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系统生物学(1)1970年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对于我国知识界来说并不陌生。尽管贝塔朗菲是以生物学家的身份去思考、研...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系统生物学
(1)1970年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对于我国知识界来说并不陌生。尽管贝塔朗菲是以生物学家的身份去思考、研究并提出系统论的,但他的系统论并不仅适用于生命科学,它同样适用于物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各门学科。如果说过去所谈论的是在哲学层面上的、普适性强的一般系统论,那么这里所要介绍的系统生物学,则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
(2)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起人也是系统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美国科学家莱诺伊·胡德看来,系统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型大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孕育了系统生物学。相对而言,系统生物学的诞生进一步提升了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研究的能力。由此,胡德认为:“系统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驱动力。”基于这一信念,胡德在1999年底辞去了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教职,与另外两名志同道合的科学家一起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生物学研究所。随后,系统生物学便逐渐得到了许多生物学家的认同。
(3)什么是系统生物学?它不同于以往的实验生物学——仅仅关心个别的基因和蛋白质,它是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这在系统生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中反映得很清楚。
(4)系统生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分为这样四个阶段:首先是对选定的某一生物系统的所有组成成分进行了解和确定,描绘出该系统的结构,包括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和代谢途径,从而构造出一个初步的系统模型。第二步是系统地改变被研究对象的内部组成成分(如基因突变)或外部生长条件,然后观测在这些情况下系统组成成分结构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包括基因表达、蛋白质表达和相互作用、代谢途径等的变化,并把得到的有关信息进行整合。第三步是把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与根据模型预测的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初始模型进行修订。第四阶段是根据修正后的模型的预测或假定,设定和实施新一轮的改变系统状态的实验,并在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后,不断地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修订和精炼。系统生物学的目标就是要得到一个理想的模型,使其从理论上能够反映出生物系统工程的真实性——即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蛋白质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小题1:
胡德之所以提出“系统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驱动力”这一论断,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A.“一般系统论”必将影响生命科学,使系统生物学成为新兴学科。
B.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型大科学的发展,孕育了系统生物学。
C.系统生物学的诞生进一步提升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研究的能力。
D.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成立并获得许多生物学家的认同。
小题2:
结合文意,用最恰切的语言为“系统生物学”下一个定义。
答:系统生物学是研究                                                 的学科。
小题3:
根据文意,对第(4)段系统生物学基本工作流程的四个阶段进行压缩与归纳,保留最重要的信息并用符号“”将结果连接起来。(不超过80个字)
(                                                )→得到一个理想的模型
小题4: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科学研究的新思路,常常表现为将普适性较强的一般原理、规律应用于特定学科(如生命科学),从而产生很多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
B.要想全方位地描绘某一生物系统的结构,只有通过对系统的所有组成成分进行了解和确定,否则,就无法反映出这一生物体系的真实性。
C.只要严格按照系统生物学基本工作流程规定的“四个阶段”一步步走下去,就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系统模型,从而达到既定的研究目标。
D.当前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学科内部的综合与学科之间的综合,在探求彼此的关联中使原有的学科研究向着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

答案

小题:
D
小题:
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蛋白质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小题:
构造初步的系统模型→改变系统状态,观测并整合系统组成成分结构的变化信息→比较实验数据与预测情况,修订初始模型→新一轮实验与再修订并循环往复→得到一个理想的模型。小题:
C
解析
 
1. 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2.
3.
4.
“只要……就……”说法不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系统生物学(1)1970年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对于我国知识界来说并不陌生。尽管贝塔朗菲是以生物学家的身份去思考、研】;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1959年,我被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出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亲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是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题1:
(1)文章的结尾一段“母亲将我放飞以后……”其中“放飞”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
(2)文中共写了几次“放飞”,请作简明概括。
答:
小题2:
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
答:
小题3:
(1)“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却给孩子订“几十种报刊”,你能从中悟出母亲的“育子”之道吗?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夏之绝句(节选)
简女 贞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已有许久,未尝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半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注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地,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也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达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荫下,闲散地歇他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
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走进蝉声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
聆听,也是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踞在不同的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然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语言的时侯,那该是情歌吧!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绵绣文章被猛烈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篇,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蝉声。
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
小题1:
文章开头说“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作者说夏天像绝句的根据是什么?
答:
小题2: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括号内的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小题3:
作者是从哪个角度,依照什么顺序咏夏的?
答:
小题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敏于感受,巧于构思,富于联想,精于炼字见长,是一篇以见识广博,字句老辣取胜的叙事散文。
B.全文犹如一篇绝佳的咏蝉诗章,蝉声作为整体意象笼罩全文,层层递进,回旋往复,而章法井然,形象突出。
C.“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也有所谓的‘天籁’。”这句话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告诉人们要客观地看待事物,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好,倾听自然。
D.文章未尾表达了作者豁达爽朗的个性和感物伤怀的闺怨情调。
E.本文吸引人们的是作者细致入微的感受、新颖贴切的意象和机警而妩媚的文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桥的运动
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在面标志,应当是不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传递给基础上,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通过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变形,桥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桥下的土地中,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
胡子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小题1: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B.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
C.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
D.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的变化
小题2: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要说明的一项是
A.桥是一定承载量的,超过承载量就要引起变形
B.建筑桥梁要保证质量,所用材料要符合科学的弹性系数
C.车在桥上驶过时,桥上的一切重量逐层传递到桥下土地中
D.桥像板凳,桥墩像板凳腿,所以桥能承重
小题3:下列对桥的运动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桥墩就有摇动、转动和移动
B.桥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会发生摆动和扭动
C.受水流压迫和风浪打击,桥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
D.在冷暖不均、温度升降时,桥会伸缩,发生蠕动
小题4:下列对本文中心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桥在重力作用和各种外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形
B.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C.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瞬间现象
D.桥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泪珠与珍珠  [台湾]琦 君
①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②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草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③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④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的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⑤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⑥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的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⑦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⑧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⑨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⑩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注]本文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琦君,女,生于1917年。著名作家,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泪珠与珍珠》作于1987年。
1.本文文笔轻松自然,意蕴却丰厚深沉;行文舒卷自如,结构却浑然一体。这是因为巧妙
地借用两句话统摄全篇,贯穿始终。这两句话是                                 
2.作者在第②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并说明当时只“觉
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冰心这一比喻妙在何处,请作简要的点评。
答: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的,有形象的,而良心                                  
                                                                   
3.“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一句,意蕴无穷,但至于有两点内涵文中有较为显豁的表达。
请细加体味,用自己的话简述。
答:第一点是                                                                
                                                                               
第二点是                                                                
                                                                               
4.本文题目“泪珠与珍珠”意在表现什么?
答:一是表现                                                               
                                                                              
二是表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爱的阅读
人很难把握生命。一位医生说,毛病不断的人,不见得短命。就像一只瓷瓶,纵然已显裂纹,但仔细爱护,亦可避免破碎。而一只好碗,一不当心也会粉身碎骨。这样的话就应他和她身上。
相伴走了三十年,一向无甚大病的她倒要走在长病的他之前了,昨天去参加了一个“文革”中与她同囚“牛棚”[注]的一位老先生的追悼会,回来路上竟猝然倒地。
他怎么都不能接受这个突降的不幸。他跪在她面前,紧握那只失血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念:“说好的,将来你是要先送我的,你怎么可以先走了呢!怎么可以不管我了呢?”她仿佛听到了他的声音,失神的目光亮了一亮,闭着的嘴张开了,发出了耳语般的声音,好像是说,对不起啊,对不起啊……
男子的哭声,使人心碎,他们的女儿拉开了跪地不起的父亲。
丧事之后,他和女儿整理了她的遗物。她的多种爱让她收藏了好些东西:有书有画,还有一大叠集邮本。每一样东西,都让他重温妻的一切:恬静的笑脸,柔柔的声音,偶尔也发一点小脾气,还有那双为他常年端汤端药的粗糙得一点不像读书人的手……
他忍不住又一次泪满衣襟,他摩挲着一摞妻用过的书、笔记本,一页页翻着。突然,他觉得手上有些异样,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笔记本的内芯,每两页的四周都粘上了。
他终于小心翼翼地启开了粘着的纸边。出现在眼前的是,几十张蓝色的信纸,每一张上都有着长短句——这是一个男人写给女人的几十封情书。诗人正是不久前去世的那位老先生。银钩铁划,写活了一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静悄悄的爱!
他像一座雕像般地沉默着。久久,女儿一双手轻轻地按在父亲的肩上。望着满头白雪的老父,女儿的手战栗了,声音哽噎了:爸爸,请你原谅妈妈吧,她已经走了,对死者是要宽恕的……
父亲像是睡着了,好一会儿睁开眼睛,望着女儿缓缓说道:“孩子,应该请求原谅的不是你妈妈,而是你爸爸……”女儿惊恐又疑惑地说道:“可是,可是妈妈毕竟骗了您这么多年……”“孩子,你听我说。”父亲擦去了女儿的眼泪。“不要说‘骗’这个字。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瞒着,那是骗。二十多年就不能说‘骗’字了。这世上有谁肯用二十多年的生命来骗我?这样的骗,难道不是爱吗?孩子,我是幸福的,我得到了你母亲几十年的爱,如果她还在,我还会得得到很多。可是,遗憾的是,我知晓得太晚了,我没有能让你母亲得到幸福……”
“爸爸!好爸爸!”女儿悲声如箫。
[注]“牛棚”:指“文革”时期关押着所谓“牛鬼蛇神”的地方。
1.小说的开篇,援引医生的话,“一只好碗,一不当心也会粉身碎骨”,这个比喻的意思是
什么?“她”临终前,为什么努力想对“他”说“对不起?”“他”当时是如何理解“她”
的意思的?
                                                                         
                                                                               
                                                                               
                                                                               
2.请以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分三条概述“她”和“老先生”之间“持续了二十多年
的静悄悄的爱”。
                                                                         
                                                                         
                                                                               
                                                                          
3.整理遗物,发现了情书,“他像一座雕像般地沉默着”、“像是睡着了”,这两句描写意在
表现什么?这样写有哪些妙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