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远来的和尚……冰心我叫钱清,他叫钱宓,我们是三十多年前在美国认识的。如今他就坐在我的对面,一身笔挺的藏青色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却戴着一条黄色绣着金龙的缎子领带,...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远来的和尚……
冰心
我叫钱清,他叫钱宓,我们是三十多年前在美国认识的。
如今他就坐在我的对面,一身笔挺的藏青色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却戴着一条黄色绣着金龙的缎子领带,似乎显得俗气,这就是钱宓。他也许看着我这一身褪了色的蓝布中山装觉得寒伧呢。
我是四十年代末期在国内一所名牌大学得了生物学的学士学位,又得了美国东部一所名牌大学的奖学金去进修的。因为成绩还不错,得到了系主任威尔逊博士的欣赏,我跟他写了硕士和博士论文。得到博士学位后,他又留我在系里当了他的助手。
也就在这时,我认识了我的妻子艾帼。她是台湾人,可是对于大陆祖国的一切,十分向往。她学的也是生物,和我接触很多,又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总是追着我问关于北京的名胜古迹,说是“要能回去看一看多好!”她还说:她的名字本来叫“帼英”,因为热爱祖国,自己把“英”字去掉了,因为“艾帼”,叫上去就是“爱国”。那时台湾和大陆还绝对不能来往,我本来就从心里喜欢她,就和她开玩笑说:“除非你和我结婚,我就能把你带回去。”她红着脸打了我胳臂一下,她一向很拘谨,这种表示是她从来没有过的。我就大着胆子,拉着她的手说:“你如和我结婚,回到大陆,就不能回台湾去了。”她还是红着脸,低下头去说:“我台湾家里,上有兄姐,下有弟妹,我的父母是不会太想我的。”就这样,我们在美国结了婚,一年后我们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一个叫“纪中”,一个叫“念华”,也是艾帼给她们起的名字。
也就是这时,钱宓从国内来了,他是自费留学的,也想学生物,知道系里有中国老师,便来找我,拉起同胞的关系来,亲热得了不得!但是他的英文程度很差,我就推荐一个急于找工作的女生,帮他补习。这个女生叫琳达(她的母亲是个黑人,她长得却完全是白种人的样子,白皮肤,蓝眼睛,一头浅黄的卷发,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父亲,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她便姓了母亲的姓),钱宓和她不久就恋爱上了,钱宓家里大概很有钱,因为我们看见琳达戴上了一只很大的钻石戒指。(他们结婚后,钱宓还花了一大笔钱,把琳达的母亲送到芝加哥她的兄弟处去,因为他怕朋友看见他有个黑人的“丈母娘”。)
钱宓结婚后,两年中间也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叫琳达,一个叫露西,她们常到我们家来玩。我们在家里都说中国话,琳达和露西都听不懂,因为她们的父亲,从来不教她们说中国话,哪怕是简单的一两个字!但是纪中和念华上的都是美国小学,她们可以用英语交谈。
在美国的十几年,匆匆过去了,在威尔逊博士的苦留和祖国母校的敦促下,我还是选择了回国的道路。这时钱宓又来找我,问我能不能在我任教的这所大学里替他找个位置,他笑着说:“我听他们都亲昵地叫你‘钱’、‘钱’的,也许他们会让我这个姓‘钱’的顶了你的缺。”
我腻烦地看了他一眼,说:“你自己去同威尔逊主任说说看。”我们一家就忙着收拾回国了。
这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这二十年来,他回国来了好几次,在蒋介石未死之前,他是回大陆一次,也必到台湾一次,也都说是探亲访友,也想法到各大学去演讲。蒋介石死后,他就不去台湾了,专跑大陆。据我在美国的中国朋友信中说,他自称是国内大学请他回去讲学的。他每次回来总要通过外事部门以美籍华人教授的身分请见政府领导,于是报纸和电视上,也有政府领导接见他的短短报道和镜头……
他对我倒是很殷勤的,这时正问着我们的近况,我说:“我还是教我的书,艾帼在生物试验室里当了个副教授。纪中是个北师大的毕业生,现在正教着中学。念华是医科大学毕业了,正在大学的附属医院里实习。”同时我也问他,他笑说:“琳达是个地道的美国式的贤妻良母,我的两个女儿都和美国人结了婚,对方都是商业界人士,至于他们做什么买卖,我也没有细问,反正她们都过得不错,因为她们都不必出去工作。”
艾帼把整治好的茶点端了出来,放在茶几上,我们正要开始吃茶,外面的汽车喇叭响了,钱宓赶紧扔下茶巾,站了起来说:“对不起,我要去受领导的接见了……你见过这几位领导没有?”
我也笑着站起来,说:“我一个普通的教授会有被召见的荣幸?只不过在开政协会议的时候,在台下静听他们的报告……”钱宓也不知听见没有,脚步早已跨出了门外。
我们把他送上了车,艾帼关上了院门,回头撇着嘴对我笑,“这真是远来的和尚好念经!”
1、对于钱宓这个人,作者写出了他性格的哪些方面,请结合文中内容内容进行分析。(5分)
                                                                                            
2、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除了运用细节描写,还运用了什么方法呢?试简要分析。(5分)
                                                                                                  
3、小说结尾可谓戛然而止,你认为有什么妙处?(5分)
                                                                                               
 
答案

1、(1)小说写出了钱宓的虚荣自私、崇洋媚外、投机世故、势利庸俗。(2)如通过“他与妻子结婚后就花一大笔钱把黑人丈母娘送到芝加哥她的兄弟处去”这一细节可看出他的虚荣自私。通过“给孩子起的全是外国名字,并且‘从来不教他们说中国话’”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的崇洋媚外。通过“他回大陆一次,也必到台湾一次。每次回来总要通过外事部门以美籍华人教授的身份请见政府领导”这一细节看出他的投机世故。通过“正要吃茶,……赶紧站起来说:‘……你见过这几位领导没有?’”这一细节看出他的势利庸俗。
2、(1)还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2)小说从两人不同的穿戴、不同的求学经历、不同的婚姻选择、给孩子起的名字、对孩子不同的文化教育、回国与留美的选择、儿女不同的人生上追求、对待领导的不同态度等方面进行的对比的描写,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类知识分子形象。
3、这样结尾,一结构上照应了题目,点明了小说主旨;二内容上戛然而止,回味悠长,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对社会上崇洋媚外的病态的心理进行了委婉的批评。
解析

1、此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二点鉴赏评价D。(前一问2分,后一问3分,计5分。前一问把握要点,后一问每举出两处来分析即可得1分。)
2、此题考查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前一问2分,后一问每两组对比得1分,计满5分止。)
3、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并由此“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二点给5分。)
核心考点
试题【远来的和尚……冰心我叫钱清,他叫钱宓,我们是三十多年前在美国认识的。如今他就坐在我的对面,一身笔挺的藏青色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却戴着一条黄色绣着金龙的缎子领带,】;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1~3题。
人性的复苏
新年前夕的一个黄昏,大盗斯宾塞紧紧尾随着一名叫爱米莉的妇女,他看到她刚从银行取出两万元现金。斯宾塞看着她走到郊区的一栋木屋。入夜,斯宾塞摸到窗前,侧耳倾听屋子里的动静,他听到了爱米莉清脆的声音,还有悦耳的童声。
“妈妈,我听到了雪的声音。”“是的,孩子,下雪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怎么样了?”“它们像你一样都暖和地躺在妈妈的怀里。”“妈妈,冬天的风是什么颜色的?” “现在它给树林、溪水穿上白纱衣,自然就是白色的。”“我有颜色吗,妈妈?”“当然有啊,你的颜色就像你的笑,是金色的。”没过一会儿,灯熄了,斯宾塞又等了30分钟,轻轻地拨开房门。
借着微弱的手电光,斯宾塞四处搜索,终于找到了爱米莉白天穿的那件大衣,它正挂在卧室的衣架上,旁边沉沉地睡着母女俩。斯宾塞欣喜若狂,可就在他伸手取衣的时候,灯亮了。爱米莉愤怒地瞪着他这个不速之客。
“太太,您要命还是要钱——我是说您和孩子两条命。”斯宾塞一边说一边准备去翻床边挂着的那件大衣,不料爱米莉突然扑上来。钱肯定在大衣里!斯宾塞抬起脚朝爱米莉踹了过去,爱米莉发出一声惨叫倒在地上。叫声惊醒了孩子。“爱米莉妈妈,你怎么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从被窝里爬出来。
小女孩摸到爱米莉身边,咯咯地笑起来:“爱米莉妈妈,你做梦了吗?”孩子的话让爱米莉停止了***,她爬起来把孩子抱到床上,说:“安妮,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正跟他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呢!”
安妮一听是玩游戏,一双大大的眼睛在房子里张望起来。斯宾塞吼道:“别装蒜了,把钱拿出来。”他冲过去将孩子高高举起来。被举在空中的安妮兴奋地笑起来:“妈妈,这个游戏真好玩。”爱米莉手足无措,她抓起床头柜上的纸和笔,迅速在上面写了一行字递给斯宾塞:“求求你不要伤害孩子,请不要戳穿这个游戏,我们有话好说。”
斯宾塞把孩子放下来,说:“好吧,现在你告诉我钱在哪里?”安妮说:“爱米莉妈妈,‘强盗叔叔’为什么要钱呢?”爱米莉温和地说:“他大概饿了。”“妈妈,他真可怜,多给他一点钱好吗?把我储蓄罐里的钱也给他吧。”“孩子,这只是个游戏,叔叔不会真的要我们钱的。”爱米莉出尔反尔,斯宾塞被激怒了,他抓住爱米莉的头发:“告诉我,钱在哪里……”爱米莉颤抖着,却一声不吭。
丧失理智的斯宾塞摸出一把明晃晃的刀,他要让孩子看着妈妈流血,让爱米莉崩溃,让她不要幻想这只是一场游戏。
斯宾塞将刀举到爱米莉鼻子底下,他希望在动手前,爱米莉能放弃抵抗。但是爱米莉眼睛里写满愤怒和不屈,这样的眼神让丧心病狂的斯宾塞毫不犹豫地将尖刀深深地扎进爱米莉的大腿,同时大吼道:“爱米莉,还不交出钱,你清楚我的刀接下来要刺向谁!”
“妈妈,为什么不给叔叔钱呢?”
痛得直冒冷汗的爱米莉用更加温和的声音说:“安妮,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即使是做游戏。”
如此痛苦的人还能发出那么温柔的声音,斯宾塞大出意外。就在斯宾塞发愣的时候,爱米莉又快速地写下这样一行字:“我答应新年过后就带着安妮去治眼睛,我本不该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她的父亲5年前伐木时出了意外,我因为过度悲伤使胎儿受到伤害,医生建议我不要留下她,可是我不能在失去丈夫之后又失去女儿。上帝保佑,她很美丽,只是眼睛看不见。”
爱米莉接着写道:“安妮一直活在我描述的世界里。她不知道这个世界有罪恶,她一心期待能看到她养的小牛犊长什么样,在后山上鸣叫的小鸟长什么样。如果你拿走了那些钱,孩子的希望就会破灭。请别用这种方式叫醒我的孩子。这个世界到底怎么样,请让她有机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斯宾塞的眼睛再次转向孩子,那眼睛里没有一丝阴影和杂质。就是这一眼的对视,斯宾塞突然感到刚才那种***气如潮水般退去了,那充满***的灵魂瞬间化为一堆灰烬。他突然俯下身,像变了个人一样,拿出自己的手帕替爱米莉包扎好伤口,然后他转身慢慢地靠近安妮,将她高高地举向空中,孩子咯咯的笑起来。在孩子的笑声里,举着孩子的斯宾塞仿佛是从那灰烬里飞出的一只凤凰。
将孩子放下来,斯宾塞装作轻快地说:“太太,我该回去了,打扰您和孩子的休息了。”
 1.概括出爱米莉为女儿安妮所做的事情。[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2.小说第二自然段着重描写了爱米莉和女儿安妮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并要求对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二点鉴赏评价D。]
                                                                                                                                                     
                                                                  
3.小说表现了爱米莉哪些优秀的品质?〔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二点鉴赏评价D。〕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坚硬的荒原     [乌拉圭]何塞
坚硬的荒原,一望无际,灰茫茫,朴实得连一条皱褶都没有;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笼罩在铅也似的穹隆下。荒原上站着一位高大的老人,瘦骨嶙峋,古铜色的脸,没有胡须;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秃秃的树木。他的双眼像那荒原和天空一样冷峻;鼻似刀裁,斧头般坚硬;肌肉像那荒凉的土地一样粗犷;双唇不比宝剑的锋刃更厚。老人身旁站着三个僵硬、消瘦、穷苦的孩子:三个可怜的孩子瑟瑟发抖,老人无动于衷,目空一切,犹如那坚硬荒原的品格。老人手里有一把细小的种子。另一只手,伸着食指,戳着空气,宛似戳着青铜铸成的东西。此时此刻,他抓着一个孩子松弛的脖子,把手里的种子给他看,并用下冰雹似的声音对他说:“刨坑,把它种上。”然后将他那颤栗的身躯放下。那孩子扑通一声,像一袋装满卵石的不大不小的口袋落在坚硬的荒原上。
“爹,”孩子抽泣着,“到处都光秃秃、硬邦邦的,我怎么刨呢?”“用牙啃。”又是下冰雹似的声音回答。他抬起一只脚,放在孩子软弱无力的脖子上。可怜的孩子,牙齿咔咔作响,啃着岩石的表面,宛似在石上磨刀。如此过了许久,那孩子终于在岩石上开出一个骷髅大小的坑穴。然后又啃呀,啃呀,带着微弱的***。可怜的孩子在老人脚下啃着,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像那坚硬的荒原一样。
当坑穴达到需要的深度,老人抬起了脚。谁若是亲临其境,会越发心痛的,因为那孩子,依然是孩子,却已满头白发。老人用脚把他踢到一边,接着提起第二个孩子,这孩子已颤抖着目睹了前面的全部经过。
“给种子攒土。”老人对他说。
“爹,”孩子怯生生地问到,“哪里有土啊?”“风里有。把风里的土攒起来。”老人回答,并用拇指与食指将孩子可怜的下巴掰开。孩子迎着风,用舌头和咽喉将风中飘扬的尘土收拢起来,然后,再将那微不足道的粉末吐出。又过了许久,许久,老人不焦不躁,更不心慈手软,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地站在荒原上。
当坑穴填满了土,老人撒下种子,将第二个孩子丢在一旁。这孩子像被榨干了果汁的空壳,痛苦使他的头发变白。老人对此不屑一顾,然后又提起最后一个孩子,指着埋好的种子对他说:“浇水。”孩子难过得缩成一团,似乎在问他:“爹,哪里有水呀?”“哭,你眼睛里有。”老人回答,说着扭转他那两只无力的小手,孩子眼中顿时刷刷落泪,干渴的尘土吸吮着。就这样哭了许久,许久。为了挤出那些疲惫不堪的泪水,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地站在坚硬的荒原上。
泪水汇成一条哀怨的细流抚摩着土坑的四周。种子从地表探出了头,然后抽出嫩芽,长出了几个叶片。在孩子哭泣的同时,小树增加着枝叶,又经过了许久,许久,直到那棵树主干挺拔,树冠繁茂,枝叶和花朵洋溢着芳香,比那冷若冰霜,纹丝不动的老人更高大,孤零零地屹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风吹得树叶飒飒作响,天上的鸟儿都来枝头上筑巢,它的花儿已经结出果实。老人放开了孩子,他已经停止哭泣,满头白发。三个孩子向树上的果实伸出贪婪的手臂,但是那又瘦又高的老人抓住他们的脖子,像抓住幼崽儿一样,取出一粒种子,把他们带到附近的另一块岩石旁,抬起一只脚,将第一个孩子的牙齿按到地上。那孩子在老人的脚下,牙齿咔咔作响,重新啃着岩石的表面。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默不做声,站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那荒原是我们的生命,那冷酷无情的硬汉是我们的意志,那三个瑟瑟发抖的孩子是我们的内脏、我们的机能、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意志从他们的弱小无依中吸取了无穷的力量,去征服世界和冲破神秘的黑暗。
一抔尘土,被转瞬而逝的风吹起,当风停息时,又重新散落在地上。软弱,短暂,幼小的生灵蕴藏着特殊的无拘无束的力量。这力量胜过大海的怒涛,山岳的引力和星球的运转。一把尘土可以居高临下,俯视万物神秘的要素并对它说:“如果你作为自由的力量存在并自觉地行动,你便像我一样,便是一种意志,我与你同族,我是你的同类;然而如果你是盲目的,听天由命的力量,如果世界只是一支在无限的空间往返的奴隶的巡逻队,如果它屈从于一种连自身也毫无意识的黑暗,那我就比你强得多,请把我给你起的名字还给我,因为在天地万物之中,唯我为大。”
4.文章通过一个神奇荒诞的故事,表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5.文学创作中,常会运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某种意义。请据此说出你对以下内容的理解。(5分)
①凄清,空旷,寒冷,一望无际的荒原。
②三个孩子不断用牙啃坑,用嘴聚土,用泪浇树。
                                                                              
 6.有人认为老人的行为是残忍的,令人恐惧和憎恶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中老人的形象说明你的理由。(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说 不 尽 的 钱 穆   鹿忆鹿
Ⅰ.到钱穆先生家赏枫
到钱穆先生家,为了赏枫。
有时专程到某个朋友家常是为了看花看树。
头痛时总会想起一个朋友,因为他有同样的症候;看到路上卖炒栗子的也会想起他,缘由我们一起在异地开会时好几日的黄昏总买糖炒栗子吃。我们偶尔见个面喝茶闲聊,或是一起开会什么的,倒从不知他家何处;第一次去他家是为了看杏花。他在电话中说:门口杏花开了,过几天要谢,你赶快来。我搁下要写的论文,要读的书,再无一事比看杏花重要了,疲惫至极的心情陡地活过来。驾了一小时车,满树杏花迎我,以饱满的冰清玉洁风华;杏花,在午后斜阳下绝尘的美再无花可拟。
看过杏花,喝了一杯春茶,在回程的高速路上,迷途了两次,误入桃源的武陵人,找不到原先的路。
杏花美原是因为那是朋友的家,人精彩,杏花就美了。二十年前写论文之故到过昆明几次,现在几乎再无去的念头,想想或也是因一个朋友,他离开了,昆明再无可看之处。朋友又到杭州,一直想去看西湖的荷花,也是因为人。西湖的荷花终究不再召唤我,因为在杭州的人又走了,像似漂泊的云。
到钱穆先生家的心情也一样,为了看那片青枫树转成美丽的红色。每天两次,清晨与黄昏,看到墙垣外的青枫与月橘树,就看到素书楼的牌子了,是临溪路七十二号,我上课的东吴大学是临溪路七十号,临溪是临外双溪。不管他是否邀请我,偶尔心血来潮,到他家的院子转转,有时甚至登门入室到他的书房与卧房。
钱穆先生离家很久了,每年秋天,只有青枫树自顾自红着,好像钱先生在的时候。
深秋以后,青枫的绿叶染成红色,款摆出最美的容颜让人记得,离枝飘落,化做春泥。
到钱穆先生家,他不在,满院红叶无人扫。
Ⅱ.午后素书楼
素书楼是东吴大学最有学术象征的地方。
这儿原是钱穆先生的家,政客抨击他占有公家房子,他二话不说,搬出去,未久,离世。抨击他的人道了歉。素书楼现在是钱穆故居,成了台北市公交车的一个站名,与东吴大学并列在一起。因为素书楼,外双溪畔的东吴大学有不一样的氛围。
午后,阳光洒在黄金竹与青枫上,我在院子斑驳的树影摇曳中想起读过的文章,青海的一个作家说他将钱先生的《论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放在床头,每晚临睡前要读一读,使自己睡得好。一个有学术高度的学者,他的著作原是可以抚慰灵魂的。
钱先生的家中有很多书,大多是他写的,或是别人写他的……院中的那张大石椅,钱先生曾坐着吹笛;有个小茶几,是与夫人下棋的;让人难忘的是一张若有所思的相片,望着远方,寂寞无人能解的神情。某种高度的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或是看到的与别人不同,心事只有自己懂得。接触神话学以后,对历史似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文字之前算不算历史?看着旁边的教堂,想起马克思说的话,神话是人类的童年。人相信神,神才存在;人,创造神。
外头的朋友来访,总要一起到素书楼看看。有朋友说他从年轻到中年,一直在读钱先生的书。
午后,阶梯一级一级上去,右边枫香的叶子落了一地,细瘦的金黄色,叶尖如短剑,叶型美好;左处是一棵橘树,结的小黄果在很高的地方,每年秋天之前,总会飘浮淡淡的香,白色的小花开着,就在素书楼的墙垣外。有些年轻的学生,从未去注意这几棵树,只安分地坐在石阶上,不知所云地背诵着手里影印的一张纸。马奎斯小说中有一只鹦鹉,会一字不漏的背《马太福音》。
院中有几张木桌,说是要经营个茶坊,许久了,一直闲置着。我一直等着等着,要在这儿喝一杯春天的茶,吃一块枣泥饼,像似每日午后来向钱先生请益。
研究室与素书楼为邻,可随时提醒自己的灵魂,免于,坠落。
(选自2006年9月20日、11月8日《中华读书报》,题目为试卷编写者所加)
4.“到钱穆先生家赏枫”一节,直接写到钱穆先生家赏枫的文字很少,却在写赏枫以前,花了不少笔墨写到朋友家赏杏花、赏荷花的事,这样写是否离题?为什么?(5分)
                                                                                    
5.本文两节文字,既写到了枫,也写到了橘。请问,枫在文章中象征什么?第二节第6段写橘的深层含义何在?(5分)
                                                                                   
6.散文要求写真,小说却要虚构。请你以《说不尽的钱穆》一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虚拟鹿忆鹿与钱穆先生的交往,写一篇微型小说。要求:(1)大胆想象,合理虚构;(2)情节要符合人物身份;(3)给你虚构的小说拟一个恰当的题目;(4)字数最好不要超过100字。(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树是我们生命的阶梯
每一棵树都在奔跑。树叶在风雨里奔跑,枝丫在天空中奔跑,树根在大地深处奔跑。一个诗人能听见树奔跑的声音,在这声音里,有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动。
一只老花猫在追一只小老鼠,追到树下,突然不追了。猫一看见树,洋洋得意,手舞足蹈。我一生最伟大的,就是教出了老虎这样的徒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留了一手,没教它上树。否则,猫氏家族很可能灭门。老虎是山林之王,但从古到今,都属于猫科,在我门下。树是我们生命的阶梯。
要下雨了,一群蚂蚁排着队上树。它们要赶在洪水滔滔前,把自己的家安在高处。蚂蚁上树,是蚂蚁在逃难。人类应该为蚂蚁悲悯。在一家四川餐馆,我看到菜谱上写着蚂蚁上树,问服务员,得知这道菜就是肉沫粉丝,心想,好吃,把人类的想像力发挥到了极致,连一只蚂蚁也不放过。
一个饕餮之徒,看着一棵临风的玉树,说:这棵树能做多少根牙签。
在木匠眼里,没有树,只有一根根木条,一块块木板,一张张桌子椅子和凳子。木匠之于树,就像庖丁之于牛,屠夫之于猪。木匠开动锯子的时候,我听到的是树在哭泣。那纷纷扬扬的木屑,是树的眼泪在飞。
赌徒只剩一条裤衩,看到树叶在风中翻动,眼冒绿光。这多像自己曾经赢钱时数钞票,哗哗响。赢了,钱像数叶;输了,再好看的树叶,也变不成钱。不赌为赢,赌徒似乎懂了一代赌王在临终前为何只说了这一句话。但愿树能拯救赌徒。
乞丐躺在树下,树就是他梦中的屋檐;树叶盖在身上,像一张异乡的被子。树是乞丐在城市里惟一的亲戚。谁也不施舍时,树会施舍。
一个老人,看见一大群孩子在树下跳房子,其中有自己的孙子,脸上露出幸福吉祥的笑容。老人自言自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这棵树栽对了,一辈子也算没自活。落叶归根,我要回到五十年前的故乡,看看村头那棵苦楝树,是否还在春天开着忧伤的紫花。
秋风是树的剃须刀。一夜风过,树成了光头,站在街头,像行为艺术家。环卫工人及时赶到,将树叶打扫。铺满落叶的大街,这多么有诗意。秋风秋雨中的秋叶,这颓废之美,让人生的色彩丰富而凝重。是谁以所谓干净的名义,焚烧了这些树叶。树叶是树在春天向大地借来的,树承诺在秋天将树叶还给大地。大地的冬天因树叶而温暖。我从来也不会把树叶当作垃圾。这是我对环卫工人惟一有微词的地方。
一对恋人在树的簇拥下絮语。树上的鸟叫让他们心跳加快。多少年过去了,岁月的风雨刻在脸上,他们在彼此的皱纹里数着树的年轮。树记住了他们的誓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圣诞节到了,商场、酒店的门口,都长着一棵圣诞树。这是近年来发生在中国很多城市的事。但我没看到有一棵圣诞树是有根的。没有根,也能疯长,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奇观。
在沙漠,见到一棵树,比见到一个人,更让我惊喜。我在陌生的人群中和一棵树在浩渺的沙漠里,心境常常是相通的。我在人群中,一不留神就成了一个傻瓜。而面对一棵树时,我会发现我的机智。
树活着,我活着。我就思考这个问题。上帝和知识分子是否活着,这些问题还是留给尼采和福柯去思考。 (选自《羊城晚报》2006—03--16,卢卫平)
4、文章描写树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其表达作用。(4分)
                                                                                      
5、第二自然段写"老花猫"这一寓言故事有何用意? (5分)
                                                                                         
6、文章最后说:"树活着,我活着。"怎样理解这句话?联系树与生活,你有何感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狼      情   飞藏
有时候人在掠夺自然的时候,会忘记自己也是生物之一。
夜黑风高,强劲的北风呼啸而过,鹅毛般的雪片在空中全无方向地乱撞。这样风雪交加的夜晚正是偷袭的好时机。
两只小狼擅自采取了行动,一旁的公狼突然发出一声惊悚的嗥叫,因为就在小狼扑向羊羔的一刹那,他看到了那只羊被捆绑着的四肢。与此同时,两只小狼就在他的嗥叫声中从半空中擦着羊羔颈项上的皮毛猛然向下坠去,接着,紧跟其后的母狼,几乎同时在他视线里消失了。吓破了胆的羊惊恐地嘶叫着,公狼从另一个方向冲了上去,他果断地一口咬住了羊的脖子。羊绝望的叫声骤然间被卡断在喉咙里,公狼强有力的下颚奋力一拧,羊的脖子无声地断裂在狼的利齿之间。公狼警觉地扫视着四周,他担心刚才羊撕破了嗓子的叫声会将村子里的人引来。四周静悄悄的,除了面前黑洞洞的坑里传来的***声,并无其他动静。他朝着那个黑黢黢的坑口往下张望,一双痛苦的充满哀伤的绿眼睛闪了几下,妻子正用自己的目光和低嗥告诉丈夫她和小狼都受了伤,让丈夫放弃救出她们的念头,趁着天还没亮赶快回到山林里去。公狼用充满关切和焦虑的叫声坚定地告诉妻子,他是决不会离开的,他要从那黑洞洞的坑里把她们救出来,因为她们是自己惟一的亲人。
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浓浓的晨雾弥漫开来。借着微弱的晨光,公狼终于看清了坑里的情况。两只尖锐的镖尖从一只小狼的胸膛和腹部穿透出来,上面染满的血已经冻成了冰,小狼的头一动不动地垂在一边,显然他已经死去了。另一只小狼的后胯处被一只竹镖深深地刺透,他奄奄一息地靠在也受了伤的母狼身边。母狼银灰色的皮毛染满血迹,她用舌头吃力地舔着小狼的身体,那伸出的舌头上没有一丝热气。公狼的心如刀割般撕痛着。他大声地呼唤着自己的妻子,一双痛苦的绿眼睛几乎撑裂了眼眶。他疯狂地用前爪刨挖着井边被冻得如石头一样坚硬的土。就在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了人的声音,公狼头也不回地继续用力刨挖着。        
举着木棍铁锹的人们围拢过来,他们大声叫喊着,试图吓走井边上的公狼。公狼转过身体,撑直前腿,竖起背毛,呲出利齿,瞪着一双闪着寒光的绿眼睛,他怒目圆睁地瞪视着离他只有十几步远的人,用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吼叫声警告着企图靠近井边的人。人,不敢轻举妄动,他们远远地看着眼前这只守在井边上的公狼,他们准备等待下去。
井下的母狼,突然哀嗥了一声,公狼掉转身看见母狼悲伤地舔着身边的小狼,他明白那只小狼也死去了。公狼又开始疯狂地刨掘井边上的土,坚硬的土上染满了血迹。
人们一点点向井边靠近。井下的母狼清楚地听到了人的脚步,她奋力地挣扎着,拢起淌着血的嘴角,伸仰着脖颈,努力地向上抬起头颅,一声悠长凄楚的哀嗥划破了天际。公狼明白,那是母狼又在祈求他快快离去。公狼的眼里闪着温柔的绿光,他深情而又痛惜地看着母狼,反而卧倒了身体,他静静地趴在了井沿上,伸着自己的脖子一动不动地看着井下的母狼。母狼哀伤的眼睛里莹绿色的光正在渐渐淡去,她黑色的鼻头努力地向上翘着,嗅着,公狼的气息近在咫尺。一直没停的雪花落在公狼的身上,被风一吹又飘落到母狼身上,此时,她和他都停止了叫声。雪地里一片寂静,静得仿佛天地是独属于他们的世界。        
母狼闭上了眼睛,她嘴角似有一丝浅浅的笑意。公狼轻唤了一声母狼,母狼没有回应,公狼有些紧张。就在这时,母狼突然从刺穿身体的竹镖上奋力地挣脱了出来,几股鲜红的血从她身体上血肉模糊的窟窿里喷涌而出。她拼尽了全身的力气扑向井壁,用直立的前爪支撑着身体。井上的公狼从地上弹起来,将大半个身体探向井里,他不知道母狼要干什么。母狼的目光和丈夫的目光碰到一起的一瞬,发出了一声凄厉无比的嘶嗥,同时她猛然将前爪推离了井壁,整个身体重重地向后倒去,井底直立的竹镖顷刻间穿透了她的胸膛……一声撕心裂肺的悲嗥骤然从公狼的喉中冲出,人们被这声震裂了积雪的狼嗥惊吓得向后退去。
公狼从井坑里慢慢抬起头来,他修长有力的四肢坚定地支撑着他和母狼一样银灰色的身体,像一块岩石般他矗立在那里,竖起的背毛在凛冽的风雪中每一根都显得强劲无比,两只如短刀一样的耳朵坚毅地竖在他昂起的头颅之上。他神情傲然地直视着前方,寒光四射的眼睛里渐渐渗出血色,傲视着手握棍棒的人,他全无惧色。森林和山谷就在他的身后,他完全有能力摆脱面前的人,返回到山谷里去,然而,他却连头也不回一下。突然,他眼望天空,伸直颈项,将如刀的尖耳抿向脑后,对着飘雪的苍茫天际——仰天长啸。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扑向井底……四周里一片静寂,静得连雪花飘落的声音都是那么的分明。
人慢慢地聚拢过来,他们看见尖锐的竹镖穿过公狼的身体,将他与母狼紧紧地连在一起……一个曾经用猎枪射***过狼的人说“可惜了两张好狼皮。”
萧瑟的草原上,再没有出现过狼的身影,成群的野兔和老鼠肆虐了整片草原,牧人的牛羊饥饿而绝望地啃食着光秃秃的草地。这片原本牧草茂盛鲜花似锦的草原变成了满目疮痍、风沙万里的牛羊的地狱。
1.母狼闭上了眼睛,为什么嘴角“似有一丝浅浅的笑意”? (4分)
                                                                                    
2.文章对公狼的叫声作了多次描写,请找出并作分析。可重点分析其中的一次,也可综合多次进行分析。(5分)
                                                                                            
3.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用有情有义的狼,对比无情无义的人,深刻。但也有人质疑,赞美狼何必作践人,人捕***狼无情,狼捕***羊就有情?还有人质疑,文章开头结尾都说到自然生态,生态平衡是情感问题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