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消失马国福去年的一个春日下午,我约朋友们到家里喝茶。我们坐在阳台上,就着茶,透过落地玻璃窗,赏着不远处的一片农田,田里的油菜花...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消失马国福去年的一个春日下午,我约朋友们到家里喝茶。我们坐在阳台上,就着茶,透过落地玻璃窗,赏着不远处的一片农田,田里的油菜花肆意汪洋,在春目的阳光下无羁奔腾。大片的油菜花,仿佛带上了王冠,穿行在春天的检阅台,视察眼前的仪仗队,浓艳中有一股王者之气,凛然、亲和又不可侵犯。
  有个朋友说,用不了多久,这油菜花,这块地终将消失。
  一年后,还是在一个春天的下午,我约了朋友到家喝茶。还是在同样的阳台,透过窗子,我们再也看不到去年那样汪洋的油菜花了。去年的那片土地四周已经被围墙围起来,麦田中央插着十几架打桩机。几辆挖掘机像蛮牛一样,霸气十足,冒着黑烟挖掘着泥土。不远处已经有数十幢高楼拔地而起,主体已经结束。被围墙围起来的农田里还没有打桩的地方,有油菜花孤零零地开着,分布在打桩机的周围。
  朋友说,油菜地果然消失了。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土地却不再是往日的土地。不多的油菜花没有了往日的王者之气,很容易让敏感的我想到一个词:残喘。这个词,总是用来形容那些弱势群体,但我用这个词来形容一片土地,形容一片土地上无辜的花,实在有点儿残忍。我很清楚,用不了一个月时间,油菜花还没有完全结出饱满的菜籽就会夭折。取而代之的将是钢筋、水泥、电线杆、机器、噪音、商铺。想到这里,我有点儿伤感,有点儿沉重。
  商业的触角伸到哪里,哪里的美就会被扼***。机器的轮子转到哪里,哪里的安静就会被戕害。
  开发的红头文件发到哪里,哪里的土地就会被刺伤。房子越建越高,自然的美就越来越矮;现代文明的铁塔越立越多,天籁和安详就越来越少。
  春天里,我和朋友们喝着新茶,谈论春天里美好的事物和不美好的事物。内心波动的那份静谧因为一串串沉重的打桩声而支离破碎。油菜花谢了,我们的心也跟着慢慢空了。新生的事物取代往日的美好,我不知道今后我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是墓碑还是挽歌。
  春天去了还会再来,而被机器的铁蹄践踏过的土地还能萌生诗意和美感吗?时代仿佛就是一个飞速运转的轮子,我们追求快节奏、快感、快乐,这轮子呼啸而过,挟裹着我们骨子里所向往的自由、美好、宁静,我们已经慢不下来了!诗意被剥落,美感被戕害,宁静被驱逐,工业的快速兴旺如同得势的帝王,统领现代人的步履冲锋陷阵,一些东西正在消失。商业的遍地繁荣,如同流水线上那刻板的程序和标签,将一些朴素的事物和本真的品质打包、归类、作价。
  土地被侵犯,美被物化,自然的教母再也不可能捧出足金的花朵。生命里一些良好的秩序被机器遗弃,血液里良好的基因被工业的能量、商业的气息、物质的利手摒弃。一转身,那块土地不见了;一转眼,那束菜花不见了;一转弯,那份心境不见了。我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内心的悲凉。
  作为这个时代机器上的一枚不起眼的螺丝,我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心,慢一点再慢一点,让自己的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我只想用自己蚂蚁一样柔弱的双唇,亲吻一朵花天真的容颜;我只想用蜗牛一样的步履背着自己精神的粮仓,悄悄地将春天里正在消失的美折叠成诗行,决然藏进背上的躯壳,深入泥土腹部,用一生的时间来温习春天,温习生命里最柔软的时光。(本文选自《江海晚报》2011年9月27日)
1、第二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题目“消失”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写的“大片的油菜花”,又引出下文对油菜地被工业文明破坏的叙写。
2.划线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即将消失的美好事物的敬畏和怜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现代文明肆意侵犯土地、改变自然而感到悲哀与无奈之情。
3.“消失”的含义有:从表面上看,由于工业化文明肆意破坏,消失的是油菜花;实际上,那些土地上萌生的诗意和美感,人们向往的自由、美好与宁静,一些朴素的事物和本真的品质,生命里一些良好的秩序,血液里一些良好的基因也随之渐渐消失。(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消失马国福去年的一个春日下午,我约朋友们到家里喝茶。我们坐在阳台上,就着茶,透过落地玻璃窗,赏着不远处的一片农田,田里的油菜花】;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邓亚萍:有一群乔布斯这样的人,才能成功
  “我们必须胸怀世界。”坐在宽敞的会议室里,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即刻搜索总裁邓亚萍对《中国企业家》不容置疑地说出这句话时,当运动员时的那股霸气仿佛一下子挣脱了那身高级定制时装,这位38岁的前乒乓球世界冠军早就超越了“不知道穿什么就穿香奈儿”的阶段的束缚,又冲了出来。
  虽然即刻搜索(2011年6月底,人民搜索改名为即刻搜索)只不过是个成立仅仅16个月的国有企业,员工人数只有170人,国内市场占有率排不上号,总裁邓亚萍却坚持认为,即刻搜索应该替全世界人民着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也被邓亚萍用来解释乔布斯为什么会成功:“乔布斯是个英雄。我相信,他希望自己能改变世界,或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他的心很大,所以他设计的产品,就能风行全球。”
  邓亚萍随后将自己总结的“乔布斯经验”责之中国:“中国人老是盯着中国人自己这点地儿。
  我们不能光盯着中国,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能够给人类,或者给互联网行业做出什么贡献?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应用上,还是在运作上推广上,Whatever,我们应该做一些这样的思考。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只想13亿中国人,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
  很多人认为邓亚萍不懂搜索引擎,但邓亚萍含蓄地指出,在英国的留学生涯,让她掌握了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可以一招打通所有的关节。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但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工作。”
  360公司总经理齐向东证实了这一点:“邓业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要做一个成功的搜索引擎出来,首先要赢得用户。那就要进行市场宣传,邓亚萍特别会利用她的明星身份和个人的知名度,到处去宣传人民搜索。邓亚萍很会做。”她请来谷歌中国研究院原副院长刘骏担任人民搜索首席科学家,这在齐向东看来,“是一种创举”,是即刻搜索未来有可能成功的前提条件。请来刘骏后,邓亚萍又签下了刘骏在谷歌的同事王江。人民搜索确定了技术为先的方向,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新闻搜索升级为网页搜索,完成了数百亿的全文索引量,打造了一个一流的技术平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首席科学家刘骏说,“无论是开发速度还是复杂程度,在世界互联网界算得上是小小的奇迹。”
  但这显然还不够,邓亚萍对目前团队的实力并不满意,“我们目前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微创新。互联网行业是引领整个时代或者说整个社会的。如果我们不敢想不敢干,还是踩着前人的路往前走,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太小了。”邓亚萍习惯性地拿体育来打比方:“团队越强,成功的可能性才越大。每个位置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邓亚萍说:“我们必须有乔布斯这样的人。”
  邓亚萍想搞支乔布斯足球队,23人。她说:“有一群这样的人,才能成功。”
  业界大佬对邓亚萍和即刻搜索的评价相当不错。新浪CEO曹国伟说,在短短一年间,邓亚萍“能做出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的网页搜索引擎,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齐向东的评价也很高:“即刻搜索作为一个商品或者说作为商业服务,应该说是合格的。”
  邓亚萍非凡的个人魅力,是即刻搜索没有成为众矢之的的原因之一。协调人际关系,和他人沟通,这一直是邓亚萍的长项,当年在体育总局和国际奥委会,邓亚萍就非常善于发挥自己的这个长处,到了互联网行业,邓亚萍同样长袖善舞。
  邓亚萍的姿态放的非常低,能向业界大佬(如张朝阳、李开复、齐向东等)虚心求教。“在这个行业中,我是一个新人,即刻搜索是一个新公司,拜业内做得非常好的(企业)为师,去学习各家所长,才可能让我们尽量少走弯路。”邓亚萍说,“所有业内成功者都是我的老师。可能在某些行当中,比如体育,我曾经成功过。但是我一个人不可能能成功,要有很多人帮助我才行。
  体育如此,更不要说跨行业了。你需要有一些很好的朋友来帮助你,来共同发展。互联网一个特点就是互联互通,本身后台就是连着的。互联网也是人与人的沟通。交朋友是自然的。”(节选自《中国企业家》2011年11月,作者:马钺)
1、根据文本,邓亚萍在她的人生新领域——互联网业中能取得成就与她自身的哪些优点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引用用邓亚萍和互联网业成功人士的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邓亚萍:有一群乔布斯这样的人,才能成功”为题目,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邓亚萍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戚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 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 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 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二段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三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的行为。请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喜容笑脸……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一句所用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依据。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不丹的幸福观给我们的启示
熊  蕾
  按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中国以5878.257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的排名仅次于美国,高居第二位。而自称为夹在中国"龙"和印度"象"这两个亚洲巨人之间的"蚂蚁"小国的不丹,则以13.97亿美元排在第162位。但是按照人均GDP的排名,我们两国的差距大大缩小,中国排到94位,不丹则上升到109位。
  如果按照英国莱斯特大学Adrian G.White教授的"全球快乐地图"来排位,不丹在世界排名第8,为亚洲第一,而中国则在80名以后。
  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是以GDP为中心,以工业化发达国家为样板。
  而不丹则奉行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概念。这是由不丹第四任国王吉格美·辛格·旺楚克在1972年首次提出来,和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仅仅以物质生产和消费来作为衡量发展的尺度,而是涵盖了心理幸福、社区活力、文化、健康、教育、环境多样性、生活水平、政府治理和个人的时间分配等多个指标。GNH理念认为,单凭物质财富,不能带来幸福,或者说不能确保人民的满意度和福祉;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不应以牺牲生活的质量和人民世代珍重的文化传统为代价。
  不丹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重庆直辖市的一半,不足百万的人口只是重庆的一个零头,但它和中国有一点类似,都是多山,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8%。其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近80%的农业人口,基本上也就是温饱水平,且农业劳动的辛苦,似乎很难和"幸福"联系到一起。
  然而当我们了解到不丹的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和低犯罪率时,我们不能不承认不丹在奉行国民幸福总值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比如他们不仅实行十年义务教育,而且对通过十年级考试的学生,国家继续支持免费学习到高中毕业。此后再次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继续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教育到大学三年级。这样的教育保障,鲜有马加爵、药佳鑫之类的恶性案件出现。
  不丹吸取了周边一些国家以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教训,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措施,包括通过立法保证不丹的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60%,以及不准许任何引起环境恶化和威胁野生动植物的工业和商业活动。由于这个政策,不丹国土的森林——不是绿地——覆盖率达72%,提供全国财政收入的40%的所有利用河流的水电工程,没有一个造成生态损害。这和我们中国一些地方为了发展为了政绩而近乎疯狂地破坏生态的资源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
  我们中国一些地区自称“香格里拉”,而很多不丹人并不知道"香格里拉"一说,他们的平均生活水平也与天堂相距甚远。但是在不丹随处可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们为了自己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为了炫耀来追求幸福的心境,雄辩地向我们解释了真正的香格里拉该是什么样。(选自2011.7.11日作者博客)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从经济总量来看,不丹和中国的差距巨大;但从人均GDP来看,两国的差距就很小了。 B.不丹人奉行的国民幸福总值(GNH)的理念不以物质生产和消费来作为衡量发展的尺度。
C.不丹人口少,国土面积小,且是多山国家,农业人口比例较大,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似乎很难和“幸福”联系到一起。
D.不丹鲜有马加爵、药佳鑫之类的恶性案件出现说明,在奉行国民幸福总值理念方面取得了低犯罪率的成就。
E.不丹的水电工程提供了全国财政收入的40%,却没有一个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经济角度比较中国和不丹的情况,是为了引出不丹独特的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概念。
B.GNH理念认为只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和珍重人民世代的文化传统,就能给人们带来真实的幸福。
C.文中说不丹国土的森林—不是绿地—覆盖率达72%是为了强调不丹制定的严格的环保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D.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其实就是天堂的意思。
3.从全文来看,不丹人持有怎样的幸福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来看,不丹人的幸福观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启示,并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选做题)对话
李培俊
  副所长是岳所长要来的。岳所长之所以竭力要个副所长,是为宋史研究所长远着想,岳所长59岁了,年底到届,手续一办,没个接手的人能行?
  人来了,是个年轻人,30多岁,原是外省一所高校的教授。老岳有些担心,这么年轻,能担起这副千斤重担?可既然让他来,就一定有让他来的理由。报到那天,岳所长一问,副所长竟姓秦,不但姓秦,籍贯竟是南京。岳所长不禁一声暗笑,说,秦所长姓秦?秦副所长何等聪明,哪里听不出来其间意思,笑了笑,反问说,所长姓岳?岳所长点点头说,不但姓岳,而且是岳飞正儿八经的后人,不是冤家不聚头啊。秦副所长也说,800年前那桩公案不会影响咱俩合作吧?岳所长说,哪里会。
  岳所长这人肚子里有货,虽主攻宋史,可三皇五帝,夏商周,都在脑子里装着。上任不久,秦副所长上门拜访,岳所长把他延至一室,沙发、茶几、陶壶、杯具,空空荡荡,别无他物。秦副所长问道,这间房是做什么的?岳所长说,书房。秦副所长又问,怎么没书呀?岳所长说,猜猜。秦说,过目不忘?诵罢即烧?一切都在脑子里装着?岳所长不置可否,转了话题,说起了所里的事。
  秦副所长家在外地,常到岳家蹭饭,两个清素小菜,一壶烫热的小酒,吱吱地喝上一阵。饭后,两人坐进书房,品着茶谈天论地。既然搞宋史研究,自然绕不开风波亭那段公案,这一绕,便把两人的关系绕得有些微妙。终于有一天,围绕岳飞的死因打了一次口水仗。
  话头是老岳挑起来的,老岳说,世间的事真是妙不可言,你呢,秦桧后人,我呢是岳飞嫡传,可咱俩却坐在一起喝茶,放到800年前,非把老祖宗气死不可。
  小秦也感慨一声,说,其实呢,岳帅之死应该是高宗所为,秦桧不过是当了一回替罪羊而已。老岳说,小秦,历史定案的事,咱就别翻烧饼了,否则,怎么会有“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那副对联呀。小秦当然知道,此联是乾隆状元秦大士所作。小秦说,那是秦大士为讨好天下人的应时之作,或者说,是个表态。你老岳想想,岳帅时任高官,又是抗金主帅,没有赵构指使,秦桧能***得了岳飞?你注意那个细节了吗?就是岳帅死前夜,赵构亲往监牢探望?老岳说,注意到了,可毒酒却是秦桧所赐。小秦说,咱先把这个问题放下,讨论一下《满江红》,写下这首词时岳飞33岁,已当上节度使,30岁当上节度使,显非常人,皇帝忌这个。那首词可谓激怀壮烈,成为千古绝唱,可岳帅根本没想赵构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假若不是徽、钦二宗被擒,九五之尊哪有他的份?如若岳帅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宗呢?赵构还有什么理由再坐龙椅?所以说,是一曲《满江红》***了岳飞,换句话说,是岳飞自己***了自己。秦桧不过是替人承担了骂名而已。
  老岳摆摆手制止小秦,小秦却不管不顾,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岳飞不好酒,不好色,不贪钱,不要官,人过于完美,容易被人误解,赵构不禁要想:那他要什么呢?
  老岳竟有些无言以对,隔了许久,老岳说,该吃饭了,在这喝两杯?老岳是第一次这么让小秦,以前都是:中午在这吃啊,不容小秦推托的。小秦知道这是虚让了,人家巧让客,怎好当个热粘皮?便笑笑,说,算了,答应了朋友的饭局,就不在这儿吃了。
  不久,老岳递了辞呈,请求辞去宋史研究所所长职务,在辞呈最后,他建议由小秦接替所长职务,提前到位。走那天,小秦抱着老岳哭了,说,岳所长,多来啊,好多事离不开你呀。老岳拍拍小秦肩膀,什么也没说,眼睛湿湿的,提了一个请求:能给我弄一套宋史吗?小秦说,你不是读过了吗?老岳说,我想再读读,再说,我家书房里也该有一部书了。  (选自《百花园》2010年10期)
1.这篇小说多处运用了照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秦所长认为是宋高宗赵构***了岳飞,其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小说名为《对话》,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北大之魂”蔡元培
陆  艳
  蔡元培在北大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能够外抗权势,内谋革新,办学境界高远,思路清晰,措施切实,终使北大为之一新,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心。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除了高瞻远瞩和胆气魄力,也在于蔡元培的个人魅力。
  对于蔡元培的崇高人格,世人历来称誉。有人说他“春风化雨”(冯友兰),有人说他“不言而众服”(顾孟余),也有人说他是“周公型人物”(吴稚晖)。现在也有人把他的人格魅力概括为“外和内介、守正不阿”,“严于律己、廉洁奉公”(金林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等几个方面。
  所谓“外和内介、守正不阿”,是说他性情温和,待人接物,处世论事,恬淡从容,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则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蔡元培的宽厚仁慈,有长着之风,是众口皆碑的。他对待北大的教师们,不仅关怀备至,而且温和亲切。师生们写了书向他索序,他没有不答应的。对学生和校内有志气的青年,都乐于提供帮助,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给半工半读学生提供便利条件。他对达官贵人与对校工贫生态度如一。据顾劼刚回忆:蔡元培到校的那一天,校工们排队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习以为常、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鞠了个躬,这使得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其人其品,可窥一斑。傅斯年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蔡先生之接物,有人以为滥,这全不是事实,是他在一种高深的理想上,与众不同。大凡中国人以及若干人,在法律之应用上,是先假定一个人有罪,除非证实其无罪;西洋近代之法律是先假定一个人无罪,除非证明其有罪。蔡先生不特在法律上如此,一切待人接物,无不如此。他先假定一个人是善人,除非事实证明其不然。凡有人以一说进,先假定其诚意,其动机善,除非事实证明其相反。”(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不过,蔡元培又不是不讲原则的人。傅斯年又说:“若以为蔡先生能恕而不能严,便是大错了,蔡先生在大事上是丝毫不苟的。有人若做了他以为大不可之事,他虽不说,心中却完全有数。至于临艰危而不惧,有大难而不惑之处,只有古之大宗教家可比,虽然他是不重视宗教的。”蔡元培于大是大非上绝不退让,在与守旧文人的论战中,在解聘不合格教员的决断中,在屡次抗议北洋政府的行为中,在对待学生的无理取闹等方面,都表现得很充分。
  所谓“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说蔡元培对待自己十分严格,克己节俭,安贫乐道,不以自己的私利和生活享受为意。他本着奉献的精神,一生致力于救国,从革命救国到教育救国,想的都是国家、民众,从不为个人和家庭打算,从不把职务作为谋私利的工具。他的生活非常简朴,身为北大的校长,粗茶淡饭,布衣简从。1917年,他去拜访孙宝琦,孙见他徒步而来,对他说,大学校长是有身份的人,不能再徒步走了,应该要有个代步的工具。第二次,蔡元培再去拜访,孙见其还是徒步,便亲自买了一辆新马车送给他。第三次,蔡元培因事再次前来拜访,孙见他仍未用车,才知道他是有车没马,蔡元培走后,孙马上派人把自己的马送了过去,这样蔡元培才坐上马车——当时,但凡有点身份的人,很多都坐着汽车上下班了,而以清贫为乐的蔡大校长却连马车也坐不起。
  冯友兰说蔡先生是中国“最大的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与实践者。观其一生,此言非虚也。(选自《传记文学》2011年第2期,有删节)
1.傅斯年认为蔡元培一切待人接物与众不同,其不同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提及的蔡元培个人崇高人格和迷人魅力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说蔡元培是“北大之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