤着脚。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他们的脸上没有悲伤和忧郁的痕迹,在这动荡的大地上,他们显得那么安静,那么清醒……
  这又是资希圣的决定:天降大灾,人可不能垮掉。我们要把宣传队恢复起来,去演唱,去鼓舞唐山人民抗震救灾!
  那情景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在断壁残墙下,在还在清理尸体的废墟旁,在伤员的***中,忽然间,飘来了那些音调不准的乐器的合奏声。也许,从盲人心中流出的音乐似乎更富有一种魅力吧!废墟上回荡着一种奇迹般的旋律。那低声诉说着什么的音响,犹如一条绵长而宁静的气流,默默地穿透着这块刚从黑色灾难中挣脱出来的惊恐的土地。同样是默默地在倾听的人们,仿佛在这旋律中感受着什么。温柔的力,明哲般的力,说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穿透血迹斑斑的心灵的力。也许,那盲人,那琴弦,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力。唐山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这音乐声中得到了一点什么,从而汇成了一个整体,因为每颗心都还活着,就像这旋律,正是这活着的东西,使这些惨遭劫难的人们得以呼吸,得以生存。
  资希圣那苍凉的声音在黑色的废墟上久久回荡: 
  说的是一九七六年,
  七月二十八日那一天,
  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
  地震的中心在唐山。
  许多的房屋被震毁,
  许多人压在废墟间。
  ……
1.“那低声诉说着什么的音响,犹如一条绵长而宁静的气流,默默地穿透着这块刚从黑色灾难中挣脱出来的惊恐的土地。”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含意?
                                                                                                                                                      
                                                                                                                                                      
 
2.在这部分中,主要从哪个角度反映了唐山大地震的惨烈?
                                                                                                                                                      
                                                                                                                                                      
 
3.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这群特殊的盲人群体,是如何面对这场灾难的?作者特意选取他们作为介绍对象的用意何在?
                                                                                                                                                      
                                                                                                                                                      
 
4.第四段横线上的三个词语应依次填入什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