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②我通常选择...
题目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②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时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河岸。如果在堤坝上行走,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领路的。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
  ③在书房写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④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⑤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⑥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我不惧怕苍老,因为我愿意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
  ⑦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⑧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⑨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选自《迟子建散文自选集》,有删改)
1.请分别指出文中画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归纳作者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两段都写到了“我的世界下雪了”,请结合全篇简析它的不同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鹅和鸭走路时的姿态,突出故乡田园生活的谐趣与美好。(此处“和谐、美好、谐趣”等词语均可)
  (2)比喻,生动描绘出雪花轻盈摇曳的情态,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意境。
2.第一问:前四段表现为轻松、愉悦,到第⑤段变成了忧伤、难过,到第⑥⑦段又转为平静、积极。(每处对应的关键词,任选其中一个词作答也算该处全对)
  第二问:因为作者遭受了爱人去世的打击,更深刻地了解了人生与生死,所以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3.第⑧段中,下雪的世界是作者梦境中那个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夜晚,让作者回想起与爱人共度的时光,既亲切又滋润,又有着甜蜜的幸福回忆。
  第⑨段中,下雪的世界是作者人生境遇的体现,虽然年岁老去,过往的幸福时光也随雪花慢慢融化,但仍然要积极坦然地面对生活。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②我通常选择】;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中国新闻发言人遭遇“七年之痒”
杨雪梅
  这些天,故宫博物院的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手机更是整天响个不停,都是要求采访的电话和短信。网络上的各种评论也让他寝食难安。(一)
  不管你信不信,最近一个时期在公众中流行的两句口头禅“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是一个奇迹”居然都来自于中国最早培训的号称“黄埔一期”的资深发言人、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王勇平。
  “应该说在当时的舆论氛围下,一个新闻发言人能够不回避,能够坦然面对记者前所未有的逼问,没有怒发冲冠离席而去,已经相当不错了。然而由于缺乏媒体的从业经验和传播素养,也犯了一个资深发言人不该犯的低级错误,没有体现发言人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算得上王勇平的老师,作为2003年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主讲教授,对于新闻发言人在中国的困境,他心知肚明,王勇平绝不是个例,正是目前中国发言人现状的集中体现。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去年我国仅中央和省级新闻会就达到1700多场,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与过去相比,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中国的媒体变局来看,要走的路显然还很长。(二)
  新闻发言人的一言一行经常成为报纸的头条。但他们也时常会卷入舆论的漩涡,遭到广泛的质疑。他们是信息的传播者,却也是信息的过滤器。他们有时是消防员救火队,有时却是适得其反火上浇油。职业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然而他们却总犯一些低级错误。这就是中国的新闻发言人。
  复旦大学教授童兵认为,在中国从事新闻发言人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实行,许多地方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与实践,新闻发言人大多如履薄冰。  (三)
  清华大学副教授王君超认为,网络确实使新闻发言人面临极大挑战,而且微博用户可以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传播模式下的“协作传播”,从而挖掘或逼近事实真相。在这种情况下,发言人发布信息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使发布会取得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如果不告知真相就会漏洞百出。
  史安斌认为,好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忠实说,迅速说,首先说”。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寻求部门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制造社会共识,而不是引发官民对立。
  新闻发言人虽然改变不了事实,却可以做到“不知道的不说,不清楚的慎说,没有把握的不乱说,必须说的好好说”,作为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新闻发言人在避免对立、减少摩擦、消除误解、传递诚意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四)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大体上有三种一是主管领导,二是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的“总管式”人物,三是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其中第二类人选是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最主要的来源。选择以上三类人员从总体上说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对新闻发言人的要求。但从长远看,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这三类人员大都是官员出身,鲜有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往往刚培训出来,干了没两年,就提拔了,转岗了。这样又要从零开始。
  这些年新闻发言人的培训非常多,经常是培训到哪里,哪里的新闻发布制度就可以建立起来。可是,在中国,新闻发言人依然是稀缺资源。
  值得忧虑的是,许多书籍、许多讲座传播的都是新闻发言人的应对之策、推诿之术。王君超认为,如果说发布会有军规的话,那么最大的一条就是:真相第一,技巧第二。发布会的社会效果,永远只服从于一个原则,那就是:尊重事实,告知真相。一场虚假的言不由衷的发布会,无论包装得如何堂皇,无论取得如何立竿见影的瞬间效果,都只能是浮云。(选自2011年8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一节从最近流行的口头禅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的第(四)部分的文字,分条概括我国新闻发言人资源稀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内容看,你认为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我国应该推进哪些具体措施来提升新闻发言人的整体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汉大赋内容上的虚假空洞和形式上的五彩铺陈——少真而溢美,是其作为“一代之文学”,既受讥遭贬于当时,又零落衰绝于后世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我们从传统美学的视角探究汉大赋遭贬衰微之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汉语是一种朴素、简练、含蓄的艺术语言,意象积淀和文化底蕴都十分丰厚。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语的这些特性必然和本民族的文学艺术的形式有着深刻的文化通约性。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学的许多特点都与汉语的早期特点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学崇尚简约与重视锤炼都是在汉语早期的特殊语境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就有了“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炼字佳话。有论者认为中国古代抒情短诗发达,而长篇叙事文学并不发达,尽管原因种种,但最内在、最根本的原因还应当归之为语言,是汉语贵简的特点在文学上的反映。简约含蓄是中国文学的主导倾向。汉赋家们的审美理想是以大为美,汉大赋追求的是极力地铺张渲染的“巨丽”之美,这与中国传统的美学观相悖反。
  汉大赋式微与中国传统美学中崇尚朴素自然的“白贲”美思想密切相关。宗白华先生解释:“贲,本来是斑文华采、绚烂的美;白贲,则是绚烂又复归于平淡。”《易经?贲卦》提出了“白贲,无咎”的“贲饰”原则。王弼认为贲饰是“有咎”(有局限、有缺憾)的,贲饰要善于补过,最好是用“白贲”。究其实质,谈的都是为文的“本色美”问题,蕴含着先贤们以简约、淳朴、真实、自然为艺术创作至上的审美理想。到了唐宋,这一美学思想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反映了反对“绮丽”(极贲),提倡“清真”(白贲)的审美理想。与这种美学相悖反,汉大赋作者为了使人产生崇高感的巨丽之美,铺张扬厉、靡丽夸饰,使作品显得呆板。
  中国传统美学崇尚简约和不加雕饰的“白贲”美的思想不仅表现在作家的创作上,同时也表现在读者的阅读欣赏中。汉民族对简约之美在语言心理、鉴赏心理上有着充分的认同,自觉不自觉地排斥那些张扬铺排的东西。德国接受美学的重要代表伊瑟尔的空白理论认为,“看一部作品不应当看它说出了什么,而要看它没说什么”。他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是使作品得到不断解读、代代传承、愈读弥新的一个重要的前提。而汉大赋,结构恢弘,描写夸张,极尽宣扬之能事,缺乏含蓄蕴藉之美。它零落于后世,是文学史发展的必然。尽管间或也有不同的声音,但汉大赋的不再复兴已成为文学史上不争的事实。(于衍存、赵玉霞《从传统美学看汉大赋之式微》,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是一种朴素、简练、含蓄、意象积淀和文化底蕴都十分丰厚的艺术语言,汉民族的文学艺术的形式与之有着深刻的文化通约性。
B.中国传统文学的许多特点都与汉语的早期特点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如崇尚简约与重视锤炼。而作为“一代之文学”汉大赋却是个例外。
C.从传统美学的视角探究汉大赋遭贬衰微之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如汉大赋追求的是极力地铺张渲染的“巨丽”之美。
D.“语不惊人死不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炼字佳话,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中国古代抒情短诗发达,而长篇叙事文学并不发达的根本的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宗白华先生认为,“贲”,是斑文华采、绚烂的美;“白贲”是绚烂又复归于平淡,即追求无需多饰的返朴归真的“朴素美”。
B.王弼认为“贲饰”是有局限、有缺憾的,最好的弥补方法是用“白贲”。体现了传统美学崇尚简约、不加雕饰之美的特点。
C.纵观全文,汉大赋零落衰绝于后世的主要原因是,汉大赋作者为了使人产生崇高感的巨丽之美,铺张扬厉、靡丽夸饰。
D“本色美”以简约、淳朴、真实、自然为内涵,先贤们以之为艺术创作至上的审美理想。李白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极好的例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民族对简约之美在语言心理、鉴赏心理上有着充分的认同,自觉不自觉地排斥那些张扬铺排的东西,也是汉大赋无法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
B.德国接受美学的重要代表伊瑟尔的空白理论和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强调的文之极致是“白贲”的思想和认识问题的角度完全一致。
C.文学作品中的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是使作品得到不断解读、代代传承、愈读弥新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D.人们普遍认为,汉大赋内容上的虚假空洞和形式上的五彩铺陈,零落衰竭于后世乃是文学史发展之必然,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题型:湖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历史”的层次
王立群
  “历史”一词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层次:一是“真实的历史”,二是“记录的历史”,三是“传播的历史”,四是“接受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是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惟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
  “记录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回忆、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比如《史记》。当事人的口述一般来说是可信的,但是,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有时也会存在问题。比如记忆本身的多寡、误记、有意掩盖和无意选择等;而且,当事人只是历史事件的部分经历者,不可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独特背景、原因,更难为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误差。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
  史学家书写“记录的历史”,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这不仅因为历史事件的本身太复杂,太庞杂,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种制约。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逻辑鉴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载的详略和褒贬。
  我们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看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马迁“记录的历史”。 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只是在个别叙述文字上透露了“真实的历史”的部分原貌。我们只有细心阅读文本,才能发现琴挑文君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场周密计划和安排的事件。
  “传播的历史”更为复杂。它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神化,二是丑化。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包括政治偶像、娱乐偶像、学术偶像等。
  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大量的戏剧、小说演绎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说明此类故事塑造的卓文君的形象受到了观众和读者的热烈追捧。但是,这些演绎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使得相如“琴挑”文君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神化也是一种对历史解读的方法,不过它是一种极端的解读。
  为什么这些远离了历史真实的故事能够如此受到追捧?因为现实需要偶像。现实并不完美,现实本身具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弥补了现实的不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作为一对艺术偶像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尽管这种理想只是一种神话,但是这种神话的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
  历史文献往往具有多义性。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也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化与丑化的现实可能。特别是“文君夜奔”的多义性更加丰富:第一,浓烈的自由爱情与自由婚姻;第二,不以贫富论婚姻;第三,才子与佳人的完美结合;第四,女儿的慧眼与父亲婚恋观的冲突等等。事件本身的多义性为“解读的历史”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
  丑化和神化一样是对“记录的历史”的另类解读。出于某种现实诉求,传播的历史也会出现神化的反面——丑化。
  从“历史”一词建构的四层意义来看,“接受的历史”是“历史”一词的终极意义。历代百姓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了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读者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了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所以,经过数百年的沿习,今天我们如果讲出《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反而会被许许多多的读者和观众看成是有意翻案,刻意颠覆。(选自《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有删节)
1.下列与“记录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记录的历史”若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可信的口述与回忆记录下来的,也就是“真实的历史”。
B.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据此记录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往往有较大差别。
C.因为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史学家书写历史本身受到的种种制约,史学家记录的历史必然是有所选择的。
D.《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而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可见其是“记录的历史”,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2.下列与“传播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播的历史存在“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是对“记录的历史”的一种另类解读。
B.传播的历史中的“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能弥补现实的不足,因而受到大众的追捧。
C.寄托了人们某种理想的“神话”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而其反面——“丑化”的出现也是出于某种现实的诉求。
D.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使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走向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元明清直至今天,演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的大量戏剧、小说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
B.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
C.今天的许多读者和观众很难接受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美丽爱情“神话”背后的婚姻真相,因为他们都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记载深信不疑。
D.“文君夜奔”故事本身的多义性为这个故事的解读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文学类)阅读。恐惧之外
(美)鲁思?斯特林
  尽管呼吸困难,大伟仍旧奋力地攀上那块搁着他的衣服的岩块。他拿了一条大毛巾裹着他细瘦发颤的身躯,并且急速地揉搓着双手。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他觉得无比地畅快。他一旦下决心要跳下水去,就没有任何事或物能阻止得了——即使是那丛耸在翻滚的波涛上的危岩,那冷冽的黎明,或是,他父亲愤怒的咆哮。
  “把你的南瓜处理干净,大伟!”他父亲说。
  “你要不是已经十六岁了,我真想好好地揍你一顿。当心些,知道吗?”大伟依然记得他父亲掴在他耳朵上的那记强有力的耳光。但无论如何,人已经来了,他想着,一边从那状似巨人指头般指向大海的岩堆上向下俯视——十五尺高。大伟明白这件事的危险性,而他也害怕:只要狠狠地一纵身,他的头就可能开裂,像六年前那个疯狂的孩子一样。
  “从此以后,村里的人都离得远远的,”大伟的父亲朝他吼叫,并且再次抡起拳头,“除了我这个该死的蠢儿子。”
  在地平线的那一端,一道白光横过东方的天空。再过一两个小时,那些城里来的人,会将沙滩覆盖在遮阳伞、海滩椅以及他们上了油的苍白的肉体下。当他们不游泳或稍事休息的空档,他们会开着车,在乡村四处逛逛,为的是要替他们的房子物色些古董来摆饰。对村民而言,不管给的是一只松木匣子或一张家庭用的摇椅,一样令他们心痛不已;但是一想到迫切需要的食物,也只好抿着嘴,无奈地收下交易的钱。
  两个礼拜前的一个下午,当时,他正站在凉亭里,看着人们跳双人舞。一个全身穿着白色,发色淡得像月光的女孩,轻脆爽朗地笑着,笑弯了腰。大伟突然觉得颤了一下。她在阳光下看起来是如此耀眼!大伟没说话,只摇了摇头。就在那时候,一辆红色的敞篷车开了进来,一个理了平头,身穿马球衣的男孩,扯开喉咙大喊着:“好了没,吉妮?”接着,她穿过草坪,迅速地离开了。吉妮和克林顿?亚伯里,那个拥有一辆红色敞篷车,并且住在一栋马蹄形屋顶的夏季别墅里的男孩在一块好一段时间。晚上,当他穿上米白色的夹克,领着吉妮在舞池里跳舞时,看起来是那么硕壮、威武;而下午,当他在码头表演跳水时,吉妮则会站在岸上大声喝彩。
  “你一向是个稳重的孩子,”大伟的父亲告诉他,“那些岩石很危险的,要跳,到码头那边去吧!”大伟轻蔑地说:“码头是给城里来的男孩用的。”
  城里来的男孩们也知道那些岩堆。一个礼拜前的某天傍晚,当大伟正卸下门廊最后一块地板,而吉妮正在草坪上忙着招待朋友糕点及柠檬汁时,克林顿说:“从那孩子死后,就没人敢再到那些岩堆上跳水了。”
  “你们谁愿意去啊?”吉妮问。大伟站了起来,拨一下额前散乱的棕发:“我才不怕呢!”话刚说完,他忽然警觉到自己做了什么,一粒汗珠沿着前额滴下来。吉妮迅速抬起头来,而克林顿也盯着他看。“你试过吗?”她问。“没有,”大伟说得很慢,“就算要试,也没什么。”克林顿看了看其他的人:“他说大话了。”大伟在工作服上擦了擦冒汗的双手,然后蹲下来继续工作。有个东西轻轻地拂过他的臂膀,他抬起头来,看见吉妮正端着一杯柠檬汁站在他面前:“在太阳底下工作,一定很渴吧!拿着。”
  克林顿大声喊着:“要喝,他自己会到厨房去拿。”
  我要让他们瞧瞧,他心想,我一定要让他们瞧瞧……现在正是七月中旬,所有人的工作进度都慢下来了。只有大伟仍在太阳上升之前,卖力地练习,与鸥鸟分享他的孤独。他不断地升高起跳的高度,每升高一次,他就用指甲在石块上刮一道痕迹。有一次,一不小心,在跳水的过程中擦破了肩膀,严重流血。
  终于准备好了。次日,他带着中餐到海边等候。当吉妮穿着黄色的游泳衣出现在海滩上,大伟朝她挥手呼唤着,吉妮也回以热烈的挥手。霎时,大伟失去了理智,他的胸口仿佛有东西重击着。他朝着最高、最凸出的岩头爬上去,那里已没有练习时做下记号的指甲刮痕:海水四下窜流,三十尺的高度!但他要做到——他必须做到。人们不断地聚集过来,码头上的城里男孩也向这边张望。大伟绷紧了肌肉,摆好了架势。他突然听到一个女孩的叫声:“不!不要这样,大伟!”他朝下一看,吉妮正向他伸出双臂,乞求他停止。大伟凝望着她。
  “大伟,下来。拜托你,下来好不好?”她呐喊。她焦虑的音调使大伟犹豫了。他退回一步。但是当克林顿叫嚣着“怎么了?没胆了吗?”他又紧握住拳头,再次向前踏出一步。这次他不会再退回来了,也不能再退回来了,他知道他一定办得到。“大伟……”吉妮的声音中透出恐惧,“大伟,我求你别跳!”他坐了下来以抑制想跳下去的冲动,他把头埋在手里。下面传来一阵阵嘲笑的声浪,其中,克林顿的笑声格外清晰。
  当他抬起头时,人群已经散尽。此时,他已是筋疲力尽。
  大伟多想告诉她,要忍受克林顿笑他怯弱比从岩堆上跳下来难多了。但他不知道究竟该如何解释清楚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勇气。
  “我并不是胆小,”大伟说,“我不怕跳水的。”“我知道。”她回答。他们相偕着走离了克林顿,不过大伟丝毫没有察觉。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文章标题“恐惧之外”意蕴深厚,令人思考,恐惧之外,究竟是什么呢?或许是勇敢,或许是理智,或许是关爱……
B、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警告,既强调了岩堆的危险性,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又反衬出大伟“跳水”的鲁莽,还创设了悬念,推动了读者的猜疑,促使读者深入反思。
C、吉妮是个美丽、热情、开朗的女孩,但她喜欢捉弄人,她怂恿大伟跳水又阻止大伟跳水,复杂多变,是个“圆形人物”。
D小说集中笔墨写了大伟想要跳水的场景,中间穿***大伟与吉妮相识、相交等情节,情节紧凑又跌宕起伏。
E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不同,只注重人物内心的展示,淡化情节和人物个性。
2、文中画线句“但他要做到——他必须做到”,结合文章其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克林顿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简要谈谈“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勇气”的含义?你赞赏那种勇气?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
  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
  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秋冬之际,雁阵往往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2.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 )
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下列各项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鸿雁”意象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典诗词“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的原则。
B.鸿雁虽是随阳之鸟,但它带有浓厚的秋意,所以往往表达哀伤凄冷之情。
C.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都是以动态出现,看不到静态的鸿雁。
D.原文最后一段中的“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①景中情②情中景③情景互生。”
题型:湖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