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夫人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
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夫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这个讲台。玛丽·居里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她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我们仍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从这一点开始。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她甘愿让酸碱啃蚀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可以躺在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世界的所有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逞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声希音,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到踏上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在一般人要做到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于是她成了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1.(1)文章第一段说“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这“特殊”是就什么而言的?
(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居里夫人“美丽而庄重的形象”,这一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第四段说“人有多重价值”,这“多重价值”包括哪些?居里夫人追求的是哪一种价值?
3.文章最后说居里夫人“成了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根据文意回答,居里夫人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是什么?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在物理学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B.不看重自己容貌的美丽反映了居里夫人对传统认识的超越。
C.对于尘世给的美誉和名利,居里夫人十分厌恶,视如粪土。
D.爱因斯坦盛赞居里夫人的成就高于世界上所有的著名人物。
E.居里夫人的美丽,是容貌美丽与内在理性美丽的完美结合。
答案

1.(1)是就居里夫人宣布镭发现迄今一百年而言的。
(2)这一描写的目的是表明不为美貌浮名所累,立志为人类作出贡献,才是真正持久的美丽。
2.“多重价值”包括形貌、勇力、心技、理智。居里夫人追求的是用其智达于理的价值。
3.原因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排除干扰,终生如一。
4.C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中特定词语及其文意的准确理解。可根据题目和第二段开头的一句来提取准确答案。
2.本题考查对文段的归纳概括及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注意下文的信息,着重考查整体阅读的能力。
3.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准确理解和概括。注意上文的提示,抓住“智慧高地”来分析。
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整体把握及对文章观点的正确认识。有些选项要注意不可臆断。C.“十分厌恶,视如粪土”不合文意;D.爱因斯坦并未“盛赞居里夫人的成就高于世界上所有的著名人物”。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夫人走】;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
路     遇  柳宗宣
坐车路过天安门广场的农民工,河北承德人,和我并排坐在848路公交车的后排座位上。我们赶往北京西客站。
他中断在城市里***零活,在六月回老家去割麦子,然后再返回城里找活计。我打听着他的打工生活、收入状况,为他焦虑。但他很平静,好像对生活没有什么要求。活着、劳动着,劳动总会有收入。他的眼神也像是苦涩的,眼角有深深的皱纹,脸色因缺乏营养而显得苍白无光,裤子上打着补丁,布鞋上破了的洞中,一只脚趾露了出来。
他说在城里干了几个月没有拿到工钱,但仍然要干,争取把钱最后弄到手,然后给守在家里的妻子和孩子买衣服,供子女上学。种田是没有赚的,只是为了让家人填饱肚子。我看见他的表情平静,他已经看清了自己的处境,认命了,再想不出办法了。他活着,种田,然后到城里出卖自己的体力,总能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
他脚下有个大包袱,缠裹着一些衣物。他平静地和我说着,不高兴也不痛苦。当车就要经过前门,路过天安门广场时,他不忘从我们的谈话中转移出来,他的表情突然变得生动起来,他指着正阳门说,每次路过这里,他总是把头探出来,想好好看看天安门广场。
他脸上的表情明显地严肃起来,眼睛一眨不眨,望着匆匆远去的天安门。在他匆匆的返乡途中,在自己艰难的谋生途中,他不忘欣赏自己国家的广场。
1.文中的“他”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文章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进行刻画的?(4分)
2、“但他很平静,好像对生活没有什么要求。”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3、“以小见大”是散文中常见的写作技巧,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寒山寺的钟声
严 阵
你到过寒山寺吗?你听过寒山寺深夜的钟声吗? 
当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雪落定之后,当群山经繁茂而凋尽万木由葱茏而萧疏之后,在夜半,在姑苏城外,在淡淡的远远的月光下,你会听到一种声音,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声音,一种一直萦绕于你的心际似不断轻叩着你心上的那扇门的声音,一种似在近处相识却又似远隔时空的声音,那声音平静而舒缓,那声音空灵而幽秘,它脉动于所有的空间,它浸润着整个的人世。 
这就是寒山寺的钟声。 
我第一次来寒山寺,那还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应该说我那次来,完全是受了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的诗句的影响。作为一个来自北国的少年,我是纯粹为了寻求“月落乌啼”、“夜半钟声”的名句中所传达出的那种诗意的。虽然在我来的路上,在苏州古老的阊门外,有人正在那一夜的月光下为曾被战火毁坏而今又重建的砖屋贴上红色春联,但我当时并不懂,它正是我即将听到的钟声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张继的诗里只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并没有说明那钟声的真正含意,但对一个经过多年战乱刚刚目睹了自己的共和国诞生的中国人来说,那寒山寺的钟声,当时无疑是一种和平的钟声,那一声声钟声里,都含满人们对安居乐业的向往,对和平的赞颂和对和平的祈祷。 
我第二次来寒山寺,是80年代,我那时正在上海,时值年终,友人颇有雅兴地邀我:白天到邓尉赏梅,午夜到寒山寺听钟声。得到如此富有诗意的邀约,我当然乐于前往。不过那次在深夜的寒山寺令我震撼终生的,却并不是寒山寺的钟声本身,而是一个远渡重洋专程来此听午夜钟声的日本老人的那种呐喊。我记得,当时他一个人跪在江南那迷离一片的雪里,面对钟声响起的地方,用日语大声地喊着什么,后来他身边的翻译告诉当时在场的人:他是一个日本老兵,曾经亲历过南京那次有名的大屠***。 
自此之后,我才领悟到寒山寺的钟声,不仅仅是一种和平的钟声,同时也是一种和解的钟声。由此我也开始明白:和平来自和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虽然争端的起源各有不同,但所有的和平都应该是来自和解,不管他过去做过什么,只要他愿意和解,都应该受到欢迎,这是因为和解是来自生命进程中的一种灵魂的苏醒,一种良知的觉悟。 
近年我又有机会来过一次寒山寺。与以往不同的是,来这里听钟声的人比过去多了。世界上这么多人来听钟声,全中国这么多人来听钟声,说明这里的钟声之美,并不仅仅是因为张继诗中所说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那种美,而是因为它悠悠音韵中透露出的那种魅力,那种把一个普通的人推向新的精神境界的魅力,那种魅力不是别的,就是一种和谐,一种天和地的和谐,一种山和水的和谐,一种人和物的和谐,一种人和人的和谐。 
仔细了解来这里听钟声的人便会发现:其中不乏来自台湾的少男少女亲亲热热地挽着来自北京上海的男孩女孩,他们就是在这里的钟声里相约为侣,自定终身。这里也有来自朝鲜来自韩国离散多年的父母和子女,妻子和丈夫,他们就是在这里的钟声里,重温夫妻之情和家庭之乐。还有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他们不但同桌吃饭,还友好地举杯共饮,完全没有你死我活的那种感觉。活在这个世上的人到底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人们为什么要一代一代地相互仇恨相互厮***呢? 
寒山寺的钟声又一次在午夜里响了起来。此时此刻,面对似乎来自全世界的肃然的静默,人们不由感到,这钟声已经不完全是来自寒山寺古老寺庙的那种原始的钟声,因为它已超越了宗教,超越了国度,超越了时空,而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一种和解的象征和一种和谐的象征。同时它也和中国的雨露和月色融为一体,变成了震颤于人们内心的一种心灵的乐音,这些乐音的主旋律,就是对和平和解及和谐的一种温柔的呼唤。(本文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月落乌啼”、“夜半钟声”所表达的诗意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而作为一个从未听过钟声的北国少年,第一次到寒山寺纯粹是带着少年的幼稚和对“夜泊枫桥”的崇拜而来的。
B.作者第二次到寒山寺,看到了一个曾经参加过南京大屠***的日本老兵在声嘶力竭
地忏悔。尚未泯灭的“善”无情地拷问着他残存的良知,于是他希望寒山寺的钟声能成为他罪恶灵魂的洗涤剂。
C.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听寒山寺的钟声,其实没有必要。因为这里的寺庙也好,钟声也好,和别处是一样的。人们来忏悔或祈祷,取决的是个人的心态,和钟声及环境没有关系,因此,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D.作者认为无论是视觉形象的雨露月色,还是听觉形象的钟声,在人们的心中,都能化成对和平、和解、和谐呼唤的乐音。
E.文章第二段,作者用抒情的笔调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幽秘的氛围,点出了寒山寺钟声在特殊背景下的特殊韵味,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
科学的技术到底满足了谁的需求  田松
①许多人认为: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满足了人类的需求。比如人们希望与远方的亲人有密切的联系,于是科学家就发明了电话。也有不少人认为:现代技术异化了我们的生活,常常不是我们在使用技术,而是我们被技术所控制;很多需求根本不是我们本来有的,是被技术刺激出来的,所以不是技术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而是技术刺激了我们不必要的需求。
②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当我顺着“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的问题再往前推导两步之后,我忽然发现,一旦把“资本”引入到技术与人的关系中,前面的争论一下子就获得了新的解释。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技术从起点上以及归宿上根本上就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资本增殖”的需求。而为了满足资本增殖的需求,技术有时候会满足人的需求,有时要刺激人的需求;有时会给人带来幸福,有时也会给人带
来不幸;常常会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剥夺另一部分人的需求。
③在工业文明的大框架中,那些能够满足资本增殖的技术更有可能被发明出来;那些能够满足资本增殖的技术,更有可能得到应用。而那些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技术,即使能够满
足人类的需求,即使能够为人造福,也不容易被发明出来,也不容易得到应用。曾经看过《南方周末》的报道,说国际大制药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治疗疑难病症的新药特药,却很少有公司愿意生产为非洲普通人治疗普通病的普通药。
④整个工业文明是一个食物链,一切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归根结底是要消耗资源和能源,释放垃圾。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资本的增殖,归根结底要整体地球的生态为之付出代价。在资本食物链下游生活的人群,则首当其冲承担生态破坏的后果。
⑤90年代初,一项技术在北美获得了专利,利用红豆杉树皮中的紫杉醇制造治疗乳腺癌、卵巢癌的特效药。很快,中国西南大面积红豆杉遭到了灭顶之灾。从1992年到2001年,滇西北三百万红豆杉惨遭剥皮,而红豆杉是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这个食物链是这样的:当地农民剥树皮卖给当地小商贩,小商贩卖给当地小公司,小公司卖给昆明的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汉德公司提取紫杉醇出售给欧美的大制药厂。汉德公司当时是云南省政府重点支持的创汇企业,一度是全球第二大紫杉醇供应商。2002年,该公司涉嫌走私珍稀植物制品被起诉,集团董事长等人被判刑。在这个食物链中,至少出现了两项科学的技术,一是北美那项专利本身;二是用树皮提取紫杉醇的技术。这两项技术满足了谁的需求?第一项技术还可以说满足了某类癌症患者的需要,然而,显然,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能够买得到、买得起这种药。这项技术被发明出来,以及被应用下去,都是为了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而提取紫杉醇的技术,更是在赤裸裸地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在这个食物链中,北美的大制药厂以及汉德公司获利最多,而因红豆杉被剥皮而导致的生态后果,都不会直接落到它们头上。所以这两项科学的技术,并没有满足云南红豆杉所在地人们的需求,相反,却对他们构成了直接的伤害。值得一提的是,汉德集团所采用的技术,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的。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与科学结成了越来越紧密的同盟,于是,一些科学逐渐由神学的婢女,变成了资本的帮凶。
⑥高新技术如同一个马达,逐日加速资本链条的运转。然而,在有限地球时代,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我们不可能通过技术进步获得无穷的“财富”,所以在资本链条上游的人们疯狂地攫取财富的同时,食物链下游的人们,将不会再如以前那样,可以分一杯羹,而是更加彻底地被剥夺。因为在资本链条最下游的,是底层的民众,是大自然本身。当底层民众与自然的关系被彻底剥离之后,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神性,赤裸裸地暴露在工业文明的机器面前,成为待加工的原材料,最终转化成垃圾。
⑦在未来的垃圾世界到来的时候,人类的文明,以及人类的需要,都注定被垃圾所掩埋。
(2008年7月7日《博览群书》,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科学技术满足了人的需求的实例,比如说科学家发明了电话,就满足了人们与远方的亲人朋友快捷沟通的需求。
B.科学及其技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确实能够不断满足我们更多的需求,也必定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C.在科学技术和人的需求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它们的关联是间接的,是通过资本这个中介完成的。
D.在工业文明时代,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回报给资本增值的科学技术被发明的速度相对来说要快得多,应用也要快得多。
E.国际大制药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治疗疑难病症的新药特药,是因为其科学技术的含量高。少有公司愿意生产为非洲普通人治疗普通病的普通药,是因为其科技含量太
低,许多小公司就能生产。
小题2:下列事例与作者对“科学技术到底满足了谁的需求”这一问题所持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多种原因,有些人近视了,看东西不太清楚,生活不方便。于是就有人发明了矫正视力的眼镜。
B.国际大制药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制治疗疑难病症的新药特药,但很少有公司愿意生产为非洲普通人治疗普通病的普通药。
C.手机的新功能层出不穷,不断升级更新,精明的商家通过广告不断刺激消费者,激起消费***。
D.工业革命时代,英国人为了销售生产出的超过自己所需的布匹,就凭武力开拓海外市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从一个微笑开始
刘心武
又是一个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
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数、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导致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蔽的遗憾。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庸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棵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题型:多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本文强调微笑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它是人生幸福的标尺,是医治人们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是战胜虚伪冷漠的锐利武器。号召人们从一个微笑开始,坦然地面对人生。
B.第七段中“然而我们……超越悲欢”,形象而深刻地强调了微笑具有给人以深层享受的超越悲欢的重要价值。
C.最后一段“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与第一段“又是一年春柳绿”相呼应,因为依依柳枝恰似人在微笑,春柳与微笑在都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上有相似之处。
D.这篇文章与《歌声与微笑》中的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小题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B 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它体匿而性存。
C 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D 信息时代,学习文文言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尤其对中小学生现代汉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是文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 文言以它特有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程度。
C 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所以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D 现代社会,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B 中华大家庭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因而文言跨越的时间、空间缺少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固性。
C 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 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