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分析《红楼梦》第十回中张太医的形象。...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分析《红楼梦》第十回中张太医的形象。
答案

张太医对秦可卿病源的分析,细密入微,准确精辟,令人惊叹钦佩,:《红楼梦》第十回写了一个“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的故事,第四十二回和第五十七回又写了两段王太医给贾母和宝玉看病的情节。这两位太医也是差异悬殊。张太医面对达官显权,既不阿谀奉迎,也不疏狂轻慢。看脉之时,他沉着自信而又聚精会神,完诊之后,他胸有成竹而又留有余地。他神态从容不迫,举止安详自然,言谈稳妥得体。他虽然自称是“粗鄙下士”,处处谦恭有礼,但实际上却十分自尊自重,令人不敢轻侮.那是一派学有专长,身怀绝技,久经沧桑,不慕荣利的学者风度。
解析
考查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要结合主要的情节理解分析。
核心考点
试题【分析《红楼梦》第十回中张太医的形象。】;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咬文嚼字改善社会语文环境
余志鸿
一场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不到一个月时间收到了20万读者的回应。这场大赛呼唤着人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应用的强烈责任感,也呼唤着人们对世博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令人欣喜。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它使人与非人类的行为方式有了本质的不同,成为人际沟通的工具,把人类组织成社会。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它不仅“包装”着语言符号,更具有扩大和完善语言的作用,以及超越时空的交际功能。人类依靠语言和文字符号,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子孙后代,形成了文化传统。但是,由于语言文字的发生十分久远,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这一切已经存在,每个人生活在语言文字环境中,却往往忽视其存在的重要性,于是出现许多误传、误写的现象,造成人际交流和信息传输的障碍。古代有“穿井得人”和“三豕过河”的传说,就是说明语言文字使用错误造成的危害。所以古往今来社会有识之士十分重视咬文嚼字,以维护语言符号在社会生活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语言规范更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早就对“恶搞”文化中出现的语言文字错误深感不满,这些混淆视听的错误,污染着语言文字环境,污染着人们的心志。三千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告诫我们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又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严肃指出有文明修养的人说话、写文章,是不能随便马虎的。但是,现在我们到处看到一些错别字:广告语中的“渡假村”、失物招领中的“认领遗物”、店铺里的“哈蜜瓜”、饭店菜单上的“宫爆鸡丁”等等,不一而足,令人目不忍睹。今天一场咬文嚼字大赛,涌现20万讨伐错别字的“君子”大军,为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无所苟”地敲响了轰隆的边鼓,真是令人振奋。
语言和文字又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文化热,但是令人忧虑的是,媚俗文化风靡,充塞错别字的作品俯拾皆是,电视荧屏上的文字错讹随处可见,传媒文化的粗制滥造比比皆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对语言文字规范的不重视和对语言文字文化含义的一知半解。比如不知上海简称“沪”的来源,不知安徽有个“亳州”,不知宋代诗人叫杨万里,不知人生百年曰“期颐”;把张恨水小说误写成《啼笑姻缘》,把“联袂”演奏错读成“联jué”。这次借世博会在上海举办的东风,掀起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浪潮,把人们日常所见、耳濡目染的一些语言文字上的文化失误列为赛题,无疑对民族文化传播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博会将凭借多元文化国际交流的舞台,充分展示华夏文化。我们高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既是向世界亮出我们改造和优化环境的决心,也是向我们自己激励中华文化振兴的宏愿:提升城市形象,呼唤城市生活更美好,包括改善语言文字环境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
(选自《文化周刊》2009年9月4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在数字时代,语言规范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那些混淆视听的错误,已经普遍地污染着语言文字环境。
B.语言是一种使人与非人类的行为方式有了本质的不同的特殊的符号系统,它成为人际沟通的工具,把人类组织成社会。
C.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它具有扩大和完善语言的作用,以及超越时空的交际功能。
D.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人类依靠语言和文字符号,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子孙后代, 形成了文化传统。
E.语言文字使用错误会造成人际交流和信息传输的障碍。因此,古往今来的所有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咬文嚼字。
小题2:下列关于“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的表述,与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A.这次大赛旨在迎接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读者回应积极。
B.这次大赛有效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令人欣喜。
C.这次大赛大张旗鼓地讨伐错别字,推动了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令人振奋。
D.这次大赛把人们日常常见的一些语言文字上的文化失误列为赛题,无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
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英文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文字之一。中文和英文,很难说哪一个更好、更优美,只能通过比较,来分辨出两种语言文字各自的魅力。《红楼梦》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桥梁,《红楼梦》的英文译本,是最美的英文和最美的中文的对撞、比拼。比拼的结果,不是分出谁高谁低,在中文和英文的对撞里,它们魅力各显,激越飞扬,淋漓尽致。
1.从英文到中文
有这么一段英文:
Soon they had finished their tea and sat down to a collection of choice wine and delicacies.
上面这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可以翻译成:他们很快喝完了茶,然后,坐下来尽享美食佳肴。——这样的中文译文,应该说是基本合格的。但是,实际上,这句英文是《红楼梦》一句话的翻译结果。我们看看曹雪芹的原话是什么: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第八回)
上面这段英文是标准的英文,上下文衔接连贯,句式紧凑,而曹雪芹的原文呢,无疑是非常好的中文,是流水句式,生动鲜活,比起“基本合格”的中文来说,有天壤之别!
2.从中文到英文
第17回“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脉,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我们看这句《红楼梦》里的中文,第一小句8个字,中间小句4、5、4个字,结尾7、6个字,流水句,节奏感好,情景清新明快,画面感强,是典型的优美的中文。
我们看看英文翻译:
“A stream gushed through an opening at the foot of the garden wall into a channel barely a foot wide which ran to the foot of the rear terrace and thence round the side of the house to the front, where it meandered through the bamboos of the forecourt before finally disappearing through another opening in the surrounding wall.”
我突出句中的逗号,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这是英文的一个大长句。这个英文长句,很气派,前半句竟然有40个词,后半句有19个词,蔚为大观,就像一列火车,呼啦啦拽起了那么多的车厢,轰然前行。中文习惯于短句子,读写听说,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短句子会让我们更加便利,更加舒服。如果说英文是一列长长的火车,那么中文呢,就像个手推车,一人一车,翻山越岭,细步款款。
3.“火车中文”的尴尬
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今天,我们已经写不出曹雪芹那样的中文了。近代以降,我们草草地放下了手推车,急急火火地上了火车,以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中文才能够“现代化”。今日的“中文”,叫做“现代汉语”,是在繁琐缜密的语法规则下制造出来的中文,是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的中文,中文成了“产品”,已经不是曹雪芹的“中文”了。沧海桑田,一言难尽……
有人说要恢复“曹雪芹式的中文”,要恢复传统中文的魅力,怎么办?我以为我们还是从培养鉴赏力开始吧,要知道“曹雪芹中文”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学会鉴赏她,欣赏她;要让人们知道,传统中文又“美”又“好”,她比现代汉语“美”在哪里,“好”在哪里。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语言文字仅仅是个工具,她不仅是工具,而且是媒介,是文明传承的介质,是人们获取精神美感和灵魂归属的介质。中文已经存在几千年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准则才不过100多年的时间,用100多年的尺子,去规范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语言文字,这把尺子太弱,太短,太贫乏无力了。
提高传统中文的鉴赏力,必须要克服的就是“火车中文”。
比如:尽管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23日呼吁美国总统布什要求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立即实现停火,但布什对此表示拒绝并反对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立即停火。
上面这句话,前半句也是40个字,赫然展开,虽然气派,但是让人眩晕,我们阅读起来,也很吃力,习惯了读短句子的中国人,也许得憋着一口气才能读完这个“火车中文”。越到最后,气息越短,这样的阅读感受多么糟糕啊!中文上了“火车”,跟《红楼梦》渐行渐远,跟中国人愉悦的阅读感受渐行渐远。
再看“那则让她哭了整整一夜的她母亲昨晚因车祸受重伤而不治身亡的消息对她来说的确是个十分沉重的打击。”
这句话是“超级火车中文”,简直就是动车组,竟然包括了整整45个字,从现代汉语语法来看,没有任何问题,但面对这样一个让人崩溃的句子,现代汉语的语法却无能为力,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在这里,“曹雪芹的中文”已经死了,是被“火车中文”撞死的。
品红楼,品的是曹雪芹的中文,这是一种审美的语言,让人感叹,也让人唏嘘不已——
今天的中文说“女孩”,曹雪芹中文则说“豆蔻”;
今天的中文说“女人”,曹雪芹中文则说“巾帼”;
今天的中文说“美女”,曹雪芹中文则说“红颜”;
今天的中文说“老人”,曹雪芹中文则说“白发”;
今天的中文说“海棠花在春天里静静地开放着”,曹雪芹中文则说“海棠春睡”;
今天的中文说“一个美女一生总是会受很多的痛苦和伤害,命运总是不理想”,曹雪芹中文则说“红颜薄命”。
今天的中文说“白色的眉毛”,曹雪芹中文则说“秋眉”;
……
13.本文题目“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题目起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3分)
                                                                         
14.结合原文,说说作者认为的“曹雪芹式的中文”具有怎样的特点?文中所说的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3分)
                                                                         
15.第26回,“宝玉无精打采的,只得依他。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会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会金鱼。” 这段话在写宝玉春困打盹,袭人劝他出去走走,消消困。阅读了本文之后,你觉得这段话好在哪里?(4分)
                                                                         
16.该文是《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一书中的一个章节,从上文来看,作者用莎士比亚来借代什么?用林黛玉借代什么?结合你的阅读经历,你能举出一个“曹雪芹式的中文”的例子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一14题
倾听那涛声
蔡永祥
① 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
② 沱江的水,进入凤凰城时,绕了个圈子,拐了个弯,江水由此变得缓慢。它清清凌凌、清亮可人,流动起来也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温温柔柔、不紧不慢,几乎听不到涛声。江水流着流着,就到了跳岩处。水一流到跳岩这里,就拥挤起来,吼叫起来,显得异常热闹。白色的浪花高高飞舞,隆隆的涛声响彻云天。仿佛这涛声,就是专门让沈老听的,自从沈老长眠于此,这涛声仿佛就带着感情了。是啊,沱江甘甜的江水,哺育了沈老,沱江不息的涛声,一直在沈老的梦里啊!沈老在《心与物游》的开头这样说:“我的生活与思想皆从孤独得来,而这点孤独与水不能分开。”
③ 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沈从文先生,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风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沈从文先生默默观察着小城镇的众生百态,也在静默中明白了很多事情。这给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④ 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⑤ 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蕴涵“从文让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慈亦让”的沈从文!
⑥ 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注],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出生在凤凰的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这样写道。
⑦ 2007年5月20日, 沈老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骨灰也被亲人捧着从北京移居听涛山。
⑧ 暮色中,沱江的水面上飘起了高高的一层白雾,如若仙境一般。涛声也显得格外清晰、委婉,宛若不加修饰的苗家山歌,动人心魄。旁边的听涛山更加寂静,仿佛它也知道,有一对思乡的人儿,正在静静地倾听,倾听……
[注]三生石,传说中立在奈何桥边的一块大石头,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章的标题“倾听那涛声”有哪些含义。(6分)
1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自从沈老长眠于此,这涛声仿佛就带着感情了。
(2)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13.作者为什么称听涛山为“归根山”,沱江水为“忘情水”,五色巨石为“三生石”?(6分)
14.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7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窸窣的声音。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们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人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情人的窃窃的密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我的喜欢有如四十年来第—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但是,和老年的福建人一样,我回想着过去下雪时候的生活, 现在的喜悦就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似的,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记得某年在北京,一个朋友的寓所里,围着火炉,煮着全中国最好的白菜和面,喝着酒,剥着花生,谈笑得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吃得满面通红,两个人一路唱着,一路踏着吱吱地叫着的雪,踉跄地从东长安街的起头踱到西长安街的尽头,又忘记了正是异乡最寒冷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和今天的一比,不禁使我感到惘然。上海的朋友们都像工厂里的机器,忙碌得一刻没有休息;而在下雪的今天,他们又叫我一个人看守着永不会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这是多么孤单,寂寞,乏味的生活。
“没有意思!”我听见过去的我对今天的我这样说了。正像我在福建的时候,对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雪的老年的福建人所说的一样。
然而,我还有一个更可骄傲的我在呢。这个我,是有过更快乐的生活的,在故乡:地上厚的积雪,是我的地毡,我在它上面打着滚,翻着筋斗。我把它捻成了团,捧着,丢着。我把它堆成了一个和尚,在它的口里,插上一支香烟。我把它当作糖,放在口里……
“没有意思!你这老年人!”我听见幼年的我对着过去的那些我这样说了。正如过去的那些我骄傲地对别个所说的一样。
不错,一切的雪天的生活和幼年的雪天的生活一比,过去和现在的喜悦是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一样,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然而对着这时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则我的幼年时候快乐的雪天生活的意义,又如何呢?这个他对着这个我,不也在说着“没有意思!” 的话吗?
天呵,我不能再想了。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世界无终极之点,人类亦无末日之时。我既生为今日的我,为什么要追求或留念今日的我呢?今日的我虽说是寂寞地孤单地看守着永没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但既可以安逸地躲在房子里烤着火,避免风雪的寒冷;又可以隔着玻璃,诗人—般的静默地鉴赏着雪花飞舞的美的世界,不也是足以自满的吗?
抓住现实。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
眼前雪花飞舞着的世界,就是最现实的现实。
看呵!美丽的雪花在飞舞着呢。这就是我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选自鲁彦《雪》,有删改)
16.文章具体描写了许多地方的雪,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条列出。作者认为哪个地方的雪景最美?为什么?(5分)
17.文章第三段主要从哪些角度描写上海的雪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8.作者反复说“没有意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写“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表现了作者对眼前雪花的喜爱之情,给全文奠定了一种感情基调。
B.文章所表现的感情跌宕起伏,作者回想福建下雪时候的生活,觉得现在的喜悦就像渐渐融化的雪花一样,立刻就要消失了。
C.文章通篇使用对比的手法,和上海下雪时的生活所表现出的欣喜之情相比,北京下雪时的生活让作者感到惘然。
D.对于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来说,即便是再美的雪花,也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
E.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作者紧扣一“雪”字在回忆和现实中穿梭,使我们既欣赏到雪的那份清韵,又了解到生活的一种哲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建筑的阅读          
张抗抗
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爱“批”建筑物,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交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与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的或是类似的规律,即便我们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
建筑与文学的构思——
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的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角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在瞬间所涌现的建筑构思,便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物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理解大意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仍然无法与“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意味的所指。
建筑与文学的想像——
 建筑师和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映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灿烂的宏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精神之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每一处惊人之笔,每线灵魂的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蛊惑,“想象”应是灵感之母。
建筑与文学的语言——
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也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定义,那么建筑语言究竟是什么?
巴黎的埃菲尔铁搭的矗立,象征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使用了全部的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于语言。语汇必须在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同时使用钢铁作为“词汇”,但却会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条钢筋铁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域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用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200年后,埃非尔用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
黄土作为词汇时,黄土即是黄土。黄土中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青砖筑成的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青砖砌成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而建筑的语言终将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19. (6分)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请简要概括:    
①构思:                                                                        
②想象:                                                                        
③语言:                                                                             
20.第三段中“建筑师和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分别说明这两个比喻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21.(1)本文认为建筑语言是什么?(不超过25字)
(2)“埃菲尔铁塔”语言的内涵和“长城”语言的内涵又是什么?(6分)
(1)                                                                               
(2)                                                                               
                                                                                     
2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学家爱‘批’建筑物”,是指文学家对建筑的批判,如《阿房宫赋》借描述建筑的宏丽壮观来揭露秦皇的暴政。
B.文中列举李白的诗和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旨在阐明想象在文学和建筑中的魅力。
C.窑洞以黄土作为语言,向世人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
D.“‘想象’就是灵感之母”强调任何艺术的匠心都是想象的结晶,想象是创造灵感的源泉。
E. 作者善于运用形象而富有色彩的语言表述思想,文章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F. 本文论述了建筑与文学两种不同门类艺术的内在有机联系,引导读者要像欣赏文学的美一样去发现建筑的美。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