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收藏阳光》(王尔山)从前,田野里住着田鼠一家。夏天快要过去了,它们开始收购坚果、稻谷和其他食物,准备过冬。只有一只田鼠例外,它的名字叫做弗...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收藏阳光》(王尔山)
从前,田野里住着田鼠一家。夏天快要过去了,它们开始收购坚果、稻谷和其他食物,准备过冬。只有一只田鼠例外,它的名字叫做弗雷得里克。
“弗雷得里克,你怎么不干活呀?”其他田鼠问道。
“我在干活呀!” 弗雷得里克回答。
“那么,你收藏什么东西呢?”
“我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
“什么?”其他田鼠吃了一惊,相互看了看,以为是一个笑话,笑了起来。
弗雷得里克没有理会,继续工作。
冬季来了,天气变得很冷很冷。
其他田鼠想起了弗雷得里克,跑去问它:“弗雷得里克,你收藏的东西呢?”
“你们先闭上眼睛。” 弗雷得里克说。
田鼠们有点奇怪,但还是闭上了眼睛。
弗雷得里克拿出第一件收藏品,说:“这是我收藏的阳光。”
昏暗的洞穴顿时变得明朗,田鼠们感到很温暖。
它们又问:“还有颜色呢?”
弗雷得里克开始描述红的话、绿的叶和黄的稻谷,说得那么生动,田鼠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夏季田野的美丽景象。
它们又问:“那么,你的那些单词呢?”
弗雷得里克于是讲了一个故事,田鼠们听得入了迷。
最后,它们变得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弗雷得里克,你真是一个诗人!”
——这是我在一个语言节目里听到的故事,正值多年来最冷的冬天,我刚刚目睹了几个钻营陷害者的表演,证明美善不一定战胜丑恶,一时也分不清内心与外界哪一个更冷。
“他们想起了弗雷得里克!”富有感情的女教师说,我的心情随着她的叙说渐渐起了变化。
——阳光、颜色和单词!
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好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又多么实在!
人生如四季,也有阴晴圆缺,无论去到哪里,总难免有不愉快的事情,因此,对于生存,精神力量和物资储备同等重要。
——他们想起了弗雷得里克,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想起了夏季的美丽。
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觉察夏季的可贵;如果没有小丑现形,我们未必看出谁是好朋友;如果田鼠们没有储藏粮食,就一定熬不过冬天;如果我们没有留心收藏快乐的片断,构筑坚实的精神防线,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也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冻结、枯萎。
——女教师说这是一个意大利寓言,我想起一句相近的中文诗句:
往事很像落日映照的河面,
我拣闪光的珍藏在心间。
1、弗雷得里克为我们描述的“阳光”是指什么?“颜色”是指什么?“单词”是指什么?我们从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文中“‘他们想起了弗雷得里克!’富有感情的女教师说,我的心情随着她的叙说渐渐起了变化。”这句话中“他们”指谁?我们的心情变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对文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善待生命的田鼠形象,借物喻人,寓意深刻。B.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抒情为主,表达了一个深邃的主旨:留心收藏快乐的片断,构筑坚实的精神防线。
C.文中“女教师”、“我”、“弗雷得里克”各有其寓意。“女教师”的精神充实,用,美丽的眼光看世界,与“弗雷得里克”相似。而“我”则不然。
D.这篇散文,通过一个寓言故事铺展开来,逐层深入,水到渠成地导出文章主旨。

答案

1、温暖;美丽;迷人。对于生存、精神力量和物资储备同等重要;只有留心收藏快乐,才能构筑坚实的精神防线。
2、“他们”指观看表演的人。心情变化的内容是:拣生活中快乐的东西并把它留在心中,精神充实,烦恼就少了。
3、排比。通过铺排,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B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收藏阳光》(王尔山)从前,田野里住着田鼠一家。夏天快要过去了,它们开始收购坚果、稻谷和其他食物,准备过冬。只有一只田鼠例外,它的名字叫做弗】;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渠》(舒乙)
我对这位传奇英雄的认识,有一个突变。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一条小渠,就完全改变了。
仿佛为了寻找盖文学馆舍所用的国产装饰石材,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新疆,一直走到最西边,到了伊宁,到了边境。
我知道,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曾被充军新疆,一直发配到伊犁,是真正的受罚。多少年过去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给他在老的伊犁将军府附近盖了一座纪念馆。我们决定抽空去看看。
在去纪念馆的路上,在路旁我看见一条很长很规矩的小河,大概有五米宽,河水流得很冲,岸两旁有很高大的树。开车的司机说,它是渠,是人工开挖的,叫“皇渠”,是林则徐大人当年留下来的,为的是把天山上的雪水引下来,灌溉土地,变荒地为良田。这渠一直沿用至今,差不多已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了。
这个小故事极感人。它一下子,把这位举世闻名的英雄老人拉得很近很近了。对他,不是一般的崇敬了。复杂了,真的,复杂得多了。该怎么说呢?往大里说,牵扯到人该怎么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甚至,整个儿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都可以由这个故事中派生出一些认真的思考来。往具体里说,想想看,那是怎样的逆境啊!硝烟弥漫之后,戴罪受罚,充军万里,背井离乡,凄凉之至,却依然是一副大将风度,在别人的监控下,指挥黎民百姓和部队官兵屯垦,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终日挖渠引水不止。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一个树在你我面前的,伟大的,不说教的,默默地,摸得着、看得见的,平凡的,可以效仿的楷模。
距离,历史的,地理的,心理的,各式各样的距离,都拉得很近了,闭上眼就能看见。他是真真的一个榜样。让人懂得,在逆境中该怎样保持人的尊严和本色。
以前,在福州我参观过位于老街上的林则徐祠堂,在福州郊区我还在雨中凭吊过林则徐墓,印象中它很大,石头上长满了青苔,特别有历史沧桑感;在广州我看过虎门硝烟的遗址;我还在不同的场合欣赏过林则徐不少的书法条幅。所有这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多次受罚,比如连降四级,连降五级,竟有许多次。最大的处罚是发配新疆。然而他的态度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个真正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的处世哲学便是如此鲜亮简明,有那小渠可以作证。
疆土地极肥沃,天生一块大宝地。风和日丽,日照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要有水,种什么长什么。而且硕大,丰产。林则徐抓住这个要害,挖渠引水做了表率。
而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偏偏是个犯人的身份,而且人老体弱,精神上又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地点,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这就是林则徐的风格。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
这个风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
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我为那遥远的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皇渠”,它是地道的“人”渠。
一个姓林名则徐的神人,用这销区,在天地之间龙飞凤舞般地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什么时候再去看看那小渠,用清澈冰凉的渠水洗洗脸,当作接受依次沁人肺腑的人生洗礼吧。
1、加点的“这个风格”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2、(1)文中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不超过10个字)。
                                                                            
(2)说明“突变”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不超过50个字)。
                                                                            
3、(1)文中写到以前在福州、广州等地对林则徐的凭吊有何用意?(不超过30个字)。
                                                                            
(2)文中划线的句子应该如何理解?(不超过30个字)。
                                                                            
4、以下对文章的赏析,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林则徐虽多次受罚,但他依然坚持他的处世哲学,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林则徐被充军新疆后,开挖渠,当地人把这条小渠称为“皇渠”,是表示对皇上感恩戴德。
C.小渠给了作者巨大的心灵震撼,可以推断,林则徐开挖小渠的功绩比他虎门硝烟的功绩更被民众所认同。
D.小渠是林则徐人生风格的见证和写照,也是“我”对这位传奇的认识有一个“突变”的原因。
E、“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也是对林则徐的高度评价。
F、文中一连用了四个“最倒霉”,与“最普通、最费力,最不易露脸”相互映衬,更加突出了林则徐的人生风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一座村庄的消失
杨小波
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一个脚印的村庄。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无可挽回的消失。时间的间隔让我每一次都能清楚地看见它向消失迈进的步伐,尽管那步伐细微得如一个人一天内的衰老。
当踏上柔软的泥地,一股亲切的气息差一点让我跌跪在地,虽然早已对这次归来有了准备。沿着开满野花的小路,一步一步走近那绿树掩映的村庄,走近那清清池塘也盛不下的记忆时光。
田野的风挟裹着青青麦苗和金黄油菜散发出浓郁芬芳钻进鼻孔,瞬间涤净了我的五脏六腑。原谅我的粗心,我还从没仔细看过这片曾经无比熟悉的土地的颜色,一大片一大片的碧绿被一大块一大块金黄整齐地划割,划割开碧绿与金黄的田埂上缀满青翠的草和连绵的小野花,间或露出一垄黄褐色的泥土,碧绿金黄尽头的村庄深藏在青葱森郁的树丛中。我也第一次发现绿竟有如此丰富的层次与差别,鹅黄浅嫩,过渡自然,独立鲜明,展现尽你能想象出的每一种差别的绿色。在这里,每棵树、每株草、每片叶都是一种独立的绿,绿得让人眼花,绿到你自身也仿佛要幻变成一片绿,一片浮在万绿丛中的叶。   
村子里绿树依然蓬勃,可阻挡不住它的衰亡,像一个人那样的衰老死亡。不见了小时候攀爬、粘过鸣蝉的棠梨树。新生出的刺槐树秧密密匝匝;在墙洞里掏过蜜蜂的泥墙已坍塌倾倒;环绕村庄曾让我整天都泡在清清水里的池塘正裸露出碟子样浅浅胸膛,仿佛一步就能跨过。那枯死的皂角树,渐被荒草湮没的塘埂,淤塞欲平的沟渠——这不是记忆中的那个村庄。
随着一群又一群人如蒲公英种子般纷纷飘离村庄,村庄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直至消失。从此以后,村庄仅仅存活在那些飘于另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蒲公英的记忆深处。
村子里很静,少见人影,尤其是年轻人,更少见十年内建成的房屋。我静静地走着,像行走在一个荒寂的古庙,偶尔听见一两声鸡鸣,遥远得如同在梦中。女儿蹦蹦跳跳,奔向前方矮墙下卧着的大黑狗。我顿时头皮发紧、双腿软麻!那狗竟懒得睁开眼皮,只是有些无奈地掉转了一下嘴巴。我简直怀疑它是否就是一只狗。很难想像,若在十几年前,我们一行人的到来,村里早已是狗叫声连成一片。
迎接我们的大伯热情地端出烟茶瓜子。从他弯曲的身躯,我感受到了他像村庄一样的衰老。或许,他正是这座村庄的缩影。
站在村头,穿过层层碧绿和片片金黄,向东望去,紧依公路两侧,一片林立的黄墙红瓦,那是一个繁盛热闹的集镇,一座曾经的村庄,一座城市的童年,正与身后的村庄形成鲜明的对比。转过身,向西望去,是一座隆起的土丘,土丘上密布着一排排黄土堆垒的坟茔,整齐森然,芳草萋萋。
我想,一座村庄的消失,是不需要太多的注释与记录,如果有,也只是在一群人的记忆中。同样,一座城市的兴起,也是在一群人的记忆中,只不过,维系城市记忆的方式往往要依靠发黄纸页的墨色的文字。坚硬平坦的水泥路面覆盖了一个曾经的村庄,其实,消失的只是一个关于村庄的记忆。或者说,村庄成长为一座城市。城市兴起于村庄,正如当初村庄诞生于荒野,脚下的荒野也许正掩埋着远古的都市。这只是一种替换,一种轮回,城市与村庄的区别只是时间。今天,正在消失的村庄是一座城市的昨天吗?
(选自《散文》2007年第8期)
小题1:作者记忆中的那个村庄是个怎样的村庄?现在的村庄又是个怎样的村庄?请概括回答。(4分)
答: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从此以后,村庄仅仅存活在那些飘落于另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蒲公英的记忆深处。
答:                                                                       
                                                                      
(2)只不过,维系城市记忆的方式往往要依靠发黄纸页的墨色的文字。
答:                                                                       
                                                                      
小题3:.文中插入对村中大黑狗的描写有什么特别的用意?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4:文章结尾一段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分析作答。(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大阅读
晨顾紫禁城 赵硕妍
(1)我想去看故宫,去看昨天之前的那段故事。
(2)车将我留在景山公园和故宫神武门之间,面前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故宫后门。真有些失算,我斟酌到半夜的旅游路线基本作废。不过逆流而上,或许是别样的体验,能为熟悉添几多新鲜。
(3)高大的红色围墙遮住了层层叠叠的宫殿,也勉强挡住了威严,在我身边延伸着,像一位和蔼的老人,静静地打量着我,悄悄对我说:“听,风声。”
(4)只是笑了,我,不可打扰了这份静谧。
(5)进了贞顺门,就是珍妃井、珍宝馆,一下冒出了很多的“zhen”,不得不让人多想。先说“贞”与“顺”二字,这是古时对女人的基本要求,而偏偏就在这个门内关着一个叛逆的女人,说她叛逆,是对腐朽的君主专制的叛逆,但却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顺”。一片翠竹之下的珍妃井,真是小得可怜,也许一个人破碎了以后才能勉强填进去。是肉体的破碎,还是灵魂的破碎?抑或是维新的破碎?
(6)其实,我对参观珍宝馆并没有很大兴趣,因为这些无非是显示皇族贵气的玩意儿,隔着层玻璃,再美的珍宝也没了味道。听见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说:“这里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我知道,我和孩子一样不解,华美在此扎堆,只变成了浮躁的慵懒。
(7)我对其中一件的印象很深,能工巧匠们不惜力气地将巨大的象牙磨成0.3厘米厚的条状薄片,编成席子,供皇帝垫椅子用。席子很美,但只是腐烂的满汉全席中的一道配菜。
(8)隐蔽的走廊,破碎的石地,石阶上慢慢渗出的绿苔,暗淡而满是风雨疮痍的红墙,隔在披着黄色和绿色花纹的重重门之内,等着我安静地迈入。我有一种心痛,莫名的。想用手抚摸这一切,历史的伤痕。故人出入此门,安静或喧嚣,享受着雍容,却不知自己的私室正被人参观,手下的杯碗变成了文物,心底的秘密成了巷口的传说。有人嘈杂的话语声,惊醒了皇家梦。门上的铜环,扣响了不安与虚弱。走在故宫中,我不想自言自语,再轻的声音都会惊动沉睡的长者。
(9)中国古建筑以木为主,清韵之美经不起太多的风霜,整个故宫亦是如此,优美着,衰败着,忍受着,支撑着,砖瓦中透出的皇气隐藏着优美,宫娥媵嫱袅娜的倩影,在名家笔端起笔,融在壁画之中。可惜,艺术是脆弱的,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雨水的浸透,消失在风中。看着这木质的房檐、走廊,我担心,时间会夺去什么。房梁上的画巳风残,裂开的木缝中有泪流出来支撑了这么多年,她已累了。
(10)坐在长春宫与太极殿之间的夹道,一个阴凉的小角落里,闻着潮湿的泥土香、凉凉的风从门缝中透出,青苔在脚边围绕。不知为何,我心里总有一些感伤,后宫是美丽的拥挤,层层院落中都曾经住着一个美丽的女人,女人的美丽被深锁起来,藏在这层层的院落中,也就多了几分悲凉。走在后宫长长的巷子内,总有一个幻象在我身后反复出现——一个女人的身子靠着无尽而干枯的墙,绵绵地倒下了。我回过头,却什么也没有,只有风吹动着墙角的尘土。
(11)抚琴一曲回转空巷。
(12)这里,不知在哪一处,哪一方,深锁的门中,白发嫔妃,不知歇息地向着一个方向跪拜、谢恩。她们是美丽的花,却已枯黄。
(13)是要离开故宫了,我收起了思绪。
(14)有诗曰:“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但是,比声音更真实,比景色更悠长的,是气味。离开故宫后,让我久久品味的是故宫的气息……
(选自《今晚报》2006年1月5日)
18.结合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第(3)段“悄悄对我说:听,风声。”中的“风声”象征什么?
(2)第(5)段“是肉体的破碎,还是灵魂的破碎?抑或是维新的破碎?”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珍妃之死怎样的看法?
19.珍宝馆中每一件宝物都价值连城,作者为什么在第(7)段中只写了皇帝垫椅子用的象牙席子?文章在叙说时用了什么手法?举这个“象牙席子”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6分)
20.文章最后说“离开故宫后,让我久久品味的是故宫的气息”,“气息”是个形象的说法,从全文看,作者由故宫的古迹品味到了哪些“气息”?请分条具体说明。文中作者又抒发了怎  样的感慨? (6分)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作者说从故宫的后门进入,或许有“别样的体验”,他从珍妃井、珍宝馆到长春宫与太极殿,一路游过,一路感慨,抒发了别一样的情感。
B.第⑤段中,作者写古时要求女人要做到“贞”与“顺”,而珍妃却是一个叛逆的女人,她对腐朽的君主专制是叛逆的,她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又是很“顺”的。
C.第⑨段中,“衰败”“忍受”“支撑”等词语的运用,照应了段末的“累了”一词,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作者写出了故宫的苍凉与衰老,写出了珍宝馆的宝物“浮躁的慵懒”,暗示着故宫已经老了,不值得人们去留恋,去领略,就让过去的历史成为过去。
E.作者“走在后宫长长的巷子内”,眼前出现了宫女的幻象,“我回过头却什么也没有”,联想到文章开头提及的珍妃,让人感到历史是虚无飘渺的和残酷无情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文化产业:全球新兴产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界定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在过去20年中,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英镑;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产值占GDP约五分之一,其音像制品占据了40%以上国际音像市场份额。
我国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在短时间内获得长足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新闻出版、影视、音像、演出、娱乐、艺术培训、文化旅游、文物、会展、网络等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这些已经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文化在我国被当成纯事业来看待,无论是投入、运作和管理,都由政府统一计划统一进行。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的事业性与市场性并存,产业化使文化得到迅猛发展。
文化产业化的一个显著结果,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1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人均消费性支出1337元,同比增长4.2%;其中,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11.2%,速度快于其他支出。但也应看到我国文化消费呈现不均衡状态。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约800多亿元,距专家估计的潜在消费能力3000亿元有较大差距。   
当今时代,高科技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同时也极大促进了文化艺术生产的发展和创新。今天,电子传媒及数字化、网络化的崛起,对于文化艺术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新技术的运用,不仅带来了文化作品本身的成功,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外文化产业运用高科技手段所带来的结果,必然要对国内文化市场带来冲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为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武器,也为精神垃圾的制造和流传提供了可能。我们要主动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加强文化原创性创作与开发,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有效地打击各类形式的盗版和侵权行为,使我国文化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1.下列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总称。
B.文化产业不同于文化事业,后者无论是投入、运作和管理,都由政府统一计划统一进行。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是事业性与市场性并存,使文化得到迅猛发展。
D.文化产业发展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同时也能改变文化消费的不均衡状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文化产业经过20多年的培育,已经初步形成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着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的文化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其他支出。
C.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传媒及数字化、网络化的兴起,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D.高科技对文化产业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武器,也为精神垃圾的制造和流传提供了条件。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走出国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让我国的优秀文化产品占领国际市场。
B.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和我们过去的观念落后有重要关系。
C.要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政府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统一计划和统一管理,应将文化上的投入、运作和管理交给市场。
D.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将促进我国文化原创与开发能力的提高,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51.7%,比1998年下降8.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45.3%,比1998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7.8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
②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种书刊林林总总,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预测,今后一段时间DVD、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兴趣真是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③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赏心悦目,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④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年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个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兴趣,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⑤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因之而退化。
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如果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质自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并“还会继续减少”的观象,作者先说“令人忧虑”,后来又说现象“也许没有那么严重”,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第④段中的“普遍规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作者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理由有:(8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第⑤段中说,“读图”“有它存在的价值”,这“价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5.(2分)从第⑧段中找出与“那浅薄庸俗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分)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第②段中,作者运用对比和引用资料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困惑和忧虑。
B.在第③段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图像传播具有天然的优势,“读图”往往更适合现代生活和现代人。 
C.在第④段中,作者拿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作类比,说明“读书”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D.在第⑤段中,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表明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缘于读者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3分)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末补上恰当的句子。(不超过50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