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山间小路龙应台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莓果,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安徽省期中题
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山间小路
龙应台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莓果,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9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9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 会面。他要和张 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记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800年前的中国。
  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30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逆党"变成大师。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赫曦台上有个6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轩泉,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
  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
  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
  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儒雅",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的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开头一段写海德堡"哲学家小径"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提到的“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岳麓书院的兴衰,作者是怎样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写道:"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引出东方古代哲学家小径;
(2)为下文作铺垫,说明岳麓山小径的伟大;
(3)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
2、 指的是历史上对文明的认识、追求和尊重的力量。
3、
(1)书院兴,说明文明在前进;
(2)书院衰,是政治霸权压迫文明的结果;
(3)不管霸权如何嚣张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
4、
(1)再点"小路",照应题目,照应开头,使文章意境得到升华。
(2)既指岳麓书院初建的时候,更指中华文明初始的时候。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山间小路龙应台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莓果,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 祈  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 —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作品用象征 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莫明其妙与真妙
王朝闻
  ①艺术与生活必须有差别,不然何必在生活之上还要有艺术。但与生活相差别的艺术,应当说是更深刻也就是更带普通性地反映了生活的。这种反映对绘画的观众或诗词的读者,是否更带普遍性,不能不通过观众或读者的审美活动来证实。
  ②人们在习惯里,对难于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东西,好说“莫明其妙”。我以为这四个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也反映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矛盾。这里的“莫”字,是当作“不能”解而不是当作“未曾”解来使用的。这里的“妙”字的含义,是它的反面,意即“不妙”。事实上,绘画、诗词、笑话……以至日常的语言,有时尽管读者、听者或观众一时觉得难解,但它本身并不能因此就该受到否定。苏东坡那句“妙语嚼方得”,既反映了解与不解的矛盾——明与不明的矛盾,也肯定难解的妙语通过咀嚼而深得它是妙趣横生的作品,要比某些一览无余、索然寡味的作品经得起反复的观赏。
  ③白居易的《更漏子》,其中那“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写出妇女一夜失眼的具体状况。但那因为辗转反侧,引起了被窝与枕头都寒冷的感觉,以及作者对于这个处境凄凉的思妇的同情,不是直来直去地说出来的,所以它是经得起咀嚼的。宋人萧立之的《偶成》,写出下雨这一现象造成的因雨而不能游湖或放纸鸢,与喜雨的庄稼人在感受、感情方面的矛盾,诗人是在替喜雨的庄稼人说话。而这种倾向性的表现,好像不那么分明,细读“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这样的诗句,就可能引起唐人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样的好感。
  ④米勒的《倚锄的男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论是丰富的情感内容还是作者积极的倾向性,也和上述词与诗相近,属于“妙语嚼方得”的一型,从而区别于素描的基本练习,从而区别于标语口号式,从而区别于注解生活而不是概括生活的平庸作风。貌似习作或普通肖像画的这两件作品,没有直接记录人物的各种行为,而且后者的情绪状态的丰富性,所谓“神秘的微笑”,都是以瞬间的具体描写得到概括的。正因为“多”是透过“少”来表现的,这样的形象就好比“夜长衾枕寒”那样的诗句,后有限中包含着无限。这样的形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不免产生“莫明其妙”的印象,但这不是作品自身的缺点。形象那相对意义的不确定性,正是它区别于简单的图解,因而耐人寻味,又区别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朦胧的优点。至于那些以“怪”为“新”、内容晦涩、抽象得只有作者一人理解的绘画作品,就不是真妙,而是本来词义的“莫明其妙”了!
1.请选出对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评议的“莫明其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其暗含的逻辑是:如果作品中有妙处可言,“我”一定会领悟。既然作为欣赏者的“我”难以理解,则作品没有价值。
B.它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矛盾,指绘画、诗词、笑话以至日常生活语言等让读者、听众或观众觉得无法理解。
C.它同苏东坡的“妙语嚼方得”一样,指欣赏者一时不能体会某些作品的内涵,而这也正是优秀艺术作品值得肯定的。
D.它反映了“解”与“不解”、“明”与“不明”的矛盾,指作品的语言必须经过反复咀嚼、鉴赏才能感觉到它的妙趣横生。
2.对第④段中形象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别指代的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艺术作品中某个具体形象是确定的,可感的;而形象背后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是耐人寻味的。
B.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对生活瞬间的具体描写,形象背后对生活的注解则是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
C.艺术作品的形象是直接记录人的各种行为的,但人物行为背后的情绪的状态却是具有丰富意蕴的。
D.艺术作品的形象的数是少的、有限的,形象背后的情感作品的倾向性是无限的、不确定的。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充满了琐碎、繁冗和偶然性,艺术就是要通过这些“生活的碎片”展现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B.一个亲历战争磨难的人,在毕加索表现战争题材的名画《格尔尼卡》面前会茫然不解,也可说明艺术与生活是有差别的。
C.作者所举的4个例子,都是属于截取生活中的某个片断来展示生活的本质的作品,都是令人经过咀嚼而备感妙趣无穷的作品。
D.某概括生活的作品,是对生活的简单图解,一览无余,经不起反复推敲,那么它一定比不上“妙语嚼方得”的作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张爱玲(节选)
贾平凹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这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得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般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张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里一连串地飘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尽是道教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似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着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爱玲有一个俗女子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召听,是会说是非的狐子。     
  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几本,先看到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地一系列,中她的毒已经日深。——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张的天才是发展的最好者之一。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哪儿进门的,又如何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她明显的有曹雪芹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的。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是个执著的人。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耍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浸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着别人说好了,就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无损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了长读的……    
  《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说害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怎么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1.作者认为张爱玲的作品有什么具体特点?
(1)张爱玲散文的特点是什么?(每项不超过4个字)
A.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张爱玲的小说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长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了不少比喻,揣摩这些比喻,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段说“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这两句加点的词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戏台上的旦角”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莺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一语句与第三段中“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这个比喻意思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部分引用了《西厢记》的“不会相思,学会相思,说害相思,就害相思”,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引用这句话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段中“油头粉面”指的是低劣的散文作品,第三段中“耍弄些文的人”指的是带偏见的狭隘的文艺批评家。
B.张爱玲的散文,性急的人看不得:读她的散文,感觉如同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看风景。
C.张爱玲尽管是天才作家,才情可敌曹雪芹,但浑淳不及沈从文,因而引起别人的非议和抨击。
D.一些大作家的作品读多了也能模仿,因此要探出其规律;张爱玲的作品则不能模仿,因为她反映的生活离我们很近。
E.“读张爱玲”这个题目含有两重意思,既指读张爱玲的作品,又指读出了张爱玲的个性与才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咬文嚼字》选段,回答问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1、“咬文嚼字”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说把“咬文嚼字”说成“推敲”,是说得好听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发挥你的想象,猜一猜韩愈选“敲”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举“推敲”一例,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符合文段内容的两项是(     )
A.要想通过更改一两个字就使文字顺畅或漂亮是不可能的。
B.作者对“推敲”优劣的分析和观点其目的并不是要推翻韩愈。
C.作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不可知的东西,只有作者自己才知道。
D.“推”和“敲”不是文字上的分别,而是意境上的分别。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人造血液
  人体中流动的红色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的全血。目前先进的医学技术强调的是成分输血,在临床使用上很多情况不需要全血,只采用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来治疗。因此,人造血液也不需要与全血成分完全一致。现在已有血浆代用品上市,血小板代用品也已经开始研究,目前许多国家着重于开发红细胞代用品。血液中红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如果能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人造血液的关键难题就迎刃而解。
  既然是求命的血,安全自然是第一需要。由于人造血液制备工艺中加入了病毒去除或灭活工艺,所以输入人造血液可以避免因血液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此外,输入人造血液可以不必再考虑不同血型的匹配问题。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膜上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因为用血红蛋白组成的人造血不具有红细胞膜,没有抗原就不会与体内已有的抗体产生交叉反应,所以人造血适用于任何血型,人体不会对它产生排斥作用,可以真正做到“一血通用”,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医生只需直接为病人输入人造血液,而不必检测患者是哪类血型,然后再费时去寻找与之匹配的血液,节约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人造血液的优越之处还在于它可以大量地制造,保障医疗用血的充足供应:以动物血红蛋白作为造血原料的人造血液,有丰富的原材料来源。我国目前研制的人造血液以牛血红蛋白为原料,而法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名为海蚯蚓的沙滩小虫的血液也适合制造人造血液。另外,人造血液的一大优势还在于它能够长时间的保存。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普通血液在专门的储存条件下只能保鲜42天,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血液就有可能变质,而人造血的保存期可以长达数年。以血红蛋白为基质的人造血液是红色溶液,冻干后为红色或暗红色粉末。如果有需要,只需将干粉状的人造血溶解在特定的液体中便可以向病人输注。由于不需要血型匹配,并且携带、保存方便,因此在发生战争或大规模灾害时,人造血特别适合于紧急医疗救援。
1、根据文意,下列对“成分输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B.是与全血成分不完全一致的人造血液。
C.是只采用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来治疗的人造血液。
D.是应用血浆代用品代替全血的输血治疗。
2、对于人造血液的优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输入人造血液可以避免因血源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
B.输入人造血液可以不必再考虑不同血型的匹配问题,人体不会对它产生排斥作用,可以真正做到“一血通用”。
C.人造血液能够长时间地保存而永不变质。
D.人造血液携带、保存方便,特别适合于紧急医疗救援。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先进的医学技术强调的是成分输血,今后在临床上将不会再采用全血输血。
B.由于人造血液制备工艺中加入了病毒去除或灭活工艺,输入人造血液可以避免因血源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所以能够有效地杜绝目前时有发生的因输血引起污染性疾病的医疗纠纷。
C.因为人造血液可以大量地制造,不远的将来,人造血液也许会成为普通患者都可以输得起的放心血。
D.人造血液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所以必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