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标准的标准止庵  一百年前诺贝尔文学奖刚刚设立时,大概未曾料到,如今竟有这么大的声誉,这么高的地位。我们简直要把它当做在世界范围内评衡...
题目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标准的标准
止庵
  一百年前诺贝尔文学奖刚刚设立时,大概未曾料到,如今竟有这么大的声誉,这么高的地位。我们简直要把它当做在世界范围内评衡某一作家文学成就的最终标准。
  诺贝尔本人最初提出“富有理想的倾向”,显然想确立一个标准,好像也颇有几位作家(托尔斯泰、勃兰兑斯和易卜生等)因此而没能入选;但是这标准终于执行不下去了,或者评委也意识到,继续这样不啻是奖项本身的自***。萨特一九六四年拒绝获奖,理由据说是抗议只发给西方作家和东方的叛逆作家,他似乎发现一项规律,也就是看到一条标准,可第二年为肖洛霍夫所得,这规律或标准也就落了空。九十年代,西方的左翼作家频频得奖,简直是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了,当然也不能算有了什么标准。惟一可以视为标准的,就是只授予尚且健在的作家,虽然也有一两次例外,而对于活着的众多作家来说,这样的标准等于没有标准。
  正因为诺贝尔奖缺乏标准,我们(瑞典文学院的十八位院士除外)对它总是一则以慕,一则以怨。常常抱怨某甲应该得而未得,某乙不该得而得了;这时那些评委被视为昏庸之辈,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们都看不清楚。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作家,得奖的有不少,这足以保障该奖项的权威性;遗漏的也很多,卡夫卡、穆齐尔和布尔加科夫这样身后名声大作者倒也罢了,乔依斯、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等则实在说不过去。可是我们并不因此就放弃或降低对该奖的崇尚,这大概是慕与怨之外,又一则以恕也。都说这不是前述作家的遗憾,而是诺贝尔奖本身的遗憾。
  这里可以顺便一提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其实该奖只授予个人,并非授予国家,所以这种情结(无论怨怼也好,希翼也好)根本不能成立。拿我们的作家和上面提到的几位比一下,谁更该表示不满呢。迄今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名符其实。第二类名不符实。严格说来,诺贝尔奖授予这两类作家,对读者都没有太大意义。想读的照样读,不想读的照样不读。这里第一类作家,实际上等同于前述那些该得而未得奖的作家;第二类作家,则不过是花名册上的一些填错了的名字,是诺贝尔奖百年史上的疏忽、差错,抑或玩笑而已。第三类有实而少名或无名(就世界范围而言),因为得到这个奖,从而名符其实。无论如何诺贝尔奖很出名。它在确认作家价值的同时,也把他们郑重推荐给读者,提示他们其实具有与第一类作家相等的地位。特别是来自某些相对弱小或相对偏僻国度的作家,如果没有诺贝尔奖得主这块招牌,我们不光没有机会读到他们的书,就连他们的名字都很难知道。所以诺贝尔奖的真正意义,恐怕还在扩大视野方面。
  一百年来,诺贝尔奖时而令人满意,时而令人失望,始终也没有成为理想的化身。曾有上帝造人一说,为什么既造美人又造丑人呢,因为上帝无所不能;君临人间的评委如此行事,正是对上帝的某种模仿。二者都有恃无恐,因为无论上帝还是诺贝尔奖都是惟一的。 
                                                                                                         2000年10月6日(本文有删节) 
1.“标准的标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四段看,作者说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不能成立,有什么依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文意,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个“标准”指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二个“标准”指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标准的标准”是指诺贝尔文学奖多年来没有明确的评选标准。
2.诺贝尔文学奖只授予个人,不授予国家;中国的作家与国际上的著名作家相比尚有差距;诺贝尔文学奖的真正意义可能在于扩大视野。
3.像上帝造美人也造丑人一样,评委们授奖给明符其实的作品,也授给名不符实的作品;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和上帝作类比,也是对评委的委婉讽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标准的标准止庵  一百年前诺贝尔文学奖刚刚设立时,大概未曾料到,如今竟有这么大的声誉,这么高的地位。我们简直要把它当做在世界范围内评衡】;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生态道义观认为,传统伦理学仅承诺对人而言的善,而不承认人之外的生命或非生命形态的善,这种关于“善”的观念并不充分。施韦兹认为,善的观念应扩展到一切生命形态,自然界中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它们与人一样应享有同样的道德权利。“敬畏生命”的原则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亦即只有确认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才是合乎伦理的。莱奥波德主张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纳入维护自然整体(大地)的道德规范,他的“大地伦理”既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人类情感的一大延伸,“如果没有对大地的热爱、尊敬和赞扬,没有对大地价值的高度重视,伦理学和大地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存在”。人是“大地共同体”的普通一员,他与自然万物就形成了一种亲密的伙伴关系,人应该尊重它们存在的权利,对它们施以人道主义的关怀,而这也正是人类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生态价值观则强调,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必须建立在自然的内在价值基础上,而不仅仅出自人的道义愿望。罗尔斯顿指出,传统伦理学乃是人类利己主义的伦理学,它只考虑人类的利益,而无视其它物种的存在价值;生态伦理学应该把道德对象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乃至自然界,而不能局限于对生命或大地的热爱,因为自然具有其进化和生态平衡所支撑的“内在价值”,与人的评价无关。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是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并正常运作的保证,它们维护了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这就是它们的价值所在(这大抵属于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还有一种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 如美国学者墨迪、帕斯莫尔等人也承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承认无论生命形态、还是非生命形态的自然存在物本身就是目的,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毕竟有利于人,是人类未来的出路。他们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主张从维护人类利益出发,肯定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价值,并试图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关怀延伸到子孙后代和所有生命,乃至整个自然界。这一派人士提醒道,人类的任何选择自由其实都要受生态条件的约束,而不能为所欲为,因此伦理规范既要保护人类的利益,也要爱护(人类的)自然环境的利益。
  如此看来,生态道义观大抵寄希望于一种道德感悟,通过类似宗教的“敬畏”体验,促使人承担对自然生命的责任和义务;而生态价值观意在改变人的价值坐标,将自然也纳入价值论的范围。问题是,抽象地谈论敬畏生命和大地很难与古老的自然拜物教划清界限,太容易沉溺于乌托邦式的感情渲泄;生态价值观虽肯定了自然的价值,却有意无意地把自然理解成脱离人的评价的东西,忘记了这种“自然价值”仍然是被(人)“授权”的价值,没有人的活动介入,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价值与否。
1.下列说法不符合“生态道义观”的一项是(     )
A.“敬畏生命”不只是指人对于人的关系,也是人对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一切生命形态都是值得敬畏的。
B.一个人做到了传统伦理学提出的“善”,比如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的话,才有可能做到真正地敬畏生命。
C.对于大地,人应该做到热爱、尊敬和赞扬大地,高度重视大地的价值,和大地形成了一种亲密的伙伴关系。
D.如果用“人定胜天”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万物,剥夺其存在的权利,这就丢弃了人类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生态道义观和生态价值观都指出传统伦理学只考虑人类的利益而无视其他生命形态的存在,是利己主义的伦理学。 
B.生态价值观强调自然具有其进化和生态平衡所支撑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必须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C.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如果没有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的存在,作为人类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的演化就不可能得以正常运行。
D.括号中“人类的”三个字强调了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从维护人类利益出发肯定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价值的生态价值观。
3.联系全文,请概括文章最后一段表达的基本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陈面包
[美]欧·亨利
  在街角上开了一家面包店的玛莎小姐40岁,银行存折上显示有两千元存款。她有两颗假牙和一颗富有同情的心。很多机遇不如她的人都结婚了。  
  有一个顾客,一周要来两三次,玛莎小姐开始对他产生了兴趣。他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蓄着精心修剪过的褐色胡子。他说的英语,德国口音很重。他的衣服很旧,上面不是打了补钉,就是皱巴巴、松垮垮的,但显得很整洁,人也很有风度。他到店什么也不买,只买陈面包。  
  有一次,玛莎小姐看到他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污渍,于是便肯定这人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他准是住在阁楼上,一面画着画儿,一面吃着陈面包,玛莎小姐的那颗善良的心不禁跳得更快了。为了证实自己对他职业的猜想,她从房间里搬来了大减价时买来的一幅画,并把画靠在面包柜台后面的货架上。这是一幅威尼斯风景画,上面画着金碧辉煌的宫殿,一位贵妇人坐在冈多拉上,悠闲地用手划着水玩儿。一个艺术家不会不注意到这幅画。 
  两天后,这位顾客来了,看到了这幅画。“你这幅画真漂亮,小姐,”她把面包包起来的时候,他说。“真的?”玛莎小姐说,对自己耍的小花头很得意。“我确实崇拜艺术和绘画,”她用“艺术”代替了“艺术家”。“你认为这幅画画得很好吗?”  
  “那个宫殿,”顾客说,“画得不好。透视效果不真实。再见。”他拿了面包,欠了欠身子,匆匆走了。  
  不错,他肯定是个艺术家。玛莎小姐把这幅画搬回自己的房间。他眼镜后面的那双眸子多温存,多慈爱!他的眉毛多宽!一眼就能看出透视的问题———却靠陈面包为生!可是天才在得到承认之前总是要苦苦挣扎的。要是天才有两千存款、一家面包店和一颗富有同情的心来支撑,这对艺术该多好呀!但是,这不过是白日梦,玛莎。 
  现在他上店里来,常常会隔着橱柜聊一会儿,似乎渴望玛莎愉快的谈话。他一直买陈面包,从来不买蛋糕,不买馅饼,不买可口的莎莉伦饼。她觉得他开始显得更消瘦、更灰心了。她很想在他购买的寒酸物品中,加点什么好东西,但没有勇气这样做。她不敢冒犯他。艺术家有极强的自尊心,她是明白的。  
  站柜台时,玛莎小姐开始穿蓝点丝绸背心;在后房时,她用榅桲籽和月石熬制成神秘的合剂,很多人都是用这来改善皮肤的。  
  一天,这位顾客照例进了店,把硬币放在橱柜上,要买陈面包。玛莎小姐去拿面包的时候,喇叭声和铃声大作,一辆救火车呼啸驰过。那顾客急忙跑到门边去看个究竟,谁都会这样做。玛莎小姐灵机一动,抓住了机会。柜台后面的货架底层,有一磅新鲜黄油,十分钟之前乳品店的人刚送到。玛莎小姐用面包刀在每筒面包上深深划了一刀,嵌进大量黄油,再把面包压紧。那位顾客返回时,她正用纸把面包包好。  
  她跟那人小聊了一会,异乎寻常的愉快。他走后,玛莎小姐顾自笑了起来,但心里不无慌乱。她是不是太放肆了些?他会生气吗?当然不会。食品不会说话。黄油并不表明她直率得有失女人体统。  
  那天,这件事久久徘徊在她脑际。她想象着他发现了这小手腕后的情景……玛莎小姐涨红了脸。他吃面包的时候,会不会想到那只放了黄油的手呢?他会——  
  前门的门铃恶狠狠地响了起来。有人进来了,声音很响。玛莎小姐匆匆赶到前门。那儿有两个人,一个很年轻,吸着烟斗———这人她从来没见过。另一位是她的艺术家。  
  他满脸通红,帽子推到了后脑勺,头发狂乱。他捏紧双拳,对着玛莎小姐,气势汹汹地挥舞着。竟对着玛莎小姐!
  “笨蛋!”他大声叫道。“我要同她说个明白。”他愤怒地说,眼镜后面的蓝色眸子直冒火星。“告诉你吧,你是只多管闲事的老猫。”  
  玛莎小姐无力地靠在货架上,一只手搭着蓝点丝绸背心。
  年轻人抓住艺术家的衣领。“走吧,”他说,“该说的话你也都说了。”他把那个发怒的人拉到门外人行道上,然后又返回来。“我想还是得告诉你,小姐,”他说,“他叫布卢姆伯格,是个建筑绘图员。我同他在同一个事务所工作。他为新市政厅绘制平面图已经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为的是用它参加一次有奖竞赛。昨天,那张图刚上了墨。你知道,绘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草稿,完成后,再用几把陈面包屑把铅笔线擦掉。布卢姆伯格一直在你这儿买陈面包。可是,今天——你知道,小姐,那黄油——布卢姆伯格画的图,全毁了。”  
  玛莎小姐走进后房,脱去蓝点丝绸背心,换上过去常穿的那件旧棕色斜纹毕叽。然后把榅桲籽和月石汁合剂扔进了窗外的垃圾桶。
                                                                                                                                  (本文有改动)
1.指出两处画线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但显得很整洁,人也很有风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用“艺术”代替了“艺术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11段省略的内容是玛莎想象的情景,请你写出。(7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篇小说的标题,另一译本译为“多情女的面包”,你认为哪一个更恰当,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亨利短篇小说结尾的特点往往是戛然而止,余味不尽,有人说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就更能体现这一特点,你赞成这一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中玛莎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分点简要回答。(3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在轰动一时的影片《盗梦空间》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梦境世界可由人随意操控。而英国《每日邮报》发表的一篇报道指出,现实情况正逐渐向这一步迈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清醒梦”的体验,人类对梦的控制能力正在飞速增强。
  “清醒梦”也被称为清晰梦,即所说的“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梦,意指人在睡眠时,大脑中掌管语言和运动的部分处于半清醒状态,甚至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
  这种意识清醒时所做的梦,并非常见的“白日梦”。“白日梦”属于冥想或幻想,不进入睡眠状态中;但在“清醒梦”里,梦主自己能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说,将表层意识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愿望在梦中实现,因此多数有过这种体验的调查对象,会因在梦中实现愿望而具有莫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一项早年间的统计显示,能多次且自然经历“清醒梦”的人少之又少,普通人须经由训练——如清醒再入睡法、周期调校技巧等才能被引导进入“清醒梦”。
  不过最近研究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中做过“清醒梦”的人数增加了10%至40%。到现在,做出一个“清醒梦”已不是什么稀罕之事,约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体验过它的奇妙。
  构建了大热银幕影片《盗梦空间》的概念就是“清醒梦”。主角在自己或他人的梦境中穿越游走,制定匪夷所思的场所,捏造梦的发展情节,甚至“一梦套一梦”以达到影响梦中人潜意识的目的。人的梦乡中竟可有巴黎市区翻转折叠、海边高楼接踵坍塌,人们在震撼之余亦开始探究梦背后的神经元与树突。
  据《福布斯》杂志报道,目前通过名为“大脑起搏器”的设备植入脑细胞,向大脑具体部位发送电脉冲信号,就能将非常原始的信号注入大脑。该方式中,“大脑起搏器”能以脉冲影响特定的神经元,医学上用于减轻类似帕金森氏症的症状,但至少在现阶段,靠它植入较高指令思想还纯属虚构。
  人们不能轻易进入他人梦乡,但控制自身梦境的过程却与影片描述相似,可以引导梦中的行为,或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赏梦境的幕布缓缓开启。只不过,现实中的“清醒梦”情形没那么华丽。
  美国哈佛大学给出的结果表明,大脑在做“清醒梦”时正在努力工作,大脑一些区域的活动程度与清醒时完全类似,正如影片中人可在梦境里按计划完成任务。
  有趣的是,研究还指出,易做“清醒梦”的人拥有类似的性格特征:他们比较富有创造性,同时注重个人责任而不是让社会承担责任。
  其实早在1968年,西利亚·格林所著、世界第一本承认“清醒梦”具有科学研究潜质的书就已出版,但至今人们仍对它模棱两可。而不要说“清醒梦”,人们甚至还不十分清楚梦的活动。
1.下列有关“清醒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醒梦”是“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梦,指人在睡眠时,大脑中掌管语言和运动的部分处于半清醒状态,甚至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
B.“清醒梦”是一种睡眠状态,不是在冥想或幻想,做梦的人能控制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以此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C.“清醒梦”最佳的例子就是影片《盗梦空间》中主人公营造的巴黎市区翻转折叠、海边高楼接踵坍塌等“可由人随意操控”的奇幻梦境。
D.“清醒梦” 让大脑在睡眠时还在努力工作,大脑一些区域的活动程度与清醒时完全类似,甚至可以完成一些计划中的工作。
2.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英国《每日邮报》指出,现实情况正逐渐向这一步迈进,越来越多的人已有过“清醒梦”的体验,人类对梦的控制能力在飞速增强。
B.据统计,近年来能多次且自然经历“清醒梦”的人少之又少,普通人须经由训练——如清醒再入睡法、周期调校技巧等才能被引导进入“清醒梦”。
C. 据《福布斯》杂志报道,目前通过名为“大脑起搏器”的设备植入脑细胞,向大脑具体部位发送电脉冲信号,就能将非常原始的信号甚至较高指令思想注入大脑。
D.虽然全世界有许多人声称做过“清醒梦”,但要真正让人们认识到“清醒梦”具有科学研究潜质,仍有很多的困难。
3.请概括“清醒梦”和《盗梦空间》中的梦境的异同点(各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迟子建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连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 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 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 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1)作者在开篇先写俄罗斯街头的雕像和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处“永恒的光明”“另一种永恒的光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五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老妇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全文,说说“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
  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们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2010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作者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健全的心态,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才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中国哲学可以解决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儒讲“拿得起”,道讲“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仅靠一种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的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只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题型:云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