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货币填不满十二亿胃囊藏在胸中的奇妙皮包是胃,美中不足的是每只胃的下端都有漏洞。一日三餐的食物投入不断流失,而食物投人的本身又需投入;一连8年...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货币填不满十二亿胃囊
藏在胸中的奇妙皮包是胃,美中不足的是每只胃的下端都有漏洞。一日三餐的食物投入不断流失,而食物投人的本身又需投入;一连8年,人大代表纷纷建议制定《农业投入法》;一连8年,大会主席团又都将其纳人专门委员会的议程之中。
从1995年2月15日起,我国的胃囊总量增加到12亿只,以每只日容千克计,胃是日耗120万吨粮食的巨型漏斗。好心的境外朋友担心“准来养活中国”,有人则积极出谋献策:种粮不如买粮;进“口”还得进口;吃粮不如吃肉。
的确,种粮得跟土坷垃打交道,拖泥带水;而买粮只跟老板谈生意,干脆利落。不过用钱填胃,钱从何来?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大量的小生产者还是为买而卖,并非为卖而买。粮食的供应时丰时欠有弹性,多了卖不掉,少了买不到,刀子砍、鞭子赶都不行。而胃囊的容量却缺乏足够弹性,早填迟填,过饿过胀都不行。一户增产,这户农民增了收;户户增产,户户农民收入反减,是谓谷贱伤农。那么,粮价腾贵农民该成大款了吧?历史并没有这么乐观的答复。
公无前205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公元前47年,“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公元27年,“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公元 291年,“关中饥,米斛万钱”;公元314年,“大饥,谷二升值银一斤”;公元402年,“谷价踊贵,斗直钱五千文,人相食,饿死者十余万口”;公元502年,“米斗五千,人多饿死”;公元785年,“河南河北饥,米斗千钱”;公元943年,“谷价翔踊,人多饿殍”……五升豆卖一斤金子,卖方未暴发,买方未办豪门黄金宴,这是历史的教训。
至于穷国任意买粮,只消拿出货币;富国慨然卖粮,伸出友爱之手,当然是盛情可感的,不过,历史也没有那么乐观的答复。
公元1846年,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开放自由贸易,废除谷物条例,而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却造成饥谨,当时一贯储粮自给的印度则大量出口。公元1866年、公元1942年,穷国印度缺粮了,而一边缺粮一边出口。富国的面包却未见回流,结果,这两次分别有100多万和400多万只印度胃囊在“辟谷”之后永远停止了蠕动。
老百姓当然关心食物结构的调整,也不讨厌汉堡包、热狗和炸鸡。在食物链砌成的金字塔中,植物在下层,食草动物在中层,食肉动物上层。为了填满胃囊,粮肉的价值比率小于其使用价值比率,哪能不顾替代效应?
还是把货币投人农业,首先是种植业,土里刨食吧!
1.理解第一段中的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一日三餐的食物投入不断流失”指的是:           。
(2)“食物投入的本身又需投入”指的是:               。
2.对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1)“粮食的供应时丰时欠有弹性”的含义是:                  。
(2)“而胃囊的容量却缺乏足够弹性”的含义是:                。
3.作者主张“把货币投入农业,首先是种植业,”谈了几点理由,请分条陈述。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四自然段引用的大量料,所包含的意思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者”的诗意是一致的。
B.文章第六自然段引用印度与英国的史料,意在强调要通过“自力更生”来解决本国的粮食问题。
C.作者认为谷贱伤农、谷贵也伤农的原因在于农业的资金投不不足而造成的粮食供应与粮食消费的矛盾。
D.作者认为百姓要关心食物结构的调整,提升食物消费的档次,在目前还无法完全实现。
E.对比、举例的论证和形象的论述、风趣的语言,使文章既具有思辨的深度又具有活泼的风格。
答案

1.(1)粮食的消费是个不间断的过程。(2)粮食的消费又需要资金的投放。[“食物投入”是指粮食的消费,那么后一个“投入”呢?“投入”什么?是一个语言空白,可拿下文“农业的投入”来互解,然后组织语言,表述为:“粮食的消费又需要资金的投放。”]
2.(1)粮食的供应时多时少难以控制。(2)粮食的需求时间、数量难以变通。
3.(1)买粮需要资金,且受小生产经济制约。(2)依靠富国慨然卖粮不可靠。(3)为解决温饱,发展粮食生产比发展肉类生产更重要。
4.A C
解析

1.[通过前后勾联找到相关的信息:“一日三餐的食物投入不断流失”,“投入”到哪里?——投入到“奇妙皮包”的胃中去;怎么“流失”的?——那是因为“每只胃的下端都有漏洞”。语表含义是讲食物的消耗过程时不间断的,联系文章主旨,文章实际上讲的不是笼统的食物而是粮食问题,最后进行语言转换,表述为:“粮食的消费是个不间断的过程。”]
[“胃囊”可以指“粮食的消费”,但联系第2题(1)中的“粮食供应”,这里把“胃囊”表述为“粮食需求”更妥当。原文中后一句的“早填迟填,过饿过胀都不行”,照应“缺乏足够弹性”,说的是“在时间、数量上都难以变通”。形成答案:“粮食的需求时间、数量难以变通。”最后把(1)、(2)小题的答案联系起来,是一个转折关系,正好与原文这两层的语义关系相同,也可作为对答案正确与否的验证。]
2.[第2题的两小题,原文在要求理解的句子之后都有具体的解说。如第(1)题:“多了卖不掉,少了买不到”中的“多”与“少”照应“丰”与“欠”。“刀子砍、鞭子赶都不行”说的是无法人为地控制。因此答案应该表述为:“粮食的供应时多时少难以控制。”]
3.
4.[A.与杜甫诗意不一致,从“卖方未暴发,买方未办豪门黄金宴”可知。C.原因不在“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而在于受“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的小生产经济所制约。]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货币填不满十二亿胃囊藏在胸中的奇妙皮包是胃,美中不足的是每只胃的下端都有漏洞。一日三餐的食物投入不断流失,而食物投人的本身又需投入;一连8年】;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猴   子        王鼎均
⑴深秋的阳光明亮而犹有余温,冬的压力,轻轻的,从遥远处,向大地挨近。这季节,也许是人心最柔软的时候吧!
⑵一个脏老头儿坐在马路旁边向行人讨钱。
⑶那老头儿,总有一年不曾理发洗头了吧,头发昼夜摩擦衣领,刷上很厚的污垢。脸上,那足以和头发相称的胡子,也把胸前的衬衣染黑了,前后连接成一张软枷。油腻的流汁从此沿着夹克上的纤维向下侵蚀,直到尽头,几乎要从那一线堤防上溃决。
⑷人家说,头发里的油垢是生命力的表象。这老头儿的生命力都在什么地方消耗掉了?为什么不把自己弄干净一点?整个夏天,用自来水是不必花钱的。
⑸如今,他坐在路旁的消防栓上,那不是一个人类能够坐稳的地方。他有一顶尚未变形的帽子,这是很重要的道具。在大厦前的水泥地上睡眠的时候,他用帽子盖住脸孔,现在,他望着身旁的行人,从头上摘下帽子,举在空中,谄媚的笑着,转动脖子,期待施舍。
⑹行人很多,没有谁注意他。美国的乞丐大都给人一种可畏的感觉,他们有尊严,令人联想到赤脚的人不怕穿鞋的人。这老头儿完全不同。也许他的身材太小了,没人瞧他,只有他努力的、充满诚意的注视别人。他注意每一个人,朝他摘起帽子,从胡须的缝隙里放射笑意,目迎目送。一个希望破灭之后,耸一耸肩膀是另一个希望。他不停的摘帽戴帽不停的耸肩,动作完全机械化,这种动作不像是人的动作。
⑺不管如何,他是诚心诚意的做下去,这里面有他盎然的生命力,直到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小孩经过。自“皇帝的新衣”以来,世上有多少事情坏在孩子的一张嘴上。
⑻母亲拖着孩子快走,孩子却迟疑,留恋,不肯马上离开插在消防栓上的这个怪物。他用孩子特有的清朗的高音问:“妈,它是不是一只猴子?”
⑼帽子停在空中,笑容僵在脸上,目光打落在地上。
⑽他奋然起立,戴上帽子,拉一拉夹克,吓跑了母子。其实他不曾把那母子俩放在心上,他朝百货公司走去。
⑾他不会是去买东西吧?不会。我想,他是去找一面镜子。
选自《散文家喜爱的散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①作者在第⑷段中说“这老头儿的生命力都在什么地方消耗掉了?”在第⑺段中说“这里面有他盎然的生命力”。请指出这老头儿的生命力都消耗在哪里了。(2分)
②第⑹段:说说“赤脚的人不怕穿鞋的人”这句俗语的含义。(2分)
2.①第⑸段:“他有一顶尚未变形的帽子,这是很重要的道具。”指出“道具”一词在文中的寓意。(2分)
②第⑼段:“帽子停在空中,笑容僵在脸上,目光打落在地上。”指出加点的动词所表
3.①文章以“猴子”为题目的好处是什么,请分点陈述。(4分)
②文末,“我”猜想“他是去找一面镜子”。“我”之所以这样猜想,是因为“我”认为这“老头儿”毕竟是这样一个人:                                  (2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开头的写景部分,描写生动形象,情调轻松风趣。“人心最柔软”指的是人心最善良、最富有同情心,也可指心情最愉悦。
B.“人家说,头发里的油垢是生命力的表象。”这句话是反语,在对“老头儿”肮脏外表的调侃中揶揄其生命力的消失。
C.“其实他不曾把那母子俩放在心上,”是“老头儿”在吓跑了母子之后的反思,表现了他内心的后悔与歉疚。
D.作者引用“皇帝的新衣”这一故事,其用意在于指出孩子诚实率直不世故,对现象的观察往往直逼本质。
E.作者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情节,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人物,语言幽默、机智、辛辣,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安塞腰鼓       刘成章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捶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①文章的主体部分(从第5自然段到倒数第4自然段)对安塞腰鼓的描写先后有所侧重,作者先写        ,次写         ,后写            。(3分)
②联系全文,说说文章赋予安塞腰鼓的象征意义。(3分)
2.①“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文中的“你”之所以感到“惊异”,其原因是                   。(2分)
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易碎的玻璃”在这里的含义是                   。(2分)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写作上都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但具体作用又各有不同。请你就下列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①开头(第四自然段):“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2分)
②结尾(倒数第三自然段):“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了。”(2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中加横线的四个语段用“好一个……”的句式,为全篇确定了基本的音高、色泽、氛围和主要的精神走向,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B.文中加点的三段“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磅礴能量,渲染出了它的奇特效应。
C.文末的“另一个星球”指鼓声喧腾的世界。“渺远的鸡啼”既可以看作是写实,又可以看作是写虚,给读者以警醒和鞭策。
D.作者抓住安塞腰鼓的特点来写鼓写人,是以鼓来衬托人、用鼓来比喻人,展现了陕北农民古朴粗犷和雄浑豪迈的美。
E.铿锵的短句、激昂的排比、疾猛的节奏和跌宕的高潮,类似大泼墨、大写意,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内心中激越澎湃的情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⑾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文章开头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⑴“我”为什么“笑了起来”?⑵“我”为什么感到“满足”?(4分)
2.⑴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⑵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4分)
3.在第⑾段中,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⑴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⑵又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6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文中“枯萎多年”“终于等来一次生机”的荒草,象征着“劳忙半世”而等待“出人头地”的人生,它让人看到“未到来的美好前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B.“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这句话既表现了我对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渴望,又暗示了一种无法相融的孤独。正因为如此,我才努力要“真正进入一片荒野”。
C.文章从对草木的亲近写到草木其实无法亲近,从过去我对生存的麻木写到草木唤醒了我对生存的热情。“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种既带有几分无奈、却又满怀虔诚的赞美。
D.作者笔下荒芜的大自然充满了童话色彩,是人的精神家园。在这片精神家园里,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可以无滞碍地栖居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进行灵魂的交谈。
E.作者通过鲜活朴素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朴素旷远和唯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描绘,引发人真切的记忆和悠长的思绪。看似平静却发人深省,节奏舒缓却撼人心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湖       畔    李萦枝
①曾经在一本画册中看到过一幅题为《湖畔》的摄影作品:大雪初霁。清冽的湖边,薄薄的雪翅交叠成大片蓬松柔软的积雪。雪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张铁条钉成的长椅,冷铁的黑色凸现在积雪之上。整个画面是静态的、肃穆的,雪梦幻一般烘托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空寂。
②这样一个简约的画面在瞬间抓住了我的心,并且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一条想象的通道。空空的铁椅,它在湖畔经历了什么又等待着什么?
③濒临一湖静水,独对空蒙苍天,横卧一片野地,裸露在季节中的筋骨被风雨雷电、日月星光穿过。铁椅只是固守,等待一个人,一个与之在冥冥之中有着某种联系和默契的人。在某一天某一个时辰来临,它渴望承载起这个人生命的重量。
④透过积雪,我看见了铁椅上斑驳的锈迹。这是掩埋在时间后面疼痛的伤口和幸福的印记。在这椅子上,也许曾经演绎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场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一次别去经年后重逢的狂喜;或是黑暗中的沉思与独白,初春时节的朦胧与渴望,秋光里的寂寞与怀想,夕阳西下时淡淡的感伤……
⑤曾经在椅子上坐过的人,有不同的年轮,从黑发少年到白发老人,分别来自人生的四个阶段。他是椅子的过客,因为时光的河流要载往更远的前方,他在这里停留片刻,留下了灵魂的芬芳。过客远去,铁椅就被落叶和霜雪覆盖。
⑥更多的时候,铁椅融进暮色,像一叶在怀想中沉湎的孤舟泊在时间的岸边。它以执著与时间抗衡,等待一个摆渡的人。纵使时光老去,等待不老。椅子空空,惟其空着,才承纳了一种博大和无限。有什么比守望不息的生命更加久远的呢?
⑦而生命与生命的交织演变出来的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的荣辱兴衰是一些变换的场景,深入它记忆的最深处。在时间的嘀嗒声里追溯逝水的源头,遥想从前的天空与河流,如血夕阳与铁骨苍鹰,一马平川上的猎猎战旗与浩浩大漠上的烽火硝烟,以及万丈英雄豪气与方寸之间的似水柔情……如此,又是一部横卧在时间岸边的汗青史册。那些在册页上留下生命痕迹的过客随流云远去,复有后来者,以此连绵不绝,又渺若尘沙。但生命不息,这一部史册在缄默中向未来的岁月敞开,等待一个人携着风雨挥毫着墨。
⑧我不知道这幅摄影作品的作者是何许人,最初的创作意图又是什么。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深入了画面中充满寓意的空间,读懂了人与时空、永恒与流逝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
⑨现在,把这张铁椅搬至我心灵的湖畔,像它在画中以白雪为背景对生命展开阔大的等待一样,我要让它远离红尘的喧嚣与浮躁,在我的内心日复一日地坚守,等待那种生命的极致。比如灵魂与灵魂相遇时燃起的一把火,裹藏的心灵被狂飙痛快地揭开蔽障,踏遍千山万水阅尽人间沧桑后的积淀,梦想的蓓蕾在绚烂的一刻极尽辉煌……也许,这样的生命极致一辈子都不会到来,而等待却永远继续。惟有给拥挤的心灵一片渴望中的空白地带,生命的空间才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⑩从《湖畔》中走出来,我已成为铁椅上的一个过客。积雪无痕,我心灵的湖畔却留下了一行清晰的脚印。
(选自《散文》2002年第3期)
1.作者在第②段写道:“空空的铁椅,它在湖畔经历了什么又等待着什么?”(4分)
⑴它“经历了什么”?⑵又在“等待着什么”?
2.作者在第⑧段中说,读懂了“人与时空、永恒与流逝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请结合第⑦段内容,简述你对这种“内在关联”的理解。(5分)
3.第⑨段中作者用四个比喻句来形象地展示“生命的极致”,请分别说出它们的含义。(5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由一幅摄影作品而引起联想和想象,由实入虚、化理为象,从铁椅前的过客写到汗青史册上的过客,并引发了对生命极致的孜孜追求。
B.作者笔下的铁椅是“泊在时间的岸边”、有着博大和无垠的胸怀的守望者。文章的主旨在于表现这些“守望者”对人生和历史的审视,赞扬它守望不息的生命精神。
C.“我已成为铁椅上的一个过客”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从眼前的思索中解脱出来。它既照应了开头铁椅的等候,又与“铁椅搬至我心灵的湖畔”互为补充。
D.“透过积雪……幸福的印记。”作者在这里用“斑驳的锈迹”形容铁椅的历尽沧桑和过去发生在它身边的种种人事,以及由此产生的刻骨铭心的感受。
E.“它以执著与时间抗衡,等待一个摆渡的人”,是因为“时光的河流要载往更远的前方”,因而不应永远“泊在时间的岸边”去怀想沉湎着过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的故乡
卢年初
①我们居住的地方曾是鱼生活过的地方。
②过去,这里曾是一个美丽的湖。有荷花,有水草,有芦苇,而更多的是那些自由欢畅的鱼儿。是什么时候,开始围湖造田,湖上的许多事物被另外的事物代替,一种花代替了另一种花,一种草代替了另一种草,只是鱼儿,一道横堤让它们远在他乡,它们来不及收捡,把许多东西遗弃在这里,它们留下的那种缠绵的东西,我们叫淤泥。
③我的父亲是个渔民。他曾经驾着船儿在这湖里漂荡,不管是水流的湍急、和缓,还是哪片水域生活什么样的鱼群,他都了如指掌,他的辛酸和欢快在湖里闪耀成粼粼波光。而现在离开了渔船,成为耕作于田间的农夫,他拿起铁锹,拿起镰刀却不知走向何方。一眼望去,那里横卧着脱手落水的鱼钩,还有谁在渔船上做饭时丢弃的破罐,它没再装打渔人的食粮。
④我坐在一块岩石上。我的父亲走过来,仔细端详,说这岩石下居住过一条大青鱼。当时他下网后已感到它的动荡,但是岩石刺破了网,大青鱼顺势逃逸。父亲不怪大青鱼,因为这岩石下是它的家园。大青鱼啊,只是你而今在何方,当你思念故地的时候,你可知道曾想捕捞你的父亲在此深深的景仰?
⑤在这个地方,我们搭建了自己的家,我们曾经怀疑,这里是家吗?很多人都在家门边茫然地徘徊。就像到外婆家去,最初是新鲜,久了感觉是做客,始终把自己当做异乡人,才醒悟出这里是鱼的故乡。出门吧,找不到归家的路,看看夕阳,它像个不老的钓者,用袅袅的炊烟,垂钓我的家园,我们和鱼没有什么两样。
⑥我走遍这里的许多地方,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许多人努力记着村庄的名字转眼又忘了,他们却都记得这里是鱼的故乡。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也失去:王二生得瘦弱,却活蹦乱跳,人们叫他王刁子;李三行事沉稳,不善言谈,人们叫他李乌鱼;还有的男人叫泥鳅,还有的女人叫鳊鱼。人们都是在寻找自己呢,还是在寻找失去的鱼?头几年,我们的庄稼歉收了,我们的思念还泡在水上。
⑦也还有一些水洼,甚至有水塘。一群鱼儿坚守在故乡,确信家园会再次丰盈,等待着亲人来自远方,它们在腾跃的时候,我感到异常的悲壮,它们没把牺牲当做死亡。父亲常常走到这些残留的水域,心存安慰,他每天都会割草,喂料,鱼儿在快乐的生长。
⑧后来,我离开了鱼的故乡,可人们都还说我总保持着鱼的形象。我喜欢早晨呼吸新鲜空气,我喜欢在人群中沉默地穿行,我也常常为辨识鱼饵和自然的馈赠而彷徨。我在城市没有找到住所,我总在流浪,我对爱人说:要找一个有水有草的地方。
⑨多年以后,我回到我的故乡,我的父亲已离去,沟港不再像以前不修边幅,石头不再像以前粗糙无光,水洼开辟成的鱼池。我为家乡的昌盛而欣慰,也不禁为离乡的鱼而叹惋:这里还是不是鱼的故乡?也许再过许多年,百年,千年,曾经离去的鱼,它们的后辈还会来到这个地方,它们再也找不到先辈描述过的模样,而是指着人们留下的瓦砾说:这里曾是人类居住过的地方。
(选自《散文选刊》2002年第4期,有改动)
1.阅读文章第①至⑦段,⑴用两个词概括“我们”对“我们居住的地方”的情感;⑵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些情感的,请简言之。(4分)
2.说说你对第④、⑦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
⑴ 第④段:是什么使“父亲”对大青鱼产生景仰?
⑵ 第⑦段:“父亲”为什么感到“心存安慰”?
3.在最后一段,作者说“我为家乡的昌盛而欣慰”,接着又说,鱼的后辈也许“还会来到这个地方”,还说,这里仅仅“曾是人类居住过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的深入思索。请说说这些语句的含义?(4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⑤段中“我们和鱼没有什么两样”,指的是鱼被我们垂钓而离开了家园,而我们也被大自然“垂钓”而离开了家园。我们和鱼一样都无法摆脱被“垂钓”的命运。
B.作者在文中实际上思考了两个家园: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这两个家园是根本对立的,人类对物质家园的开辟,其结果必然以精神家园的丧失为代价。
C.作者以敏感而多情的笔触刻画的鱼儿形象,具有温柔而又脆弱的特征,一道横堤就可以让它们远在他乡,但同时又是倔强的,甚至为坚守故乡而悲壮地牺牲。
D.题目中“鱼的故乡”即末段所说的“我的故乡”。文章以“鱼的故乡”为题,暗示人类生存的空间从本质上是属于大自然的,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类仅是大自然的寓居者。
E.文章构思精巧,想象丰富,语言凄美悲凉,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用寓言式的写法,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沉思,含义隽永,意味深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