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  一声枪响,让刚刚下课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园顿时陷入恐慌之中。詹姆斯·弗兰克(J...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
  一声枪响,让刚刚下课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园顿时陷入恐慌之中。詹姆斯·弗兰克(JamesFranck)教授惊魂甫定,发现身旁的学生倒在了血泊中。
  53岁的教授转瞬间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即躲进了附近的教室里。事后的调查印证了他的判断。对方暗杀的对象并非学生,而是教授本人。暗杀行动的背后指使人,则是希特勒。
  时间是1935年,犹太人弗兰克在两年前从柏林逃亡到这里。当时,逃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奥多·莱辛教授,在马里安巴德被纳粹暴徒跟踪暗杀。弗兰克没有料到,他们会越洋过海跟踪到这里来。但在纳粹政权看来,暗杀弗兰克值得他们如此下血本。这位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获得过“铁十字勋章”。
  1933年,希特勒当权后开始实行种族政策,很多犹太人失去了工作,被迫逃亡。考虑到弗兰克在德国的名望,希特勒允许他继续在哥廷根大学任教,但前提条件是,弗兰克必须辞退身边的非雅利安人。纳粹分子们原本以为身在屋檐下的弗兰克,会低头接受希特勒的条件。然而,教授不仅没立即辞去教职,还发表声明质疑和反对。离开时,他还拒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与核能有关的部分交给纳粹的科技人员。
  希特勒下令正式逮捕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好在实施逮捕之前,弗兰克已经携家人从丹麦辗转到了美国。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决定实施暗杀。
  其实,作为德国著名银行家的儿子,弗兰克在逃亡前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19岁那年,弗兰克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化学,由于过度贪玩和自以为是,他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在年轻人看来,老师的斥责,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一气之下,他决定转学到柏林大学。
  转学之后,他开始幡然悔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最终在柏林大学获得了一份教职。
  在那里,他与赫兹合作,研究电子与原子、分子间的碰撞。他们的碰撞实验,成为能量转变量子化特性的第一个证明,也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假设的量子化能级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但当玻尔在1915年指出这一点时,弗兰克和赫兹则在论文里声称,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不符合玻尔的理论。直到1919年,在仔细研究了玻尔的理论后,弗兰克改变自己之前的看法,同意玻尔的观点。
  这次低头,最终让弗兰克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更在6年后,让他们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
  在丹麦逃亡期间,德军入侵丹麦。为避免奖章被德军掠走,匈牙利化学家乔治·德海韦西将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用王水溶解掉,溶液放在玻尔研究所实验室的架子上。
  此时的弗兰克,已经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物理化学教授,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光合作用。当美国决定实施“曼哈顿计划”后,弗兰克也成为了参与研究制造原子弹工程的一员。不过,这个流亡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关于原子弹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委员会”主席。
  作为一名核物理学家,他深知原子弹的威力,并没有因为寄居在异国的屋檐下而低头沉默。他牵头组织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明确反对用原子弹对付日本。因为“使用原子弹固然可以获得军事上的某种收益,但与因此而激起全世界的恐怖和厌恶相比,还是得不偿失的,并将在战争结束后助长核军备竞赛”。
  在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两个月前,弗兰克所在的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关于原子弹军事应用问题的《弗兰克报告》。这份报告最终没能阻止军方的决定,但他所预言的战后核武器对峙局面,很快便成为现实。
  那瓶溶解着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的溶液,此时被德海韦西从实验室的架子上小心翼翼地端了下来。溶液中的金被沉淀出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其重新铸造成奖章,佩戴在了弗兰克的胸前。他的祖国,后来也将普朗克奖章挂在他的胸前。
  1964年,这个当年躲过了暗杀的人,重返祖国访问故人,不幸逝世在旅途中。在故人们的记忆里,“他是一个迷恋科学、诚恳善良、态度温和的人”。只是“温和”并不代表“温驯”。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低头
1.本文开头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这一品质的?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说“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弗兰克的“低头”最终让他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弗兰克“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低头”。请你就对“低头”的理解,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章开篇采用倒叙手法,写希特勒指使人越洋过海跟踪到美国暗杀弗兰克,既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又为下文表现弗兰克的行为及影响埋下伏笔。
2.①面对希特勒的种族政策,弗兰克不但不接受希特勒的命令,还发表声明质疑和反对,而且在离开时还拒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与核能有关的部分交给纳粹的科技人员。
  ②寄居在美国,弗兰克却不低头沉默,带头组织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明确反对美国用原子弹对付日本。
3.因为在作者看来,弗兰克是一个诚恳善良、态度温和的人,但这种“温和”并不代表“温驯”。弗兰克不畏强权而敢于反抗,不因寄居别国低头沉默,而勇于倡导自己的正确主张。结尾这样陈述,既表达了作者对弗兰克的高度赞美,也有画龙点睛之妙。
4.示例:是否“低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知识和真理面前,因自己的认识和能力所限,就要学会低头,认真领悟,如此才能免于“头碰南墙”,才能开阔视野,成就自己。而在一时苦难或权势的凌辱面前,不可以低头退让,有志进取者,将此当作磨炼自己、激浊扬清的机会,而绝不能怨天尤人,听天由命。(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  一声枪响,让刚刚下课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园顿时陷入恐慌之中。詹姆斯·弗兰克(J】;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天子坟
陈启文
  ①一路逆水而行,有时间倒流的感觉,倒流五千年。从攸县、茶陵,一直到炎陵,让数千年的岁月哗哗地呈现。我正走向洣水的源头。我早已知道,在那里最终呈现出来的将是一座山一样的坟——天子坟。这坟里长眠着太阳之神——炎帝神农氏。
  ②当年,他率领着一个北方部落,穿越中原腹地,跨长江,过洞庭,走进了一片神赐的土地。他用双手抠出荒草下的泥土,原本就是最懂得土地的他,使劲地揉搓着手中的闪烁着奇异光泽的黝黑泥土,喊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心愿:上苍啊,给我种子!呼唤中一只火红色的神鸟缓慢地飞过天空,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稻穗,穗上的谷粒一粒粒坠落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上苍啊,给我灌溉!呼唤中自然涌现了九眼泉井,井中的水脉彼此相连,他从一眼井中汲水,其他八眼井的水都会一起波动。上苍啊,赐我阳光!呼唤中,太阳立刻便发出光和热来,让五谷孕育生长,让天地间渐渐弥漫着成熟的味道……
  ③作为南方的天帝,炎帝神农氏不是一个王宫里养尊处优的威严王者,而是一位牛头人身的农耕之神,当他耕耘时,他就变成了一条牛,从嘴里喷吐出大口大口的热气,从每一个毛孔里奔涌出淋漓的汗水,他以耕耘统驭百姓,又以耕耘拓荒于旷野。你看见他深深埋向土地的头颅、绷紧了的脊梁,一个民族人文始祖的形象赫然在你眼前了。
  ④人类似乎还要让他来承载更多的东西。他用一条牛鞭来鞭打山中的各种草药,那些草药的药性便一下显露了出来。他是神,他的身体是透明的,如果他不幸尝到了有毒的草药,一看就知道中毒在哪一部分,并能及时找到解药;另一方面,他又是人,他备尝人间艰辛,遍尝百草,曾经一天就中毒七十次,最后,他尝到一种可怕的断肠草,肠子断了,无药可救,他和一个普通人一样,死于中毒。他的死,也是人类赋予一个人文始祖的死亡方式,为了疗救民间疾苦,这个人死了,他为天下而断肠。这是一个寓言,一个伟大的象征,一个民族至此以神话的方式完成了对一个杰出农人的塑造,同时也完成了他们对自己心中领袖的一次完美塑造。
  ⑤这些都不是文字写下的历史,但比文字更深地刻在一个民族的记忆里。
  ⑥我逆着湘江的一条支流走到了这里,这块最终埋葬炎帝神农氏的土地,也是他当年年复一年地耕种过的土地。眼前,一座不朽的坟,很大,与山林浑然合为一体。有一种力量,蛰伏于大地深处,像山一样沉重。
  ⑦听起来十分神奇,追究起来,却是那么质朴,厚重的质朴,数千年来,一代一代的农人,都在为他们自己的神、为这座大墓培土,它,于是,越长越高。而他们也通过对炎帝神农氏的怀念,演绎出了许多只属于农人的节日和风俗。很幸运,我赶上了这里的一次祭祀,一个不被日历记载的节日。很多的农人,从各个山寨里赶来,而他们用来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是刚打下来的新鲜稻谷,还沾着露水和泥土的瓜果菜蔬,还有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栗子、梨子、橘子、柚子……在这扑鼻的鲜活的味道里,你恍若觉得,那个只存在于亘古神话中的农人,仍然活着,仍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⑧天子坟,原本就是一座山,一座不断长高的山。
1.从结构上看,文章第一段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自然段是用哪些艺术手法塑造神农氏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二至第四段反映了华夏先民哪些初创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探究“天子坟,原本就是一座山,一座不断长高的山”的几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当今国人颇热衷于区分东西方文化之不同,比如中国,崇尚“性本善”,并由对人性善的认知形成一种耻感文化;而西方却崇尚“原罪说”,并由对人性恶的认知形成一种罪感文化。这两种文化就其本源来讲,也许不相伯仲,各有千秋,但从其传承、演变和发展来看,就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了。     
  西方的罪感文化源起于基督教的“原罪说”,“原罪说”中的“罪”,指的是一种“罪性”,并非一种“罪行”。如《圣经》中列举的“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嫉妒、暴怒、傲慢。这“七宗罪”与其说是“罪”不如说是“欲”——只有时刻警惕和节制这些欲望,人才不至于犯罪。西方的罪感文化正是由此发端,逐渐形成原罪文化的核心内涵,即它特有的忏悔意识、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     
  中国的耻感文化若按其本义来讲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似乎相差无几,所谓“知耻近乎勇”,若作“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或者说是“勇于承认错误”阐释,并将“耻感”当作善恶、是非、美丑的辨别标准,那当是不错的。但国人对“耻感”的阐述毕竟比较笼统,远不如西方对“原罪”的界定那么具体。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由春秋而战国,由封建而集权,这种耻感文化便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而逐渐变异了。比如楚汉相争,项羽兵败之后,不愿听从船夫的劝告渡过乌江逃生。有学者认为这正是项羽的耻感所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的是什么?“思”的正是他的“耻感”。然而,项羽又为何而感到羞耻呢?是因为他在争霸中的残忍杀戮吗?显然不是,他的“无颜见江东父老”完全是因为他的失败。在这里,本原的耻感文化已经被“成王败寇”的价值取向给异化了,并逐渐蜕变成颇具中国特色的“面子文化”。不过,项羽毕竟还知道羞耻,倘若换成刘邦呢?他会“不肯过江东”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想想看,一个亲爹被对方俘获并声言要烹掉,竟然还提出可分一杯羹的市井无赖,怎么可能有羞耻之心呢?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无耻之徒坐上了龙椅,当了汉朝的开国皇帝。汉朝的大一统从此将皇权专制的体制扎实地奠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这么些不知羞耻的开国皇帝王公大臣,我们能将其纳入耻感文化之中么?在如此的意识形态领域里,无耻便比知耻更得人心,耻感文化便也从此沦为面子文化和无耻文化——整个社会的表面也许还在崇尚耻感,而内里却早已奉无耻为圭臬。     
  如此看来,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似乎并非不相伯仲,各有千秋,否则,“知耻”何至于蜕变成无耻了呢?答案很简单,西方的罪感文化源于基督教的宗教信仰,而由“原罪说”所生成的忏悔意识、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又似乎天然地导向社会的平等与自由、民主与法治。在罪感文化的浸润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了一种纠错的功能,就可以处在一种不断完善的境地。比如德国,经历了二战之后,全国上下都认真进行了反省,不止一次地公开向受害最深的犹太人谢罪,不能不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有“面子”,罪感文化所起的先进作用亦不言而喻。而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日本至今也未认真反省他们在二战当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其文化原因恐怕正是他们把“耻感”定位在战败上,这也就难怪他们的政府要员时不时地要去参拜靖国神社了。     
  耻感文化就其本原意义来讲,注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似乎只要“圣人出”,只要“吾日三省吾身”,天下就“大同”了。然而,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与约束,此类道德自律能靠得住吗?圣人统治导致的只能是专制与独裁,道德伦理也只能沦为空洞的说教和虚伪的做秀.于是,人们对“知耻近乎勇”的阐释就不再是“勇于承认错误”,而是敢于报仇雪恨。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勾践卧薪尝胆以雪“会稽之耻”的故事,不就是从这个角度来阐释“耻感文化”的吗?    
  东西方在本源上颇有些近似的两种文化,却因选择的路径不同而在传承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今是到了回溯本原耻感文化的时候了,对西方的罪感文化更不能拒之门外,而是应该虚心认真地加以吸纳,并让二者相互融合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回失去的灵魂,才能使扭曲的灵魂得到救赎。(选自2012年第5期《社会科学论坛》)
1.下列关于“罪感文化”的内涵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罪文化的核心内涵主要是指特有的忏悔意识、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   
B.罪感文化源起于基督教的“原罪说”,它就是值得我们时刻警惕的罪行。   
C.罪感文化强调一个人只有警惕和节制自己的诸多欲望,才不至于走向犯罪的深渊。 
D.罪感文化可以使个人或社会具有一种纠错的功能,从而使之日臻完善。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能接受西方的罪感文化,我们就能找回失去的灵魂,使扭曲的灵魂得到救赎。  
B.耻感文化崇尚“性本善”,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曾经起着极其重要的先进作用。   
C.引用日本要员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例也间接地说明了耻感文化已经沦为无耻文化。   
D.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本源是相同的,但在传承、演变和发展中却走向殊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封建而集权,耻感文化在皇权专制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了严重变异,由“知耻”蜕变成“无耻”。   
B.如果有了相应的制度规范与约束,耻感文化原本所注重的道德伦理有可能不再沦为空洞的说教和虚伪的做秀。   
C.“原罪说”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引领个人和社会勇于承认错误、公开道歉和真诚悔过。  
D.因为国人对“耻感”的阐述比较笼统,所以人们对“知耻近乎勇”的阐释就不再是“勇于承认错误”,而是敢于报仇雪恨。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说林冲
  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如果林冲生活在现在,他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幸福和成功的中产阶级的一员。林冲的可爱,就在于“可靠”。他是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可靠的下属和同僚。他不会轻易动情,但一旦选择了某位女子他会为其一生负责;他一旦成为你的朋友,你可对他托付一切;对上司对同僚,他会永远抱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他会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而不轻易涉及人事上的是是非非。 
  林冲是个优秀的军事教官,不但业务水平出众,而且没有野心,不与官场的大多数人同流合污。尽管他精细过人,但还是着了高太尉的道。高太尉、陆虞侯正是利用林冲忠于职守、同情弱者、热爱本职的“软肋”,才能诱骗他进了白虎堂。
  火并王伦,林冲为了梁山的大业,甘愿被吴用利用;晁盖死后,梁山群龙无首,又是林冲出面力主宋江代理老大的位置,避免了梁山的分裂。两次梁山发展最关键的时刻,都是林冲立了大功,而且不为私利,功成身退,低调行事。当王伦要他杀一个无辜的路人来做“投名状”时,走投无路的林冲一定心怀异常的悲痛,一个遵纪守法的朝廷军官,不得已上了梁山,还要滥杀无辜才能被土匪接纳,——必须在精神上自虐与自污方可为匪!对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后来他遇见了杨志,两人不分胜负,“投名状”到底没有拿来。——这是施耐庵对这位真男子的爱护。林冲,即使落了草,至死他的品行是高洁的。
  林冲这样的真汉子,如果生逢其时,完全可以建功于边廷,立千秋万世不朽之名;或者即使不能被重用,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里,也能凭自己的本事、自己的品行赢得尊重,过着平常而幸福的生活。可惜他生活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一个淘汰良民的社会,一个扼杀精英的社会,一个必须牺牲人性才能生存显达的社会。尤其像林冲,做一爱岗敬业的职业军官不可得,做一爱家护妻的好丈夫而不可得。他要么像陆虞侯、富安那样,牺牲自己的良心,自己污辱自己的品行,巴结权贵以求显达;要么就只能去当杀人放火的草寇。没有中间的道路可让他们选择。这是林冲的悲哀,也是大宋的悲哀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冲的可靠,主要表现为对家人负责,对朋友忠诚,对上司和同僚敬而有度,对工作兢兢业业。
B.林冲不肯与官场同流合污,又精细过人,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遭高太尉等人诱骗,误入白虎堂。
C.火并王伦、力推宋江等情节说明林冲为梁山大业着想,不存一己私心,更没有争权夺利的野心。
D.王伦要林冲杀无辜路人来做“投名状”,对林冲的打击巨大,因为这样做违背了他做人的原则。
2.本文认为施耐庵对林冲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林冲持什么态度?引用金圣叹的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这是林冲的悲哀,也是大宋的悲哀”,这句话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的题。论低碳消费方式

  ①“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②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③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这会影响到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④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1.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消费从经济学上讲,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B.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D.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响。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B.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C.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磁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D.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

题型:四川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文后各题。一种深久的不安
乔叶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看见穿得很破的收废品的老人,骑着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摇着牛皮纸扎成的拨浪鼓,在繁华的大街上一脸灰尘,我就会觉得不安。看见卖水果的小贩,小心地拎起一串葡萄,把那些裂了口的果子仔细地摘下,然后把它们最大最好的那一面朝外码好,在薄暮里用芭蕉扇赶着聚拢过来的蚊蝇,我也会觉得不安。看见人力车夫坐在树阴下,寂寞地抽着烟,眼神却毫不懈怠地关注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仿佛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他们的乘客,我还会觉得不安。
  ②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每月赚多少,有几个孩子,住在什么地方。除了从表象上对他们的职业生活有一点认识,我对他们一无所知。可我就是无法抑制自己的这种不安。他们也是有幸福的,我想。生意顺畅的时候,年节团聚的时候,雨天憩息在家里喝点小酒的时候……我相信他们的快乐,也欣赏他们的享受,可我还是感到不安。而我不安的原因听起来竟是这样矫情和可笑——因为我的物质生活比他们富足。
  ③精神生活充满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是不能比较的。我知道,可物质生活上我确实比他们富足。每当我掏出钱夹去消费时,就不由得会想到他们。一件专卖店里的名牌T恤,一道豪华饭店里的特色佳肴,一辆已经在路边等候的帕萨特出租车……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仿佛我在无形中欠了他们什么,而不能无所顾忌地去花这些其实是自己一分一角挣来的钱。
  ④有很多人的物质生活都比他们好,也比我好,我知道。我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分子。然而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有三六九等。我不是最低的一等,也不是最高的一等。如果作为最低等,我一定不会甘心。但是当我看到真的还有那么多人在我的界线之下生活时,我却无法对自己理直气壮地说:“花自己的钱,想他们干什么,比你过得好的人多着呢!”
  ⑤似乎是有些神经,有些自作自受。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可细细想来,难道不是么?我的上几辈的亲人中谁没有和他们一样在最狭窄的空间里挣扎过?谁不是和他们一样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奉献着自己最浓稠的汗水?他们中有多少人敢去翻看“梦特娇”的标价?有多少人摸过五星酒店里的紫檀雕筷?有多少人会识别蓝鸟和奔驰的标志?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怎么能够容许自己这么快就割断我和他们之间最本质的那种血脉关联?
  ⑥我做不到。鲁迅说过,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而我已经看到有太多的人正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我不想这样。我常常会问自己:有必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么?有必要吃这么贵的菜么?有必要坐这么好的车么?答案常常不是肯定的。那么,我就会坚定地远离这些东西,去做一种最经济的选择。
  ⑦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这是个性化的时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只尽力来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高涨。仿佛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同时也才能让心灵获得最质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
1.本文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对下文的议论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作者说:“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文章,你是怎样认识文中的“我”的?请简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引用了鲁迅的话,“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结合本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