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中国人为何不愿看心理医生三 江 中国自***现象中有70%自***死亡或自***未遂者从来没有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寻求过任何形式的帮助,...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中国人为何不愿看心理医生
三 江
中国自***现象中有70%自***死亡或自***未遂者从来没有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寻求过任何形式的帮助,如果有帮助,哪怕是一点点,也会大大减少自***数量。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剧烈变化而导致人们患心理疾病增多;但另一方面却呈现出中国人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不爱看心理病(看心理医生)的矛盾现象,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仅是文化这个庞大的系统中就可发现很多原因。
中国人太好面子。这种要面子的文化渗透到对疾病的态度上就是讳疾忌医。而且对疾病避讳的严重程度是躯体疾病较轻,而心理疾病较重。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躯体有病已经是一种耻辱,心理有病就是更大的耻辱了。
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是最具个人领域的私事,是自家的事,自家的心灵和想法不足为外人道,更不可能把内心暴露给陌生人。即使心理出现障碍也要靠自己的修身养性、闭门思过来解决。看心理医生就是要与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这与文化传统背道而驰,所以很少有人去看心病。
中国民间流行的老话是,家丑不可外扬。这种自闭式非放性的文化和心理状态反映到人与人的信任问题上就是,不可相信陌生人。对心理医生同样不可信。因为医生有可能将病人的隐私和心理疾患暴露出去,这只会让患者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在生活中还有极端的例子,有心理医生把病人的隐私暴露出去后,引发病人的报复,追***心理医生。
中国人的科学素养较低和对心理疾病认识不到位。一个人如果躯体有病,周围的人会认同这是疾病,并会同情患者,催促其去看医生。但是,如果心理行为出现了问题,如情绪反常、爱发脾气,不会有人催促当事人去看医生,当事者也不认为这是心理疾病。对于这种心理行为异常如果公开说出来也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情,更担心伤害当事者的自尊心。这种对心理行为的认知就是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而中国缺少这样的社会支持系统,人们自然也意识不到要去看心理医生,甚至以看心理医生为不光彩。
心理学的发展有待提高。尽管心理学大师的一些理论能解释人类的心理行为,但在治疗心理疾病上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同时心理疾病的治疗也并非全是心理分析,也需要药物和其他物理和化学方式的介入,也容易造成人们认知上的问题。心理疾病容易成为人身和政治上迫害的工具。所以,一般人轻易不敢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更不用说去看心理医生了。
最后,心理卫生机构和心理医生的缺少、心理咨询和治疗效果不佳、收费高等也是中国人不愿意看心理医生的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10月上半月)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能解释“中国人不愿看心理医生”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太爱面子,多视心理疾病为耻辱,不愿暴露自己的心理疾病。
B.中国人认为自家的心灵和想法不足与外人道,固守内心,不愿与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C.中国缺少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医生素养较低,对心理疾病认识不到位。
D.中国人深受自闭式非放性文化浸润,不愿相信陌生人,包括心理医生。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心理疾病增多是由社会转型和剧烈变化带来的沉重心理压力所造成的。
B.心病还需“心”来医,心理疾病的治疗应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医生的心理治疗水平。
C.中国人爱面子、自我封闭、不愿与人心灵沟通,根源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中国社会缺乏诚信机制,导致中国人不愿对人坦露心扉,让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疾病则有可能带来麻烦。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心理病人在患上心理疾病之后,如果能够及时找到心理医生进行疗治,那他(她)的病情将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有效疗治。
B.“逢人只说三分话”这种自闭式非放性心理状态的形成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讲究修身”观念的恶果。
C.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机构,提高心理医生等从业人员的数量及水平,降低治疗费用,中国人将会大大地改变不愿看心理医生的状况。
D.心理疾病其实与身体的其它疾病一样,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不光彩问题,当事人切不可讳疾忌医;同时,周围的人也需要对当事人善意提醒,促其就医。

答案

小题:C
小题:B
小题:B
解析

小题: “心理医生素养较低,对心理疾病认识不到位”错误,有这种倾向的主要指的是中国心理疾病当事人。)
小题: 原文中说“心里疾病的治疗也并非全是心理分析,也需要药物和其他物理和化学方式的介入”可知,心理疾病的治疗既要提高心理学的发展,即提高心理医生的心理治疗水平,但同时,也需要借助于药物和其他物理和化学方式。)
小题: “恶果”词太绝对化)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中国人为何不愿看心理医生三 江 中国自***现象中有70%自***死亡或自***未遂者从来没有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寻求过任何形式的帮助,】;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高处的灿烂
关 瑞
①初秋的风掠过原野,掠过树林,也掠过了路边那株向日葵。它泛着太阳的光芒,用向上的姿势迎接那风,那光,那淡淡的水一样流淌的白云。脚下的野菊正在绽放,一只蚂蚁在草的密林中孤独地跋涉,还有热烈振翅的蜜蜂或者蜻蜓,正试图靠近向日葵高昂的花瓣。高远的阳光,透亮的雪峰,原野起伏如鸟雀飞过的痕迹。天空在白云之上,那种湖泊般优雅的宁静,从一棵树浓密的枝叶间洒下来。
②这是一个下午。所有的行走在此停顿,疲惫并且沉重的躯体在此怀念或者回望,然后开始努力寻找内心的出口。那样的过程,在幽暗的路上纷纷飘落。一株向日葵,就像一个出口,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打开。只需要一种颜色一种姿势,就足以释放所有深藏内心的柔弱的花朵。
③我曾经置身一大片向日葵中间,看着难掩喜悦之色的农人带着宽沿的草帽,高扬起尖利的弯刀,一刀一刀割下向日葵硕大的花盘。那些花盘纷纷扬扬,在一块不大的空地上渐渐堆积成金色的山峰,也渐渐消隐了生命中最后一滴无以复加的灿烂。农人收割的喜悦感染了我,但隐隐的疼痛穿越那些弯刀冷色的光芒,直抵我的皮肉甚至骨头。在藉以为生的农人的眼里心里,它们的一生都以果实的形态开始,以果实的姿势存在,然后以果实的功用结束。它们被种植,被宠养,最后被收割,整个过程无一不充满了对黯淡未来一目了然的悲情色彩。
④真正的向日葵,正绽放在现在的原野上。它以花朵的名义,在干干净净的天空下自由地盛开着。它的叶片舒朗而不张扬,它的花瓣孤独而不自卑。在所有的花朵里,这株向日葵在高处的风中安静地灿烂着。它是一个出口,释放着一生当中沉积久远的激情,也释放着那些暗藏内心的珍贵的生命片段。在繁花之中或者荒野之上,在黑夜深处或者白昼边缘,我们行走,然后驻足。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出口,需要一次真正的释放。无数朵顾影自怜的野菊花,不足以点燃心头微醺的憧憬。无数只没有痕迹的飞鸟,也不足以勾勒出目力所及心神向往的方向。于是,我们不得不基于本能地寻找。尽管我们依旧是那个提着灯笼在暗夜里哭泣的孩子,泪水里荡漾着漫天的星子,我们仍然要找到一朵饱满的深刻的花朵。在我们一生必经的路上,那些沉淀的安静的灿烂无疑会是我们全部的阳光。
⑤我站在秋天。我站在风带不走的向日葵的身边。我不由自主抬起头,仰视它的光芒。在它的光芒里,我看到了果实以外的、朴实健康的花朵。我相信它是孤独的。在原野上在路边,它无需迎合什么,也无需明证什么,世间的一切悲喜与它无关,只是在秋天到来的那个清晨或者午后,安静地高昂起它的质朴的花盘,交付于蓝天白云。我更相信它是灿烂的。它的灿烂在高处,在远处,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它的灿烂,源于高处的自由飞翔的阳光的明净,源于远处的不为风尘蝶虫打扰的安详。在它舒展的花瓣里,灿烂如铺满阳光的河流,静静地在远离假象和伪饰的旷野闪烁着耀眼的跃动的光芒。
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
小题1:文章第一节是如何描写初秋原野景物的?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6分)
答:                                                                   
小题2:文章第四节写眼前真正的向日葵,为什么还要在第三节写农民种的向日葵?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3:文章最后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请结合文意理解“孤独的灿烂”的含义。(6分)
答:                                                                   
小题4:结合文本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向日葵作为象征物来阐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陶渊明:归去来兮(节选)
鲍鹏山
①陶渊明曾如一只失群独飞的鸟,现在终于找到了庇荫之地:田园。在诗歌中,在散文、辞赋中,他不厌其详地津津乐道自己田园生活的乐趣与称意,他对他的生活给予了由衷的赞美。荒谬的人生一变而为圆满的人生,这是田园的赐予,是大自然的赐予,更是他心灵孕育的成果。他认识到了,作为自然的产物,人,只有与自然一体,过自然的生活(人之本性亦自然之物),才能超越荒谬性而返璞归真。
②陶渊明显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隐士,但他是第一个把隐居生活写得如此美好、如此充满魅力的。他以前的隐士们似乎在追求艰苦的生活,并乐于向人们展示他们的艰苦生活,以便显示自己道德的崇尚。陶渊明不想向人们做任何展示,这是他自己的生活,他只求自己满意。实际上,我们过分的、矫情的、违背人性的苦行,对道德而言,实在是不必要的。我们高高兴兴快快活活地活着,有什么不对吗?陶渊明就这样给我们活出了一个样儿。
③他是能在生活之中而又能使生活回归人性,从而可以避开荒谬的大智者。他使生活即是人心、人心即是生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不仅在理论的层面上,而且真正从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合二为一了。当他回归田园时,田园不仅是他的生活环境、作诗写文的“语境”,还是他“委心任去留”的“心境”。生活能得此大境界、大圆满,遍观中国古人,靖节先生一人而已!
④是的,他最先影响我们民族的,是他的这种生活方式、生活姿态,以及他乐观而从容的心态,然后才是他的诗艺。而他诗的魅力则可能正是得之于他生活的魅力与心灵的魅力,他的人格魅力确实在他的诗歌魅力之先。他作品中的很多精彩篇章,可以看成是田园生活的广告。田园生活之乐趣,经他阐发,更是深入人心。虽然同时代的人都为人生的病态的华艳所障目而不能追随他,但时至唐宋,尤其是宋代,在那样一种沉静的文化氛围中,苏东坡等人确实是从陶渊明那里得到一种眼光与视角,得到一种灵感与境界,然后再去寻觅自然之美,体味平淡生活的真味的。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与田园,就是陶渊明式的。陶渊明以他的心灵之光照亮了田园,而田园即着陶之色彩。
⑤在一个专制的社会里,在一个权力肆虐而秩序混乱的社会里,一个人要正派地生活确实是比较艰难的,他真的必须有陶渊明式的坚定、坚忍及对苦难的容忍。他到田园中找他的归宿,找符合他本性的自然纯真的生活。当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时,他就是一个地道的农夫。回归田园在陶渊明看来,实际上是从官场体制中赎回了自己,使自己重获自由。那些能拥有自己的人最有福了。陶渊明就是这么一个有福的人。幸福不是取决于一个人有什么,而是往往取决于一个人没有什么。如果从“有什么”的角度来看陶渊明,那陶渊明所拥有的太少了:名誉、地位、财富,他都缺乏。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令后人无限羡慕的幸福的人。因为他“没有”我们一般人所不能摒弃的庸俗之心趋利之心得失之心荣辱之心。一句话,那一切使我们“大”不起来的“小”人之心,他都没有。他告诉我们“心远地自偏”的道理,他说他“心念山泽居”,他还自得地说“虚室有余闲”。什么叫“虚室”呢?庄子有言,“虚室生白”,意思是说,清空而无世俗欲念的心灵才能充满阳光。心灵充满阳光,可不就得大从容大安宁大幸福?可不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幸福的人。
小题1:作者用“陶渊明:归去来兮”作标题,有何妙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说说“陶渊明曾如一只失群独飞的鸟,现在终于找到了庇荫之地:田园”这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二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作者为什么说“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人”?请概要简答。(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丫 口
周家鸿
两座山对折的地方,就是丫口。
村里人荷锄而出,冲着丫口响起渐渐远行的脚步,那其中,必定有苍老的牛,送行的狗。翻过丫口,这一切却又在金色晨光中迷蒙。丫口是繁复世界,精彩、诱人,却遥远。
对于村庄,最亲近的只有庄稼。一锄锄翻开潮湿泥土,播上种子,绿油油的禾苗便成了庄稼的漫第而艰巨的守候。再没有什么事有这样林的诱惑力,成年累月地让庄稼人苦盼。就算外面喧响而闹腾,什么危机、占事,对于村子,只能是摆搁在茶余饭后的闲聊,天气,才是农民们辛酸或甜蜜的陪伴者。劳累了,他们就着同岩找一处避阳的处所——那曾是花蛇或野兔栖歇之所,他安静地燃完一支旱烟,美美地睡上半个时辰,鼾声也许振落岩土,又惊飞草中虫子。有的虫就爬上农民的足或手,但他不理会,悠然处于一种恬静的快乐中。只要仓里有粮,银行里有没有存钱,都不必心慌,清淡的粮食能把农民们喂得强壮,这种没有贪欲的境界,也许正是农民高尚的缘由。
虫子一般不会咬这些粗糙的皮肤,就算咬了,他随处折几芽蒿枝尖,揉上痛处,仍旧干活。咬破农民的脚,有何意义?他不会像城里的贵妇,惊呼四起,并作诗赋文,或者上电视里去留下记忆。
黄昏后,村人们踏着虫鸣集向丫口,又分散向各自的蜗居。这时的村庄充满生机和热烈。而这种境界,白天却显得那样静谧,就算有人踏破小村古道,惹来狂吠声音,爱惜们并不知晓。
丫口有一株巨榕,枝繁叶茂,晚饭毕,一村人就集在这里侃天谈地,声音分好几片。小孩子喜欢伏在故事多的老人的膝头,听一阵稀奇古怪的魔鬼精怪,然后在恐惧中,伏于母亲敝开的怀里睡去。最俗的是壮年那一堆,总爱讲着一媳妇女人,然后吼着“猫的房梁,狗的坝子边”,然后散去。
丫口外的空气,也许不如村里净洁,可是上学的少年都渴望村子有雨,父母们回来得早,也不会领到丫口去,而是在家里陪自己写完作业,再商量怎样筹备下学期的纸和笔。为了这份欣喜,孩子们宁愿踏着泥泞,披一块发黄的塑料布,去丫口外的学校。
可是村庄依旧没能避开丫口外的干扰。当鸡蛋由八分涨到五角,村庄的闲聊已经很不重要。随后买回电视的人家,开始在屋顶绑长长的竹竿,电视天线指向丫口。
很多年来丫口把丫内的小村锢锁得超常地质朴,村里人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当乡上来人,强迫性地叫村子压低丫口,修筑公路时,丫口人有一大半想不明白。然后,当鸣叫的汽车带回财富、信息和电视“锅盖”,又运走了村里的土特产和上大学的青年,村里人想:这才是丫口村真正的生活哩。
(选自《精短散文》)
小题1:“对于村庄,最亲近的只有庄稼。”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庄稼人对庄稼的这种“亲近”?这种“亲近”行为表出了庄稼人怎样的特点?(6分)
答:                                                                            
                                                                          
                                                                               
小题2:文中写了晚饭后丫口一村人聚集在巨榕下侃天谈地的情景。其中小孩子与壮年人的特写镜头的描写说明了什么?(4分)
答:                                                                            
                                                                          
                                                                               
小题3:“当鸡蛋由八分涨到五角,村里的闲聊已经很不重要。”这种“丫口外的干扰”为什么能使丫口的人们产生这样的想法?(4分)
答:                                                                            
                                                                          
                                                                               
小题4:本文以“丫口”为题象征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中由贫困逐渐走向富裕的社会现实。请简要说明作者是怎样来揭示这个象征意义的?(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孟子也许是东西方历史上第一位系统地阐述战争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并把战争明确置于道德前提之上的古代思想家。和孔子一样,儒家最高的伦理原则“仁”是孟子战争观的源头,但在社会政治层面上,他将“仁”落实在“仁政”上,不同于孔子落实在“礼制”上。这样,首先在社会政治层面上,两者的战争观开始分道扬镳。孟子所描绘的“仁政”蓝图对于理解其战争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孟子•梁惠王上》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内容便是“仁政”伊始,“王道”畅行的情景。孟子已将儒家道德原则的“仁”与现实主张“民本”一并融合于这张蓝图。其意义在于“民本”意识在伦理道德领域找到其依据,反过来,“仁”这一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亦在现实政治领域找到自己的归宿。二者在“仁政”的政治层面得到统一。这和孔子将“仁”与“礼”统一在“礼制”中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和工具就必然在孟子那里成为“行仁政”的手段。孟子反对以纯粹功利为目标的战争,对“争地以战,***人盈野;争城以战,***人盈城”的战争深恶痛绝,愤愤然而道:“善战者服上刑。”但他绝不是一个“非战主义者”和“非暴力主义者”,孟子竭力主张战争应成为行“仁政”手段,即为实现上述这幅蓝图之有力工具。基于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反映儒家战争观的重要概念和命题,例如“王师”、“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天吏”、“以至仁伐至不仁”,“诛一夫”等。
虽然,“仁政”已将“仁”与“民本”合二为一,然而其中仍然包含着两种价值尺度:一为道德、一为现实政治。“仁者无敌”立足于道德,“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则立足于现实政治层面,由于儒家的最终归属在道德领域,“王师”、“仁者无敌”、“以至仁伐至不仁”、“天吏”等又都属战争的道德命题,这就意味着“民本”意识已成为沟通战争与道德的大领域的媒介或中间环节。战争超越了功利层次上升至道德层次,并且在儒家的道德范围中获得道义的合理性以及最后的归宿。儒家道德原则取代了自然状态的功利原则,成为战争的前提。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仁”经由“民本”这一环节继续延伸至战争领域,借助战争这一极端暴力形式使自身得到最有力、最彻底的现实的外在显现。战争即为“仁”这一道德观念在现实中最有力之代言人。因此,儒家的战争观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主义的战争观,是东方文明史上独特的战争观。
小题1: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孔子并未阐明战争与道德的关系,但支持为维护“礼制”发动战争。
B.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仁政”思想与“民本”思想的融合。
C.孟子关于“仁”的认识,沟通了抽象的道德彼岸和现实的此岸世界。
D.孟子反对以纯功利为目标的战争,但支持为行“仁政”发动的战争。
E.“二者在‘仁政’的政治层面得到统一”一句中的“二者”指“仁政”和“礼制”。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史实,与“儒家战争观”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起兵,因为“失期当斩”发动起义,告示众人“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B.汉高祖刘邦起兵之前,观看到秦始皇的赫然仪仗而起意,感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C.忽必烈灭宋,表示自己诚爱和平、体恤庶民,指责宋朝在边境“侵扰之暴不已”,声言自己被迫兴兵。
D.朱元璋“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于是从军。
小题3:根据文意,孟子与孔子相比,其战争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4分)
小题4:作者为什么说“儒家的战争观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主义的战争观?”请分条简要陈述。(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寒  山  寺       谢宗玉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传这诗是晚唐诗人张继在秋闱落第后夜泊姑苏所作。二十几年来,这首诗如同一股挥之不去的意绪,一直缭绕在我心头。对于我这才华平庸的愚人来说,风雨相伴的自然多是失意,而每每失意之时,我必会反复吟咏此诗,把诗中的一切景致都看作是哀婉的象征。就算偶有疏狂偷欢之时,但只要一面对残月、啼鸦、寒霜、寺庙、渔火,或者是恰逢夜半,甚至是看到姑苏这个词,我都会立刻陷于一种莫名的凄婉之中。浸淫在这种意境中久了,竟是不想出来,就当在参一种苦禅,浮世的种种功利声名都幻成了过眼烟云,而心灵在这种冷冽清远的意境中也变得透明纯粹起来。
正因为这样,多年来,我一直有一种参拜寒山寺的意愿。后来终于在世纪末最后的那个月,那个名副其实的“夜半”,我去了寒山寺。那时的心情呢,更有一种万事皆空的感觉,那时我刚从医院的手术刀下出来。
但谁能料到,寒山寺居然会是这样的呢?
想象中的寒山寺一定是在一座山上,山上有古树参天,冷石嶙峋,一年四季,林石间都飘渺着隐隐雾气。但真实的寒山寺却在一处毫无坡度起伏的平地上。四周给一堵黄墙围着,附近不见一棵稍有古意的树。而寒山寺之所以得名,只不过是寺中曾有一个老和尚叫寒山罢了。怪只怪自己的肤浅了。
想象中的江枫渔火,一定是遥遥相对,江面很宽很阔。残月虽然西沉,但满天星斗倒影江面,夹杂着闪闪渔火,就算诗人以愁眉相对,也至少可以开阔心境和梦境罢。但谁知现实中的江面已经窄成了小河,驾舟其中,长篙在握,就可以抵点两岸。而且水流浑浊,根本映照不出星星和残月。所谓枫桥,也只是江南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拱桥。或者有些典故吧,不过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要的是一些感观的东西。
寺庙有名或无名,一般是以香客的多寡、香火的旺衰来判断。但寒山寺因诗出名,照例说应该保持清幽的诗意,寺庙中经年只有几个和尚,在闲扫落叶,清煮茗茶。可现实中的寒山寺,由于城市的扩建,已不再地处郊外,早与闹市杂合了。慕名而来的芸芸众生,不远千里赶来,把大把大把的檀香投入香炉,以求升官发财,福泽世代。殊不知寒山寺仅仅是失意文人参悟浮世苦味之地,前来寒山寺应该是乞求解脱功利,皈依清苦,而不是现在的这样啊!
冒着醺眼的烟雾在寒山寺转了一圈,只有旁庭五百怒目而视的罗汉与我心有戚戚焉。面对满目俗人俗物,不怒目才怪呢。免去了听导游讲解《枫桥夜泊》的诗意,免去了排队敲寒山寺钟,免去了寺前留影的机会,我在唇角挣扎出一朵苦笑,然后嗒然离去。
同车的一个陌生人看出了我的闷闷不乐,便笑道:“如果你是冲着那首诗而来,来是一种遗憾,不来是更大的遗憾。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诗中的意境只存在诗人一刹那间的意念之中啊!”
我心一怔,胸境顿时开阔。是的,假若诗人当年弃船宿寺,恐怕就写不出那份意境了,何况是千年后的我前来寻踪呢?既然现实中的寒山寺已充满了世俗杂气,我更应该珍惜心中那份圣洁的意境,以此来对抗俗世粗砺的创伤,就像久抿一杯苦茶,抿到最后,苦味渐失,清爽自然而来。
我原以为在寒山寺会碰上一些心仪心近之人,萍水相逢,便可呼酒买醉!然而没有。独宿姑苏,我只好举杯邀月了。万物皆异,惟月独古。酒到酣处,我恍惚听见“咣啷”一声,我猜,应该是那个叫张继的诗人随月光魂魄,从时空隧道中伸出手来,同我碰了一杯。            (选自《新散文周刊》,有改动)
小题1: .“这首诗如同一股挥之不去的意绪,一直缭绕在我心头。”作者的心头为什么一直缭绕着这股意绪?这首诗对作者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答:                                                                                         
小题2: .“但谁能料到,寒山寺居然会是这样的呢?”作者游览寒山寺,在哪些方面感到出人意料?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答案文字不超过20字。)(6分)
答:                                                                                         
                                                                                                
小题3: .“陌生人”的一席话,使“我心一怔,胸境顿时开阔”。作者从“陌生人”的一席话中领悟到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话来回答。(4分)
答:                                                                                         
小题4: .文章结尾又写到诗人张继,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