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李新宇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
李新宇
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
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20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厚。一些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
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必需的。
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进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并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选自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下列对“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
B.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
C.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
D.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
2.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B.“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C.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蒙工作还必须进行。
D.“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
3.根据全文分析,不属于今日的中国需要启蒙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就中国历史而言,启蒙是一个没有完成而被打断的历史任务。
B.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C.进入21世纪,中国思想界对启蒙仍然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D.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
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负起启蒙的重任。
C.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历史悠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现代启蒙运动的高潮,但因其力量弱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有限。
D.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界关于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
答案

1.B
2.C
3.C
4.D
解析

1.B(从“因为”一词可知,“补课”是由于“人的解放”的目标没有实现,要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就必须进行启蒙。)
2.C(A“不可能完成”这一判断无中生有;B“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在文中指的是“自然演进”;D“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在文中指“五四”启蒙力量的弱小。)
3.C(答非所问)
4.D(“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结论从文中推断不出,属无中生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李新宇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及三国,为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东汉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灿烂辉煌的发展时期,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创造了砖结构休系及以石料为主体的石结构体系,而演进为新的拱券结构。在建筑艺术造型方面,又融合了佛教东渐的宗教色彩。秦汉两代,大兴土木,阿房未央,巍峨壮丽,大大开拓了建筑群的总体设计规模和个体建筑的高大形象。这时修建在都城的渭桥、灞桥,不仅长大宽广,而且饰以勾栏,植柳成荫,实用功能与艺术美化,交融而结成一体。
春秋末战国初期,我国冶炼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了生铁和冶炼铁,进而出现了铁器。铁的出现,大大推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的利用,为大量的石桥建造,提供了物质条件。首先在原来木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而石料用于桥梁建筑的重大意义,则在于由此而石拱桥就应运而生,在实用、经济、美观等各方面都起着划时代作用。石拱石梁的大量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梁使用寿命,还提高了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晋太康三年的七里“涧旅人桥”,并不是一个突然的出现,而是石拱建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作品之一。汉画像砖“裸拱”——无拱上建筑的裸露拱券——的出土,证明汉代已有石拱。秦始皇大修天下驰道,规模宏伟。筑路当然必然同时修桥,才能四通八达。《述征记》:“始皇东巡,弗行旧道,过荷水,命百官以下提石以填之,俄而梁成。”这是说由于“弗行旧道”,所以临时提石成梁。传说又有始皇在海中立柱建桥的故事。海上架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的,但足以说明在有可能的条件下,是有遇水架桥的愿望和一定程度的相应措施的。实际上,战国时期已大规模造桥,《史记·滑稽列传》记战国魏人西门豹为邺城令(今河南临漳县),“发民凿十二渠……十二渠经绝驰道”。汉赵充国治军屯田,建桥七十二座,都说明当时修桥梁已十分普遍。
《汉书·薛广德传》广德谏阻文帝御楼船,称“乘船危,就桥安”,则表明当时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已确认从桥上通过,不仅便利,并且安全。由此,也可说明当时的造桥技术,已给人以安全可靠的信心。在这一时期里,汹涌宽阔的黄河上架起了第一座蒲津渡浮桥,在四川产竹之乡,出现了竹索笮桥。标志着公元纪元初期,梁、拱、吊,桥梁的三大基本体系,已在我国形成。(选自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概论》)
1.对第二段中画线的“起着划时代作用”的含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坚固耐用的石料造桥,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寿命。
B.石拱桥更容易将桥的实用功能与美的造型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C.建桥所用的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从建造石拱桥起有了更大的提高。
D.节省了建造木制桥梁所需要的大量木材和大量的人力工时,更经济实惠。
2.文章认为“七里涧旅人桥”是“成熟的作品”,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一“成熟作品”形成条件的一项是        A.在汉代已有的石拱技术是石拱桥建造的技术基础。
B.渭桥、灞桥这样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桥梁提供了仿照模式。
C.铁的出现为石料的多方面利用提供了物质条件。
D.人们对石拱桥多方面优点的认可使建筑它成为了一种需要。
3.以下各项不能证明“以秦汉为主……为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开头加线的句子)这一论断的一项是(   )
A.公元纪元初期,梁、拱、吊,桥梁的三大基本体系,已在我国形成。
B.有关西门豹、赵充国等人建桥的记载说明当时建桥已十分普遍。
C.黄河蒲津渡的浮桥、四川的竹索笮桥,说明桥的种类当时已相当齐全。
D.“七里涧旅人桥”这样的成熟作品的出现,说明当时建造石拱桥的技术已相当成熟。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拱桥的建造需要打造各种类型的石料,这只有在冶炼铁的技术发明之后才能够做到。
B.成熟的石拱桥是在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可能出现的。
C. 人们对石拱桥使用的安全性有个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这一点《汉书·薛广德传》作了说明。
D.建桥是为了使用,使用促使人们建更多的桥,文中的大量例证都说明了这一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人远祖更可能在中国
①广西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研究小组对柳江人洞的堆积物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铀系测年法,首次对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年代测定,结果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认识的不超过3万年。
②这意味着,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比人类学家原先所认识的要更早生活在华南地区。这一结果使东亚人“非洲起源”学说受到挑战。
③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方法。
④去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他们于3.5万年至2.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强调说:“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新方法。”
⑥“用基因研究的结果推测人类进化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铀系测年法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在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这之后才从非洲迁移而来。”黄慰文补充说。
⑦王危说:“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年代学在内的对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有望揭开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之谜。”
1.有关对东亚人的祖先的研究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危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很有可能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而是非洲人。
C.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那些研究者推测得出的,尚缺乏科学的依据。
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3.5万年至2.9万年前的非洲人根本不可能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2.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解剖学上柳江人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因而可以被推测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王危所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对柳江人的头骨化石运用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获得的。
C.铀系测年法由于可以检测到最远数十万年的时间,因而在“第四纪”的研究中被认为比碳14测定法更为可靠。
D.基因研究法虽然也被一些科学家应用于古人类学研究中,但毕竟是间接地运用基因研究结果推测人类的进化过程,其结论的完全可靠性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3.有关古人类出现年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发现,柳江人的头骨化石所在地层的年代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甚至更早。
B.王危的研究成果仍然不能完全推翻“非洲起源”学说,还有待于包括年代学在内的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来证实。
C.柳江人可能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3.5万年前至2.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而来。
D.中国的科学家运用铀系测年法找到了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很可能就在中国的直接证据,据此揭开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之谜将为期不远。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先认为柳江人生活的时代距今不超过3万年,是因为碳14测定法有其局限性。
B.在王危的研究成果公布之前,较流行的观点是现代东亚人起源于迁移而来的非洲人。
C.即便东亚人的祖先是在3.5万年前至2.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的,但非洲人在基因上同东亚人也不可能有太多一致的地方。
D.基因研究者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北京人”,说明在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和现代人之间在研究资源方面尚存在缺失环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 色 污 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人们把它形象化地称为“白色污染”。
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加上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塑料垃圾因此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塑料袋、塑料薄膜、农用地膜、快餐盒、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宅周围,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其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餐具,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尤其是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决将用过的塑料快餐餐具抛之窗外,甚至列车服务员亦将垃圾弃之车外,造成铁路干线两旁的的树木枝条飘挂成串全国铁路每天废弃的塑料快餐餐具高达150万只,从空中鸟瞰,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群众感触很深,反应特别强烈。
而且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二三百年不会腐烂。正是因为塑料降解时间长,所以潜在的危害更大。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由于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而废弃在地面或水上的废旧塑料,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塑料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会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这种“白色污染”现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不鲜。
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3600吨,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废塑料垃圾日产量为7700吨,每年总量约为29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降解周期。我国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纸质、淀粉、易降解塑料等新型快餐餐具已在一些铁路列车上使用,从而缓解了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程度。
在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加强资源再生利用。据报道,我国北方某城市已引进了3条流水线,每天可处理10吨废塑料,至少60%可提炼成油品,剩下的通过焚烧转化为热能,可用于住宅小区的供暖。
美、日等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我国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也为此专门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扼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
不过,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一定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人 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否则,治理“白色污染”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1.下列对“白色污染”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指废旧塑料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的污染现象。
B.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破坏环境美感,影响农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危及动物安全的污染现象。
C.指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随意将用过的塑料餐具抛之车外,在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的群众反应在特别强烈的污染现象。
D.指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土壤后,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的污染现象。
2.对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保意识薄弱。
C.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品,用后即扔,充斥于各种场所。
D.废旧塑料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难以对其生物降解。
3.下列对“治理‘白色污染’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有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
B.塑料垃圾被动物吞入,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的“白色污染”现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不鲜。
C.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3600吨,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废塑料垃圾日产量为770吨,每年总量约为29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
D.“白色污染”问题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保意识薄弱,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式。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
A.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影响了在治理“白色污染”中的全面推广。
B.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C.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解决了“白色污染”。
D.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强和完善环保立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空间和时间都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凭借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为同一个瞬间。
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在虚拟的数码文化中漂泊无依。这样一种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大幅度增加,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强,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社会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简而言之,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它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
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理应发挥驾御和控制作用。各种新兴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的作用。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网络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体日益消解、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有可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使得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选自《环球时报》,有删改)
1.下面对“网络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会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即信息实现大量储存和高速传播。
B.网络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固定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
C.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间感受,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同一个瞬间展开。
D.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感受,人们在同一时间里,既可以在这个空间,又可以在另一个空间。
2.对“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际交往速度更快,更方便;人们更加独立自由,个人能力得到更大发挥。
B.网络社会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并使信息的传播更快捷、更广泛。
C.网络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快捷,加强了人际关系纽带。
D.网络社会使人丧失了历史的深度和地区认同,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日益淡薄。
3.下面不属于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措施的一项是(    )
A.突破时空限制,发挥家庭的纽带作用,使人际交往更具体。
B.开展新的社会运动,加强社会成员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C.建立恰当的国家认同感,使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D.发挥文明共同体的驾御和控制作用,强化文化认同和信仰。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会空间是流动的,时间是压缩的,可见网络社会的人们已经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
B.经济活动高速有效,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这必然会消除世界不同地区的贫富悬殊。
C.文章有较多篇幅分析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见作者对它持消极态度。
D.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有多种方式和力量,只要找到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方式和力量,人们是能够逐步消除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在我与青年人接触中许多青年人热心于世界科技的发展,他们有志成为世界学者、国际学者,对国际的重大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为此①,我要求他们多研究中国的重大问题。如中国长江三峡工程,这么大的水利资源要开发,在世界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为此②,世界上好多水利学家都想插一手,以流芳百世。这项工程出台时,遭到美国的反对,他们认为会破坏生态平衡,而现在美国商务部则忙于为美国公司提供有关中国三峡建设的信息和咨询,否则他们将难以介入。长江三峡还不算是中国的最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水利开发问题。第一,它占全部资源的50%~70%。西南地区的水利资源集中在南沙江、金沙江、怒江,横亘三个地区,落差1000米,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它的开发,需要高落差水轮机。目前,这项技术在世界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二,这一资源的开发,是在崇山峻岭之中。怎样进去,这也是世界上极少碰到的问题,是搞飞艇呢,还是发明其他运输设备,这有待开发和探讨。因此,它们不仅是中国水利建设上的问题,也是科学技术的研究课题。
英法修隧道等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问题。中国也有些跨世纪的问题,如怎样将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西北,彻底解决大西北的干旱问题,这也是跨世纪的工程,一旦实现,其经济效益之大是难以估量的。但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21世纪上半叶就可完成的,这是中国子孙万代的事业。
1.文中加点的两个“为此”各指的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
A.①指许多青年人热心于世界科技的发展,关心国际的重大问题;②指世界水利史上少有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
B.①指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
②指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想插一手,以流芳百世。
C.①指许多青年人热心于世界科技的发展,关心国际的重大问题;②指世界上许多水利科学家都想插一手,以流芳百世。
D.①指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
②指世界水利史上少有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
2.文中提到了几个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下列四项中不能与之并列的一个是(   )
A.中国长江三峡工程                      B.中国西南地区的水利开发
C.高落差水轮机的研制                    D.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西北
3.从文中看美国对三峡工程的态度为什么陡转?回答不确切的一项是(   )
A.阻不住便想插一手,想起领导作用        B.介入这一大工程可以赚大钱
C.想参与建设出名出成果而流芳百世        D.炫示和推销自己先进的科学技术
4.这段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中国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地理资源等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应该加强研究。
B.中国的科学技术问题正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应该多加关注。
C.中国的青年科学家应多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不要老是关注世界科技的发展。
D.中同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跨世纪工程很多,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