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时 光冯骥才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时 光
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小题1:作者说:“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结合后文的比喻,说说为什么到年终时分,会乍然出现时光的感觉?(4分)
小题2:分析“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去? ”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小题3:面对宋代天王像的瞪视,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但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如何理解这两处看似矛盾的内容?(6分)
小题4:综观全文,作者对“时光”持一种怎样的看法?对你有何启发?(8分)
答案

小题1:因为到了年底,一年将尽,就如同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不知不觉中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2分)。此时会让人感觉时光分外短促、有限、紧迫、拮据与深浓(2分)
小题1:承上启下。(2分)上文说自己整年到处奔走忙碌,此处发出了究竟哪些足迹还在的疑问,此是承上。下文转入另一层思考,即如何才能让生命的足迹永留人间,让时光永恒,此处的发问又有引出下文(启下)的作用。(2分)(如只答承上,并进行了解说,给2分)
小题1: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是因为反思自己这一年的时光,觉得自己一年里把许多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心里感到惭愧和狼狈,所以无言以对。(3分)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是因为他其实已经明白,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一员,可以通过创作,将自己的时光和生命永留人间,使自己的生命永恒。(3分)
小题1:普通人在奔波忙碌中,浪费了很多时光。(2分) 时光就是生命的过程,它不一定消失得无痕,它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存在或再生。(2分) 艺术家可以通过创作高质量的艺术品让自己的时光永存,生命永恒。(2分) 文章启发我们,应该珍惜时光(1分),将时间用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1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时 光冯骥才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消费只存在于上层社会文化中,为少数精英阶层所独占,具有明显的阶层特点。在现代背景下,艺术消费呈现一种大众文化趋向。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60年代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这种文化形态也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现代电影、电视得到普及便是证明。
当今画廊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倾向。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沙龙的形式已经跟不上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各种类型的画廊应运而生。如今,画廊也成为一些城市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对于他们来说,去画廊参观展览与去电影院一样平常,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当今强大的大众文化形态影响下,画廊营造了更多层次的空间,让观众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欣赏、购买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中国的艺术消费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艺术消费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从今天电影大片的热映以及年轻人对于偶像的狂热就可以看到大众文化对于艺术消费的影响有多大。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俨然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角。许多人不愿意去看歌剧、舞剧、音乐会,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许多人不愿意去看免费的画展,却对时尚杂志、网络游戏乐此不疲。是什么造成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文化商人为适应大众消费心理需求,借助传媒进行商业化运作。
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把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拉到普遍大众的面前,对艺术普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当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就会由此带来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会使得艺术的审美、认知、批判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摘编自彭燕《消费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艺术消费》)
小题1: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欧洲发达国家的一种文化形态。
B.20世纪60年代后,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使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
C.自20世纪末以来,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
D.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所以现代电影、电视得到了普及。
小题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艺术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贵族阶层的旨趣反映了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
B.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赏玩绘画的形式滞后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于是各种类型的画廊便产生了。
C.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展览,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这说明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D.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艺术消费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今我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而且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
B.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人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看时尚杂志,玩网络游戏。
C.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也是由于文化商人的商业化运作。
D.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虽有利于艺术普及,但也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使得艺术的审美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16分)
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上的陆地都是莽莽荒原。但人类一出现,即使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总是在不断地消灭荒原。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燃料和栖身的场所。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东非大裂谷,后来才迁移到世界各地。促使早期人类迁移的因素不少,但最主要的还是生存的需要——随着人口的增长,总要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②农业和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两大进步,但随着大片农田和一座座城市的出现,荒原的面积不可避免地相应缩小。无论是中国的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还是欧洲的清教徒远航新大陆,他们的目的都是将荒原变成家园。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开发荒原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在工业化以后,在农田、牧地、居住区以外,工厂、矿山、油田、铁路、公路、港口等设施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城市占据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一般认为,到来了21世纪,地球上能够利用的土地已开发殆尽,口口地球上的陆地还有不少无人区,口口大片的原始荒原、特别是人类尚未进入的荒原已经屈指可数。
③在人类进入荒原的过程中,总是先选择自然条件相对适宜的地方,例如,已经发现的先民聚落遗址,一般都在生活和生产用水便利却离河流有一定距离的台地。正因为如此,平原、河谷、海拔不高的台地、土壤疏松的土地、气候温暖且水量充沛的区域往往先得到开发,并且基本不再留下荒原,然后再扩展到丘陵、较低的山地,最后留下的荒原都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利用、或利用成本太高的沙漠、戈壁、干旱区、峻峭的山区、传染病流行区、地质灾害区、热带丛林、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以及多种不利因素兼而有之的地区。也有些地方虽适宜开发,却因远离人类聚居区,或因交通闭塞,得以保持着原始状态。
④在人类基本定居,或有了一定的活动范同后,会尽可能避免进人荒原。但是总有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穿越或深入荒原,如出使异域的外交官、负有军事任务的将士、长途贸易的商人、被流放或驱逐的犯人,还有人会由于偶然的原因误人荒原。不过,自古以来,都有人主动探索荒原,他们或是为了某种物质利益——寻找新的土地、资源、财富、劳动力、交通线,或是为了某种精神追求——取经,求仙,实现信仰,获得真理,净化灵魂,也可能纯粹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的经历和记录,又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荒原之旅。
⑤当地球上多数地方人满为患时,当人类不断面临现代化、城市化的挑战时,荒原愈发展示出无可替代的魅力:有的储存着最后的天然财富,有的是珍稀生物仅有的乐土,有的是洪荒时代的再现,有的是理想的实验室,有的是自然的竞技场。人类终于认识到,为了地球,为了自己,为了今天,为了未来,荒原应该得到珍惜,受到保护。但也有人出于贪婪、无知或无奈,想在荒原消失前尽可能多地掠夺和榨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如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遥测、卫星电话、夜视器、高速摄影摄像、高速宽带网络、直升飞机、高性能越野车等先进仪器和装备。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人类进入荒原和在荒原的生存能力已经大为加强,并且在不断提高。
⑥对荒原的破坏当然必须制止,但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荒原,却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可以有限度地利用,有人主张绝对保持原状;有人以为适度亲近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有人反对任何人进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⑦争论还不会停止,但无论如何,珍惜荒原、热爱荒原的人已经有了共识:现存的荒原是不可替代的,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爱护它们。当你进入时,尽可能少惊动那里的一切;当你离开时,除了你产生的垃圾废物外,请什么也别带走。
小题1:第①段加点词“消灭”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小题2: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因为所以B.即使然而C.尽管但是D.既然那么
小题3:第③段概述人类进入荒原的过程是为了说明                  (2分)
小题4:对第④、⑤段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人类基本定居后,多数人不愿在荒原生活。
B.进入或穿越荒原者,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
C.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荒原的价值得到凸现。
D.随着人类生存能力逐步提高,荒原终将消失。
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   )
A.走进荒原,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B.荒原——永恒的魅力
C.荒原——科学家的乐园 D.人到哪里,哪里就没有荒原
小题5:结合文中信息,对第⑥段画线句的两种意见,选一种加以简评。(不超过8()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20分)
信使
①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像三柄巨大的棱锥,将我所在的部队,托举到了离海平面五千多米的高度。10月,这正是平原上麦秸垛金黄而干燥的时光,昆仑山却已万里雪飘。就要封山了,封山是冰雪发出的禁令,我们将与世隔绝到春天。
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医生对我说:“也许军邮车今天会来的。”军邮车大约每月从新疆喀什开上昆仑山一次,日子并不准,仿佛一只来去无踪的青鸟。老医生戍边多年,他的话有时像符咒一样灵验。“每年封山前上山的最后一辆车,总是军邮车。山下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心。”他晃着的满头白发,像一丛银针。
③果然,那天夜里,军邮车像破冰船一样,跋涉五天,英勇地到了。整个军营为之沸腾。各单位取信的人站在房外,一取到信就像古代的驿马接到加急文书,拔腿就跑,送给望眼欲穿的人们。
④在高原上奔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活儿一般都分给腰细腿长的年轻人,但白发苍苍的老医生执拗地要做这件事。知情的人私下里说他家中有很老的双亲、很弱的妻子、很小的孩儿,想信比别人更甚。老医生抱着一大摞信,我们扑上去抢。霎时老医生手中就空了,接下来是刷刷撕信,信皮的断屑萧萧而下。
⑤我最先看的是父母的信。仿佛有一只温暖而柔软的手,从洁白的信纸中探出来,抚摸着我额前飘动的乌发,心便不再凄然。再看同学和朋友的信。我的同桌此刻在遥远的西双版纳,信中夹了一朵花的标本。她说这是景洪最美丽的花,有沁人肺腑的香气。夹花的那页信纸留有大片紫色的液痕,想像得出花盛开时的娇嫩。我低头嗅那被花汁浸泡过的地方,哪有什么香气,有的只是纯正而凛冽的冰雪气息缭绕其中。
⑥同屋的女兵嘤嘤地哭了起来。她的小侄子病了。我们都去劝她,老医生悠长地叹了一口气:“告诉离家这么远的一个小姑娘,孩子的病就能好了吗?我家里人是从不这样的。”不一会儿,女兵停止了哭泣,因为从老医生送来的第二批信中她得知小侄子的病已经好了。“要有经验,”老医生说,“把信全拆开,码饼干似地排好,从最后面的看起,前面的只能作参考。”
⑦那一次军邮车上山,老医生没有收到一封信。按照他家的习惯,没有信来也许就是出事了。他的忧郁持续了整个冬天。
⑧4月,春天里,这是开山后的第一次通邮。我收到了西双版纳同学的回信:“那朵花怎么是紫色的呢?它是雪白的呀!而且,绝不可能没有香气!”
⑨信是老医生送来的。他快乐极了,他的家里寄来了平安信。有时候他又突然疑惑,说他家会不会有什么事瞒了不肯告诉他。我们都说不会不会,你是家里的顶梁柱,离了你,根本就办不了事,怎么会瞒你!他也觉得很有道理,心宽了许多。
⑩终于,轮到他探家了。他很早就告诉了我们,还专门预备了一个提包,为大家装信。我便对着昆仑山皑皑的冰雪,从从容容地写了三十封信。我双手捧着这摞信,郑重地交给老医生。他的白发在雪峰的映衬下,晃动得像一盆水中的粉丝:“你放心好了!我到了山下第一件事就是为大家发信。假如回信快的话,下次军邮车上来,你们也许就能收到回信了。”
(11)他走了。军邮车像候鸟,飞来一次又一次,但那三十封信却一封不见回音。原来他下山乘坐的车翻了,这在高原是很平常的事,熊熊烈火吞噬了他银发苍苍的头颅,那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顷刻之间化为青烟。那三十封信,只有给父母的那封,我重写了托人发出。给其他人的,便再也提不起兴致。只要抓起笔,老医生的白发就在眼前灼目地闪动,眼珠便发酸。大团大团的冰雪,在我胸中凝结。
(12)后来,在老医生的追悼会上,我才知道他的生辰,远没有我想像的那样老。满头灿然的白发,是昆仑山馈赠他的不能拒绝的礼物。
(13)他死了以后,军邮车还带来过他的家信。我第一次注意了一下地址:是广西一个很偏远的小城。又在地图上仔细寻找,那地方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该是非常炎热的。老医生的家乡,距离昆仑山,大约有一万五千里。
(14)那封迟到的信,边缘已经磨损,好像烙熟又蒸了几遭的馅饼。几处裂口的地方被薄而坚韧的透明纸粘贴过,上面打着蓝色的印章:“邮件已破,军邮代封。”
(15)不知这是否是封报平安的家信?
小题1:第②段把军邮车比作“青鸟”的表达效果是                      (2分)
小题2:简析第④段画线句细节描写的作用。(3分)
小题3:第⑤、⑧段两次写到同桌信中的花,作用是⑴
                                            (3分)
小题4:第(12)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2分)
小题5:对全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标题的“信使”就是指文中的老医生形象。
B.开篇写昆仑山壮观象征了戍边战士的崇高。
C.作者提到三十封信意在表达对父母的思念。
D.全文以时间为顺序来安排材料,脉络清晰。
E.本文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刻画了老医生形象。
F.本文的语言朴实无华,写人状物淡而有味。
小题6:从情感表达角度赏析最后三段的“那封迟到的信”。(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摆  渡
高晓声
  有四个人走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
  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
  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就不摆。”
  有钱人给了点钱,上了船。
  大力士举举拳头说:“你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
  有权的人说:“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跟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人听了高兴,扶他上了船。
  最后轮到作家开口了。作家说:“我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了。不过一时也写不出来。我唱个歌儿你听听吧。”
  摆渡人说:“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实在没有什么,唱一个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
  作家就唱了一个。
  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的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的)说得好听。”说罢,不让作家上船,篙子一点,船就离了岸。这时暮色已浓。作家又冷又饿,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在等他回来想办法买米烧夜饭吃,他一阵心酸,不禁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作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
  摆渡人一听,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叹,比刚才唱得好听。请上船吧!”
  作家一愣,继而一乐。他觉得摆渡人说得真好。
  到了次日,作家想起摆渡人已跟那有权的走掉,没有人摆渡了,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自动去做摆渡人。从此改了行。
  过一阵以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
小题1:摆渡人最终为什么让作家上船?作家从摆渡人最后的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4分)                                                                          
小题2:文章结尾处,作家为什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3分)
小题3:这则寓言故事篇幅虽不长,却有深意蕴涵其间。请简要分析。(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因为这种报纸是由邸负责发布的,所以叫邸报。什么是邸呢?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邸,属国舍也。”即分封国设在京都的馆舍,是供地方官员觐见皇帝或办公事的临时寓所,就像我们今天常说的驻京办事处。它平常担负传递消息的任务,将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给皇帝的奏折,封建政府官员的升黜、任免、赏罚、褒奖、贬斥等消息通过邸以奏报的形式发出去,地方官吏由此来了解朝廷的情况,窥测朝廷内部政治风云的变幻。
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代的邸报最晚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2年)就出现了。唐代学者孙樵在其著作《经纬集》中收录了一篇《读开元杂报》。文章记载,孙樵看过一种没有标题和结语、内容都是按日罗列朝廷动态的“数十幅书”。当时他不知是什么东西,后经考证,乃是开元年间发布的邸报,孙樵把它命名为“开元杂报”。除文献记载外,1982年英国伦敦博物馆还发现了一份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的邸报,距今已有1100多年了。原件是一张长97厘米、宽285厘米的白色宣纸,文字自右向左竖写。这是当时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邸吏张夷则,从唐僖宗所在地凤翔(今陕西凤翔)发往沙州(今甘肃敦煌)的一份邸报,记叙了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专使向皇帝赐求旌节的事情。这份晚唐邸报原保存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本世纪初被英国人斯坦因连同七千敦煌卷文一起窃走。这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它比欧州最早的手抄报纸要早八个世纪左右。
到了宋代,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朝廷强化了统一发报制度,进奏院成为中央级的统一发报机构。进奏院发出的报纸称“进奏院状报”,这是由朝廷向全国发布的具有中央政府公报性质的报纸。大约每日、每五日、每十日或一月发布一次,各州进奏吏再据此传抄。宋朝规定了严格的报纸审稿和发布制度,一般官员看到的邸报,是经过几道程序筛选出来的定本。宋朝的邸报发行很广,许多官吏和士大夫通过阅读邸报得知朝廷大事。元明时,撤销了进奏院,改以通政院或通政司为发布官报的机关。明朝时邸报所载内容,突破了只登诏旨奏章一类官文书的框框,出现了少量社会新闻。如1626年6月出版的一期邸报,生动地报道了北京宣武门的王恭厂火药库突然发生爆炸的情况。报道说,这次爆炸毁坏了内城西南角的房屋几万所,居民伤亡一万多人。爆炸的时候,东西长安街上不断有人头和血淋淋的肢体从空中飞坠,德胜门外坠落人手人脚更多,石驸马大街有一对五千斤重的石狮子也被震飞到宣武门外。明朝邸报的内容常常由皇帝审定,如果违旨,就会大祸临头。明末,兵部尚书陈新甲不慎将明清议和的消息在邸报上泄露,被崇祯皇帝处死。清朝以军机处为传报的总机关,皇帝谕旨、官员的奏折和机要公文,都在此汇集,由军机处决定把应公布的内容下达到内阁,再由内阁通知各省驻京提塘和衙门抄发。这种报纸仍称“邸报”,也称“邸钞”、“阁钞”或“塘报”。光绪三十年(1904年),邸报改为铅字印刷,并有了报名,从而结束了邸报的手写传抄,向近代报纸迈进了一大步。                       (摘自《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
小题1:下列关于“邸报”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相关的文献记载显示,我国古代的邸报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的,要比欧洲早八百年左右。
B.邸报的发行,使许多官吏和士大夫能够及时了解朝廷大事,窥测朝廷内部政治风云的变幻。
C.宋朝规定了严格的报纸审稿和发布制度,一般官员看到的邸报,是经过几道程序筛选出来的定本。
D.唐宋时邸报所载内容,主要是诏旨奏章一类官文书,而不涉及其他社会新闻。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邸是分封国设在京都的馆舍,是供地方官员觐见皇帝或办公事的临时寓所,其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B.1626年6月出版的一期邸报,生动地报道了北京宣武门的王恭厂火药库突然发生爆炸的情况,表明邸报的内容已经由诏旨奏章转变为社会万象。
C.清朝以军机处为传报的总机关,军机处决定应公布的内容,再由内阁通知各省驻京提塘和衙门抄发。
D.清朝晚期,邸报改为铅字印刷,并有了报名,从而结束了手写传抄,但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报纸。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经考证,唐代学者孙樵在其著作《经纬集》中收录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中提到的“数十幅书”,是唐朝的邸报。
B.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专使向皇帝赐求旌节的邸报,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
C.宋朝强化了统一发报制度,进奏院成为中央级的统一发报机构,进奏院的“进奏院状报”,是由朝廷向全国发布的具有中央政府公报性质的报纸。
D.邸报是非常机密的报纸,兵部尚书陈新甲不慎将邸报上明清议和的消息泄露,结果被崇祯皇帝处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