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孩子,踮起脚尖够一够曹文轩  ①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阅读大众而言,我们大概...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山西省会考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孩子,踮起脚尖够一够
曹文轩
  ①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阅读大众而言,我们大概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脑筋的书。因为世界并不需要有太多深刻的人。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读坏书足矣。
  ②但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国家、民族,总得有一些人丢下这一层次上的书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而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他们还要去读一些深奥到晦涩的书。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阅读阶层的存在,才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阅读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
  ③现在我们来说孩子的阅读。因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之时期,所以,在保证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最基本的快乐的前提下,存在着一个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趣味——深阅读兴趣的问题。道理非常简单: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未来的专业人才,也就出于其中。如果我们不在他们中进行阅读的引导而只是顺其本性,我们就不能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阅读未来。
  ④而当下中国孩子的阅读,差不多都是没有引导的自在阅读。他们阅读着,但只是一种浅阅读。无数的出版社争相向他们提供着这些文本。有充足的浅文本供他们进行初级的享受。这些书也许是无害的,但并不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和灵魂。简单而轻松地快乐取代了一切具有深度的感受和思考。这种阅读的过程是功利的、现时的,没有阅读的延伸与扩大。这些书给予的,会在那个阅读者正在阅读的那段时间里全部结束,书合上之后,就像火熄灭掉一般,什么也没有了。
  ⑤阅读行为,特别是孩子的阅读行为,当不是放任自流的。我们应当有所安排,有所倡导,有所规约,甚至有所裁定:一些书值得去读,而一些书可少读。孩子的阅读与成人的阅读不一样,它应是有专家、校方和家长介入的。介入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的阅读从自在状态抵达自为状态
  ⑥这种具有深度的阅读依然是愉悦的。不同的是浅阅读的愉悦来自于阅读的同时,深阅读的愉悦来自于思索、品味与琢磨之后的刹那辉煌。阅读者的乐趣不仅仅在文本所给予的那些东西上,还在于探究过程中。浅阅读只给他们带来一种愉悦,而深阅读给他们的是两种愉悦,而这两种愉悦中的无论哪一种,都一定在质量上超越了浅阅读所给予的那一种愉悦。
  ⑦轻而易举地获得,是一种愉悦;艰难追问与挖掘之后忽有所悟,是一种愉悦。前一种愉悦不需要付出,后一种愉悦则需要付出。我们究竟应当更喜欢哪一种愉悦呢?难道我们不需要思考吗?不需要对孩子们去说吗?
  ⑧“轻而易举地获得”其实这一说法未必准确。轻而易举倒是真的,但未必可以获得——轻而易举,常常是不能有所获得的。唾手可得的露天矿藏是有的,但,通常情况下,矿藏都在地表之下,甚至是被深深覆盖的,是需要我们花力气开掘的。
  ⑨应当告诉孩子们:有效的、高质量的阅读是需要一定气力的。他们所选择的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高度——当然这一高度不要达到令他们厌烦、失去耐心的程度。它们略高于孩子们,需要踮起脚尖够一够——踮起脚尖够一够,这样摘取的果实也许更加甜美一些,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愉悦。(选自200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第16版)
1、文章标题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阅读全文,请概括回答作者提出观点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文中两个加粗词语的意思。
(1)浅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为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作者说“浅阅读”带给读者的“两种愉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本文作者阅读分类的标准,任选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当下,社会正处于一个读书为消遣享乐的浅阅读时代;无数的出版社争相向孩子们提供着这些浅文本;孩子的阅读,差不多都是没有引导的浅阅读。孩子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未来;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之时期,需要在有效、高质量的阅读上花力气。
2、(1)这种阅读是轻松简单的,功利的,现时的,没有引导的,不能提升学生灵魂和精神的自在阅读。
  (2)有专家、校方和家长介入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限定的深阅读状态。
3、一是来自于阅读的同时、文本所给予的那些东西的愉悦,一是来自于思索、品味与琢磨之后的刹那辉煌的愉悦。
4、“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孩子,踮起脚尖够一够曹文轩  ①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阅读大众而言,我们大概】;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校园的路
曹 旭
  ⑴路,是大地的藤蔓,大地的神经,大地的网络,大地的风景——三十年前,一个甚至来不及脱下油腻手套的工人,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中了头彩般的,沿着阳光洒满的路、沿着风景,梦游般进入我们的学校,开始桃花源里的生活。
  ⑵记得第一天报到,来到门前一看,很失望。想不到大门是用松柏和纸花搭在路上的门楼,和人民公社大队部里扎的门楼没有什么两样,过了门楼,便是菜花田和养鸭场;左边是河,右边是岸,鸭群在阳光下拍着翅膀大笑着欢迎我们。要不是牌楼上挂着大学的牌子,我们以为走错了路。鸭群和春天的油菜花——这张老照片,定格在学校的档案馆里。
  ⑶时代变化,风景变化,路也在变化。
  ⑷学校最早的是土路。土路的前身,是连接村庄和村庄之间的田埂,是江南星罗棋布、蛛网般田间小路中的一条。现在的学生寝室,是农民养猪养牛的饲养场;教学大楼是一片菜田;图书馆是打谷场,食堂是老农民干活累了,蹲下来吸口烟的地方。
  ⑸很多人都是踏着土路进来的。土路混着细沙,旱天黄尘飞扬;雨天,脚便在泥泞中跋涉。但是,等我们进来,先辈已经把土路走完,让我们走用石块铺成的弹硌路。
  ⑹铺得整整齐齐的弹硌路,像一条河床;来来往往的老师和学生,尤其是一下课,涌出教室的学生像涌出闸门的流水,“哗哗哗”地在上面流淌。弹硌路有缝,一有缝,就透气;一透气,就长草;一长草,路就活了;路一活,不仅春天会绿、秋天变黄,并且与我们的脚有交流。走在石缝小草的弹硌路上,仿佛有一种走在公园里的感觉,给人一种乡土情怀。所以,铺成水泥路以后,我们都有点恨这条水泥路,宁可绕圈子,也不走它。弹硌路消失了以后,一直让人很怀旧,现在要铺就难了。
  ⑺那时,学校里所有的路都像我们上课的老师一样,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普普通通,朴素得有点令人诧异。但现在不同了,现在主干道两侧,已铺成花岗岩。深红、浅灰搭配的花岗岩,气派豪华,令春天回归的燕子找不到方向;让朴素惯了的人看来,还可以说有点奢侈哩!
  ⑻百万计的学生、老师都走过校园的路;路曾经默默地经受我们亿万次的踩踏。但每逢毕业,我们只会异口同声地感谢老师、感谢领导,从来没有想到感谢校园的路。一直承受路指引和恩惠的人,开始甚至还埋怨路的单调,埋怨从寝室到食堂到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⑼所有的路都是缓缓向前转动的录像磁带,把行人的姿势和声音录下来。我在路上想心事,欢乐的心情、悲伤的故事、考试的成绩、鸡虫的得失,都被路拍摄下来,虽然很多年过去,我忘了,印象模糊了,但路还记得。
  ⑽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学校和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学校发展,路目睹了变化,并且是这一变化的证明。而我也是在弹硌路、水泥路、花岗岩路上,从工人走向学生,从学生走向老师,然后走向教授和图书馆馆长位置的。
  ⑾学校的路和天下的路相通,许多弯弯曲曲,从高山、大河、边陲、广漠来的路,都朝学校的路聚拢;学校是美丽浩渺的湖,无数溪水流到这里,聚集在一起,迎接日出日落,听百鸟和鸣,然后从这里分岔,从车站到车站,从机场到机场;奔向各自的海洋……
  ⑿一届一届的学生,使我们学校的路越走越宽广。
  ⒀最后说一说路口,路口是一种标识,长着几棵高大的树,是约会、集合以及晚上彩云等待月亮的地方。路口比较宽阔,那里,经常是万里分歧的开始,因此许多送别就在路口。
  ⒁我留校当老师以后,在路口送别毕业生的次数,数不清了。
  ⒂今年校庆聚会,老同学要来,我就在路口等他们。我要捧九十九朵玫瑰花,赠给三十年前同在那个幸福的春天里相遇的有缘人。(2008年12月27日《解放日报》)
1、从全文看,开头两段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校园的路”是怎样变化的?作者为什么特别怀念“弹硌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八段到第十段,主要以什么手法描写和揭示了“路”的哪些内在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散文不仅仅只是描写了“校园的路”,那么究竟还描写了哪些“路”?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你作简要分析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
李泽厚
  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与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乐论》(荀子)与《诗学》(亚里士多德)的中西差异(一个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一个重视艺术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情绪的净化作用),也由此而来。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是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柏拉图)或心灵净化(亚里士多德)。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都表现出这一点。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和补充者。    (选自《美的历程·先秦理性精神》,有删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庄子部分思想来自孔子并补充儒家而与儒家一致。
B.儒家关注世俗人生,道家侧重对自然的抽象玄思。
C.中国重视艺术的外在功利,西方重视其心灵净化。
D.儒道之外的名家法家等也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影响。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儒家艺术和审美观念的是( )
A.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       
B.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
C.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                 
D.重视情、理结合,重视以理节情的平衡
3.根据文意,先秦孔学对中华文化有哪些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目送
龙应台
  (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2)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眼光和我凝望的视线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3)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很明显地,他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4)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5)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6)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7)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8)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9)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10)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1)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12)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注:华安为作者龙应台之子。
1.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出华安在儿童、少年、青年三个不同时期和“我”分别时或同路时的表现与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两句话的深层含意。
① 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 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全球史观”——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中心论”在学术界有相当市场,它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流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西方经济不断爆发危机,世界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不断深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也日渐深刻。“全球史观”正是这种反思潮流的一个代表。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明确提出了“全球史观”。他认为,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历史已经不够了,史学家应该“从欧洲和西方跳出,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此后,欧美多位历史学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
  “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洋教条”崇拜的破除在当代中国具有更重要和更深远的意义。当然,“全球史观”尤其是其中的“中国中心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无须讳言,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甚至是个人因素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弱小国家.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正因为如此,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提出研究中国历史应该“走向以中国为中心”,亦即“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而由于中华复兴导致的自信心的回复(有些表现为过度膨胀),也使一些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并推动了这个潮流。
  自“后现代”思潮兴起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危机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一些西方学者对西方文明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因而认为“西方的没落”如同其他文明的衰落一样都是历史的“宿命”。《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斯宾格勒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对未来世界的构建和想象只能指向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崇中华文明,并不是现代西方学者的专利,甚至也不完全是对西方文明丧失信心后的偶然现象,而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些西方学者的传统。17-18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从神秘的哲学、严肃的政治、精致的艺术到社会的经济和生活风格,中国形象在欧洲社会面前展现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这种泛中国崇拜既建立在当时西方与东方实力的对比上,也建立在东方文化的神秘以及历史文化失衡的心理上,因此并不完全以物质实力为限。“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解释范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这种心理。
  以史鉴今,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与批判多半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这反映出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两方面都受到西方压制与影响的事实。物质落后,并不是挨打的充分条件,缺乏历史文化自信,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阻碍。(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曾经在中国流行,它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就是“西方中心论”。
B.“西方中心论”关注的只是西方的现实和历史,而“全球史观”则侧重于关注东方尤其是中国的现实和历史。
C.“全球史观”认为,“西方中心论”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历史成就。
D.“全球史观”有助于破除中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痼疾,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全球史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因为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B.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文明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以“全球史观”的视角重新观察和审视中国就代表着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和批判。
C.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30年的发展令西方人刮目相看,所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以中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的现实和历史。
D.西方人普遍认为西方文明走向没落是历史的宿命,只有依托中华文明才能构建和想象未来的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想客观公正地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时代的历史,应聚焦这一国家或地区本身,考察它的哪些历史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
B.以斯宾格勒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文明已走向没落,因此,应该去关注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
C.早在17—18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因为那时中国非常繁盛。如今中国崛起,中华文明再次为世人所推崇。可见,经济实力决定文化地位。
D.中国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更要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力。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三段选文的主要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想一般分为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四种。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联想类型?
(1)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
(2)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
(3)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4)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
3.在选文中,作者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天津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